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合同法408條

合同法408條

發布時間: 2022-02-28 03:10:17

㈠ 委託合同中委託人必須履行的義務有哪些

1.及時接受委託事務結果的義務。
委託人依據委託合同的規定應當及時接受受託人在委託許可權范圍內處理委託事務所取得的結果,並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而不得無理予以拒絕接受。對於受託人超越委託許可權處理的非委託事務,委託人不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但是委託人知道而又不否認或者予以同意,則委託人仍應承擔民事責任。
2.提供或補償辦理委託事務所需的必要費用的義務。
無論委託合同是否有償,委託人都有義務提供或補償受託人為辦理委託事務所需支出的必要費用。所謂受託事務所必需的費用是指受託人在辦理委託事務時,為了達到委託人所追求的結果而必須支出的一切合理費用,例如代購、代銷商品的保管費、包裝費、運輸費等。
3.按合同的規定支付報酬的義務。
委託合同並不是純粹的、絕對的無償契約,受託人依合同約定有獲得報酬的權利。即使是委託合同中並無報酬的約定,但依據習慣或依據委託事務的性質或處理的具體情況,屬於公認應該給付報酬的,委託人仍應負有給付報酬的義務。對此,《合同法》第405條規定:「受託人完成委託事務的,委託人應當向其支付報酬。因不可歸責於受託人的事由,委託合同解除或者委託事務不能完成的,委託人應當向受託人支付相應的報酬。當事人另有約定的,按照其約定。」
4.賠償責任。
受託人在處理委託事務時,非因自己的過錯而受到的損失,得向委託人要求賠償,委託人應對自己的委託負責。例如,委託人指示不當或重復委託、解除委託,或者由於第三人的原因而使受託人受損的,委託人應當賠償損失。(見《合同法》第407、408、410條)。
5.清償債務的義務。
受託人為處理委託事務而負擔的必要的、合理的債務,有權請求委託人予以清償。如果受託人超越委託許可權范圍處理非委託事務,委託人對此沒有明確表示反對,依《民法通則》有關規定,視為委託人同意,因此委託人對受託人辦理該事務所負的必要債務,同樣負有清償的義務。

㈡ 贈與合同可以隨意撤銷嗎

現實問題

章某在一次電視台主辦的賑災義演募捐現場舉牌表示,願意向紅十字會捐款100萬元,用於某鄉村中學的校舍重建。事後,章某隻支付了60萬元就沒有了下文,該紅十字會幾次請求章某兌現承諾,章某都置之不理。無奈之下,紅十字會將章某訴至法院,請求支付剩餘捐款。那麼,法律對此是如何規定的呢?

律師解答

一般來說,贈與人在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前可以撤銷贈與,但是法律同時規定了例外的情況,即具有救災、扶貧等社會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合同,不得在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前撤銷。所以,章某應當依照其承諾將剩餘的40萬元贈與給紅十字會用於重建鄉村中學校舍。

法條鏈接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一百八十六條 贈與人在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前可以撤銷贈與。

具有救災、扶貧等社會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合同或者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不適用前款規定。

㈢ 授權委託書中授權人和被授權人是誰

自己是委託人,甲是受託人。
法律界定的權利和義務為:
委託合同中受託人的權利義務
1.按照委託人的指示親自辦理委託事務的義務。

委託人和受託人訂立委託合同的目的,在於通過受託人處理委託事務來實現委託人追求的結果,因此辦理委託事務便成為受託人在委託合同中承擔的首要義務。受託人在履行這一義務時遵循誠實信用原則,按照委託人的指示和要求親自辦理委託事務。

需要變更委託人的指示時,應當事先徵得委託人的同意。受託人因緊急情況而無法與委託人取得聯系的,可以變更委託人的指示,但必須將變更的情況及時通知委託人。(見《合同法》第399條)

委託合同的訂立和履行以當事人雙方之間的相互信任為基礎,因此受託人不得擅自將自己受託的委託事務轉委託他人處理。只有經過委託人同意或者在緊急情況下為保護委託人的利益不得已而轉委託他人處理時,受託人才可以轉委託他人辦理委託事務。(見《合同法》第400條)

2.報告的義務。

為了維護委託人的合法權益,受託人在辦理委託事務的過程中,根據委託人的要求或認為有必要時,應當及時向委託人報告委託事務處理的進展情況、存在的問題和可能的結果,並徵求委託人的合理建議與指示。委託人在辦理委託事務完畢時,應當向委託人全面報告委託事務的辦理經過和結果,並提交必要的書面材料和證明文件(見《合同法》第401條)。

3.交付委託事務辦理結果的義務。

受託人應當將其辦理委託事務所產生的結果,包括因處理委託事務而取得的各種利益和權利交付給委託人。(見《合同法》第404條)

4.賠償責任。

有償的委託合同,因受託人的過錯給委託人造成損失的,委託人可以要求賠償損失。無償的委託合同,因受託人的故意或重大過失給委託人造成損失的,委託人可以要求賠償損失。受託人超越許可權給委託人造成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此外,《合同法》規定,受託人可以隨時解除委託合同。因解除合同給對方造成損失的,除不可歸責於該當事人的事由以外,應當賠償損失。兩個以上的委託人共同處理委託事務的,對委託人承擔連帶責任。(見《合同法》第406、409、410條)

5.委託合同終止後的義務。

第一,因委託人死亡、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或者破產,致使委託合同終止將損害委託人利益的,在委託人的繼承人、法定代理人或者清算組織承受委託事務之前,委託人應當繼續處理委託事務。

第二,因受託人死亡、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或者破產,致使委託合同終止的,受託人的繼承人、法定代理人或者清算組織應當及時通知委託人。因委託合同終止將損害委託人利益的,在委託人作出善後處理之前,受託人的繼承人、法定代理人或者清算組織應當採取必要措施。(見《合同法》第412、413條)

委託合同中委託人的權利義務
1.及時接受委託事務結果的義務。

委託人依據委託合同的規定應當及時接受受託人在委託許可權范圍內處理委託事務所取得的結果,並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而不得無理予以拒絕接受。對於受託人超越委託許可權處理的非委託事務,委託人不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但是委託人知道而又不否認或者予以同意,則委託人仍應承擔民事責任。

2.提供或補償辦理委託事務所需的必要費用的義務。

無論委託合同是否有償,委託人都有義務提供或補償受託人為辦理委託事務所需支出的必要費用。所謂受託事務所必需的費用是指受託人在辦理委託事務時,為了達到委託人所追求的結果而必須支出的一切合理費用,例如代購、代銷商品的保管費、包裝費、運輸費等。

3.按合同的規定支付報酬的義務。

委託合同並不是純粹的、絕對的無償契約,受託人依合同約定有獲得報酬的權利。即使是委託合同中並無報酬的約定,但依據習慣或依據委託事務的性質或處理的具體情況,屬於公認應該給付報酬的,委託人仍應負有給付報酬的義務。對此,《合同法》第405條規定:「受託人完成委託事務的,委託人應當向其支付報酬。因不可歸責於受託人的事由,委託合同解除或者委託事務不能完成的,委託人應當向受託人支付相應的報酬。當事人另有約定的,按照其約定。」

4.賠償責任。

受託人在處理委託事務時,非因自己的過錯而受到的損失,得向委託人要求賠償,委託人應對自己的委託負責。例如,委託人指示不當或重復委託、解除委託,或者由於第三人的原因而使受託人受損的,委託人應當賠償損失。(見《合同法》第407、408、410條)。

5.清償債務的義務。

受託人為處理委託事務而負擔的必要的、合理的債務,有權請求委託人予以清償。如果受託人超越委託許可權范圍處理非委託事務,委託人對此沒有明確表示反對,依《民法通則》有關規定,視為委託人同意,因此委託人對受託人辦理該事務所負的必要債務,同樣負有清償的義務。

㈣ 修訂刑法中瀆職罪共有多少條

濫用職權罪刑法第397條
玩忽職守罪刑法第397條
故意泄露國家秘密罪刑法第398條
過失泄露國家秘密罪刑法第398條
徇私枉法罪刑法第399條第1款
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刑法第399條第2款
執行判決、裁定失職罪刑法第399條第3款
執行判決、裁定濫用職權罪同上
枉法仲裁罪 刑法第399條之一
私放在押人員罪刑法第400條第1款
失職致使在押人員脫逃罪刑法第400條第2款
徇私舞弊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罪刑法第401條
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刑法第402條
濫用管理公司、證券職權罪刑法第403條
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稅款罪刑法第404條
徇私舞弊發售發票、抵扣稅款、出口退稅罪刑法第405條第1款
違法提供出口退稅憑證罪刑法第405條第2款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簽訂、履行合同失職被騙罪刑法第406條
違法發放林木採伐許可證罪刑法第407條
環境監管失職罪刑法第408條
食品監管瀆職罪 第408條之一
傳染病防治失職罪刑法第409條
非法批准徵用、佔用土地罪刑法第410條
非法低價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罪刑法第410條
放縱走私罪刑法第411條
商檢徇私舞弊罪刑法第412條第1款
商檢失職罪刑法第412條第2款
動植物檢疫徇私舞弊罪刑法第413條第1款
動植物檢疫失職罪刑法第413條第2款
放縱制售偽劣商品犯罪行為罪刑法第414條
辦理偷越國(邊)境人員出入境證件罪刑法第415條
放行偷越國(邊)境人員罪刑法第415條
不解救被拐賣、綁架婦女、兒童罪刑法第416條第1款
阻礙解救被拐賣、綁架婦女、兒童罪刑法第416條第2款
幫助犯罪分子逃避處罰罪刑法第417條
招收公務員、學生徇私舞弊罪刑法第418條
失職造成珍貴文物損毀、流失罪刑法第419條

㈤ 請問,授權委託書中誰是委託人,誰是受託人

自己是委託人,甲是受託人。
法律界定的權利和義務為:
委託合同中受託人的權利義務
1.按照委託人的指示親自辦理委託事務的義務。
委託人和受託人訂立委託合同的目的,在於通過受託人處理委託事務來實現委託人追求的結果,因此辦理委託事務便成為受託人在委託合同中承擔的首要義務。受託人在履行這一義務時遵循誠實信用原則,按照委託人的指示和要求親自辦理委託事務。
需要變更委託人的指示時,應當事先徵得委託人的同意。受託人因緊急情況而無法與委託人取得聯系的,可以變更委託人的指示,但必須將變更的情況及時通知委託人。(見《合同法》第399條)
委託合同的訂立和履行以當事人雙方之間的相互信任為基礎,因此受託人不得擅自將自己受託的委託事務轉委託他人處理。只有經過委託人同意或者在緊急情況下為保護委託人的利益不得已而轉委託他人處理時,受託人才可以轉委託他人辦理委託事務。(見《合同法》第400條)
2.報告的義務。
為了維護委託人的合法權益,受託人在辦理委託事務的過程中,根據委託人的要求或認為有必要時,應當及時向委託人報告委託事務處理的進展情況、存在的問題和可能的結果,並徵求委託人的合理建議與指示。委託人在辦理委託事務完畢時,應當向委託人全面報告委託事務的辦理經過和結果,並提交必要的書面材料和證明文件(見《合同法》第401條)。
3.交付委託事務辦理結果的義務。
受託人應當將其辦理委託事務所產生的結果,包括因處理委託事務而取得的各種利益和權利交付給委託人。(見《合同法》第404條)
4.賠償責任。
有償的委託合同,因受託人的過錯給委託人造成損失的,委託人可以要求賠償損失。無償的委託合同,因受託人的故意或重大過失給委託人造成損失的,委託人可以要求賠償損失。受託人超越許可權給委託人造成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此外,《合同法》規定,受託人可以隨時解除委託合同。因解除合同給對方造成損失的,除不可歸責於該當事人的事由以外,應當賠償損失。兩個以上的委託人共同處理委託事務的,對委託人承擔連帶責任。(見《合同法》第406、409、410條)
5.委託合同終止後的義務。
第一,因委託人死亡、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或者破產,致使委託合同終止將損害委託人利益的,在委託人的繼承人、法定代理人或者清算組織承受委託事務之前,委託人應當繼續處理委託事務。
第二,因受託人死亡、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或者破產,致使委託合同終止的,受託人的繼承人、法定代理人或者清算組織應當及時通知委託人。因委託合同終止將損害委託人利益的,在委託人作出善後處理之前,受託人的繼承人、法定代理人或者清算組織應當採取必要措施。(見《合同法》第412、413條)
委託合同中委託人的權利義務
1.及時接受委託事務結果的義務。
委託人依據委託合同的規定應當及時接受受託人在委託許可權范圍內處理委託事務所取得的結果,並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而不得無理予以拒絕接受。對於受託人超越委託許可權處理的非委託事務,委託人不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但是委託人知道而又不否認或者予以同意,則委託人仍應承擔民事責任。
2.提供或補償辦理委託事務所需的必要費用的義務。
無論委託合同是否有償,委託人都有義務提供或補償受託人為辦理委託事務所需支出的必要費用。所謂受託事務所必需的費用是指受託人在辦理委託事務時,為了達到委託人所追求的結果而必須支出的一切合理費用,例如代購、代銷商品的保管費、包裝費、運輸費等。
3.按合同的規定支付報酬的義務。
委託合同並不是純粹的、絕對的無償契約,受託人依合同約定有獲得報酬的權利。即使是委託合同中並無報酬的約定,但依據習慣或依據委託事務的性質或處理的具體情況,屬於公認應該給付報酬的,委託人仍應負有給付報酬的義務。對此,《合同法》第405條規定:「受託人完成委託事務的,委託人應當向其支付報酬。因不可歸責於受託人的事由,委託合同解除或者委託事務不能完成的,委託人應當向受託人支付相應的報酬。當事人另有約定的,按照其約定。」
4.賠償責任。
受託人在處理委託事務時,非因自己的過錯而受到的損失,得向委託人要求賠償,委託人應對自己的委託負責。例如,委託人指示不當或重復委託、解除委託,或者由於第三人的原因而使受託人受損的,委託人應當賠償損失。(見《合同法》第407、408、410條)。
5.清償債務的義務。
受託人為處理委託事務而負擔的必要的、合理的債務,有權請求委託人予以清償。如果受託人超越委託許可權范圍處理非委託事務,委託人對此沒有明確表示反對,依《民法通則》有關規定,視為委託人同意,因此委託人對受託人辦理該事務所負的必要債務,同樣負有清償的義務。

㈥ 刑法中規定只有國家工作人員作為犯罪主體的有哪些罪名要全

您好,隱瞞境外存款罪;貪污罪、受賄罪的主體是是指國家工作人員和受國回家機關、國有公司答、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委託管理、經營國有財產的人員。瀆職類犯罪,原則上是國家工作人員構成主體,但非國家工作人員也可構成,所以瀆職罪不是只能有國家工作人員構成的。《刑法》第398條第2款規定的泄露國家秘密罪。幫助犯罪分子逃避處罰罪主體是有查禁犯罪活動職責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應該也符合。除此之外,應注意叛逃罪也只能是國家機關工作人員。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㈦ 只能是以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作為主體的特定犯罪有哪些

第九章瀆職罪(37)
385 濫用職權罪刑法第397條
386 玩忽職守罪刑法第397條
387 故意泄露國家秘密罪刑法第398條
388 過失泄露國家秘密罪刑法第398條
389 徇私枉法罪刑法第399條第1款
390 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刑法第399條第2款
391 執行判決、裁定失職罪刑法第399條第3款,刑法修正案四
392 執行判決、裁定濫用職權罪同上
393 枉法仲裁罪刑法第399條之一刑法修正案六
394 私放在押人員罪刑法第400條第1款
395 失職致使在押人員脫逃罪刑法第400條第2款
396 徇私舞弊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罪刑法第401條
397 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刑法第402條
398 濫用管理公司、證券職權罪刑法第403條
399 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稅款罪刑法第404條
400 徇私舞弊發售發票、抵扣稅款、出口退稅罪刑法第405條第1款
401 違法提供出口退稅憑證罪刑法第405條第2款
402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簽訂、履行合同失職被騙罪刑法第406條
403 違法發放林木採伐許可證罪刑法第407條
404 環境監管失職罪刑法第408條
405 食品監管瀆職罪 第408條之一(《刑法修正案(八)》第49條)
406 傳染病防治失職罪刑法第409條
407 非法批准徵用、佔用土地罪刑法第410條
408 非法低價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罪刑法第410條
409 放縱走私罪刑法第411條
410 商檢徇私舞弊罪刑法第412條第1款
411 商檢失職罪刑法第412條第2款
412 動植物檢疫徇私舞弊罪刑法第413條第1款
413 動植物檢疫失職罪刑法第413條第2款
414 放縱制售偽劣商品犯罪行為罪刑法第414條
415 辦理偷越國(邊)境人員出入境證件罪刑法第415條
416 放行偷越國(邊)境人員罪刑法第415條
417 不解救被拐賣、綁架婦女、兒童罪刑法第416條第1款
418 阻礙解救被拐賣、綁架婦女、兒童罪刑法第416條第2款
419 幫助犯罪分子逃避處罰罪刑法第417條
420 招收公務員、學生徇私舞弊罪刑法第418條
421 失職造成珍貴文物損毀、流失罪刑法第419條

㈧ 公證員履行職責失誤會構成哪些犯罪

《刑抄法》分則第九章瀆職罪中共襲有37個罪名其中過失犯罪的罪名有九種:
1.玩忽職守罪刑法第397條
2.過失泄露國家秘密罪刑法第398條
3.失職致使在押人員脫逃罪刑法第400條第2款
4.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簽訂、履行合同失職被騙罪刑法第406條
5.環境監管失職罪刑法第408條
6.傳染病防治失職罪刑法第409條
7.商檢失職罪刑法第412條第2款
8.動植物檢疫失職罪刑法第413條第2款
9.失職造成珍貴文物損毀、流失罪刑法第419條

熱點內容
道德楷體字 發布:2025-07-12 17:33:07 瀏覽:382
重慶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副院長 發布:2025-07-12 17:32:31 瀏覽:40
上告公司到勞動法 發布:2025-07-12 17:12:12 瀏覽:305
最新勞動法辭退工作10年以上補償 發布:2025-07-12 17:08:31 瀏覽:380
想免費資詢律師 發布:2025-07-12 16:59:20 瀏覽:401
合同法一審辯論終結前 發布:2025-07-12 16:58:31 瀏覽:211
公路養護方面安全法規 發布:2025-07-12 16:53:25 瀏覽:522
安全生產依法治理 發布:2025-07-12 16:48:18 瀏覽:812
民法典婚姻房子 發布:2025-07-12 16:47:32 瀏覽:184
法院放行條 發布:2025-07-12 16:38:53 瀏覽: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