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關於推合
1. 有什麼關於合同法的書推薦
我國的:王利明老師:合同法研究一二卷,合同法新問題研究。他的著作對於普及法律版知識和打基礎的話權很是不錯的江平老師:合同法精解韓世遠老師:合同法總論,違約責任研究還有陳小君老師,李永軍老師的也不錯國外民法比較全面,可以看一下歐洲合同法,我國法學專家的觀點好多都是借鑒外國的
2. 關於合同法的問題
1.第一條當事人對合同是否成立存在爭議,人民法院能夠確定當事人名稱或者姓版名、標權的和數量的...
2.第二條當事人未以書面形式或者口頭形式訂立合同,但從雙方從事的民事行為能夠推定雙方有訂立...
3.第三條懸賞人以公開方式聲明對完成一定行為的人支付報酬,完成特定行為的人請求懸賞人支付報酬...
4.第四條採用書面形式訂立合同,合同約定的簽訂地與實際簽字或者蓋章地點不符的,人民法院應當...
3. 關於合同法
1981年12月13日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合同法》是我國第一部合同類的法律。
對的。
4. 關於合同法的
沒有
這既不屬於重大誤解也不屬於顯示公平,而是由於商店員工的錯誤導致回的,趙某並沒有任何過答錯。
重大誤解:一方當事人對合同性質:當事人、標的、質量、規格、數量等發生錯誤認識,致使合同的內容與意思表示相悖並對其造成較大的損失。櫃台組長並不是對其發生錯誤認識而是疏忽大意寫錯了。
顯示公平:合同當事人一方利用優勢或利用對方沒有經驗,簽訂的致使合同權利、義務明顯違背公平、等價有償原則
商店可以找櫃台組長因為他的工作失誤承擔部分損失,商店自己也應管理不善承擔部分損失
5. 合同法關於合同變更的規定有哪些
合同法變更合同相關法律有合同法第77條、民法典第543條:當事人協商一致,可以變更合同。民法典第544條:當事人對合同變更的內容約定不明確的,推定為未變更。民法典第533條:情勢變更等。
【法律依據】
根據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五百四十三條
當事人協商一致,可以變更合同。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五百三十三條
合同成立後,合同的基礎條件發生了當事人在訂立合同時無法預見的、不屬於商業風險的重大變化,繼續履行合同對於當事人一方明顯不公平的,受不利影響的當事人可以與對方重新協商;在合理期限內協商不成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解除合同。
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應當結合案件的實際情況,根據公平原則變更或者解除合同。
6. 一個關於合同法的法律問題
甲沒有違反合同。
因為甲乙雙方還沒有達成協議,沒有簽訂合同。
甲發出要約,乙沒有承諾。只有在乙承諾以5000元購買遊艇,才構成承諾。乙只願意支付3500元,不構成承諾,甲乙雙方沒有協商一致,也沒有簽訂買賣合同,甲將遊艇出售給丙是合法的,對乙是不構成違約的。
如果乙想起訴甲,是不會勝訴的,甲不應理會乙的行為。
7. 合同法關於默認的規定
默認在特殊情況下可以推定行為人作出了意思表示。合同當事人通過意思表示設立、變更、終止合同。一般來說要合同當事人要以明示的方式作出意思表示,例如:合同當事人訂立書面合同,或者通過口頭的要約或承諾訂立契約。但是特殊情況下,行為人可以明示或者默示作出意思表示。沉默只有在有法律規定、當事人約定或者符合當事人之間的交易習慣時,才可以視為意思表示。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條 行為人可以明示或者默示作出意思表示。
沉默只有在有法律規定、當事人約定或者符合當事人之間的交易習慣時,才可以視為意思表示。
8. 合同法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