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經濟法是公法性質的法

經濟法是公法性質的法

發布時間: 2022-03-04 01:41:12

A. 經濟法是公法還是私法

經濟法是公法。經濟法是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關系進行整體、系統、全面、綜合調整的一個法律部門。主要調整社會生產和再生產過程中,以各類組織為基本主體所參加的經濟管理關系和一定范圍的經營協調關系。經濟法的概念:
1、經濟法是經濟法律規范的總稱;
2、經濟法是調整經濟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3、經濟法調整的是一定范圍的經濟關系。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五條
公司從事經營活動,必須遵守法律、行政法規,遵守社會公德、商業道德,誠實守信,接受政府和社會公眾的監督,承擔社會責任。
公司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不受侵犯。第六條
設立公司,應當依法向公司登記機關申請設立登記。符合本法規定的設立條件的,由公司登記機關分別登記為有限責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不符合本法規定的設立條件的,不得登記為有限責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設立公司必須報經批準的,應當在公司登記前依法辦理批准手續。
公眾可以向公司登記機關申請查詢公司登記事項,公司登記機關應當提供查詢服務。

B. 經濟法的性質到底是屬於公法還是公私兼並

經濟法並不是一個獨立的概念。 既有宏觀方面。 也有日常生活方面

C. 經濟法的定義

經濟法是公法,是調整國家對市場經濟活動實行干預、管理、調控所產生的經濟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隨著部門法劃分界限的逐漸明確以及法學學科的不斷發展,「經濟法」這一概念的法學意義已經被特定化為與民商法相並列的經濟法法律部門以及與其相對應的經濟法學科,而不再是「調整經濟法關系的法」或「與經濟法相關的法」這樣的表面含義。

(3)經濟法是公法性質的法擴展閱讀

經濟法特點

一、經濟法是國家干預經濟的法

經濟法的產生是國家干預經濟的必然結果,它把調整的重點始終放在引導各類經濟主體依法進行經濟活動,保證經濟關系的正確確立和有序的進行上,以形成本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經濟環境和經濟秩序。

二、經濟法是社會責任本位法

經濟法與民法、行政法相比較,在調整社會整體與社會個體的關繫上,各有自己的主導思想。經濟法是「社會責任本位法」,它以社會利益為基點,無論是國家機關,還是社會組織或個人,都必須對社會負責,在此基礎上處理和協調相互之間的關系。

三、經濟法是商品經濟發達的法

只有當商品經濟成為社會的主導,經濟法才會伴隨著生產力的發展而產生和發展,因而經濟法是商品經濟高度發展的產物。

四、經濟法是以經濟為目的的法

經濟法始終調整經濟關系,調整的目的就是使社會的整體經濟能持續、穩定的發展,提高社會生產力水平,而且在這個調整過程中甚至會有意使局部利益或個體利益有所損失。

五、經濟法是綜合調整的法

經濟法所調整的經濟關系是縱向經濟關系,但對橫向經濟關系會產生明顯的影響;採取的手段既有懲罰性的,也有補償性的,既有鼓勵類的,也有禁止、限制類的,體現了明顯的綜合調整的特徵。

D. 請問經濟法的性質是什麼

關於國際經濟法的性質和內容,國內學者有兩種大相徑庭的看法。一種意見認為回,國際經濟法是答調整國家與國家之間和超越一國范圍的經濟關系的法律;它的主體,與一般所稱的國際法的主體不同,除國家和國際經濟組織以外,還包括個人、自然人和法人。另一種意見認為,國際經濟法是調整國家和國際組織之間經濟關系的法律,而不調整國家與個人和個人之間的經濟關系,其主體是國家和國際經濟組織。但一般都認為包括國際投資法、國際貿易法、國際金融法、國際稅法等方面

祝您一生平安,財源滾滾

E. 請論述經濟法屬於公法的原因。

二者追求的利益目標不同:民法追求民事主體的個體利益、微觀利益,經濟法追求的是社會整回體經答濟利益,是宏觀的經濟利益,民法是通過具體分配過程來實現利益的平等而不是將不平等的評價納入自己的評價體系,因此民法注重個體利益、微觀利益的平等、公正,而經濟法更兼顧社會意義的合理;經濟法認為某些經濟行為即使不造成特定的損害後果,卻對整體社會經濟存在一種泛化損害時,該行為就是不公平的。這時就需要國家的力量介入去維護社會整體利益的公平,經濟法總是以個體經濟活動與社會總體經濟的對比效果為參照來評價公平的實現,因此經濟法總是以對社會公平的維護為其公平價值的核心。所以經濟法不能被劃分為私法。

F. 經濟法是屬於私法還是公法

按大陸法系的劃分方法,經濟法中管理性法律法規屬於公法部分,自治性法律法專規屬於屬私法部分,在我國現行經濟體制中,經濟法的公法部分強於私法部分。

經濟法是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關系進行整體、系統、全面、綜合調整的一個法律部門。在現階段,它主要調整社會生產和再生產過程中,以各類組織為基本主體所參加的經濟管理關系和一定范圍的經營協調關系。

經濟法是調整國家宏觀經濟管理過程中所發生的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不能簡單地認為經濟法就是調整經濟關系的法律。

(6)經濟法是公法性質的法擴展閱讀:

經濟法是獨立的法的部門,因為他的調整對象有特定的范圍,他只調整在國家協調本國經濟運行過程中發生的經濟關系,而且其調整對象同其他部門法的調整對象是可以分開的。

經濟法是一個重要的法的部門,它所具有的重大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堅持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

2、引導、推進和保障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

3、擴大對外經濟技術交流和合作;

4、保證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的發展。

G. 經濟法是公法,私法還是社會法

社會法這個詞,好像在書本上不怎麼見過!經濟法是個大概念,涉及公私內容,需要學習法學的基本理論,和做好法學研究。不過如果是課本和考試的答案,還是根據標准答案回答為好。

H. 哪些法屬於經濟法

關於經濟法是公法還是私法抑或是公私兼顧的法這個問題,我的觀點是公私兼顧的法。
所謂公法就是國家運用公權力對社會生活的某方面加以強制介入,以達到國家意志的優先化和強行規范化,其體現國家權力本位,例如刑法運用國家司法權和執行權對對國家統治構成威脅的犯罪分子加以強制懲罰,行政法賦予國家行政機關以行政執法權,對危害治安管理等違法行為加以處罰,司法權和行政權都是國家的公權,代表國家意志,調整和規范這類社會關系的法律都是公法,帶有明顯的命令和服從的色彩,當事人一方是國家,雙方地位不平等。

所謂私法就是市民社會以私權神聖和意思自治為前提,排除國家公權的介入,當事人法律地位平等,體現個人權利本位,強調個人私利的保護,追求個體利益的最大化,例如民商法。

經濟法是調整需要國家干預的經濟關系的經濟法律規范的總稱。它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特徵是國家干預需要性,也就是說不需要國家干預的經濟關系就不應該由國家干預,而是納入民商法的調整。我們且不說需要的限制,單從理論上說,這個干預是有限制的有度的,不是國家想怎樣就怎樣,是經濟生活中確實非國家誰也管不了的國家才能插手,這體現的就不是國家意志了,而是一種社會需要。從這個角度看,經濟法雖然一方當事人是國家,但是沒有公法的強制介入性,國家不能以其意志為優先,故而不是公法,但它有公法的一個特徵就是國家介入性,但不是強制介入,而只是有條件的介入,這個條件就是社會需要。

既然其一方主體是國家,其就不具備私法的全部特徵,故也不是私法。但是也有私法的色彩,因為經濟主體有一定的經濟自主性;國家不能任意干預,而是根據社會經濟生活的需要進行調控,不具有絕對的強制性,故也不是私法,所以我認為經濟法是公司兼顧的部門法。

熱點內容
崑山法院沈 發布:2025-07-10 06:25:53 瀏覽:117
勞動法一除名 發布:2025-07-10 06:02:32 瀏覽:442
法學三大本 發布:2025-07-10 05:56:47 瀏覽:821
我國當前經濟法 發布:2025-07-10 05:56:01 瀏覽:519
印刷企業法規培訓試卷答案 發布:2025-07-10 05:45:55 瀏覽:815
50天注會經濟法能過嗎 發布:2025-07-10 05:44:35 瀏覽:74
勞動法中非正式員工辭職要幾天 發布:2025-07-10 05:44:29 瀏覽:641
安全第一責任人法律要求 發布:2025-07-10 05:43:48 瀏覽:600
安全管理規章制度橋梁 發布:2025-07-10 05:43:47 瀏覽:620
企業合同法培訓課件 發布:2025-07-10 05:43:40 瀏覽: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