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級經濟法2017年變化
A. 2017年CPA考試經濟法科目會有變化嗎可以看2016年的嗎
2017年CPA考試最新考綱已出,經濟法還是有一些刪除/增加章節的變化,還有一些有些小細節修改或者完善,當年CPA考試會以當年考綱為主,浦江CPA不建議再看去年的教材或者考綱了,以最新為主。
B. 2017cpa經濟法會有很大變化嗎
2017年最新的考試大綱還未發出,但浦'江財'經按往年來看,cpa經濟法變化都不內太大,最多有些小細節修改或容者完善而已,大范圍改動是沒有的,因此2017年cpa經濟法應該還是會和2016年差不多,如果要學習可以先把2016年經濟法教材當做預習點來看。
C. 注冊會計師教材中的經濟法每年變動大不大
不大,但是還是要預習了。
一般增加了內容,比如年增加了物權法。
發點經驗給你,助你考試(這個經驗原創就是我,我粘貼一下)。
能考,一門一門的准備,今年才考完,現在是備考2010年注冊會計師的最好時間。
我跟你說說所需要的底子,可能會對你好一些。
會計,需要有中級會計實務,成本會計,財務管理,財務報表分析的底子。
審計,要會計學得好,審計才容易懂,這本書枯燥,比會計花的時間還要多。
財管,需要有財務報表分析,管理會計,財務管理,成本會計的知識。
經濟法,沒基礎,也可以學。
稅法,需要有會計基礎的知識。
風險管理,我沒考過,我是考老制度。
現在注冊會計師剛考完不到一個月,應該是說最好預習明年的注冊會計師的時間,考注冊會計師,切忌不可貪多,不可高估自己活著低估注冊會計師的難度。
現在最好不要把6本書買全,因為教材肯定會變動,尤其是稅法明年變動會很大,我建議你一科一科的准備,准備好一本書,再買一本書准備,准備到明年4月,看你的准備情況,再決定考幾科,以我個人的看法,我絕對你報考三科最為合適,經濟法,稅法,風險管理,這幾科與會計聯系不是很大,與會計稍微聯系大點的是稅法。輔導書不一定要買,最好報個班,現在報2010年的班,是送2009年的,建議你最好報考網校,跟著學,效果會比較不錯的。
另外在准備的過程中,切忌莫放過大題,因為考試如果一道大題沒做,及格的可能性就很小,一道大題都差不多18分左右,如果以道沒錯,就是80分往下起平,也就是說,正確率要達到80%才有希望及格,但正確率達到80%的,一般都能把題目做完,寧願平常多錯一點,也不要放過大題。
關於搭配的問題:
1.會計審計(+稅法):這樣搭配無可厚非,有人說先考這個,考了這個等於注冊會計師考了一半,這種說法本身沒什麼錯誤,但是這么搭配是因人而異的,本身會計的難度最大,審計花費的時間比會計還要長,所以這樣的搭配適合底子非常好,並且有時間比較,愛鑽研大題的那種。如果你現在准備的話,可以試試,建議最好試聽網校的輔導班,有10節免費的,其中包括第二章,如果第二章都聽不懂的,建議不要准備。
2.會計稅法(+經濟法/+風險管理):這樣搭配比第1種搭配要少花3個月的適合,這種報法適合大三的學生,專業課即將學完,並且沒有其他考試,只考注冊會計師的,這樣如果考上,對畢業找工作相對好點。
3.稅法經濟法(+風險管理):這種適合考試經驗不足的,歸納能力不強的,適合先從這個考起。
4.財管經濟法(+風險管理/+稅法):這個搭配是最省時間的,但特別針對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學的不錯,並且學過金融的朋友,因為財管的期權股價是最難的章節,其次是企業整體價值評估,數學學得好,有金融底子的,會省時省力。害怕數學的不適合這一條。
注意:這個《會計》與注冊會計師的每一門都有聯系,其中與審計稅法聯系最大。這個《會計》並不是基礎,更不是《會計基礎》,很多學會計的,考這一科,考10多分,20多分都是正常的,大題一個不會的很多。所以最好有點心理准備,這個《會計》需要財管,成本會計的底子,第二章金融資產中,就涉及年金(資金時間價值)的知識。
《經濟法》《稅法》需要有《會計基礎》知識,經濟法的公司法,證券法,就要判斷現金流量,凈利率問題,一點會計基礎都沒有,肯定不行的。另外票據問題,如果是非會計專業,也不好理解,肯定要多費時間。《稅法》更加需要有《會計基礎》知識,企業所得稅,財務報表,各項費用,固定資產折舊,增值稅,這樣的基本知識都沒有,可以不用去考。
下面是如何學習的問題,風險管理我沒有考過,也不需要考了,所以我不好回答,審計我也是沒掌握方法,所以也不回答,其他4科我來告訴你:
其實很多人說考經濟法,稅法不需要會計基礎,是個錯誤。
首先是財管:並不像別人說的掌握公式就很容易考過,財管加客觀題,要計算的是80分以上,學財管的底子是財務報表分析,成本會計,管理會計。其中成本計算肯定是年年都有的,這個是屬於容易的題目,所以一定要會算。其次,通過歷年的試卷看,財管的計算類型這么幾個,容易的是財務報表分析,可持續增長率計算,最佳存貨,最佳現金持有量,銷售預算,風險計算,屬於難的有期權股價,這個也是年年考,二叉樹,斯科爾斯模型,肯定要知道,然後融資租賃,企業整體價值評估。10種類型的計算都要會,最基礎的章節是年金,凡事考慮年限的,無非肯定是用到年金和風險的,其中數學最好是學過概率,你像風險計算中的標准差,方差,相關系數,全部是概率到財管的具體運用。
經濟法:
經濟法有點雜,歸納的東西多,歸納完之後,還有其他零散的.
1.歸納時間,這個是第一章,訴訟期限,肯定會考。還有比如多少日登記,多少日見報,多少日發出公告,等等,破產法,公司法合並分立會提及。
2.歸納表決方式,合夥企業法,公司法,破產法,物權法,都會有。
3.歸納組織形式,比如董事會,監事會,股東會的,這些合夥企業法,外商法,公司法,破產法,物權法都會有。
4.歸納人事任免制度,比如公司法獨立董事,比如破產法管理人,都會有。
5.歸納能否對抗善意第三人,這個物權法有。
6.歸納其他數字,這個很重要的。
重點章節往往是公司法,證券法,合同法,破產法,物權法。這些章節也容易結合。
稅法:
而稅法不同.
因為你看稅法,出題就有很對性,計算題都是出稅種,叫你算多少稅,分值比例較高,所以你如果計算做得好,考80分都容易,我這么告訴你幾點,你回去好好看看稅法.
稅法從增值稅,除了個人所得稅和企業所得稅外,書上黑體字,都是按照這么一個順序.
1.各個稅的概念
2.征稅對象,納稅義務人.
3.計稅基礎,這個是計算的關鍵,哪些要計稅,哪些要剔除,哪些算組價,你列一張表.
4.納稅時間,地點,稅收優惠.
你按照這4樣,再歸納第5個.
5.與房子有關的稅,你看歷年試卷,年年都會考到.
你這么一歸納,稅法頂多歸納出30頁4A的紙,肯定能過了.
會計:會計我一直頭疼,把最難得看了,但是今年放水,考些不看的地方,但是會計也要有財管的基礎,第二章金融資產就需要財管,未確認融資收益,所以學會計必須有底子,有中級財務會計的底子,有財務報表分析,稅務的知識。
學會計我的歸納不到家,但是還是必須說,各個章節的聯系,金融資產,投資性房地產,非貨幣性資產交換,長期股權投資都是有著聯系,所以這幾章要學好。
然後財務報表,合並財務報表,所得稅會計是難點。
歸納有以下這么幾點:
因為會計其實是考你的會計准則問題,很詳細的,所以首先要
1.歸納會計科目核算內容
2.歸納以什麼價值核算,你比如歷史成本,公允價值,到底是什麼價值。
3.歸納相同點,比如哪些要提減值准備,哪些可以沖回,哪些不可以沖回。
4.對比,資產對比負債,對比所有者權益。
5.共性,資產裡面的,比如金融資產的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持有至到期的資產,共同與差異,金融資產與投資性房地產的共性。
審計我沒學好。
備考中注意這么幾點:
1.不能因為沒有2010年的教材而不預習,用09年的教材預習,最好不要買輔導,報個班比較穩妥,因為你如果面輔導,有以下兩個方面不好,如果你考得多,會感到預習時間不夠,再就是萬一教材改變大,做成了一個印象反倒不好。還不如報個班,把習題班學會就好了。等新書一下來,就趕緊做題。
2.心態放穩,不是很難的考試,只是到了那裡,會有兩個想法,一是題目不難,但是不會,二是感覺一整本書都是重點。
3.最怕的是高估自己,低估注冊會計師,很多考過初級,中級,盲目覺得自己的自學能力不錯。
4.要堅持做大題,最怕的就是看到大題,就腦袋裡面思考一下,不動筆,而直接去看答案。
如果你還有什麼不懂的問題,可以網路搜索一下「會計考友論壇」或者加我網路HI。
最後祝你考試順利,工作順利。
D. 2017年中級會計職稱中級經濟法跟16年有沒有變化
會計應該會變營改增涉及的影響,經濟法變化應該不大
E. 2017年中級會計職稱經濟法有幾章
您好,2017年中級會抄計職稱考試中的襲《經濟法》一共有8章,分別是:
第一章 總論
第二章 公司法律制度
第三章 其他主體法律制度
第四章 金融法律制度
第五章 合同法律制度
第六章 增值稅法律制度
第七章 企業所得稅法律制度
第八章 相關法律制度
祝您輕松過關!
F. 中級會計職稱每年的考試內容變化相差巨大嗎
根據以往經驗,中級會計師考試三年一大變,2016年已經進行比較大的調整。所版以今年的變化一般都權不會太大,可能只針對輔導教材的內容做了相應的調整和修訂,基本章節和基礎知識通常是不會有大變化。《中級會計實務》在2016年調整了營改增,預計2017年新教材的變化可能會主要集中在收入、政府補助、持有待售、事業單位會計、涉及增值稅的核算等方面。由於外資三法已於2016年9月修訂完畢,所以預計2017年《經濟法》可能會新增加這方面的內容;《財務管理》可能也會做相應的調整。
G. 中級會計師報名條件2017年有哪些變化
2017年中級會計職稱考試將於9月9日—9月10日開考!目前正處於全面復習備考階段,仁和會計小編為了幫助大家更加深入了解中級會計職稱考試,實現高效通關拿證,特意為大家分享了這篇中級會計職稱《經濟法》考試規律及應試技巧詳解,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點擊在線客服還能獲得免費試聽中級課程的資格哦! 一、總體情況 《中級經濟法》是中級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中一門應用性較強的科目,注重考核與財務會計工作密切相關的法律知識。體現在考試的題型中,無論是簡答題或綜合題之類的主觀性試題,還是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或者判斷題之類的客觀性試題,都不是單純的考查死記硬背和機械的識記,而是要求考生從適當理解的基本點出發,牢固掌握有關的法律、法規以及相關規定,並能解決會計工作中涉及的相關法律簡單問題。 二、教材各章內容及最新變化 下面就2016年教材各章節調整的情況進行詳細介紹。 1.第一章總論 本章基本沒有變化。 2.第二章公司法律制度 本章沒有變化。 3.第三章其他主體法律制度 本章變動較大,刪除了第三節的內容。 4.第四章金融法律制度 本章變化較大,根據新的法規進行了調整、增加了《保險法》司法解釋的內容。 5.第五章合同法律制度 本章變化不大。其中在「抵押財產」與「抵押權的實現」中,分別新增了《關於開展農村承包土地的經營權和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貸款試點的指導意見》(國發{2015}45號)的規定。另外,借款合同中對於借款利息增加了一些重要性規定。 6.第六章增值稅法律制度 本章總體變化很大。主要是根據最新的營改增政策進行了大幅度調整。 7.第七章企業所得稅法律制度 本章變動較大,主要是特殊扣除項目增加了一段;企業重組特殊規定增加了100%直接控制母子公司的各種計稅基礎的確定;優惠政策有新增;另外增加了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的內容。 8.第八章相關法律制度 本章變化較大。新增第一節預演算法;對於濫用市場支配地位行為的定義做了相應調整;另外增加了新《廣告法》的相關規定。 三、學習方法與應試技巧 (一)解題技巧 不同的題型應有不同的答題對策和技巧,我們這里可以結合古代《三十六計》兵法中的幾計來闡述相關題型的答題思路,希望對考生有所裨益。 1.單項選擇題——「渾水摸魚」 在渾濁的水中魚會暈頭轉向,這時捉魚是最好的時機,做此題型時也是一樣,單項選擇題是各類題型中難度最小的一種題型。由於此類題型的備選答案中只有一個答案是符合題意的正確答案,考生在考試時可以廣泛應用「排除法」進行解題,命題者在出題時為了湊足四個備選答案,有些備選答案往往就顯得荒謬和拙劣(水比較渾),將那些荒謬的、顯然是不正確的備選答案予以剔除,剩餘的就是正確答案了(趁機摸魚)。如按照上述方法將不正確的備選答案剔除一項或兩項後實在無法再加以剔除時,則可考慮採用「猜測法」,即按照自己的理解,去選擇一個你認為最正確的答案,而此時排除的備選答案越多,猜測正確答案的成功率也就越高。哪怕確實無法猜測時,也絕對不要輕易放棄。因為放棄不答永遠都不會得分的,而即使答錯了,也不會倒扣分的。另外,由於此類題型相對較為容易,考生應當在較短的時間內作出解答,盡可能多得分,並注意合理分配時間(一個單項選擇題往往在數十秒鍾內就應做出 正確的選擇)。在此題型中過多佔用時間,即使答對了也僅得1分,是得不償失的。 2.多項選擇題——「反客為主」 根據考試要求,多項選擇題的備選答案中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答案符合題意,考生多選、少選、錯選、不選都不得分。相對單項選擇題而言,其考試的難度較大,得分不易,因為此類題型至少有兩個備選答案是正確的,所以也可以採用「排除法」,即將不正確的備選答案排除後,剩餘可選擇的備選答案就少了,正確率也就相對提高了,但需要注意,這並非是化解此題的「良葯」,多選題是考試通過的關鍵所在,其分值佔到了總分數的30%,因此考生必須在平時復習時多注意積累和鞏固,注重將法律規定準確理解,要努力做到化被動為主動,只有這樣才能做到「反客為主」,積極的佔有得分主動權。 3.判斷題——「走為上」 走為上,指敵我力量懸殊的不利形勢下,採取有計劃的主動撤退,避開強敵,尋找戰機,根據考試要求,判斷題每小題判斷結果正確的得1分,判斷結果錯誤的扣0.5分,不判斷的不得分也不扣分。因此,考生在做此類題型時,應慎重作答,對有把握的題目應毫不猶豫地回答,而對似是而非自己又沒有十分把握的題目寧可放棄,也不要憑想像或感覺猜測,以免失分,真正做到該計策中「以退為進」的思想。另外,由於法律規定中有一些除外規定,如「除法律有特別規定外」、「法律另有規定者外」,或者有「一般」、「原則上」等詞語,故試題命題中如有「無論」、「全部」、「一定」、「在任何情況下」等絕對性詞語時,通常可以認為這一命題是不正確的。相反如在試題命題中含有「一般」、「除法律有特別規定外」等非絕對性詞語時,考生應格外注意,仔細判斷。同時,還應注意判斷題應就整個完整的命題加以判斷,只要完整的命題中有一處有誤,整個命題就應該判斷為錯誤。 4.簡答題——「趁火打劫」 中級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經濟法》的簡答題命題往往是設計一個較為簡單的模擬情景,要求考生據此運用相關法律制度的規定簡要回答有關問題,雖然這是主觀題,需要考生自己動手寫出相應的解答,但其屬於非常簡單的案例應用分析,這類簡答題與綜合題相似,但比綜合題的答題要求相對簡單些,基本上是問什麼就答什麼,不需要過多的展開和詳細分析,因此,考生應利用該題型較為容易分析的特點「趁火打劫」,果斷地打擊本科目幾大勢力在此留下的「軟肋」,盡快奪取這里的分數,擴大自己的優勢。 5.綜合題——「擒賊擒王」 綜合題的答題要求較高,其目的是考核考生運用法律規定分析判斷能力、綜合分析能力和實務操作能力,由於涉及的概念和法律規定較多,且將不同章節的內容聯系起來進行考核,是本科目考試難度最大的一種題型。在考試命題時,綜合題的敘述文字較多,涉及的法律關系又較為復雜,有些考生乍一看題目,就會感覺頭腦發昏,理不出頭緒,越看越亂,無從落筆,既影響情緒,又浪費時間,而「擒賊擒王」計策認為攻打敵軍主力應直接捉住敵人首領,這樣就能瓦解敵人的整體力量。因此在綜合題答題時,建議考生先看綜合題的答題要求,因綜合題往往會問幾個問題,每個問題又問得很明確。看了答題要求後,就會知道本題的考核要求和重點,然後帶著這些問題有針對性地去審題,迅速找到題目中的「賊首」,抓住相關要點,並在一些重要的關鍵點和詞語上作上相應的記號引起警示,這樣既能抓住解題的要點,又能節約時間。另外,考生在分析時,應緊扣案情,根據題目給定事實運用有關法律規定進行分析,千萬不能虛構案情內容,任意給題目假設條件。綜合題的答題技巧是很重要的,既不能過於簡單,也不能思路混亂。一般而言,對綜合題中所提的問題,為了快速的得分,可以採用「兩步走」的方式來解答。即:第一步,得出正確的判斷結論(回答某行為合法或不合法);第二步,引述具體的法律規定(不必指出具體的法律條文,只需寫明「根據法律規定」或「根據規定」即可,並講明法律規定的具體內容),考試時考生只要能寫出這兩步即可,判斷正確且法律規定引述正確即可得分,要做到以「閃擊戰」的方式「一語中的」,而不是洋洋灑灑的寫論文發表「高論」。另外,在答題時應注意語言表述的規范性和准確性,並善於運用法律術語和規范語言答題。 6.計算分析類題目——「釜底抽薪」 生活中要使鍋中的水沸騰,在鍋底生火並加柴草即可。若不想讓水沸騰,可以抽掉鍋底的柴草,即釜底抽薪,從根本上消除了水沸的基礎或依靠物。 計算分析類題目主要體現考生對稅法全面、透徹的理解和靈活、綜合的運用,考生平時訓練僅僅從計算形式、所謂的公式上進行學習是遠遠不夠的,就像往沸水中添加涼水,水一時涼了,很快又會再沸,沒有從根本上止沸,只能起到「揚湯止沸」的作用,因此考生除了需要掌握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各個計算思路和公式的運用、計稅依據的選擇、稅率的運用、優惠政策的規定之外,還要有跨章節思考的意識,要清楚這幾個稅種雖然由章節分割開來,但他們之間是有自然的關聯的,一個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會涉及增值稅等流轉稅的繳納,同時,在月末或年底時這些繳納流轉稅的收入項目又成為企業所得稅的征稅對象,此前繳納過的稅費可能成為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計算中的扣除項目,另外在具體做計算分析類題目時,要學會理清思路,綜合分析,把握案例的來龍去脈,尤其是要抓住文字、數字、時間這三個主要信息,要弄清楚「發生了什麼事情」,並進而思考哪些事情與納稅有關,哪些事情是迷惑性與納稅無關,把握這些主要信息的一個技巧就是尋找動詞性詞語。在答題時,可在試卷上對發現的動詞邊看邊圈。例如增值稅的征稅范圍主要是銷售、進口貨物或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勞務,因此在審題時對「進口貨物」、「銷售或發出」、「修理加工」等動詞要第一時間迅速抓住,然後才是與之有關的金額方面的信息。將這些內容全部靈活運用是「抽薪」的關鍵。 總之,掌握答題技巧和訓練方法對考生能夠取得理想的成績有著密切的關系。 (二)學習態度與應試技巧 1.關於學習目標——認清自己的角色 從考生拿到中級經濟法教材開始復習的那一刻起,首先一定要清楚自己的角色是什麼,即是一名參加中級經濟法考試,准備通過考試獲得中級會計資格的考生,而不是要成為法律研究工作者。為什麼一上來就要說這點呢?因為歷年來很多考生在一步步的深入學習過程中很容易迷失自己的學習方向,踏上一條「研究」而非「學習」的道路,沒有按照考試需要掌握的程度來復習而耗費精力和時間接觸大量的非考試要求的內容,法律明確規定的內容沒有掌握好卻要去研究法律沒有規定的內容,這樣考試復習是不可能順利的,也浪費了自己寶貴的時間,因此提醒大家一定要在有限的學習時間裡面記憶盡可能多的內容,而絕對不能天天「鑽牛角尖」,天天搞研究。記住,中級經濟法的學習目標是為了通過考試最終取得中級會計技術資格證書,而不是去搞法律理論的研究工作,因此學習中一定要認真考慮自己的投入與產出比。咱們的考試是以教材為依據來設置題目,歷年考試中都是如此,因此誰能在最短的時間裡面將教材復習透徹並達到一定的記憶量,誰最終就能通過考試。第一次參加考試的考生也可能會說,我自己是為了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考試不是目的,這個沒錯,但是解決實際問題必然是基礎性理論與實踐結合才能達到的層次,說到底,只有在規定的年限裡面取得了三科的合格才能獲得更高一級的技術資格,你才有可能在今後的工作中去參與更深一步的實踐活動從而掌握更深的實踐和理論知識,考試通過獲得的機遇是因,而最終有資格參與更高一個層次的經濟活動提升自己這才是果,面對考試復習萬不可本末倒置,咱們的中級經濟法教材不是「神物」,它囊括不了我國經濟法律層面的所有內容,也解決不了我國所有的經濟法律問題,更不可能是考生人生的全部,它只能幫助考生通過考試,僅僅是生命中的匆匆過客,僅此而已。中級會計技術資格的三門課是一盤棋,因此希望考生做好全盤考慮,明確目標、穩扎穩打、步步為營,通過考試,提早獲得精彩人生。 2.關於學習態度——「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經濟法課程涉及大量的法律、法規、規章,又涉及大量需要理解的法理性內容,還有很多數字、比例、時間等純記憶內容,因此考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困難是很正常的,切不可一遇到困難就灰心,懷疑自己,認為自己能力不行。考生要清楚,教材內容對於所有人來說都是一樣的,每個人的記憶能力和理解能力不同,遇到困難比你多的人肯定還有很多,因此遇到困難時一定要努力克服,能夠通過考試的人無一不是一路披荊斬棘走過的,學習本身就是一個痛苦掙扎後破繭而出的過程,在此送大家一句勵志名言:「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3.關於學習中的遺忘——反復記憶 任何的學習都是一個循序漸進,螺旋式上升的過程,都需要一定量的積累後才能達到質變,人類的記憶遺忘規律非常有特點,根據權威研究結果,記憶遺忘規律呈現「先快後慢」的趨勢,因為人的大腦有短時記憶和長期記憶兩種功能,剛開始學習知識的時候大部分都是靠短時記憶記住的,因此遺忘比較快,而隨著反復復習,反復強化,短時記憶最終會轉化為長期記憶,尤其是對於經濟法這樣記憶性內容比較多的科目,考生剛開始學了後面的內容卻忘記前面的知識是非常正常的情況,可以說是一種正常人的「大腦生理」現象,因此一定不要著急,也不要埋怨自己記憶力為什麼這么差,這里歸納起來就兩個字「反復」,不要小看這兩個字,這可以說是宇宙中最強大的力量,地球經過不斷的反復演化帶走了混亂與黑暗,迎來了壯麗與震撼、人類經過不斷的反復發展帶走了飢餓與荒蠻,迎來了科技與文明。任何事物發展都有一個過程,而不是一蹴而就的,學習也是一樣,因此建議大家一定要不斷的反復學習,這樣才能從量變到質變,實現考場上的成功。 4.關於教材——「一塊大蛋糕」 相信大家在獨自品嘗美味的大蛋糕時,都有這樣的感覺,就是剛開始吃比較甜美順口,但越吃感覺越膩,其實教材就像是這塊大蛋糕,雖然會膩,但必須要吃完,因為教材是考試出題最直接的依據,也是一切輔導的基礎,因此學習中要緊扣教材,以教材的講解為主。對輔導教材可分三步閱讀:第一步通讀,即從頭至尾認真閱讀,對教材的體系、內容能大致了解;第二步細讀,即對具體的重要法律規定一定要細看、弄懂;第三步精讀,即對重點章節的內容要花工夫重點研讀。看教材確實是一個痛苦的過程,誰也逃避不了,對於經濟法教材,往往都是看第一遍的時候很痛苦、看第二遍的時候很無奈、看第三遍的時候很輕松、看第四遍的時候感覺像小說,看第五、第六遍……的時候基本上感覺就像自己寫的,至理名言「讀書百遍,其義自見」的道理 也正在於此。 5.關於練習——「蛋糕上的櫻桃」 如果經濟法教材是一塊大蛋糕的話,那麼經濟法練習就像是蛋糕上的一個櫻桃,認真做練習起到的是錦上添花的作用,但大家萬不可放棄蛋糕而單純的去追求櫻桃,這樣是得不償失的。這里必要的習題演練是增強記憶、形成能力和檢驗學習成果的有效手段。我們不能以完成任務的心態去做習題,不要每做一道題就馬上去查看答案,這樣做習題的效果將會大打折扣。正確的做法應當是先將教材某一章的內容弄通看懂,再將該章「同步系統訓練」中的某一類題型全部做完後,與題後所附的參考答案進行比較。特別注意要弄懂自己的答案與參考答案不一致的地方,要真正搞清楚自己錯在哪裡?為什麼會錯?正確的表述應當是什麼?這樣才能找到自己在學習中的薄弱環節,然後再有針對地加以補習。只有運用正確的習題演練方法,才能真正掌握教材中涉及的相關知識點。滿足於一知半解,只求自己完成的習題答案與參考答案的機械一致,做題的效果將受到影響。需要指出的是,教材中的考點畢竟是有限的,而考試的題型卻是千變萬化的,命題角度也是多種多樣的,只有通過同步系統訓練,在理解的基礎上舉一反三,才能更好地應對考試中的各種變化。考前兩周左右應當選擇做幾套模擬試題,全面檢驗自己的學習成果,以適應考試的題型和題量,鞏固所學的知識,並找出自己的薄弱環節,努力攻克學習中的盲點。 另外,考生在進行習題訓練尤其是稅法的計算分析類題目中切不可有一蹴而就的想法,金庸筆下《神鵰俠侶》中的楊過當年在海邊獨自練習木劍時,以木劍發出的勁風與巨浪對抗,開始練時木劍不響,最後練到了劍上發出潮湧之聲,再由響到靜、由靜到響反復七次,終於練出了欲靜則靜、欲響則響的木劍境界。考試做題訓練也是如此,剛開始看到習題時可能會不知所措,沒有任何的想法和思路,再到後來可能會碰巧做出一兩道計算題,但不會100%做對,再經過大量的訓練實踐後就可以以正確的思考角度、解題思路和方法做出正確的答案。 6.關於歷年考題——「罐頭食品,注意保質期」 考生仍然可以將最近3年的試題和答案作為參考,認真仔細閱讀研究歷年試題及答案。一方面,歷年試題及答案能夠反映近年考試的出題思路,規范我們的答題思路和方法;另一方面,歷年試題及答案能夠幫助我們熟悉、研究考試的題型,掌握出題規律和把握試題的總體難度。但要注意,過早的考題(公司法、合夥企業法)所涉及的法律規定也有過時的情況,這些已經「過期」的食品請不要再吃,以免中毒,本應試指南各章中的「歷年考題解析」欄目嚴格按照2016年教材的內容要求,對以前年度的試題進行篩選「新鮮出爐,保質期為1年」,考生可以此欄目的題目為准進行學習。 四、2017年命題趨勢預測 中級《經濟法》科目的考試考點分布廣、題量大,但其考試命題也是有一定的規律可循。考試大綱的重點內容必定會在試卷中得以充分的體現,分值也會較高,掌握了這些重點內容,對通過本年度的《經濟法》科目考試有著重要意義。按照各章的重要性排列,本課程的內容可以分為三個層次: 第一層次:非常重要的內容,要求考生一定要掌握的。該層次的內容共有5章,包括第二章《公司法律制度》、第四章《金融法律制度》、第五章《合同法律制度》、第六章《增值稅法律制度》和第七章《企業所得稅法律制度》。其中,《公司法律制度》和《合同法律制度》以綜合題的形式考核的可能性很大,《金融法律制度》仍然會單獨出現綜合題和簡答題,其餘的稅法章節則以計算分析類題目的形式考核。該部分內容估計分值比例約為75%。 第二層次:次重要的內容。該層次的內容為第三章《其他主體法律制度》,本章可能會出簡答題。該部分內容估計分值比例約為15%。 第三層次:非重點章。該層次的內容共有2章,為第一章《總論》、第八章《相關法律制度》。這兩章涉及內容比較多,但是整體難度不大。該部分內容估計考試分值比例約為10%。 考場好比戰場,考試就如作戰,而作戰的勝負常取決於場內、場外各項有利條件的創造和利用。我們相信,各位考生能以充足的學習時間來增強自己的實力,以正確的學習方法來完成高明的戰略部署,以正常的臨場發揮來掌控戰場的主動性,那麼,獲取考試的成功,就應該如同探囊取物一般輕而易舉。 天道酬勤,只要大家跟著自己的學習計劃每天進步一點點,未來,會更加美好!仁和會計祝願大家都能順利通關拿證!
H. 中級會計師經濟法2016年有變化嗎
《中級經濟法》考試教材變化
教材總體變化:
第一章有細小的描述性變回化。
第二章沒有答變化。
第三章刪除第三節的內容。
第四章變化較大,根據新的法規進行了調整、增加了《保險法》司法解釋的內容。
第五章變化不大。其中在「抵押財產」與「抵押權的實現」中,分別新增了《關於開展農村承包土地的經營權和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貸款試點的指導意見》(國發{2015}45號)的規定。另外,借款合同中對於借款利息增加了一些重要性規定。
第六章總體變化很大。主要是根據最新的營改增政策進行了大幅度調整。
第七章變動較大,主要是特殊扣除項目增加了一段;企業重組特殊規定增加了100%直接控制母子公司的各種計稅基礎的確定;優惠政策有新增;另外增加了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的內容。
第八章變化較大。
新增第一節預演算法;對於濫用市場支配地位行為的定義做了相應調整;另外增加了新《廣告法》的相關規定。
I. 2019中級會計職稱考試《經濟法》變化多嗎
2019年《經濟法》教材變動
第二章公司法律制度
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內第六次會議對《中華人民共和容國公司法》作出了一些修改,新教材可能據此作出相應的修改。
第四章金融法律制度
本章分為三個小章節,其中保險法律制度預計新教材中會發生一些變動。2018年5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738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若干問題的解釋(四),就保險法中財產保險合同部分有關法律適用問題進行了解釋,預計在新教材中會作出一些調整。
自學往往是吃力的,尤其是對於中級會計職稱這樣有難度的考試。如果你想更輕松一點地通過考試,想要早一些拿到中級會計師證書,可以下載來學寶典APP,該軟體收錄了許多中級會計職稱考試習題集、考前沖刺、歷年真題,並提供中級會計職稱考試解題方法、答題技巧、考試要點精解。通過全面、針對性強的強化考試輔導訓練、考前培訓,提高您中級會計職稱考試的應試能力,輔導您考試成功。想要快速拿證,就下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