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治安法的意義
① 治安管理處罰法的立法目的是什麼
為維護社會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規范和保障公安機關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治安管理職責,
② 如何理解" 社會治安綜合治理" 的含義
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是我國為了維護社會治安秩序,維護國家和社會的穩定,保障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順利進行,為全面實現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十年規劃及「八五」計劃創造良好的社會治安環境而作出的重大決定。
【法律依據】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決定》
為了維護社會治安秩序,維護國家和社會的穩定,保障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順利進行,為全面實現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十年規劃及「八五」計劃創造良好的社會治安環境,必須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為此,特作如下決定:
一、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是堅持人民民主專政的一項重要工作,也是解決我國社會治安問題的根本途徑。社會治安問題是社會各種矛盾的綜合反映,必須動員和組織全社會的力量,運用政治的、法律的、行政的、經濟的、文化的、教育的等多種手段進行綜合治理,從根本上預防和減少違法犯罪,維護社會秩序,保障社會穩定,並作為全社會的共同任務,長期堅持下去。
③ 什麼是社會治安問題,其定義是什麼
1、什麼是社會治安?
社會治安是指社會在一定的法律、法規及制度的約束下而呈現的一種安定、有秩序的狀態或狀況。社會治安問題是指影響社會安定的各種矛盾、因素。
2、什麼是社會治安綜合治理?
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是在各級黨委和政府的統一領導下,組織和依靠各部門、各單位的人民群眾的力量,運用政治的、經濟的、行政的、法律的、文化的、教育的等多種手段,通過加強打擊、防範、教育、管理、建設、改造等方面的工作,解決社會治安問題,實現從根本上預防和打擊違法犯罪,維護治安秩序,保障社會穩定的社會系統工程。
④ 什麼是治安管理學習治安管理的意義是什麼
治安管理是治安行政管理的簡稱,是指公安機關依照國家法律法規,依靠群眾,運用行政手段,維護社會治安秩序,保障社會生活正常進行的行政管理活動。
學習治安管理的意義:
治安管理學專業培養具有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嚴格的組織紀律觀念、良好的職業道德,有為維護國家安全、社會安定而獻身的精神,熟悉我國公安工作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治安管理法律、法規。
系統掌握治安學專業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在公安、邊防、國家安全等部門從事治安管理、出入境管理、道路交通管理、安全保衛、預防和控制犯罪以及治安學教學、科研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4)社會治安法的意義擴展閱讀:
違反治安管理的行為和處罰:
擾亂公共秩序的行為和處罰,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警告或者2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500元以下罰款:
(一)擾亂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秩序,致使工作、生產、營業、醫療、教學、科研不能正常進行,尚未造成嚴重損失的;
(二)擾亂車站、港口、碼頭、機場、商場、公園、展覽館或者其他公共場所秩序的;
(三)擾亂公共汽車、電車、火車、船舶、航空器或者其他公共交通工具上的秩序的;
(四)非法攔截或者強登、扒乘機動車、船舶、航空器以及其他交通工具,影響交通工具正常行駛的;
(五)破壞依法進行的選舉秩序的。
聚眾實施前款行為的,對首要分子處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1000元以下罰款。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治安管理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治安管理學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治安管理處罰法
⑤ 當今社會公開法律的意義
法律就是國家按照統治階級的利益和意志制定或認可、並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其實施的行為規范的總和,包括憲法、法律(就狹義而言)、法令、行政法規(新治安管理處罰條例)、條例、規章、判例、習慣法等各種成文法和不成文法。法屬於上層建築范疇,決定於經濟基礎,並為經濟基礎服務。法的目的在於維護有利於統治階級的社會關系和社會秩序,是統治階級實現其統治的一項重要工具。
追問:
這個是不是最短的答案
回答:
法律是工具,這是最短的答案
追問:
可以再長一點,因為我要考試
回答:
法律是國家制定或認可的,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以規定當事人權利和義務為內容的具有普遍約束力的社會規范。如果是簡單題,可把法律的特徵加上1.法律是一種概括、普遍、嚴謹的行為規范 ;2.法律是國家制定和認可的行為規范 ;3.法律是國家確認權利和義務的行為規范;4。法律是以國家強制為保障實施的行為規范;
⑥ 「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含義什麼
就是最終目的是為了搞好社會治安而開展的、對社會各個方面的進行管理和整治的綜合措施的總稱。
⑦ 什麼是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有何重要意義
人防、技防、設施防,現代破案的法寶。
⑧ 治安管理處罰法你認為這一規定有什麼意義
維護社會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規范和保障公安機關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治安管理職責。
擾亂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權利、財產權利,妨害社會管理,具有社會危害性,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的規定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夠刑事處罰的,由公安機關依照本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
治安管理處罰
對被決定給予行政拘留處罰的人,由作出決定的公安機關送達拘留所執行。
受到罰款處罰的人應當自收到處罰決定書之日起15日內,到指定的銀行繳納罰款。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警察可以當場收繳罰款。
被處50元以下罰款,被處罰人對罰款無異議的;在邊遠、水上、交通不便地區,公安機關及其人民警察依照本法的規定作出罰款決定後,被處罰人向指定的銀行繳納罰款確有困難,經被處罰人提出的;被處罰人在當地沒有固定住所,不當場收繳事後難以執行的。
人民警察當場收繳的罰款,應當自收繳罰款之日起2日內,交至所屬的公安機關;在水上、旅客列車上當場收繳的罰款,應當自抵岸或者到站之日起2日內,交至所屬的公安機關;公安機關應當自收到罰款之日起2日內將罰款繳付指定的銀行。
人民警察當場收繳罰款的,應當向被處罰人出具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財政部門統一制發的罰款收據;不出具統一制發的罰款收據的,被處罰人有權拒絕繳納罰款。
被處罰人不服行政拘留處罰決定,申請行政復議、提起行政訴訟的,可以向公安機關提出暫緩執行行政拘留的申請。公安機關認為暫緩執行行政拘留不致發生社會危險的,由被處罰人或者其近親屬提出符合本法第一百零八條規定條件的擔保人,或者按每日行政拘留200元的標准交納保證金,行政拘留的處罰決定暫緩執行。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⑨ 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特徵目的是為了什麼
依法從重從快嚴厲打擊嚴重刑事犯罪活動,是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首要環節,也是全面落實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各項措施的重要前提。第一,實踐證明,沒有打擊就沒有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也就沒有社會的全面安定。
。「嚴打」斗爭的成果充分證明,對嚴重刑事犯罪進行嚴厲打擊,是維護正常的社會秩序、保障社會治安持續穩定的重要有效的手段。第二,嚴重危害社會治安的犯罪活動不實行嚴厲打擊,便不能有效地遏制犯罪,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就無法維持,國家建設和人民財產的安全就沒有保障,社會局面就得不到有效控制,社會風氣就無法好轉。從這個意義上說,沒有打擊這一手段,就不能全面落實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各項措施。第三,只有嚴厲打擊犯罪活動,才能保障防範、教育、建設、管理、改造等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其他各項措施得以奏效,才能震懾、分化、瓦解犯罪分子,對社會上存在的不穩定分子,才能直到警戒作用,使其不敢「趙雷池一步」。第四,嚴厲打擊犯罪,對廣大人民群眾來說,也是一個生動、深刻的法律教育。當然,我們也應該看到,治安問題是社會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等多領域消極因素的綜合反映,單靠打擊這一種手段,單靠政法部門的執法工作,是難以從根本上杜絕的,必須依靠全社會、各領域、各部門的參與,全面落實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各項措施。
⑩ 社會治安穩定的重要性
一、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必要性
1.從堅持根本政治制度看。
人民民主專政是我國人民當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要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就必須搞好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首先,社會主義條件下的人民民主不是空洞的說教,而是通過《憲法》和法律所賦予人民的各項權利、義務來實現的。而任何違法犯罪現象都是對民主權利的不同程度的損害。因此,要保障人民民主權利不被非法侵害,必須對社會治安進行綜合治理。其次,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是堅持人民民主專政的重要形式和途徑。特別是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市場經濟的迅速發展,堅持人民民主專政的過程中出現了一些新情況、新問題,其中突出的是人民內部矛盾和敵我矛盾兩種不同性質的矛盾交織在一起。過去沿用的老辦法已不能適用,因此必須綜合運用各種手段,用民主與法制相結合的方法去妥善處理問題和矛盾,維護社會的安定。再次,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和人民民主專政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在人民當家作主的前提下,最終消滅社會治安問題和社會犯罪現象,二者相互促進,相得益彰。因此,搞好了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穩定了社會秩序,就能促進經濟的發展,增強人們對社會主義制度的信念,人民民主專政也就有了更加廣泛、更加堅實的群眾基礎。所以說,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是人民民主專政的迫切需要。
2.從違法犯罪深層次原因看。近幾年我國刑事犯罪案件大幅度上升,深層次的原因主要是:(1)在改革開放的條件下,隨著各種社會關系尤其是利益關系的調整和變化,出現了一些新的社會矛盾和社會問題。與此同時,在新舊體制交替的過程中,舊體制逐步解體,新體制尚不完善,社會管理機制不健全,因而難免存在空隙和漏洞,並被犯罪分子所利用。(2)市場經濟的主導方面是激勵人們依靠誠實勞動和合法經營致富,但也容易誘使一些人為了金錢而不擇手段,甚至不惜違法犯罪。(3)境外資產階級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利用各種空隙滲透進來,腐蝕了一些人的思想。(4)教育沒有及時跟上,思想政治工作一度比較薄弱,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抓得不夠緊,在解決深層次思想問題上下功夫不夠,造成一些人道德水準下降,法紀觀念淡薄。(5)階級斗爭仍在一定范圍內長期存在,國際敵對勢力千方百計推行「和平演變」戰略,對我國進行滲透、破壞和顛覆,國內敵對分子也和他們遙相呼應,興風作浪。
這些深層次的原因僅靠打擊是不可能消除的,必須全面實行綜合治理,有的放矢地從多方面加強工作,才能逐步消除滋生犯罪的土壤和條件,從根本上預防和減少犯罪。斷流須絕源,斬草要除根。否則,單靠打擊懲辦犯罪,就只能像割韭菜一樣,割了一茬又生一茬,甚至導致惡性循環,無休無止。
3.從當前治安形勢看。
從全國的情況來看,當前治安形勢在總體基本穩定的前提下,也出現了許多新情況、新問題,刑事犯罪除明顯的年輕化、職業化、智能化以外,又有以下四個新特點值得我們高度重視。一是主觀惡性增大。以盜竊犯罪為例,犯罪分子行竊時一般都攜帶各種凶器,如果作案時被人發現制止,即拔刀行凶。盜竊演變成明火執仗的搶劫,對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構成極大的威脅。二是反社會性明顯。近年來,全國范圍內先後發生了多起案件,犯罪分子作案時無特定的對象,濫殺無辜,氣焰極為囂張,嚴重威脅了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三是連動性增強。由於人員、物資的大流動和西方資產階級思想文化的不斷滲透,許多過去不常見的犯罪迅速蔓延,產生明顯的連鎖反應,甲地出現的案件,很快在乙地、丙地跟著發生口劫機、劫船、劫持人質、用巨資雇請殺手代為殺人等犯罪活動相繼出現。四是互感性加劇。由於社會閑散、流動人口大量增加,混跡其中的違法犯罪分子增多,教育管理工作的難度也隨之增大。加上目前監管、勞改、勞教場所的管理教育工作存在一些薄弱環節,致使部分違法犯罪人員由新手變成老手,由一面手變成多面手。此外,刑事發案數量一直居高不下,重大案件呈逐年增多趨勢,嚴重威脅著社會的穩定。因此,對社會治安實行綜合治理是嚴峻治安形勢的客觀要求。
4.從當前違法犯罪主要成員看。
當前社會上的犯罪現象同建國初期相比,情況已有很大不同。現在實施犯罪行為的人,主要的已經不是舊社會的反動階級、反動勢力和各種社會渣滓。目前青少年罪犯占罪犯總人數的百分之七八十,而他們之中的絕大多數都是勞動人民的子女D這種情況就更加要求我們實行懲辦與教育相結合的方針,更多地採取教育、感化、挽救的措施,這就更增強了綜合治理社會治安的必要性。
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特殊重要性
1.是解決治安問題的根本途徑。
社會治安問題是社會各種矛盾和消極因素的集中反映,必須依靠全社會的力量,運用多種手段進行綜合治理。實踐證明,堅決打擊各種犯罪活動是完全必要的。打擊能夠懲治罪犯,制止犯罪行為,起到特殊預防的作用;打擊又能懲一儆百,震懾企圖和可能違法犯罪的人,告誡和教育人們必須遵紀守法,起到一般預防的作用。不堅決打擊犯罪分子,就會縱容、助長犯罪,治安問題還會增多。但光靠打擊也不行,單一的打擊並不能從根本上改變社會治安的嚴峻形勢口不消除滋生犯罪的土壤和條件,犯罪分子還會源源不斷地出現。只有全面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把打擊和預防、治標和治本結合起來,才能既「截流」又「去源」、既「斬草」又「除根」,才能從根本上逐步把我國的違法犯罪和治安問題減少下來,從而確保社會治安的穩定。
2.是維護社會穩定和加快經濟發展的重要保證。
今後10年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的關鍵時期。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經濟工作是一切工作的基礎,只有把經濟搞上去了,才能為社會安定創造重要的條件。但是,經濟建設和社會安定又是相輔相成的,經濟建設也需要安定的社會環境。沒有社會的穩定,沒有政治上的安定團結,經濟建設就無法順利進行。國內的和國際的、歷史的和現實的經驗教訓都充分證明了這一點。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是維護社會穩定的重大措施和系統工程,也是維護社會穩定的重要保證。
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是我國實現現代化建設戰略目標的關鍵措施。隨著改革開放步伐的加快,各種社會關系將做更大調整,利益關系將發生更大的變化,人們的思想價值觀念也將大大更新。處於不同階層不同方面的人對這種變革的適應程度參差不齊,各種矛盾錯綜復雜,社會治安方面必然會出現一些新的問題。形勢對治安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是對違法犯罪實施社會控制力的綜合運用,因此,它是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的重要保證。
3.是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社會治安、社會風氣好壞是衡量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水平高低的一個重要標志。社會秩序混亂,刑事犯罪猖獗,丑惡現象泛濫,就談不上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根本措施在於教育人,提高人們的道德素養,增強人們的法制觀念,樹立良好的道德風尚和社會風氣。這正是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的需要口總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4.是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具體體現。
50多年來,我國的治安問題和犯罪現象總的來說比資本主義國家少得多,即使一時問題多一些,只要認真對待,處置得當,這些問題完全可以得到逐步解決。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是解決我國社會治安問題的根本所在。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是我國獨創的,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個重要方面,是資本主義國家難以做到的。我們就是要通過綜合治理,把我國建設成為世界上社會秩序和社會治安最好的國家之一,從而進一步促進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發展口
5.是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具體行動。
實踐證明,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每一項工作,都同「三個代表」的要求密切相關。通過防範和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維護社會秩序和市場經濟秩序,就能有力地推動先進生產力的發展;通過加強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掃除各種社會丑惡現象,抵制腐朽思想文化,不斷鏟除其藉以滋生的土壤,就能有效地促進先進文化的傳播;通過落實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措施,切實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的安全,為廣大人民群眾安居樂業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就能更好地維護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黨和政府下決心對社會治安進行綜合治理,順乎民意、深得人心,是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具體行動,對於取信於民,密切黨同人民群眾的聯系,樹立黨和政府的威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6.是推動依法治國進程的重要措施。
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就是要依法治理,包括依法行政、依法管理,充分運用法律手段調節各種社會關系,規范全體公民的行為,妥善處理各類社會矛盾,維護正常的法律秩序,減少違法犯罪等治安問題;就是要通過多方面的長期不懈的努力,真正實現「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的社會主義法制原則。因此,對社會治安實行綜合治理,有利於逐步把我國的各項社會管理工作納入法制軌道,實現依法治國的目標,對於推動依法治國進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7.是「專群結合」的新形式。
在黨的領導下,實行專門工作與群眾路線相結合的原則,是我國政法工作的優良傳統和獨特優勢。改革開放使過去高度集中統一的管理體制變為相對放權搞活的新體制。社會開放了,情況復雜多了,治安狀況也較過去大不相同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專門工作同群眾路線相結合的傳統是不是過時了?幾十年的實踐證明,這一傳統不僅沒有過時,反而更加重要了。歷史是人民群眾創造的,人民是國家的主人,這是唯物史觀的基本原理。無論什麼時候,管理社會,維護治安,不堅持群眾路線都是不可能成功的。我們必須適應新的形勢、新的情況,更好地運用和發展專門工作同群眾路線相結合的優良傳統。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就是在新形勢下堅持和發揚這一優良傳統的新形式,是具有中國特色的解決社會治安問題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