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與法車美人計
❶ 請教第三十一計美人計的典故和當今應用事例(請留意詳細說明)
美人計(第六套 敗戰計)
兵強者,攻其將;將智者,伐其情①。將弱兵頹,其勢自萎。利用禦寇,順相保也②。
【注釋】
①兵強者,攻其將;兵智者,伐其情:句意:對兵力強大的敵人,就攻擊他的將帥,對明智的敵人,就打擊他的情緒。
②利用禦寇,順相保也:語出《易經.漸》卦。(卦名解釋見計「樹上開花」注②)本身九三《象》辭:「利禦寇,順相保也。」是說利於抵禦敵人,順利地保衛自已。
此計運用此象理,是說利用敵人自身的嚴重缺點,己方順勢以對,使其自頹自損,己方一舉得之。
【按語】
兵強將智,不可以敵,勢必事先。事之以土地,以增其勢,如六國之事秦:策之最下者也。事之以幣帛,以增其富,如宋之事遼金:策之下者也。惟事以美人,以佚其志,以弱其體,以增其下之怨。如勾踐以西施重寶取悅夫差,乃可轉敗為勝。
【解析】
勢力強大,將帥明智,這樣的敵人不能與它正面交鋒,在一個時期內,只得暫時向他屈服。這則按語,把侍奉或討好強敵的方法分成三等。最下策是用獻土地的方法,這勢必增強了敵人的力量,象六國爭相以地事秦,並沒有什麼好結果。下策是用金錢珠寶、綾羅綢緞去討好敵人,這必然增加了敵人的財富,象宋朝侍奉遼國、金國那樣,也不會有什麼成效。獨有用美人計才見成效,這樣可以消磨敵軍將帥的意志,削弱他的體質,並可以增加他的部隊的怨恨情緒。春秋時期,越王勻踐敗於吳王夫差,便用美女西施和貴重珠寶取悅夫差,讓他貪圖享受,喪失警惕,後來越國終於打敗了吳國。
現代戰爭中,甚至政治爭斗中,也不乏使用美人計的例子。現代美人計有強烈的現代色彩,多採用間諜的方式,利用金錢賄賂,利用美人誘惑,方式變化多端,不可喪失警惕。
【探源】
美人計,語出《六韜.文伐》:「養其亂臣以迷之,進美女淫聲以惑之。」意思是,對於用軍事行動難以征服的敵方,要使用「糖衣炮彈」,先從思想意志上打敗敵方的將帥,使其內部喪失戰鬥力,然後再行攻取。就象本計正文所說,對兵力強大的敵人,要制服它的將帥;對於足智多謀的將帥,要設法去腐蝕他.將帥鬥志衰退,部隊肯定士氣消沉,就失去了作戰能力。利用多種手段,攻其弱點,己方就能順勢保存實力,由弱變強。
前面曾講到春秋時吳越之戰,勾踐先敗於夫差。吳王夫差罰勾踐夫婦在吳王宮里服勞役,藉以羞辱他。越王勾踐在吳王夫差面前卑躬屈膝,百般逢迎,騙取了夫差的信任,終於放他回到越國。後來越國趁火打劫,終於消滅了吳國,逼得夫差拔劍自刎。
那所趁之「火」是怎樣燒起來的呢?原來勾踐成功地使用了「美人計」。勾踐被釋回越國之後,卧薪嘗膽,不忘雪恥。吳國強大,靠武力,越國不能取勝。越大夫文種向他獻上一計:「高飛之鳥,死於美食,深泉之魚,死於芳餌,要想復國雪恥,應投其所好,衰其鬥志,這樣,可置夫差於死地。」於是勾踐挑選了兩名絕代佳人:西施、鄭旦,送給夫差,並年年向吳王進獻珍奇珠寶。夫差認為勾踐已被他臣服,所以一點也不加懷疑。夫差整日與美人飲酒作樂,連大臣伍子胥的勸諫也完全聽不進去。後來,吳國進攻齊國,勾踐還出兵幫助吳王伐齊,藉以表示忠心,麻痹夫差。吳國打勝之後,勾踐還親自到吳國祝賀。
夫差貪戀女色,一天比一天厲害,根本不想過問政事。伍於胥力諫無效,反被逼自盡。勾踐看在眼裡,喜在心中。公元前482年,吳國大旱,勾踐乘夫差北上會盟之時,突出奇兵伐吳,吳國終於被越所滅,夫差也只能一死了之。
【故事】
漢獻帝九歲登基,朝廷由董卓專權。董卓為人陰險,濫施殺戮,並有謀朝篡位的野心。滿朝文武,對董卓又恨又怕。
司徒王允,十分擔心,朝廷出了這樣一個奸賊,不除掉他,朝廷難保。但董卓勢力強大,正面攻擊,還無人斗得過他。董卓身旁有一義子,名叫呂布,驍勇異常,忠心保護董卓。
王允觀察這「父子」二人,狼狽為奸,不可一世,但有一個共同的弱點:皆是好色之徒。何不用「美人計」,讓他們互相殘殺,以除奸賊?
王允府中有一歌女,名叫貂蟬。這個歌女,不但色藝俱佳,而且深明大義。王允向貂蟬提出用美人計誅殺董卓的計劃。貂蟬為感激王允對自己的恩德,決心犧牲自己,為民除害。
在一次私人宴會上,王允主動提出將自己的「女兒」貂蟬許配給呂布。呂布見這一絕色美人,喜不自勝,十分感激王允。二人決定選擇吉日完婚。第二天,王允又請董卓到家裡來,酒席筵間,要貂蟬獻舞。董卓一見,饞涎欲滴。王允說:「太師如果喜歡,我就把這個歌女奉送給太師。」老賊假意推讓一番,高興地把貂蟬帶回府中去了。
呂布知道之後大怒,當面斥責王允。王允編出一番巧言哄騙呂布。他說:「太師要看看自己的兒媳婦,我怎敢違命!太師說今天是良辰吉日,決定帶回府去與將軍成親。」呂布信以為真,等待董卓給他辦喜事。過了幾天沒有動靜,再一打聽,原來董卓已把貂蟬據為己有。呂布一時也沒了主意。
一日董卓上朝,忽然不見身後的呂布,心生疑慮,馬上趕回府中。在後花園鳳儀亭內,呂布與貂蟬抱在一起,他頓時大怒,用戟朝呂布刺去。呂布用手一檔,沒能擊中。呂布怒氣沖沖離開太師府。原來,呂布與貂蟬私自約會,貂蟬按王允之計,挑撥他們的父子關系,大罵董卓奪了呂布所愛。
王允見時機成熟,邀呂布到密室商議。王允大罵董賊強佔了女兒,奪去了將軍的妻子,實在可恨。呂布咬牙切齒,說:「不是看我們是父子關系,我真想宰了他。」王允忙說:「將軍錯了,你姓呂,他姓董,算什麼父子?再說,他搶占你的妻子,用戟刺殺你,哪裡還有什麼父子之情?」呂布說:「感謝司徒的提醒,不殺老賊誓不為人!」
王允見呂布已下決心,他立即假傳聖旨,召董卓上朝受禪。董卓耀武揚威,進宮受禪。不料呂布突然一戟,直穿老賊咽喉。奸賊已除,朝庭內外,人人拍手稱快。
❷ 古代的「美人計」,在現在看來算不算犯法
當然不是犯法,美人只是誘餌,敵人上不上鉤才是關鍵。我國古代有兵家戰法,俗稱三十六計,經常被用於對抗敵軍,在這三十六計當中有一個特別知名的計謀——美人計!
我國古代比較有名的,舉兩個使用美人計戰術戰勝的事跡:
一、大司徒王允精心設計了一場美人計,送義女貂蟬入董府,挑起董卓,呂布父子二人之間的矛盾。貂蟬對義父的意圖了如指掌,靈活聰慧的運用美人計挑撥離間了董卓呂布父子,更使呂布反目成仇親手殺死董卓,為漢朝解決了一大禍害。
二、 王昭君,西漢年代漢元帝之女,花容月貌,天姿國色,傾國傾城。原屬湖北歸州人,可她之所以名垂青史,可不僅僅是因為她絕世美貌,還因為她為國家心甘情願遠嫁塞外前去和親匈奴,昭君出塞後邊境三世再無戰火硝煙,此為壯舉。
而現如今若是美人計再派上用場,雖然有法律嚴格的審判了,但美人計依舊不是犯法的行為,畢竟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嘛!
❸ 什麼是美人計
美人計
(三十六計之一)
美人計,俗稱色情間諜。指某些國家的偵察情報機關,為了套取情報,收買特務,採取的以色情勾引的色誘計謀。它是利用色情、出賣肉體的方法,以女性勾引男性對象,以男性勾引女性對象,進行間諜情報活動。
古文
兵強者,攻其將;將智者,伐其情①。將弱兵頹,其勢自萎。利用禦寇,順相保也
出處
《美人計》選自《三十六計》
《三十六計》或稱「三十六策」,是指中國古代三十六個兵法策略,語源於南北朝,成書於明清。它是根據我國古代卓越的軍事思想和豐富的斗爭經驗總結而成的兵書,是中華民族悠久文化遺產之一。
「三十六計」一語,先於著書之年,語源可考自南朝宋將檀道濟(?—公元436年),據《南齊書·王敬則傳》:「檀公三十六策,走為上計,汝父子唯應走耳。」意為敗局已定,無可挽回,唯有退卻,方是上策。此語後人賡相沿用,宋代惠洪《冷齋夜話》:「三十六計,走為上計。」。及明末清初,引用此語的人更多。於是有心人採集群書,編撰成《三十六計》。但此書為何時何人所撰已難確考。
原書按計名排列,共分六套,即勝戰計、敵戰計、攻戰計、混戰計、並戰計、敗戰計。前三套是處於優勢所用之計,後三套是處於劣勢所用之計。每套各包含六計,總共三十六計。其中每計名稱後的解說,均系依據《易經》中的陰陽變化之理及古代兵家剛柔、奇正、攻防、彼己、虛實、主客等對立關系相互轉化的思想推演而成,含有樸素的軍事辯證法的因素。解說後的按語,多引證宋代以前的戰例和孫武、吳起、尉繚子等兵家的精闢語句。全書還有總說和跋。
三十六計是我國古代兵家計謀的總結和軍事謀略學的寶貴遺產,為便於人們熟記這三十六條妙計,有位學者在三十六計中每取一字,依序組成一首詩:金玉檀公策,藉以擒劫賊,魚蛇海間笑,羊虎桃桑隔,樹暗走痴故,釜空苦遠客,屋樑有美屍,擊魏連伐虢。
❹ 美人計的案例
1、漢獻帝九歲登基,朝廷由董卓專權。董卓為人陰險,濫施殺戮,並有謀朝篡位的野心。滿朝文武,對董卓又恨又怕。
司徒王允,十分擔心,朝廷出了這樣一個奸賊,不除掉他,朝廷難保。但董卓勢力強大,正面攻擊,還無人斗得過他。董卓身旁有一義子,名叫呂布,驍勇異常,忠心保護董卓。
王允觀察這「父子」二人,狼狽為奸,不可一世,但有一個共同的弱點:皆是好色之徒。何不用「美人計」,讓他們互相殘殺,以除奸賊?
王允府中有一歌女,名叫貂蟬。這個歌女,不但色藝俱佳,而且深明大義。王允向貂蟬提出用美人計誅殺董卓的計劃。貂蟬為感激王允對自己的恩德,決心犧牲自己,為民除害。
在一次私人宴會上,王允主動提出將自己的「女兒」貂蟬許配給呂布。呂布見這一絕色美人,喜不自勝,十分感激王允。二人決定選擇吉日完婚。第二天,王允又請董卓到家裡來,酒席筵間,要貂蟬獻舞。董卓一見,饞涎欲滴。王允說:「太師如果喜歡,我就把這個歌女奉送給太師。」老賊假意推讓一番,高興地把貂蟬帶回府中去了。
呂布知道之後大怒,當面斥責王允。王允編出一番巧言哄騙呂布。他說:「太師要看看自己的兒媳婦,我怎敢違命!太師說今天是良辰吉日,決定帶回府去與將軍成親。」呂布信以為真,等待董卓給他辦喜事。過了幾天沒有動靜,再一打聽,原來董卓已把貂蟬據為己有。呂布一時也沒了主意。
一日董卓上朝,忽然不見身後的呂布,心生疑慮,馬上趕回府中。在後花園鳳儀亭內,呂布與貂蟬抱在一起,他頓時大怒,用戟朝呂布刺去。呂布用手一檔,沒能擊中。呂布怒氣沖沖離開太師府。原來,呂布與貂蟬私自約會,貂蟬按王允之計,挑撥他們的父子關系,大罵董卓奪了呂布所愛。
王允見時機成熟,邀呂布到密室商議。王允大罵董賊強佔了女兒,奪去了將軍的妻子,實在可恨。呂布咬牙切齒,說:「不是看我們是父子關系,我真想宰了他。」王允忙說:「將軍錯了,你姓呂,他姓董,算什麼父子?再說,他搶占你的妻子,用戟刺殺你,哪裡還有什麼父子之情?」呂布說:「感謝司徒的提醒,不殺老賊誓不為人!」
王允見呂布已下決心,他立即假傳聖旨,召董卓上朝受禪。董卓耀武揚威,進宮受禪。不料呂布突然一戟,直穿老賊咽喉。奸賊已除,朝廷內外,人人拍手稱快。
張儀假獻美人獲重用
戰國時的辨士張儀,思維敏捷,有三寸不爛之舌。他為了出人頭地,跑過很多國家。有一次,他到楚國去碰運氣,可是住了很久也沒有得到楚王的重用,極為潦倒。
張儀想改變這種困窘局面,心生一計。
那時候,楚懷王正寵愛著兩個美人:一個是南後,一個是鄭袖。
張儀那天見到了楚懷王,就說:「我到這里已經很久了,大王還不給我一官半職。如果大王真的不想用我的話,請准我離開這里,去晉國跑一趟,可能會碰上好運!」
「好吧,你只管去吧!」楚懷王巴不得他快離開,便一口答應。
張儀說:「我還要回來一次,請問大王,需要從晉國帶些什麼?譬如那邊的土特產,您若喜歡我可以順便捎些回來,獻給大王。」
楚懷王漫不經心地說:「金銀珠寶楚國有的是,晉國的東西沒什麼可稀罕的。」
「大王就不喜歡那邊的美女嗎?」
這話像電流一樣,使楚王情緒一下子高漲起來,眼睛一亮,問:「你說什麼?」
「我說的是晉國的美女。」張儀一本正經地解釋,「晉國的女人,哪一個不像仙女一樣?白白的肌膚,粉紅的臉蛋,楊柳細腰,婀娜多姿,真是美極了。」這一番話把楚王的色慾完全勾起來了,高興地說:「你馬上給我去辦,要多帶些這樣名貴的『土特產』回來!」
「不過,大王……」
「那還用說,貨款是需要的。」楚王立即命人給了張儀很多銀子,叫他從速去辦。
張儀出宮後馬上把這消息傳開,直傳到南後和鄭袖的耳里。兩人聽了,大為恐慌,連忙派人去向張儀疏通,告訴他說:「我們聽說先生奉楚王之命,到晉國去辦土特產,特送上盤纏,望先生笑納!」這樣,張儀又撈了一把。
過了幾天,張儀向楚王辭行了,裝出依依不捨的樣子,說:「這次去晉國,路途遙遠,不知哪一天可以返回,請大王賜酒給我壯膽吧。」
「行!」楚王親自賜酒給張儀。張儀
張儀飲了幾杯,臉紅起來,又下跪拜請楚王,說:「這里沒有外人,敢請大王特別開恩,請王後和貴妃再賜我幾杯,給我更大的鼓勵和勇氣。」
楚王看在張儀要采辦「土特產」的分上,把最寵愛的南後和鄭袖請了出來,讓她們輪流給張儀敬酒。
這時,張儀撲通一聲跪在楚王面前,說:「請大王把我殺了吧,我欺騙大王了。」
楚王見狀連忙問:「為什麼?」
張儀說:「我走遍天下,實在沒見到過像南後、鄭袖般的美人。過去我對大王說過要找土特產,那是沒有見過貴妃之故,如今見了,方知把大王欺騙了,真是罪該萬死!」
楚王鬆了口氣,對張儀說:「這沒什麼,你也不必起程了,我明白,天地間就根本沒有誰比得上我的愛妃。」
南後和鄭袖聽到楚王這樣稱贊她們,不由得露出了得意的笑容,同時向張儀投去了贊許的目光。
從此,楚懷王改變了對張儀的態度,張儀在楚國的待遇也逐漸好轉起來。
像張儀這樣聰明的人實際上早就掌握了楚懷王的嗜好,所以以女色來打動楚王貪婪的心,使其對張儀有所求也,最後又以「實在沒有見到過像南後、鄭袖般的美人」的話,既滿足了楚王的虛榮心、打消了其尋美的念頭,又實現了南後、鄭袖所要求的結果,沒有欺騙,又白得了金錢,這樣一個完滿的大結局何樂而不為呢?
楊堅計除宇文贊
公元581年,周宣帝因荒淫過度而崩。宣帝9歲的兒子宇文衍即位,歷史上稱為靜帝。靜帝年幼無知,大司馬楊堅趁機總攬了軍政大權。
但是,楊堅的專權引起了宇文家族的不滿。宣帝的弟弟漢王宇文贊早就想當皇帝。宣帝死後他便搬到宮中,上朝聽政時故意同楊堅同帳而坐。楊堅對此很惱火,但又不好說什麼。
楊堅知道宇文贊是一個酒色之徒,見了美女就挪不動腿,於是派心腹劉防選了幾個美女送給宇文贊。宇文贊滿心歡喜地接受,根本不知楊堅的用心。宇文贊自得了美女以後,整日歡歌達旦,對政事逐漸失去了興趣,很少與楊堅同帳而坐了。
劉防依楊堅的意思對宇文贊說:「大王,您是先帝的弟弟,繼承大統乃眾望所歸。只不過先帝剛死,大家情緒尚未穩定。您暫時回歸王府,等時機到了您再回宮即位也不遲。」16歲的宇文贊輕信了劉防的話,便從宮中搬回王府,從此每日與美女們玩樂,再也不過問政事了。
兩個月後,楊堅發動政變,建立了新的朝代——隋朝。
陳平一畫退匈奴
公元前200年,漢高祖劉邦率領大軍與匈奴交戰。劉邦求勝心切,帶領小股騎兵追擊匈奴人,不料中了敵人的埋伏,被困在白登山。這時,漢軍的後續部隊已被匈奴人阻擋在各要路口,無法前去解圍,形勢萬分危急。
到了第四天,被困漢軍的糧草越來越少,劉邦君臣急得就像熱鍋上的螞蟻,坐立不安。謀士陳平靈機一動,從匈奴單於的夫人閼氏身上想出了一條計策。
在得到劉邦允許之後,陳平派一名使者帶著一批珍寶和一幅畫秘密會見了閼氏。使者對閼氏說:「這些珍寶是大漢皇帝送給您的。大漢皇帝欲與匈奴和好,特送上這些珍寶,請您務必收下,望您在單於面前美言幾句。」使者又獻上一幅美女圖,說道:「大漢皇帝怕單於不答應講和的要求,准備把中原的頭號美人獻給他。這是她的畫像,請您先過目。」
閼氏接過來一看,真是一個貌似天仙的美女:眉似初春柳葉,臉如三月桃花;玉纖纖蔥枝手,一捻捻楊柳腰;滿頭珠翠,引得蜂狂蝶浪;雙目含情,令人魂飛魄舞。閼氏心想:如果丈夫得到了她,還有心思寵愛自己嗎?於是,閼氏說:「珍寶留下吧,美女就用不著了,我請單於退兵就是了。」
閼氏打發走了漢軍使者後,立即去見單於,她說:「聽說漢朝的援軍就要到了,到那時我們就被動了。不如現在接受漢朝皇帝的講和要求,乘機向他們多索要一些財物。」單於經反復考慮,覺得夫人的話很有道理。
雙方的代表經過多次談判,終於達成了協議。單於得到物質上的滿足後,放走了劉邦君臣。陳平因這次謀劃有功,後來被劉邦封為曲逆侯。
陳平利用閼氏的爭寵心理,虛獻美女,從而達到了講和的目的。陳平的美人計妙就妙在根本沒有美女,但同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周幽王得美女而失天下
周幽王時,大夫褒垧因直言進諫,惹怒幽王,被囚於京城獄中。褒垧全家想方設法搭救褒垧,但均未奏效。
一次,褒垧的兒子洪德外出收稅來到鄉間,碰巧遇到褒姒在門外汲水,洪德驚嘆道:「這里乃窮鄉僻壤,竟然有如此絕色的美女!」他向當地人打聽了褒姒的身世。原來是周幽王時的一個目女所生,出生後被扔到宮外河中,後被來到褒地的好心人撫養成人。
洪德回家後對母親說:「當今天子荒淫無道,盡選四方美色,以補充後宮。我今天遇到一個名叫褒姒的女子。此女長得國色天姿,如果將她買來獻給幽王,父親定能出獄歸家。」母親從洪德之言。於是,洪德又去鄉間,用布帛300尺把褒姒換了出來。洪德讓她香湯沐浴,吃山珍海味,穿絲綢錦緞,然後帶她進京。洪德買通宮中的紅人,求他向幽王轉奏說:「褒垧目無君上,罪不容誅。今有褒垧的兒子洪德獻美女褒姒,以贖父罪。」幽王聞奏,立即宣褒姒上殿。幽王見褒姒嬌艷非常,光彩照人,心中大喜,立即留褒姒於宮中,並降旨赦褒垧出獄,恢復其官爵。
正是這個褒姒,使得周幽王日夜享樂,荒廢了朝政。為博得她的一笑,周幽王竟上演出烽火戲諸侯的鬧劇。在諸侯不來救駕的情況下,西戎人殺死了周幽王,滅了西周。
❺ 美人計好看嗎 美人計全集劇情介紹
好看,《美人心計》改編自小說《未央·沉浮》,原著瞬間傾城,由於正執筆改編。描寫了風姿妖嬈的漢室後宮中,幔帳幕簾之後的美人爾虞我詐、鬥智斗勇,被影迷奉為於正目前最期待的作品。本劇延續了於正作品以往細膩的風格,還將展露大氣磅礴的一面。
竇漪房劇照(19張)西漢初年,幼年時期的杜雲汐因母親捲入後宮斗爭被追殺,被聶慎兒父母所救,但慎兒父母也因此喪命 ,雲汐的母親亦跳崖身亡。長大後誤打誤撞被選入宮為奴成為家人子。她設計將周采女生的兒子換給呂後的外孫女—皇後張嫣,呂後欣賞她的聰明能幹,假裝賜死雲汐,讓她化名竇漪房,以賜婚為名派往代國監視薄姬母子。為天下蒼生不再受苦,也為呂後能更信任她,漪房提議劉恆以修陵寢為名秘密練兵,令所有人都覺得她是禍水。只有劉恆始終相信她並封她為王後,夫妻倆走過一個又一個難關,終於成就了千秋大業。而母儀天下的她發現,擁有權力的同時感情卻在漸漸流逝,她努力挽回丈夫的心,阻止兒子們互相殘殺,運用女性獨特的手法化解了一次又一次的危機,並且為西漢創立了歷史上有名的「文景之治」。她的名字也載入史冊,為後人所稱頌。竇漪房聰明也算幸福,因為她同時擁有著劉恆的愛和歷史的豐功偉績!竇漪房是一個給人雍容華貴之感和端莊氣質的女性角色,溫和古典卻又不失高雅端莊。林心如飾竇皇後,妝容姿態堪稱完美,用該劇編劇於正的話就是「出色的演技, 還有如水般清澈的容顏, 讓所有的人都為之動容」。
❻ 美人計的出處
《美人計》選自《三十六計》
《三十六計》或稱「三十六策」,是指中國古代三十六個兵法策略,語源於南北朝,成書於明清。它是根據我國古代卓越的軍事思想和豐富的斗爭經驗總結而成的兵書,是中華民族悠久文化遺產之一。
「三十六計」一語,先於著書之年,語源可考自南朝宋將檀道濟(?—公元436年),據《南齊書·王敬則傳》:「檀公三十六策,走為上計,汝父子唯應走耳。」意為敗局已定,無可挽回,唯有退卻,方是上策。此語後人賡相沿用,宋代惠洪《冷齋夜話》:「三十六計,走為上計。」。及明末清初,引用此語的人更多。於是有心人採集群書,編撰成《三十六計》。但此書為何時何人所撰已難確考。
原書按計名排列,共分六套,即勝戰計、敵戰計、攻戰計、混戰計、並戰計、敗戰計。前三套是處於優勢所用之計,後三套是處於劣勢所用之計。每套各包含六計,總共三十六計。其中每計名稱後的解說,均系依據《易經》中的陰陽變化之理及古代兵家剛柔、奇正、攻防、彼己、虛實、主客等對立關系相互轉化的思想推演而成,含有樸素的軍事辯證法的因素。解說後的按語,多引證宋代以前的戰例和孫武、吳起、尉繚子等兵家的精闢語句。全書還有總說和跋。
三十六計是我國古代兵家計謀的總結和軍事謀略學的寶貴遺產,為便於人們熟記這三十六條妙計,有位學者在三十六計中每取一字,依序組成一首詩:金玉檀公策,藉以擒劫賊,魚蛇海間笑,羊虎桃桑隔,樹暗走痴故,釜空苦遠客,屋樑有美屍,擊魏連伐虢。
❼ 美人計的解析
勢力強大,將帥明智,這樣的敵人不能與它正面交鋒,在一個時期內,只得暫時向他屈服。這則按語,把侍奉或討好強敵的方法分成三等。最下策是用獻土地的方法,這勢必增強了敵人的力量,象六國爭相以地事秦,並沒有什麼好結果。下策是用金錢珠寶、綾羅綢緞去討好敵人,這必然增加了敵人的財富,象宋朝侍奉遼國、金國那樣,也不會有什麼成效。獨有用美人計才見成效,這樣可以消磨敵軍將帥的意志,削弱他的體質,並可以增加他的部隊的怨恨情緒。春秋時期,越王勾踐敗於吳王夫差,便用美女西施和貴重珠寶取悅夫差,讓他貪圖享受,喪失警惕,後來越國打敗了吳國。
現代戰爭中,甚至政治爭斗中,也不乏使用美人計的例子。現代美人計有強烈的現代色彩,多採用間諜的方式,利用金錢賄賂,利用美人誘惑,方式變化多端,不可喪失警惕。
【英文翻譯】using sective women to corrupt the enemy
❽ 男子糾伙在路邊用「美人計」和角色偽裝搶車賣錢,殘害17人,後來怎樣
「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風流。」——《牡丹亭》
從古至今,曾經有無數英雄豪傑、名人才子拜倒在傾國傾城的美人裙下,他們有的因此成就了一段佳話,有的卻因為過度沉溺於美色而付出慘重的代價。古人曾說「色字頭上一把刀」,過度貪戀美色就有可能造成難以估計的後果。當年,我國深圳發生了連環命案,以張小健為首的犯罪團伙為了在路邊害人搶車,利用親友施展「美人計」和角色偽裝(偽裝為乘客等人),最終導致17人喪生、18輛車被搶,價值高達629萬。
受到法律審判
四、結語
很多人聽說了張小健等人的罪行後都覺得震驚不已,他們為了搶車賣錢竟然不惜接連殘害17人,而自己最終也受到了法律的制裁。這件事情也給予了我們很多警示,首先我們每個人都要樹立良好的道德和法律意識,切勿做出傷害他人的事情。其次,我們也應該提高安全防範意識,時刻注意自身安全。最後,在被害的17人中大多都是因為被「美色」所迷惑才遭人毒手,所以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潔身自好、切勿貪戀美色。
❾ 「美人計」被世人津津樂道,屢試不爽,為何大督都周瑜卻失算了
美人計,是三十六計裡面最毒的一計,為什麼說它最毒呢?因為一般人還真的頂不住這一計謀。自古以來,在美人計中落馬的人物,那是數不勝數。可是周瑜對劉備使用的這個美人計,不僅沒能留住劉備,反而讓劉備得到了喘息之機,這又是為什麼呢?賠了夫人又折兵的周瑜,因此居然被活活給氣死了。
總結:美人計也得對症下葯才行。三十六計最偉大的地方,那就是靈活多變。計策本身就那麼點字數,為什麼數千年來一直屢試不爽呢?因為操作者總是會根據現實情況,對計策做出相應的調整。很顯然,美人計也是需要做出調整的,不是送個女人,對方就能上當受騙的。像劉備這種,估計就是喜歡中年婦女。而曹操那種,專門挑人婦下手,你要找個黃花大閨女給曹操,或許曹操還會生氣。
❿ 美人計的來歷和典故
歷史典故,出自《三十六計》,又語出《六韜·文伐》
古文
兵強者,攻其將;將智者,伐其情①。將弱兵頹,其勢自萎。利用禦寇,順相保也②。
注釋
①兵強者,攻其將;兵智者,伐其情:句意:對兵力強大的敵人,就攻擊他的將帥,對明智的敵人,就打擊他的情緒。
②利用禦寇,順相保也:語出《易經·漸》卦。(卦名解釋見計「樹上開花」注②)本身九三《象》辭:「利禦寇,順相保也。」是說利於抵禦敵人,順利地保衛自己。
此計運用此象理,是說利用敵人自身的嚴重缺點,己方順勢以對,使其自頹自損,己方一舉得之。
按語
兵強將智,不可以敵,勢必事先。事之以土地,以增其勢,如六國之事秦:策之最下者也。事之以幣帛,以增其富,如宋之事遼金:策之下者也。惟事以美人,以佚其志,以弱其體,以增其下之怨。如勾踐以西施重寶取悅夫差,乃可轉敗為勝。
解析
勢力強大,將帥明智,這樣的敵人不能與它正面交鋒,在一個時期內,只得暫時向他屈服。這則按語,把侍奉或討好強敵的方法分成三等。最下策是用獻土地的方法,這勢必增強了敵人的力量,象六國爭相以地事秦,並沒有什麼好結果。下策是用金錢珠寶、綾羅綢緞去討好敵人,這必然增加了敵人的財富,象宋朝侍奉遼國、金國那樣,也不會有什麼成效。獨有用美人計才見成效,這樣可以消磨敵軍將帥的意志,削弱他的體質,並可以增加他的部隊的怨恨情緒。春秋時期,越王勾踐敗於吳王夫差,便用美女西施和貴重珠寶取悅夫差,讓他貪圖享受,喪失警惕,後來越國終於打敗了吳國。 現代戰爭中,甚至政治爭斗中,也不乏使用美人計的例子。現代美人計有強烈的現代色彩,多採用間諜的方式,利用金錢賄賂,利用美人誘惑,方式變化多端,不可喪失警惕。
【英語翻譯】using sective women to corrupt the enemy
探源
美人計,語出《六韜·文伐》:「養其亂臣以迷之,進美女淫聲以惑之。」意思是,對於用軍事行動難以征服的敵方,要使用「糖衣炮彈」,先從思想意志上打敗敵方的將帥,使其內部喪失戰鬥力,然後再行攻取。就象本計正文所說,對兵力強大的敵人,要制服它的將帥;對於足智多謀的將帥,要設法去腐蝕他.將帥鬥志衰退,部隊肯定士氣消沉,就失去了作戰能力。利用多種手段,攻其弱點,己方就能順勢保存實力,由弱變強。
前面曾講到春秋時吳越之戰,勾踐先敗於夫差。吳王夫差罰勾踐夫婦在吳王宮里服勞役,藉以羞辱他。越王勾踐在吳王夫差面前卑躬屈膝,百般逢迎,騙取了夫差的信任,終於放他回到越國。後來越國趁火打劫,終於消滅了吳國,逼得夫差拔劍自刎。
那所趁之「火」是怎樣燒起來的呢?原來勾踐成功地使用了「美人計」。勾踐被釋回越國之後,卧薪嘗膽,不忘雪恥。吳國強大,靠武力,越國不能取勝。越大夫文種向他獻上一計:「高飛之鳥,死於美食,深泉之魚,死於芳餌,要想復國雪恥,應投其所好,衰其鬥志,這樣,可置夫差於死地。」於是勾踐挑選了兩名絕代佳人:西施、鄭旦,送給夫差,並年年向吳王進獻珍奇珠寶。夫差認為勾踐已被他臣服,所以一點也不加懷疑。夫差整日與美人飲酒作樂,連大臣伍子胥的勸諫也完全聽不進去。後來,吳國進攻齊國,勾踐還出兵幫助吳王伐齊,藉以表示忠心,麻痹夫差。吳國打勝之後,勾踐還親自到吳國祝賀。 夫差貪戀女色,一天比一天厲害,根本不想過問政事。伍於胥力諫無效,反被逼自盡。勾踐看在眼裡,喜在心中。公元前482年,吳國大旱,勾踐乘夫差北上會盟之時,突出奇兵伐吳,吳國終於被越所滅,夫差也只能一死了之。 美人計的核心是,「將智者,伐其情」。常言道,英雄難過美人關,這是針對那些意志薄弱、貪戀美色的頭領者而言的,在中外戰爭史上,一方運用「美人計」致對方於死地的事例有很多。「有奇淫者,必有奇禍」,為君、為王者,往往為了一己之貪戀,而不惜舍棄其它一切,置國家、國民的安危於不顧,最終導致亡國亡家的敗局。 傳說褒姒是妖孽降世,只因周幽王荒誕無道、濫殺忠良,妖神就讓褒姒下世來,以加速西周的滅亡。褒姒是被褒地的褒大收養成長。西周大夫褒珦因直言舉諫於周幽王,而惹怒了幽王,被幽王下令關入牢中。褒珦的兒子洪德偶爾到褒地去收租稅,看見已長大成年的褒姒美若天仙,便把他帶了回來,並教授給她以歌舞、禮義等,然後,洪德將褒姒敬獻給幽王,貪色的幽王自然是欣喜若狂,他下令放出褒珦、讓他官復原職。自此,幽王同褒姒:坐則疊股、立則並肩、飲則交杯、食則共器,接連十幾日不上朝。更甚者,幽王為了博得美人一笑 還有一個案例。漢朝從建國開始就被籠罩在匈奴的陰影之下。有一次,匈奴南下,太守韓王信被迫投降匈奴。劉邦聽後,大怒,遂引30萬大軍北上攻打匈奴。看到匈奴兵都是老弱病殘、用的都是銹刀,輕敵冒進,中了匈奴人的計。漢軍到了白登山周圍,被埋伏在此的40萬匈奴兵包圍,困在白登山上。過了幾天,大軍飢寒交迫,眼看就要被消滅。劉邦手下陳平弄來一副漢代美女圖,並攜帶少數黃金前往匈奴資氏(等於漢朝皇後)的大營,送上美女圖及黃金。資氏看了美女圖後左右為難:要是大王(匈奴單於)打敗了劉邦,入主中原,肯定會娶中原的美女當資氏,所以,為了能做穩皇後的位置,還是把大王說走為妙!於是當晚,資氏來到單於大營,成功勸說單於撤軍。陳平僅憑一張美女圖,智退匈奴40萬大軍,在歷史上留下了精彩的一筆
故事
1、漢獻帝九歲登基,朝廷由董卓專權。董卓為人陰險,濫施殺戮,並有謀朝篡位的野心。滿朝文武,對董卓又恨又怕。
美人計之貂蟬
司徒王允,十分擔心,朝廷出了這樣一個奸賊,不除掉他,朝廷難保。但董卓勢力強大,正面攻擊,還無人斗得過他。董卓身旁有一義子,名叫呂布,驍勇異常,忠心保護董卓。 王允觀察這「父子」二人,狼狽為奸,不可一世,但有一個共同的弱點:皆是好色之徒。何不用「美人計」,讓他們互相殘殺,以除奸賊? 王允府中有一歌女,名叫貂蟬。這個歌女,不但色藝俱佳,而且深明大義。王允向貂蟬提出用美人計誅殺董卓的計劃。貂蟬為感激王允對自己的恩德,決心犧牲自己,為民除害。 在一次私人宴會上,王允主動提出將自己的「女兒」貂蟬許配給呂布。呂布見這一絕色美人,喜不自勝,十分感激王允。二人決定選擇吉日完婚。第二天,王允又請董卓到家裡來,酒席筵間,要貂蟬獻舞。董卓一見,饞涎欲滴。王允說:「太師如果喜歡,我就把這個歌女奉送給太師。」老賊假意推讓一番,高興地把貂蟬帶回府中去了。 呂布知道之後大怒,當面斥責王允。王允編出一番巧言哄騙呂布。他說:「太師要看看自己的兒媳婦,我怎敢違命!太師說今天是良辰吉日,決定帶回府去與將軍成親。」呂布信以為真,等待董卓給他辦喜事。過了幾天沒有動靜,再一打聽,原來董卓已把貂蟬據為己有。呂布一時也沒了主意。 一日董卓上朝,忽然不見身後的呂布,心生疑慮,馬上趕回府中。在後花園鳳儀亭內,呂布與貂蟬抱在一起,他頓時大怒,用戟朝呂布刺去。呂布用手一檔,沒能擊中。呂布怒氣沖沖離開太師府。原來,呂布與貂蟬私自約會,貂蟬按王允之計,挑撥他們的父子關系,大罵董卓奪了呂布所愛。 王允見時機成熟,邀呂布到密室商議。王允大罵董賊強佔了女兒,奪去了將軍的妻子,實在可恨。呂布咬牙切齒,說:「不是看我們是父子關系,我真想宰了他。」王允忙說:「將軍錯了,你姓呂,他姓董,算什麼父子?再說,他搶占你的妻子,用戟刺殺你,哪裡還有什麼父子之情?」呂布說:「感謝司徒的提醒,不殺老賊誓不為人!」 王允見呂布已下決心,他立即假傳聖旨,召董卓上朝受禪。董卓耀武揚威,進宮受禪。不料呂布突然一戟,直穿老賊咽喉。奸賊已除,朝廷內外,人人拍手稱快。
西施
名夷光,越國人,春秋戰國時期出生於浙江諸暨薴蘿村。父親以在薴蘿山上砍柴為生。薴蘿山下有東、西兩個村子,西施家住西村,因為村子裡的人大都姓施,所以有了「西施」的稱謂,意思是西村姓施的女孩子。 因為家境貧寒,所以西施很小就開始幫著家裡幹活,平時經常在溪邊浣紗。她怎麼也不會料到,日後自己會成為「美人計」的主角,被派去吳國執行任務。 西施位居我國「四大美女」之首,她的美是有目共睹的。「東施效顰」的故事就講了西施的美是其他人難以企及的。西施的美貌遠近聞名,但她的身子卻有些弱,有心口疼的毛病。每次病發她都皺著眉頭,捂著心口,緩步前行,人們管這姿勢叫「西施捧心」,可見生病的西施也是楚楚動人。不巧這事讓東村的醜女東施知道了,於是便也學著西施的樣子走路,但走起來十分難看,比她平時的樣子還要丑很多,成了大家的笑料。 春秋末期,各諸侯國稱雄,吳國和越國開戰,結果越軍大敗,越國國王勾踐向吳國國王夫差乞降。吳王夫差不聽大夫伍子胥「殺掉勾踐,以絕後患」的勸告,卻採納被越王買通的權臣的主張,允許越國投降。把勾踐夫婦和越國大夫范蠡囚禁在姑蘇虎丘,為夫差養馬。勾踐君臣含垢忍辱,裝得非常恭順,夫差以為他們已真心臣服,3年後就把他們放回越國。 勾踐安全回到越國後,立志復國,卧薪嘗膽,勵精圖志。經過「10年生聚,10年教訓」,越國逐漸強盛起來,一心要打敗吳國,但是,當時越國的軍事實力遠遠不敵吳國。勾踐在訓練軍隊、發展農業的同時,對吳王夫差實施了歷史上著名的「美人計」。 「美人計」的具體導演是春秋末年越國大夫范蠡。范蠡曾隨越王勾踐到吳國做人質3年,深知吳王夫差的致命弱點。針對吳王夫差好色的特點,范蠡便策劃實施了「美人計」。 范蠡按照越王勾踐的要求,在民間尋覓美女。擔任這個歷史重要任務的美女,不僅要美麗過人,而且要膽量過人,要機智過人。經過千挑萬選,范蠡選定了西施和鄭旦。當時范蠡和西施一見面,西施的美貌與純真便打動了范蠡,而西施的心裡對這位年少英雄、氣度不凡的將軍也是一見傾心。范蠡向西施說明了選美的原委,西施被范蠡的那份愛國熱情感染了,表示願意擔此重任。 勾踐親自接見她們,並讓人教習歌舞、化妝和禮儀,讓人為她們講解歷史、時局和權謀。勾踐還親自給西施面授機宜。勾踐把神聖的政治任務交給她們,交待了三件大事:沉溺夫差於酒色之中,荒其國政;慫恿夫差對外用兵,耗其國力;離間夫差和伍子胥,去其忠臣。過了3年,西施拿到「公關專業畢業證」,於是范蠡將西施等送往吳國,兩個相愛的人終於有機會在一起了。一路上二人備嘗愛的滋味,由於難分難舍,范蠡有意拖延,送親竟然送了一年多。等他們走到嘉興縣南一百里的時候,西施生的兒子已經能牙牙學語了。後人在這里建造了一個「語兒亭」,用來紀念西施與范蠡的愛情結晶。這在唐陸廣微《吳地記》里有記載,並謂此地「縣南一百里有語兒亭」,是西施入吳之前與私生子說話的地方。從感情上來說,范蠡是對不住西施的,范蠡是為事業犧牲了愛情,讓自己心愛的女人充當越國復仇的工具。但為了國家利益,為了自己的愛人,西施願意做出犧牲。范蠡和她約定,吳國滅亡後,自己定要娶她為妻,白頭偕老。 本身好色成性的吳王見了西施,自然十分歡喜。伍子胥認為這是「美人計」,苦心勸諫,夫差卻充耳不聞,立刻將西施納入後宮。 西施聰明伶俐,頗具愛國主義情懷,時刻牢記自己來到吳國的政治使命,她用盡渾身解數讓吳王寵愛她並聽信她的話,夫差果然對她寵幸有加。 吳王夫差命人在靈岩山為她建了館娃宮,在館娃宮附近修了玩花池、玩月池、吳王井、琴台,還有采香徑、錦帆徑和打獵用的長洲苑等;還修了響屐廊,就是在地上鑿一個大坑,把一口大缸放進坑裡,然後在上面鋪上木板,再鋪平。夫差讓西施穿著屐在上面走,錘鋪有聲,所以叫響屐廊。 到了春天,夫差就和西施到采香徑、玩花池遊玩;到了夏天,夫差就和西施在洞庭的南灣避暑,享受自然的「空調」。南灣有十多里長,兩面環山,吳王將此處取名為「消暑灣」,並令人在附近鑿了一個方圓八丈的白石池子,引來清泉,讓西施在泉中洗浴,起名為「香水溪」;秋天兩人一起攀登靈岩山,看靈石,賞秋葉;到冬天下雪的時候,夫差與西施披著狐皮大衣,令十多個嬪妃拉車尋梅,全然不顧嬪妃們汗流浹背每次都要盡興後方才返回。如此挖空心思地玩樂,可見吳王夫差此時的心思已不在朝政社稷上了,而在西施身上。
吳王夫差對西施是越來越喜愛,而西施時刻想著怎樣讓吳王高興,怎樣讓吳王把更多的心思放在自己身上,好讓吳王能成無道之君,荒廢國事。慶幸的是,她有一個得力的助手伯韶。伯韶是吳國的大夫,深得吳王寵信,為人奸詐貪婪。越國利用他的這一弱點,經常給他送些金銀珠寶,有時也給他送美女,因而他對越國也是死心塌地,與西施兩個一道說越國的好話。 夫差自從得了西施,就一直住在姑蘇台,一年四季享樂遊玩,已經不理政事。朝中大臣有勸諫的,都被他或訓斥,或驅逐,或罷官,於是大家漸漸也就不敢說了。只有老臣伍子胥,見吳王如此無道,就在姑蘇台下進諫勸阻,但吳王還是不理。伍子胥覺得吳王如此勢必取禍,勸諫又不聽,於是稱有病不再上朝。 當時,越國在勾踐的治理整頓下,國力日益增強,軍隊也已訓練有素。吳王夫差感到威脅,想要征伐越國,被伯韶大夫巧言阻撓。 後來齊國與吳國關系惡化,夫差想要攻打齊國。伍子胥認為,越國才是心腹大患,不宜遠征齊國。但伯韶大夫卻力主攻打齊國,並保證出師必捷。 一向與伍子胥有矛盾的伯韶大夫置國家安危於不顧,乘機挑撥吳王和伍子胥之間的矛盾。結果吳王將伍子胥賜死,提拔伯大夫為相國,還要給越國增加封地,被勾踐謝絕了。正如後人所說:「吳之亡,應由昏君夫差、奸佞伯韶大夫負責。」 公元前482年夏初,越國伐吳,大獲全勝。 西施的結局有兩種說法:一是說她感覺已為國盡忠,但夫差對她百般疼愛確實出自真心,在與他相處的日子裡,西施越來越感覺他的好,到完成任務的時候,她發覺自己已真正地愛上了夫差,而戰爭又讓她失去了夫差。回到范蠡身邊,她已不愛范蠡了,也無顏見范蠡,同時深感對不起夫差,於是投湖自盡;一是范蠡找到了她,兩人泛舟五湖,成了一對神仙眷侶。在《吳地記》中記述有關范蠡與西施在越國破吳後破鏡重圓、泛湖而去以及其他有關他們的結局的不同說法。相傳范蠡、西施曾寓居宜興,今天的蠡墅就是他們當年居住過的地方,而江蘇一些地方的「施盪橋」、「西施盪」等名稱也都與西施有關。
錦囊
運用美人計有以下幾策略: 一、投其所好。美人計中所用的「美人」,只有被對魔高一尺接受的時候,才能產生威力,也就是「美人」只是外因,必須通過內因才能起作用。所謂內因即對方接受美人後沉迷於酒色不理政務。要使對方的內因起作用,關鍵的一條就是要投其所好。 二、伐情損敵。美人是一種陰柔之物,它主要是用來在敵人心理方面發動進攻的武器,是通過「伐情」來損敵的,也就是消磨敵之意志,挫敗敵之銳氣。否則,是舍其所長,用其所短。 三、相機取事。美人計一般是作為達到最終目的的輔助手段,其主要目標是摧毀敵人的精神壁壘,但達不到徹底殲滅敵人的目的。常常還要進行武力決戰。所以在施用美人計的時候,要積極創造或尋找發動武力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