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我國婚姻法第四十條

我國婚姻法第四十條

發布時間: 2022-05-26 21:03:57

① 中國的婚姻法有沒有對家庭主婦足夠保護

家庭主婦,就是指在結婚之後,全身心的將自己的所有精力投入到家庭生活當中去,不再從事自己的工作的婦女的類型。那麼如果是屬於家庭主婦的話,進行離婚的時候,有沒有保障呢?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家庭主婦離婚有保障嗎相關內容,一起來看看吧。

三、哺乳期可以離婚的情形

1、自願離婚情況下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三十一條男女雙方自願離婚的,准予離婚。雙方必須到婚姻登記機關申請離婚。婚姻登記機關查明雙方確實是自願並對子女和財產問題已有適當處理時,發給離婚證。協議離婚由雙方協商並就子女及財產分割達成協議,到民政部門辦理離婚手續,發給離婚證書。這種方式比較自由,不受時間期限的約束。

2、訴訟離婚情況下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三十二條男女一方要求離婚的,可由有關部門進行調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離婚訴訟。

3、人民法院的調解

審理離婚案件,應當進行調解;如感情確已破裂,調解無效,應准予離婚。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帶來家庭主婦離婚有保障嗎相關內容。作為家庭主婦的話,在進行離婚的時候,如果符合相關的規定,那麼是可以得到保障的。

② 離婚婚前婚後財產是怎麼分的

婚前個人財產在結婚後還是屬於個人,不會變成夫妻共有財產,在離婚時不進行分配。我國《婚姻法》第十八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為夫妻一方的財產:1、一方的婚前財產;2、一方因身體受到傷害獲得的醫療費、殘疾人生活補助費等費用;3、遺囑或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夫或妻一方的財產;4、一方專用的生活用品;5、其他應當歸一方的財產。第十九條規定:夫妻可以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歸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
對於夫妻共同財產的分配,根據《婚姻法》第39條的規定,兩種方式處理:
1、雙方協商一致處理;
2、協商不成、一方起訴,由法院依據財產情況、照顧子女和女方權益來判決。
另外,根據《婚姻法》第40條的規定,夫妻書面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歸各自所有的,對家庭付出多的一方應當獲得相應補償。
同時《婚姻法》第47條規定,如果在離婚時發現一方存在隱藏、轉移、變賣、毀損夫妻共同財產,或偽造債務,分割夫妻共同財產時,對隱藏、轉移、變賣、毀損夫妻共同財產或偽造債務的一方,可以少分或不分。離婚後,另一方發現有上述行為的,可以起訴請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財產。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三十九條
離婚時,夫妻的共同財產由雙方協議處理;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根據財產的具體情況,照顧子女和女方權益的原則判決。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四十條
夫妻書面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歸各自所有,一方因撫育子女、照料老人、協助另一方工作等付出較多義務的,離婚時有權向另一方請求補償,另一方應當予以補償。

③ 妻子一方在照料老人方面盡了較多的義務,能否在離婚時向丈夫請求給予補償

現實困惑

張玉是一名軟體工程師,李薇是一名護士,二人經人介紹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婚後不久張玉的父母發生了車禍,父親當場死亡,母親變成了殘疾人。家庭發生如此巨變,使得張玉無法安心工作。為了能夠讓丈夫安心地工作,李薇辭去了工作,在家一心照顧婆婆。可是在婚後的第十個年頭,丈夫張玉向李薇提出了離婚,稱兩人的感情已經破裂。面對丈夫提出的離婚請求,李薇表示同意,但是要求丈夫對其多年來對家庭的付出予以補償。

律師答疑

我國《婚姻法》第四十條明確規定:「夫妻書面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歸各自所有,一方因撫育子女、照料老人、協助另一方工作等付出較多義務的,離婚時有權向另一方請求補償,另一方應當予以補償。」由此可見,只有在夫妻書面約定婚後財產歸各自所有的,雙方離婚時,一方對家庭盡了較多的義務的,才有權向另一方請求補償;如果不存在夫妻約定分別財產制的情形,則不存在補償的問題。本案中,李薇為了照顧婆婆辭掉了自己的工作,為這個家庭盡了較多的義務,但其與丈夫沒有就婚姻關系財產所得約定歸各自所有,所以其不能要求丈夫給予補償。

法條鏈接

《婚姻法》

第四十條夫妻書面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歸各自所有,一方因撫育子女、照料老人、協助另一方工作等付出較多義務的,離婚時有權向另一方請求補償,另一方應當予以補償。

法理薈萃

對於夫妻共同財產制來說,出現「補償」問題未免有些多餘,所以只有在事先約定個人財產制的情形下,才會出現一方對另一方的補償。

④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的全文

94年2月1日以前還有事實婚姻,如果你在2月1日以前結婚現在對當時的法律有溯及力,法律承版認你們的婚權姻,如果在那之後,不承認你們的婚姻關系,現在離婚就是孩子的撫養問題,建議協商解決,到當地找個律師幫你們辦理

⑤ 請問離婚一方有過錯,法庭會怎麼判財產

我國《婚姻法》第46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要請求損害賠償:(一)重婚的;(二)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 (三)實施家庭暴力的;(四)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如果你的另一半存在過錯情形,你可以主張損害賠償,但是這一條在現實生活中由於難以收集證據,法院難以支持。

少分或不分共同財產情況:
我國《婚姻法》第47條:離婚時,一方隱藏、轉移、變賣、毀損夫妻共同財產,或偽造債務企圖侵佔另一方財產的,分割夫妻共同財產時,對隱藏轉移、變賣、毀損夫妻共同財產或者偽造債務的一方,可以少分或者不分。離婚後,另一方發現有上述行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財產。

《婚姻法》第四十條:夫妻書面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歸各自所有,一方因撫育子女、照料老人、協助另一方工作等付出較多義務的,離婚時有權向另一方請求補償,另一方應當予以補償。
因此,如果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因一方過錯而離婚,夫妻共同財產應平均分割,並不存在過錯方應少分或不分的規定,但無過錯方可以向過錯方要求損害賠償,當然了,一方自願放棄夫妻共同財產的份額,法律也並不禁止和干涉。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四十條
夫妻書面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歸各自所有,一方因撫育子女、照料老人、協助另一方工作等付出較多義務的,離婚時有權向另一方請求補償,另一方應當予以補償。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四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
(一)重婚的;
(二)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
(三)實施家庭暴力的;
(四)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四十七條
離婚時,一方隱藏、轉移、變賣、毀損夫妻共同財產,或偽造債務企圖侵佔另一方財產的,分割夫妻共同財產時,對隱藏、轉移、變賣、毀損夫妻共同財產或偽造債務的一方,可以少分或不分。離婚後,另一方發現有上述行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財產。

⑥ 男方提出離婚,財產怎麼分配

男方起訴離婚,法院會根據實際情形,依據照顧子女和女方權益的原則對共同財產進行分配。

[法律依據]

《婚姻法》第三十九條規定,離婚時,夫妻的共同財產由雙方協議處理;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根據財產的具體情況,照顧子女和女方權益的原則判決。夫或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經營中享有的權益等,應當依法予以保護。一、男方提出離婚財產怎麼分配

根據《婚姻法》和其他法律的有關規定,夫妻雙方離婚時對共有的房屋的分割應按照如下辦法進行:

1、離婚時,夫妻的共有房產由雙方協議處理;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據財產的具體情況並照顧女方和子女權益的原則判決。

2、夫妻共有的房產,原則上應均等分割,具體處理根據生產、生活的實際需要和財產的來源等情況也可以有所差別。

3、對不宜分割使用的夫妻共有的房屋,應根據雙方住房情況和照顧女方或無過錯方等原則給一方所有。

分得房屋的一方對另一方應給予相應於給房屋一半價值的補償。在雙方條件等同的情況下,應照顧女方。

4、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居住的房屋屬於一方所有,另一方以離婚無居住地為由要求暫住的,經查實可根據實際情況的需要給予暫住,但一般不超過2年。

5、婚前以一方名義購買的按揭商品房,婚後用夫妻共同財產歸還貸款的,在離婚時已經取得房屋完全產權的。

二、其他相關知識

1.婚前簽訂的商品房買賣合同的那方是合同的當事人,合同的權利義務由該方承擔;

2.婚前由一方名義支付的首期屬於支付方個人財產;

3.該房屋在夫妻關系存續期間的增值部分屬於夫妻雙方共同共有;

《婚姻法》第46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

第一,重婚的;

第二,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

第三,實施家庭暴力的;

第四,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

《婚姻法》第39條離婚時,夫妻的共同財產由雙方協議處理;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根據財產的具體情況,照顧子女和女方權益的原則判決。

1、房屋如登記在雙方名下,可要求均分。

2、婚後銀行存款屬於夫妻共同財產,原則均分。

3、協商不成,可起訴離婚。

⑦ 婚姻法對離婚經濟補償請求權是如何規定的

與夫妻約定財產制相聯系,我國婚姻法規定了離婚經濟補償制度,對於夫妻中付出較多義務的一方,離婚時可以向另一方請求補償。婚姻法第四十條規定,夫妻書面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歸各自所有,一方因撫育子女、照料老人、協助另一方工作等付出較多義務的,離婚時有權向另一方請求補償,另一方應當予以補償。設置離婚經濟補償制度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平衡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防止因當事人約定選擇分別財產制而帶來的一些不公平。

⑧ 如何保護離婚婦女合法權益

本文從對離婚婦女權益保護的基礎,我國《婚姻法》對婦女對離婚婦女權益保護的立法沿革,離婚婦女權益受侵害的成因,我國現行婚姻法對離婚婦女權益保護的不足, 完善婚姻法中離婚婦女權益保護的建議這幾個方面對離婚婦女權益進行分析,以此達到維護和保障婦女權益的目的。 一、為什麽離婚案件中婦女的合法權益容易受到傷害? (一)離婚案件中婦女認知能力較低 離婚案件中,婦女文化水平較低,法律意識淡薄且訴訟能力較差,又習慣於把矛盾交給法院,讓法官主動調查取證,作出裁決。雖經人民法院風險告知「誰主張、誰舉證」,卻不懂得用法律武器保護個人合法權益,不懂得如何行使自己的訴訟權利,導致在訴訟中處於劣勢。即使提供了相關證據,又僅僅是證人證言,證人未出庭作證,證據證明力不高,法官不予採信。法庭審判活動中,法庭辯論偏離了案件焦點糾纏於細枝末節,不能准確表達個人意見影響了個人權利的主張。 (二)財產分割是離婚案件的焦點和難點 離婚案件作為復合之訴,包括人身權利和財產權利,而婚後共同財產的分割在離婚案件中也顯得尤為重要。1、「誰主張、誰舉證」原則不利於婦女財產權 的保護財產分割中舉證難,債權、債務難以認定,是財產分割的突出問題。中國傳統的「男主外,女主內」家庭模式在小城鎮、農村普遍存在。為了男方外面的事業,女方放棄外出掙錢的機會,安心在家照顧老人、孩子。而對男方收入及財產經營狀況毫不知情。一旦男方提出離婚,女方只能就現有的房產、物質進行分割,無 法就婚後男方在外財產狀況提出相關證據。即使女方想方設法轉移財產,出具虛假的借條,由於女方未能提供相反的證據予以反駁,致使離婚案件分割夫妻共同財產時,對於女方,財產越來越少,「共同債務」卻是越來越多。而且由於女方當事人未能提供共同財產的證據,其主張不會得到法院的支持,導致事實上不公正的家庭 財產分割,存在合法不合理現像。2、婦女財產補償權利未予保護。婚姻法第四十條規定「一方因撫育子女、照料老人、協助另一方工作等作出較多義務的,離婚時有權向另一方請求補償,另一方應當給予補償」,在實際生活中,男人外出務工掙錢,女人在家照顧老人、孩子現象普遍存在。一旦男方提出離婚,女方即處於被動地 位,基於此,在判決雙方離婚時,法官可行使自由裁量權對女方該補償權予以充分考慮。 (三)過錯損害賠償較難 婚姻法第四十六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一)重婚的﹔(二)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三)實施家庭暴 力的﹔(四)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就此,法律規定的較為具體,但在審判實踐中就男方重婚、婚外同居的事實如何認定,婦女舉證有很大困難,認定重婚要有公安機關相關證明,婚外同居行為被社會所唾棄,多數男方為顧及自身地位、榮譽異常隱蔽,現行法律對證據證明力要求非常高,排除了未經當事人同意偷拍、偷錄的音像資料效力。而知情的證人礙於情面,不願意出庭作證。即使法官內心確信一方當事人與他人有婚外同居事實,限於缺乏證據而難以認定,婦女亦不能得到相應賠償。其次,實踐中,有的當事人「第三者」並不固定,有的是「通姦」行為,有的屬於「姘居」,有的雖未「持續穩定」共同居住,但與婚外異性經常保持不正當關系,沾污了婚姻的清潔性,理應受到道德和法律的雙重製裁。由於法律及相關司法解釋范圍過窄,法官無法對當事人以上行為給予法律制裁,婦女作為一方受害人, 不能就此獲得賠償。 (四)離婚後婦女居住權難以得到有效保障 1、房屋其作為男方婚前財產,在離婚時,依照法律規定,婚前財產歸個人所有。此時婦女居住權如何處理?法律規定「離婚時,一方以個人財產中住房對困難者進行幫助的形式,可以是房屋的居住權威者房屋的所有權。」就居住權,法律進一步作出具體規定,司法實踐中一直沿用「一般不超過兩年」的規定處理生活困難方居住期限問題。有學者或司法實務者認為兩年時間過於短暫應延長至五年、十年。筆者認為不宜如此。既然是以幫助的形式讓與困難者居住權應以不妨礙房屋所有權人住宅權不受侵犯為原則,時間過長不利於房屋所有權人房屋使用、收益權益的充分行使。兩年居住期限到期後,婦女仍居無定所,此時如何處理,能否考慮判決雙方離婚前就女方居住權給予適當經濟補償,司法解釋應作出補充規定。2、房屋作為婚後共同財產進行財產分割時,因人民法院根據房屋具體情況,照顧女方權益的原則判決。法律對此有明文規定。婦女作為社會弱勢群體,在離婚進行房屋分割時,不應以購置房屋個人出資額多少為依據進行分割,而應從雙方實際情況考慮,女方要求房屋所有權時給予男方一定的住房補償,男方要求房屋所有權給予女方相應的住房補償,當然,該補償數額以雙方協商為准,協商不成以評估為原則,總之要求公平、公正。 二、離婚婦女權益受侵犯的成因 (一)歷史原因 中國社會經歷了漫長的封建時期,封建思想在一些人的頭腦中根深蒂固,大男子主義、男尊女卑等封建殘余還有滋生的土壤,並且直接影響到婚姻家庭。妻子被打是「家庭內部問題」,離婚不光彩,到頭來,家庭矛盾越演越烈,輕者離婚,重者發生傷害乃至殺人事件,給家庭、給社會帶來嚴重的後果。 (二)社會原因 受文化傳媒的影響以及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經濟條件好了,生活改善了,開始尋求一些刺激的、新鮮的東西,於是,個別人染上了「吃、喝、嫖、賭、 毒」等惡習,有了這些惡習,勢必要給家庭帶來一定的影響,出現婚姻家庭矛盾。據最近一項調查,發生在外出務工或者經商人員家庭的約佔80%。 (三)經濟原因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會越來越追求更加富裕的生活,於是一些人為此選擇到外地打工或發展,從此開始了「孔雀東南飛」的生活,女的在家操持家務,照顧老人,男的外出打工、掙錢。結果,個別人錢掙到了,心也被外邊的花花世界給吸引去了,忘記了糟糠之妻。 (四)法制建設方面的原因 我國法制建設正在迅猛發展,但是,還有相對不完善的地方。在婚姻家庭問題上,受道德約束的地方多,而受法律約束的少。如果對家庭不盡義務,將如 何用法律來制裁?如果作為家庭暴力的施暴者,在不離婚的情況下,法律如何制裁?如果有了婚外情,法律又如何制裁?以上情況主要通過道德來約束,然而,如果 一個人視道德於不顧,在法律缺失的情況下誰又來約束他呢? 三、離婚案件中婦女權益保護對策 (一)幫助婦女提高訴訟能力 一方面,對於訴訟能力差,又因經濟困難無力聘請律師的婦女,法院在減免其訴訟費的同時,應當主動與所在地的法律援助中心聯系,為其申請法律援 助,由律師無償為貧困婦女提供法律援助。另一方面,法院要強化庭前和庭審中的指導,提高當事人的應訴能力。在受理案件時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明確告知舉證責任及舉證范圍,使當事人了解「誰主張、誰舉證」的基本原則,以及舉不出證據應承擔的法律後果。法院可以明確列舉出離婚案件當事人應在哪幾方面提供證據,如要求當事人提供婚前感情基礎方面的證據、婚後相處情況的證據、婚姻現狀及感情是否破裂的證據、財產及債權、債務方面的證據、子女撫養能力方面的證據及其他有 關證據。法院還應當告知當事人對自己無力提供的一些證據,可以申請法院調查取證。 (二)在分割夫妻共同財產時加強對女方的保護 首先,堅持當事人舉證與法院查證相結合的原則,確保婦女權益的實現。法院審判追求的目標是實質公正,而不僅是程序公正。從事民事審判的法官要糾正忽視調查取證的思想傾向,在當事人提供證據為主的前提下,還要依職權或依申請進行調查取證。婦女對男方財產不清楚,對於其不能提供的證據,只要其提供證據線索,即認為已舉證,具體證據由法院依職權調取,然後再由雙方進行質證,根據質證情況,按照照顧婦女利益的原則予以判決。其次,立法上應延長婦女對財產追索的訴訟時效。婚姻法規定,離婚時,一方隱藏、轉移、變賣、毀損夫妻共同財產,或偽造債務企圖侵佔另一方財產的,分割夫妻共同財產時,對隱藏、轉移、變賣、毀損夫妻共同財產或偽造債務的一方,可以少分或不分。離婚後,另一方發現有上述行為的,仍可以向法院請求再次分割財產。訴訟時效適用普通的訴訟時效,即為兩年。根據離婚案件中婦女對財產舉證的難度大,財產在離婚案件中認定難的特點,以及婦女財產權在離婚時得不到較好保護的現狀,建議將離婚後分割夫妻財 產的訴訟時效延長為四年,以便更好地保護婦女財產權。 (三)在離婚案件中,充分考慮婦女對家庭的隱性貢獻,給予婦女適當的補償 婦女在家庭生活中的付出是無法用貨幣來衡量的,在離婚時,應當充分肯定女性對家庭的情感付出,由男方給予婦女適當的補償。關於補償數額的確定, 筆者認為在無相關司法解釋予以明確的情形下,應由法官根據具體案情行使自由裁量權,且這種自由裁量權的行使應當得到尊重。筆者認為,在分割共同財產時,應先拿出一部分財產給婦女,剩餘財產再進行分割。 (四)完善離婚後的扶養制度 不少國家的離婚救濟措施採用離婚後扶養制度,即配偶一方在離婚後失去扶養的身份依託的前提下,仍需對有困難配偶一方承擔扶養義務,將夫妻扶養義 務加以延伸作為離婚的附帶事項。如德國民法典1569條規定:「如果婚姻一方在離婚後不能自己負擔其生活費,則該方可以依照下列規定向婚姻另一方提出生活 費請求權。」借鑒他國的立法經驗,我國也應及時確立離婚扶養制度。我國離婚扶養制度的內容可以設計為:離婚時,生活困難的一方,無論男女,均有權要求給予 一定期間的扶養﹔離婚後,一方因年老、病殘、照顧子女等原因不能就業或不能充分就業,其個人財產或離婚時分得的財產不足以維持基本生活的,有條件的另一方 應當給付生活費﹔因離婚造成生活水平明顯下降或身心嚴重傷害的一方,有權要求方給予補償。 (五)解決過錯損害賠償難的局面,提出應對措施 首先,對證明「與他人同居」這一事實的證據採信上要從寬把握。在女方舉出初步證據和損害後果後,由男方就女方提供的初步證據如相關照片、錄像、 書信、手機簡訊息、悔過書、證人證言等作出合理解釋,或提供相反證據證明不存在過錯行為。如男方不能提供相關證據或不能作出合理解釋,則對女方提供的證據予以採信,推定其存在過錯行為。另外,因為該類案件中公開取證幾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受害方提供的證據一般都是偷拍、偷錄的。只要不違反法律的禁止性規定,不違反社會公共利益和社會公德,對於未經對方同意的錄音、錄像證據法官應當採信,作為定案的證據。其次,應當適當擴大司法解釋對「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解釋。婚姻關系不是單純的財產關系、契約關系,而是一種復雜的社會關系或倫理關系。夫妻關系中一方對他方享有絕對的、排他的、專有的感情寄託及性權利。實 踐中有的男當事人雖未「持續穩定」地與他人共同居住生活,但與婚外異性存在著經常性的不正當性關系,這種行為嚴重損害了女方的權利,男方應當給予女方損害 賠償。第三,在家庭暴力案件中,積極推行證人作證制度。在涉及保護婦女權益的家庭暴力案件中,案件的知情人由於種種原因大多不願意出庭為女方作證,使受害婦女合法權利得不到充分的保護。法官應針對證人不願作證的不同情況,分析證人的基本心態,作必要的宣傳教育工作,同時落實證人作證的補償措施,使證人能夠 出庭為受害婦女作證。對於涉及案件主要事實的主要證人經做工作後仍不到庭作證的,法院可以依職權進行調查。 (六)要普及法律知識,加大婦女維權力度 應大力普及法律知識,加強《婚姻法》和《婦女權益保障法》、《婚姻登記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的宣傳,要將這些法律納入普法總體規劃,採取多種形式,讓廣大群眾特別是婦女對婚姻家庭方面法律法規弄懂、弄通,更重要的是要學會運用法律來保護自己。 婦女是創造人類文明和社會發展的一支不可或缺的偉大力量,對婦女權益保護的程度是社會進步的標志之一,是社會性別平等的基本要求,對離婚女性來 說也是如此。然而,由於歷史傳統和立法技術的原因,我國婚姻立法中的離婚婦女權益保護相對比較薄弱,在法律實施過程中給離婚婦女帶來諸多不利影響。本文對 此問題給予關注,從社會性別視角對《婚姻法》中離婚婦女權益保護問題提出了完善建議。關注離婚婦女權益,不僅是男女平等的基本國策的體現,是對婦女合法權 益的維護,也是對單親家庭中成長的未成年人的保護。因此,離婚婦女權益保護問題需要我們的不斷努力,不斷完善。

熱點內容
2016年新勞動法關於病假工資規定 發布:2025-05-16 13:12:08 瀏覽:355
民法典裡面的婚姻法 發布:2025-05-16 13:10:29 瀏覽:315
中國婚姻法2017第24條 發布:2025-05-16 13:09:34 瀏覽:727
重慶永川區的法律援助中心在哪裡 發布:2025-05-16 13:04:15 瀏覽:860
冒名開網銀櫃員承擔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16 12:57:38 瀏覽:898
電子銀行安全法律法規 發布:2025-05-16 12:56:47 瀏覽:469
寫五條刑法 發布:2025-05-16 12:55:16 瀏覽:342
勞動合同法宣傳欄 發布:2025-05-16 12:53:08 瀏覽:388
蚌埠法院長 發布:2025-05-16 12:47:57 瀏覽:558
帶休在違反勞動法嗎 發布:2025-05-16 12:35:47 瀏覽: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