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勞動合同法offer

勞動合同法offer

發布時間: 2025-05-16 06:44:16

『壹』 拿到offer公司反悔有賠償嗎

offer是用人單位向決定錄用的員工單方發出的願意與其建立勞動關系的意思表示。我國法律規定,勞動關系的建立以用工之日起確定,但offer的收到並沒有建立勞動關系,因此不用賠償。
但是如果入職簽訂了勞動合同之後,反悔但是沒有走法定離職程序的,給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就需要承擔賠償責任了。根據我國《勞動合同法》規定,勞動者違反本法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給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公司發了offer後反悔需要賠償。根據誠實信用原則,企業需要承擔締約過失責任,賠償勞動者的經濟損失。賠償主要分為以下三個方面:
(1)需要賠償勞動者從上家單位離職後應得的工資損失、可得經濟補償金的損失;
(2)需要賠償勞動者在此磋商過程中而支出的損失費用,如交通費、郵寄費、體檢費等;
(3)賠償勞動者由於答應了企業offer,錯失其他就業機會的而造成的經濟損失。

希望以上內容能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您還有其它問題請咨詢專業律師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2012修訂)》第七條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即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用人單位應當建立職工名冊備查。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2012修訂)》第九十條勞動者違反本法規定解除勞動合同,或者違反勞動合同中約定的保密義務或者競業限制,給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貳』 offer屬於勞動合同嗎

offer有法律效力。offer可以認定為是用人單位向勞動者發出要約,只要用人單位具備相應的行為能力、出於真實意思表示,且offer內容不存在違反法律強制性規定的,offer具備法律效力。勞動者收到offer之日起,可以選擇是否做出相應的承諾。
offer不等於勞動合同。用人單位發出offer只是一種民事法律行為,仍然適用《民法典》的相關規定。

『叄』 Offer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Offer在法律層面上並不具備直接的法律效力。具體解釋如下:

  • 初步意向表達:Offer通常被視為一種初步的意向表達,表明用人單位有意向錄用某位候選人,但尚未構成正式的錄用通知。
  • 不構成勞動合同:根據勞動合同法,單純的Offer並不足以構成勞動合同,因此在法律上不具備約束力。
  • 無違約行為問題:在Offer尚未轉化為正式的合同之前,不存在違約行為的問題。
  • 關鍵文件為三方協議:要確認與新單位的關系,關鍵文件是三方協議。三方協議在簽署並蓋章後,才具有法律效力,明確學生、學校和用人單位的權利與義務。

綜上所述,Offer只是一種初步的意向,只有經過正式的三方協議簽署,才能確保就業狀態得到法律認可。

熱點內容
中國政法大學案例研習經濟法 發布:2025-08-16 02:14:36 瀏覽:456
合同法中的明顯不合理低價 發布:2025-08-16 01:57:10 瀏覽:431
海港區法院 發布:2025-08-16 01:56:15 瀏覽:78
行政法公益慈善 發布:2025-08-16 01:54:05 瀏覽:572
單位法律知識考試簡報 發布:2025-08-16 01:53:56 瀏覽:226
民法扣工資 發布:2025-08-16 01:27:54 瀏覽:386
司法考試6 發布:2025-08-16 01:27:04 瀏覽:772
存款保險條例是行政法規 發布:2025-08-16 01:07:04 瀏覽:214
蒂法官方cp 發布:2025-08-16 00:55:05 瀏覽:313
交通法規的英文 發布:2025-08-16 00:47:07 瀏覽: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