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只有欠條適用合同法嗎

只有欠條適用合同法嗎

發布時間: 2022-05-27 16:02:40

㈠ 拖欠運費打的欠條適用合同法還是民法通則,有詳細的條款更好,謝謝。

拖欠抄運費打的欠條,應當適用合同法不襲能適應民法通則。
因為民法通則是普通法,而合同法是特別法。法律適用的原則是,特別法有規定的,應當適用特別法。
《合同法》第二百九十二條 旅客、托運人或者收貨人應當支付票款或者運輸費用。承運人未按照約定路線或者通常路線運輸增加票款或者運輸費用的,旅客、托運人或者收貨人可以拒絕支付增加部分的票款或者運輸費用。

㈡ 欠錢不還怎麼辦,只有借條,沒有轉賬記錄

只有借條,沒有轉賬憑證。
有借條沒有轉賬憑證或有轉賬憑證沒有借條,這些情況在民間借貸中經常發生。特別是發生在熟人或親戚之間的借貸,有時候因為這個或那個原因,導致存在證據不全。
但能否認定借貸關系成立要根據借款金額的大小、當事人的經濟能力、交易習慣、當事人之間的關系等等綜合認定。
這個在《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十六條規定,原告僅依據借據、收據、欠條等債權憑證提起民間借貸訴訟,被告抗辯已經償還借款,被告應當對其主張提供證據證明。被告提供相應證據證明其主張後,原告仍應就借貸關系的成立承擔舉證證明責任。
如果金額較小,以現金形式交付借款,這個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一般來說,法院也會採納當事人的陳述。
如果借款金額較大,這個則要根據上述情況綜合認定。一般來說,大額資金的交易,為保障資金安全,通過現金付款方式發生的可能性相當小。特別是現在,當事人一方或雙方串通製造虛假訴訟的情形十分常見,所以法院對於民間借貸的認定很是審慎,僅憑借條認定大額借貸關系成立存在不合理。
所以作為原告,必須現金交付的原因、時間、地點、款項來源、用途等具體事實和經過,接受對方當事人的質詢和法庭的詢問,若原告沒有辦法對整個過程作出合理的說明,則承擔不利後果的可能性較大。

㈢ 借條和欠條的法律效力有和不同

以上的法律專家們的回答基本都沒問題。
1.即借條與欠條應視其實質內容確定其法律效力。
2.一般情況下,借條反映的就是債權債務關系,也就是說這個時間借條就是一個借款合同。只不是稱謂不同而已。
當然,如果借條也的是其他內容,那又另當別論。
比如,寫著「借用名字出版」的這種所謂借條,就不是借款合同。土一點說,寫著借錢內容的借條就是借款合同。借其他東東的,就不是借款合同。「款」明擺著就是錢嘛,哈。
3.合同法206條是可以適用的。
某些內容可能合同法與民法通則會有一些些的沖突,當出現沖突時,根據新法優於舊法,特別法優於普通法的原則,應當適用合同法的規定。
不過合同法206條的內容與民法通則是沒有沖突的,因此不要想太多。
4.關於訴訟時效的問題。
以上的專家們已作了回答,來補充一點。
兩年的訴訟時效是毋庸置疑的,關鍵是怎麼計算的問題。
幾種情況分析如下:
(1)借條寫明還款時間。則以還款日期開始起算訴訟時效。
(2)如果借條沒有寫明還款日期的,以借條落款時間為訴訟時效起算點。即借的時間開始起算。
(3)借條寫明還款時間,但屬於分期付款的,則以每一筆款項應還的時間為起算時間。每一筆分期款項的訴訟時效是不同的。
5.當然還涉及借條是否合法的問題。
不過這個問題基本上不會涉及。因為很少借款不合法。
除了高利貸。但是也僅就高利貸本身而言是違法的,借款還是要還的,只不過利息不能算那麼高就是了。

㈣ 手寫欠條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對方手寫的欠條,只要意思表達真實,不違反法律的規定,當然具有法律效力。

對方如果要主張欠條無效,除非能證明該欠條是在被脅迫等不能表達書寫者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寫的,即便如此也不能說是沒有法律效力,在合同法上來說,這種欠條是可撤銷的,撤銷必須是法院作出判決。法院判定撤銷後,欠條就自始無效。

《合同法》第十三條 【訂立合同方式】當事人訂立合同,採取要約、承諾方式。

第十四條 【要約】要約是希望和他人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該意思表示應當符合下列規定:

(一)內容具體確定;

(二)表明經受要約人承諾,要約人即受該意思表示約束。

第十五條 【要約邀請】要約邀請是希望他人向自己發出要約的意思表示。寄送的價目表、拍賣公告、招標公告、招股說明書、商業廣告等為要約邀請。

商業廣告的內容符合要約規定的,視為要約。

第十六條 【要約的生效】要約到達受要約人時生效。

採用數據電文形式訂立合同,收件人指定特定系統接收數據電文的,該數據電文進入該特定系統的時間,視為到達時間;未指定特定系統的,該數據電文進入收件人的任何系統的首次時間,視為到達時間。

(4)只有欠條適用合同法嗎擴展閱讀

合同訂立的一般原則:

《合同法》

第三條 【平等原則】合同當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一方不得將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另一方。

第四條 【合同自由原則】當事人依法享有自願訂立合同的權利,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非法干預。

第五條 【公平原則】當事人應當遵循公平原則確定各方的權利和義務。

第六條 【誠實信用原則】當事人行使權利、履行義務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

第七條 【遵紀守法原則】當事人訂立、履行合同,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尊重社會公德,不得擾亂社會經濟秩序,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第八條 【依合同履行義務原則】依法成立的合同,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履行自己的義務,不得擅自變更或者解除合同。

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護。



㈤ 有借條沒有轉賬記錄有效嗎

只有借條沒有轉賬記錄是有效的,因為借條就證明了雙方的借貸關系,所以起訴的話是有效的,人民法院會根據現金交付金額的大小、出借人的支付能力、當事人之間的交易方式、交易習慣以及借貸雙方之間的關系等,綜合判斷借貸事實是否真實發生。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十六條
原告僅依據借據、收據、欠條等債權憑證提起民間借貸訴訟,被告抗辯已經償還借款,被告應當對其主張提供證據證明。被告提供相應證據證明其主張後,原告仍應就借貸關系的成立承擔舉證證明責任。

㈥ 沒有公章也沒有手印,只有簽字的欠條有法律效力嗎

沒有公章也沒有手印,只有簽字的欠條有法律效力。

根據《合同法》第回三十二條規答定:當事人採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自雙方當事人簽字或者蓋章時合同成立。

根據《合同法》第三十五條規定:當事人採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雙方當事人簽字或者蓋章的地點為合同成立的地點。

根據《合同法》第三十六條規定: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採用書面形式訂立合同,當事人未採用書面形式但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的,該合同成立。

(6)只有欠條適用合同法嗎擴展閱讀:

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具有法律效力:

1、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

2、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

3、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4、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5、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㈦ 只有欠條沒有轉賬記錄可以起訴嗎

有欠條沒有轉賬記錄可以起訴。

不過能否勝訴還要根據借款金額來判斷,如果標的較小,一般能夠支持,但如果標的較大,則需要轉賬記錄佐證,或者有能夠證明借款人收到借款的視頻或見證人,否則也將面臨敗訴的風險。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二條規定,出借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間借貸訴訟時,應當提供借據、收據、欠條等債權憑證以及其他能夠證明借貸法律關系存在的證據。當事人持有的借據、收據、欠條等債權憑證沒有載明債權人,持有債權憑證的當事人提起民間借貸訴訟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被告對原告的債權人資格提出有事實依據的抗辯,人民法院經審查認為原告不具有債權人資格的,裁定駁回起訴。

㈧ 欠條有法律效應嗎

民間正常借貸受法律保護,因此欠條只要能切實證明欠款存在,有法律效力。
欠條版有說明歸還日權期的,應在此日期後積極追討,超過歸還日期兩年沒有追討的,喪失了打官司的勝訴權利,錢可能要不回來了。
欠條沒有說明歸還日期的,那麼對債權人有利,隨時都可以追討要求歸還。

㈨ 只有對方簽名的欠條有效嗎

欠條只有借款人簽字不可以,這樣不具有法律效力。欠條的基本內容包括:債權人姓名、借款金額本外幣、利息計算、還款時間、違約延遲償還罰金、糾紛處理方式,以及債務人姓名、借款日期等要件。一旦產生爭議,是可以作為證據向人民法院主張債權的,人民法院也會採信的。
法律分析
欠條,是表明債權債務關系的書面憑證,一般由債務人書寫並簽章,表明債務人已經欠下債權人借條註明金額的債務。欠條是指借個人或公家的現金或物品時寫給對方的條子,就是借條,錢物歸還後,打條人收回條子,即作廢或撕毀。它是一種憑證性文書,通常用於日常生活以及商業管理方面。借條,其實質是一個簡易的借貸合同,而根據合同法的相關規定,當事人採用書面形式訂立合同的,其合同成立時間為雙方簽字或者蓋章之際。因此,借貸合同自借貸雙方在合同上簽字、蓋章時成立,即當借錢人、欠款人寫下借條並簽上自己的名字時,借條已經成立,並不是按下手印時成立。借條是不是有效的關鍵是存在債權債務關系的雙方是否去簽字,加上按下手印其實是增加效力的做法,所以按手印與簽下名字一起起到了雙重證明作用。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二十一條 借貸雙方通過網路貸款平台形成借貸關系,網路貸款平台的提供者僅提供媒介服務,當事人請求其承擔擔保責任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網路貸款平台的提供者通過網頁、廣告或者其他媒介明示或者有其他證據證明其為借貸提供擔保,出借人請求網路貸款平台的提供者承擔擔保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㈩ 民間借貸的欠條有法律效力嗎

民間復借條具有法律效力。法律依據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百一十條 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自貸款人提供借款時生效。第二百一十一條 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對支付利息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視為不支付利息。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約定支付利息的,借款的利率不得違反國家有關限制借款利率的規定。

熱點內容
冒名開網銀櫃員承擔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16 12:57:38 瀏覽:898
電子銀行安全法律法規 發布:2025-05-16 12:56:47 瀏覽:469
寫五條刑法 發布:2025-05-16 12:55:16 瀏覽:342
勞動合同法宣傳欄 發布:2025-05-16 12:53:08 瀏覽:388
蚌埠法院長 發布:2025-05-16 12:47:57 瀏覽:558
帶休在違反勞動法嗎 發布:2025-05-16 12:35:47 瀏覽:554
高級人民法院網 發布:2025-05-16 11:52:03 瀏覽:605
38婦女節維權法律知識 發布:2025-05-16 11:36:35 瀏覽:297
財經法規題庫及答案解析 發布:2025-05-16 11:34:58 瀏覽:714
道德缺失的表現 發布:2025-05-16 11:34:15 瀏覽:8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