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中國社會主義與法

中國社會主義與法

發布時間: 2022-05-28 05:06:22

㈠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的本質

中國社會主義法本質是中國社會主義法的根本屬性。即中國社會主義法的階級屬性。有以下幾個層次:(1)中國社會主義法是國家制定或認可的、人人必須遵守的行為規則的總和,是反映並調整著社會主義社會關系的一種特殊的社會規范體系。(2)是工人階級為領導的廣大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共同意志的體現,具有鮮明的階級性和廣泛的人民性,這種意志被社會主義經濟條件所決定。(3)是社會主義經濟基礎的上層建築,體現並保證人民當家作主,體現並保障社會的進步、人民的公正,積極服務於社會主義經濟基礎的產生、鞏固與發展。(4)既是絕大多數公民能夠自覺遵守的行為規則,又是廣大人民用以保護自己,鎮壓敵人並同違法犯罪作斗爭的有力武器。(5)雖然還是階級統治的工具,卻日益執行著更為廣泛的社會公共職能。
發展趨勢是階級性、國家強制性因素縮小,人民性和作為一般社會調整器屬性因素的擴大,科學性、進步性和公正性的日益突出,以及自覺遵守和說服教育的增強。中國社會主義法是工人階級為領導的廣大人民共同意志的體現,是上升為法律的工人階級為領導的廣大人民的共同意志。

㈡ 如何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與法制體系的區別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與法治體系的區別:
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屬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內容之一,它主要強調制度層面的內容,它是以憲法為統帥,以法律為主幹,以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為重要組成部分,由多個法律部門組成的有機整體。
而法治體系是指法治運轉機制和運轉環節的全系統,法治體系包括立法體系、執法體系、司法體系、守法體系、法律監督體系等,由這些體系組成的一個縱向的法治運轉體系。
2、法律體系著重說明的是呈靜態的法律本身的體系構成,而法治體系則既包括靜態的法律規范,更著重說明的是呈動態狀的法治運轉機制系統。法治體系不是一個靜止的存在,而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包括法律的制定、實施、監督、實現、發揮作用、反饋等階段性過程的接續。

㈢ 如何認識我國社會主義法律的本質和作用

一、我國社會主義法律的本質

  • 從法律所體現的意志來看,我國社會主義法律是工人階級領導下的廣大人民意志的體現,反映了工人階級的意志,集中體現了工人階級的根本利益。

  • 從法律的實質內容來看,我國社會主義法律是社會歷史發展規律和自然規律的反映,具有鮮明的科學性和先進性。

  • 從法律的社會作用來看,我國社會主義法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順利發展的法律保障。


二、我國社會主義法律的作用

1、社會主義法律在政治方面的作用;

  • 有利於維護社會主義民主,解決人民內部矛盾;

  • 有利於鎮壓敵對勢力和敵對分子的反抗和破壞。

2、社會主義法律在經濟方面的作用;

  • 有利於消滅和改造舊的生產關系,建立社會主義經濟基礎;

  • 有利於維護和鞏固社會主義經濟制度,推動和保障經濟體制改革,促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3、在對外方面的作用與文化建設

  • 有利於維護社會主義價值觀和思想道德准則,促進和保障教育科學文化事業的發展,繁榮社會主義先進文化。

  • 維護社會的公平與正義,協調人與自然的關系,推動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促進和保障對外經濟、政治、文化關系的發展,營造和平發展的外部環境。


補充: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即為以憲法為核心,以法律為主幹,包括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等規范性文件在內的,由七個法律部門、三個層次法律規范構成的法律體系。

㈣ 什麼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是一個立足中國國情和實際、適應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集中體現黨和人民意志的,以憲法為統帥,以憲法相關法、民商法,行政法,經濟法等多個法律部門的法律為主幹,由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與自治條例、單行條例等三個層次的法律規范構成的法律體系。

標明中國已在根本上實現從無法可依到有法可依的歷史性轉變,各項事業發展步入法制化軌道。鄭重宣示了中國堅定不移實施「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永葆本色的法制根基,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創新實踐的法制體現,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興旺發達的保障。

(4)中國社會主義與法擴展閱讀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意義:

第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永葆本色的法制根基。

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走自己的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我們黨總結歷史經驗得出的基本結論,也是我們國家發展進步的唯一正確道路。

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最重要的是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在涉及國家根本制度等重大原則問題上不動搖。動搖了,不僅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無從談起,已經取得的發展成果也會失去,甚至國家可能陷入內亂的深淵。

第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創新實踐的法制體現。

改革開放是我們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作出的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也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賦予社會主義新的生機活力。

30多年來,我們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全面推進改革開放,成功實現了從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到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從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開放的偉大歷史轉折,極大地調動了億萬人民的積極性,極大地解放和發展了社會生產力,我國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持續快速向前發展。

第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興旺發達的法制保障。

實現現代化,是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夢寐以求的美好願景和矢志不渝的奮斗目標。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們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這是我們取得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

我們將始終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不為任何風險所懼,不被任何干擾所惑,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到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到本世紀中葉基本實現現代化。我們已經取得的發展成就離不開法制的保障,我們奮力開創更加美好的未來也離不開法制的保障。

㈤ 我國社會主義法律和其他歷史類型法律的根本區別是什麼

不具有威懾性和人性化,這就是根本的區別。

我國是工人階級領回導的、以工農聯盟為答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我國實行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這就決定了我們構建的必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性質的法律體系。

新時期最鮮明的特點是改革開放。改革開放作為當代中國的偉大社會實踐,為法律體系的建立和完善提供了波瀾壯闊的舞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與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相伴而生、相互促進,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


(5)中國社會主義與法擴展閱讀:

我國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形成,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第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永葆本色的法制根基。

第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創新實踐的法制體現。

第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興旺發達的法制保障。

㈥ 我國社會主義法具有的特徵是( )

我國社會主義法是從屬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它具有十分鮮明的特徵。:

1、這個法律體系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

2、這個法律體系體現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時代要求。

3、這個法律體系體現了結構內在統一而又多層次的科學要求。

4、這個法律體系體現了繼承中國法制文化優秀傳統和借鑒人類法制文明成果的文化要求。

5、這個法律體系體現了動態、開放、與時俱進的發展要求。

我國社會主義法律是黨的主張和人民共同意志的體現,是階級性與人民性的統一。 從實質內容看,我國社會主義法律是社會歷史發展規律、自然規律的反映,是科學性和先進性的統一。

(6)中國社會主義與法擴展閱讀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意義

一個立足中國國情和實際、適應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集中體現黨和人民意志的,以憲法為統帥,以憲法相關法、民法商法等多個法律部門的法律為主幹,由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等多個層次的法律規范構成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已經形成。

國家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以及生態文明建設的各個方面實現有法可依,黨的十五大提出到2010年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立法工作目標如期完成。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形成,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

㈦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制體系包括哪些主要內容

以憲法為統帥、法律為主幹,包括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等多個層次的法律規范在內,由憲法相關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經濟法、社會法刑法、訴訟與非訴訟程序法等多個法律部門組成的有機統一整體。

從法律體系的層次來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在結構上表現為統一而又多層次的特徵,既有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法律,也有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還有地方人大及其常委會依照法定許可權制定的地方性法規。

從法律體系的部門來看。涵蓋社會關系各個方面的法律部門已經齊全,各個法律部門中基本的、主要的法律已經制定,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形成的兩個重要標志。目前,我國已經形成以憲法為統帥,包括憲法相關法、民法商法等多個法律部門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

(7)中國社會主義與法擴展閱讀: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與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相適應,與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程相適應,與法律體系自身發展規律相適應,具有以下幾個特徵:

第一,這個法律體系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

第二,這個法律體系體現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時代要求。

第三,這個法律體系體現了結構內在統一而又多層次的科學要求。

第四,這個法律體系體現了繼承中國法制文化優秀傳統和借鑒人類法制文明成果的文化要求。

第五,這個法律體系體現了動態、開放、與時俱進的發展要求。

㈧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制體系有哪些主要內容

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貫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形成完備的法律規范體系、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嚴密的法治監督體系、有力的法治保障體系,形成完善的黨內法規體系。

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實現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實現這個總目標,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堅持從中國實際出發。

(8)中國社會主義與法擴展閱讀

完善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要內容。通過完備的法律法規推動憲法實施,是立法工作的重要任務。

完善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應自覺把憲法的基本精神貫徹到立法的全過程,堅持從黨和國家事業全局出發,從人民根本利益出發,遵循憲法確立的制度和原則,嚴格依照法定許可權和程序開展立法活動,確保每一項立法都符合憲法精神、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擁護,切實維護憲法權威。

應加強重點領域立法,深入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著力提高立法質量,為形成完備的法律規范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更加有力的法制保障。

㈨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制體系是什麼

1、以憲法為核心,以法律為主幹,包括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等規范性文件在內的,由七個法律部門、三個層次法律規范構成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已經形成。

2、國家的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生活基本的、主要的方面已經做到了有法可依,為全面落實依法治國方略、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奠定了堅實的法律基礎。

3、特徵:

(一)這個法律體系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

(二)這個法律體系體現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時代要求。

(三)這個法律體系體現了結構內在統一而又多層次的科學要求。

(四)這個法律體系體現了繼承中國法制文化優秀傳統和借鑒人類法制文明成果的文化要求。

(五)這個法律體系體現了動態、開放、與時俱進的發展要求。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意義:

第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永葆本色的法制根基。

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走自己的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我們黨總結歷史經驗得出的基本結論,也是我們國家發展進步的唯一正確道路。

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最重要的是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在涉及國家根本制度等重大原則問題上不動搖。動搖了,不僅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無從談起,已經取得的發展成果也會失去,甚至國家可能陷入內亂的深淵。

第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創新實踐的法制體現。

改革開放是我們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作出的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也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賦予社會主義新的生機活力。

30多年來,我們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全面推進改革開放,成功實現了從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到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從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開放的偉大歷史轉折,極大地調動了億萬人民的積極性,極大地解放和發展了社會生產力,我國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持續快速向前發展。

㈩ 我國社會主義法的適用的基本原則和要求是什麼

1、准確。即一是要事實清楚,證據絕對准確;二是對案件的定性要准確;三是處理要適當。

2、合法。司法機關審理案件要合乎國家法律規定,而且辦案程序也必須符合法律規定。

3、及時。即司法機關辦案是在准確、合法的前提下,還必須及時,一是司法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及時辦案及時結案;二是遵守訴訟時效,三是在特定情況下,及時還包括「從快」的要求。

適用法律,不僅要求做到准確,還要求做到合法、及時。三者缺一不可,貫穿於案件的全過程。

(10)中國社會主義與法擴展閱讀

中國社會主義法本質是中國社會主義法的根本屬性,有以下幾個層次:

(1)中國社會主義法是國家制定或認可的、人人必須遵守的行為規則的總和,是反映並調整著社會主義社會關系的一種特殊的社會規范體系。

(2)是工人階級為領導的廣大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共同意志的體現,具有鮮明的階級性和廣泛的人民性,這種意志被社會主義經濟條件所決定。

(3)是社會主義經濟基礎的上層建築,體現並保證人民當家作主,體現並保障社會的進步、人民的公正,積極服務於社會主義經濟基礎的產生、鞏固與發展。

(4)既是絕大多數公民能夠自覺遵守的行為規則,又是廣大人民用以保護自己,鎮壓敵人並同違法犯罪作斗爭的有力武器。

(5)雖然還是階級統治的工具,卻日益執行著更為廣泛的社會公共職能。

熱點內容
托幼立法 發布:2025-05-16 01:01:01 瀏覽:897
2015生豬屠宰管理條例修訂稿 發布:2025-05-16 01:00:27 瀏覽:36
女人性道德 發布:2025-05-16 00:53:46 瀏覽:643
崑山淘寶司法拍賣 發布:2025-05-16 00:33:35 瀏覽:959
遲到曠工勞動法 發布:2025-05-16 00:27:55 瀏覽:639
合萬國而君之立法度班號令 發布:2025-05-16 00:26:56 瀏覽:617
合同法有證書 發布:2025-05-16 00:22:07 瀏覽:904
民法典修改之處 發布:2025-05-16 00:17:53 瀏覽:744
行政道德缺失 發布:2025-05-16 00:12:45 瀏覽:692
幼兒園教師規章制度入園 發布:2025-05-16 00:11:55 瀏覽: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