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與法李敏
A. 這種是不是騙子
本院二審期間,李敏提交(2013)青民一終字第328號民事判決書列印件,證明三利公司是包吃、包住作為勞動條件的一部分,收員工2萬元的押金是勞動條件的一部分,中院的判決認定該2萬元押金屬於勞動爭議的部分,所以在勞動爭議案件中一並支持。並且三利集團不為職工交納社會保險,所以職工解除與三利勞動合同沒有任何過錯。三利集團對真實性及證明事項均不認可,稱李敏在入職時就簽訂了企業內部管理知識告知書,告知書中明確規定公司對員工不提供免費就餐。李敏入職後,單位多次找其談話要求其交納社會保險,但其均以各種理由拖延不辦理。為的就是不交個人應交納的部分,每月可以拿到現款。莫麗斯酒店、中德美公司同意三利集團意見。
三利集團提交以下證據:
1、三利集團公章更換證明及李敏提交的"解除/終止勞動合同報告書",證明三利公司已於2015年9月1日更換了公章,原公章已銷毀不再使用。李敏提交的2016年7月份虛假的"解除/終止勞動合同報告書"非三利集團出具,是李敏提供的虛假證據,且報告書的內容系本人親筆書寫。李敏對真實性不認可,稱該證據系影印件,且即使是真實的,三利集團一審中稱庭後核實公章及報告書,但未提交任何的落實意見,屬於怠於行使舉證的權利,應承擔舉證不能的法律後果。莫麗斯酒店、中德美公司對該證據無異議。
2、關於公司預獎勵員工的若干規定及學習會議記錄,證明預獎勵是一種額外獎勵,與員工的工資、月薪、年薪、加班費、各類補助、各種獎勵等一切報酬和收入無關。本獎勵僅對忠實履行勞動合同成就預獎勵條件的人有效。如被獎勵人出現違反勞動合同、協議、承諾、中途離職等一切不講信譽的行為,預獎勵無效,此規定李敏已進行了學習並掌握。李敏對真實性不認可,稱不符合證據的三性,更不是二審意義上的新證據,三利集團自行製作的規定無李敏的簽字與認可,且違背勞動法強制性規定,本身就是無效的。而且這是2013年營銷公司例會簽到表的簽字,並非三利集團所謂的雙方的約定。莫麗斯酒店、中德美公司對該證據無異議。
3、2016年營銷公司員工4-5月份工資表,證明預獎勵不是從工資中扣除的。李敏對真實性和證明事項均不予認可,稱沒有李敏個人簽字,系三利集團自行製作的,而且每個人的工資都是保密的,實發獎金和預獎勵金額都是工資的部分,從上面的表述可以看出是實發的一個增加金額,該增加金額是預獎勵金,是直接從工資扣除的部分。莫麗斯酒店、中德美公司對該證據無異議。
4、員工離職管理辦法及學習會議記錄,證明李敏學習了"員工離職管理辦法"並掌握了相關規定。李敏對真實性及證明事項均不認可,稱這是2013年營銷公司例會簽到表的簽字,並非對管理辦法的簽字,管理辦法即使是李敏真實的簽字,也違反了國家勞動法,是無效約定。莫麗斯酒店、中德美公司對該證據無異議。
5、情況說明3份,證明李敏系無故曠工,且其部門領導及人力資源部多次要求其交納保險,但其拒不交納。李敏質證稱與本案無關,且該情況說明系三利集團自行製作。崔繼紅是中德美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與三利集團關系利益一致。且根據證據規則,應提交身份證明以及出庭作證。不存在所謂的李敏不願意交納保險的情形。莫麗斯酒店、中德美公司對該證據無異議。
6、解除員工勞動合同通知書、關於解除與李敏勞動關系的通知,證明三利公司已於2016年8月2日與李敏解除勞動合同關系,其解除勞動關系的原因是其無故曠工,嚴重違反廠規廠紀,參照《員工離職管理辦法》規定,並根據《勞動合同法》解除與李敏的勞動合同關系。李敏對真實性不認可,稱是三利集團單方製作,沒有收到通知。本院詢問三利集團解除勞動合同報告書是否送達給李敏,三利集團稱沒有找到李敏。莫麗斯酒店、中德美公司對該證據無異議。
本院二審查明的其他事實與一審一致。
裁判要旨
本院認為,綜合雙方當事人的訴辯主張,本案爭議的焦點問題是:1、三利集團應否支付李敏解除勞動關系經濟補償金;2、三利集團應否支付李敏未休年休假工資,應否返還李敏慈善基金、押金;3、對雙方爭議的預獎勵金的性質應如何認定。
關於第一個焦點問題。本院認為,李敏在三利集團工作期間,三利集團未依法為李敏繳納社會保險費,違反了勞動法、勞動合同法、社會保險法的相關規定,李敏有權據此要求解除勞動關系並主張解除勞動關系的經濟補償金,一審據此判令三利集團支付李敏相應經濟補償金,並無不當,本院予以確認。三利集團主張多次要求為李敏繳納社會保險費,但李敏均予以拒絕,李敏對此不予認可。對此,本院認為,繳納社會保險費是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必須履行的法定義務,不以勞動者是否自願繳納為前提。三利集團作為用人單位應當履行繳納社會保險費的主體責任,其未依法為李敏繳納社會保險費,不僅損害了李敏的切身利益,還損害了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其以李敏拒絕繳納社會保險費為由主張不應支付李敏經濟補償金,缺乏法律依據。三利集團主張因李敏無故曠工嚴重違反其公司規章制度而解除與李敏的勞動關系,但其未提交考勤記錄予以證明,未舉證證明已將該通知送達給李敏,無法證明其解除勞動關系的合法性。故,本院對三利集團關於不應支付李敏經濟補償金的主張不予支持。李敏提交的解除/終止勞動合同報告書真實與否,不影響本案定性處理,本院對此不予評判。
關於第二個焦點問題。本院認為,根據《青島市企業工資支付規定》第十條的規定,用人單位工資清單至少保存兩年備查。李敏於2016年7月1日從三利集團離職,對於2014年7月1日之前的未休年休假,三利集團不負舉證責任,李敏對此未提交充分證據證實,其要求三利集團支付2014年7月1日之前的未休年休假工資,本院不予支持。三利集團未提交證據證明其安排李敏休了2014年7月1日至2016年7月1日期間的帶薪年休假,也未提交證據證明其向李敏支付了該期間的未休年休假工資,三利集團應支付李敏2014年7月1日至2016年7月1日期間的未休年休假工資2609.89元[2838.26元/月÷21.75天×5天×2年×200%]。
李敏要求返還慈善基金,因慈善基金不屬於勞動報酬,該款項引發的爭議不屬於勞動爭議案件的受理范圍,本院對此不予處理。李敏要求莫麗斯酒店返還押金,與本案勞動爭議並非同一法律關系,本院在此亦不予處理。
關於第三個焦點問題。本院認為,本案爭議的預獎勵金不宜認定為工資、獎金等勞動報酬,理由如下:1、三利集團向李敏每月發放的"三利集團額外預獎勵憑證"中載明預獎勵的有效條件為,簽訂20年及以上合同並連續工作20年以上且預獎勵滿20年;未簽訂勞動合同或簽訂勞動合同期限低於20年對公司無實質性有效信譽承諾或中途離職無效,勞動合同到期但預獎勵不滿20年的,預獎勵無效等。該預獎勵憑證明確聲明,該獎勵是公司鼓勵員工履行合同、協議、承諾等重合同、講信譽的一種額外獎勵,與員工的工資、月薪、年薪、加班費、各類補助、各種獎勵等一切報酬和收入無關;該獎勵僅對講信譽的員工有效;如果被獎勵人出現違反勞動合同、協議、承諾、中途離職等一切不講信譽的行為,出現勞動關系中斷、曠工、被開除、停職、辭退、除名等行為,該獎勵無效。從該預獎勵憑證載明的上述內容可以看出,三利集團在向李敏發放該預獎勵憑證時已明確告知該預獎勵金與勞動報酬無關,是一種附條件、附期限的額外預獎勵。2、該預獎勵金實質是一種信譽保障獎勵措施,是企業行使自主經營權、吸引人才挽留人才長期為企業服務而採取的一種激勵措施,與勞動報酬無關。3、該獎勵與勞動者的貢獻和付出無關,並非獎金性質,是一種附條件、附期限的自主性企業福利。李敏接受並持有該預獎勵憑證,表明其以實際行為認可三利集團發放該預獎勵金所附設的條件,其主張該預獎勵憑證載明的款項為獎金性質,屬於其勞動報酬的組成部分,依據不足,本院不予支持。一審認定該預獎勵金為附條件的獎金,認定不當,本院依法予以糾正。李敏在三利集團工作不足九年即離職,未達到上述預獎勵憑證載明的發放預獎勵金的條件和期限,其主張預獎勵金,缺乏依據,本院不予支持。
綜上所述,李敏、三利集團的上訴請求均部分成立,本院分別予以部分支持;一審判決認定部分事實不當,本院依法予以糾正。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六十九條第一款、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二)項、第一百七十五條之規定,判決如下:
判決結果
一、維持青島市城陽區人民法院(2017)魯0214民初1111號民事判決第二項;
二、變更青島市城陽區人民法院(2017)魯0214民初1111號民事判決第三項為:青島三利集團有限公司於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支付李敏未休年休假工資2609.89元;
三、撤銷青島市城陽區人民法院(2017)魯0214民初1111號民事判決第一、四項;
四、駁回李敏的其他訴訟請求;
五、駁回青島三利集團有限公司的其他上訴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一審案件受理費10元,二審案件受理費20元,由上訴人李敏負擔10元,上訴人青島三利集團有限公司負擔20元。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文書尾部
審判長徐明
審判員王化宿
審判員齊新
二〇一八年十二月六日
B. 李敏的主要學術成果與獲獎
專著與論文:
專著:
·李敏著. 李敏著.僱傭雙贏——私營企業僱傭關系沖突管理.經濟科學出版社,2003年9月版.ISBN7-5058-3687-0.
·李敏,黃愛華編著.國際企業管理.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2006年3月版,ISBN7-5623-1709-7.
·毛蘊詩,李敏,袁靜著.跨國公司在華經營策略.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5年10月
·毛蘊詩,李敏主編.國際化環境與跨國經營.環球(國際)出版有限公司出版,2004年7月,ISBN:962-650-742-X.
·Mao Yunshi, Li Min. Multinationals in China: Competition and Cooperation. The Universal Press Limited, July,2004. ISBN: 962-650-743-8.
期刊論文:
·Frenkel, S. J., Li, M., & Restubog, S. L. D. 2012. Management, Organizational Justice and Emotional Exhaustion among Chinese Migrant Workers: Evidence from two Manufacturing Firms.British Journal of Instrial Relations,50(1): 121-147.
·Li, M. 2008. The Direct Effects of Minimum Wage Regulation In Two Low-paying Sectors.The Journal of Comparative Asian Development, 7(2): 261-284.
·Li, M., & Edwards, P. 2008. Work and pay in small Chinese clothingfirms: a constrained negotiated order.Instrial Relations Journal, 39(4): 296-313.
·Lan, H. L., Yao, B. H., Li, M., Huang, M. L. 「Market and Nonmarket Impact on the Bargaining Behavior and Performance of IJVs: A Comparative Case Study in China」, submission to Asia Pacific Journal of Management.
·李敏,鄧蓉.汽車合資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和員工幸福感關系的實證研究.軟科學, 2010(4): 104-108.
·李敏,黃翠龍,徐澤盛.關系型求職對農民工工作不安全感的影響:社會資本的調節作用.軟科學, 2012(1):76-82.
·李敏, Frenkel, S.,劉繼紅.人力資源管理強度對員工工作態度的影響研究.科技管理研究, 2011(19): 147-150.
·李敏,黃翠龍.跨部門組織社會網路結構比較研究及其管理啟示.圖書情報知識, 2011(1): 95-101.
·李敏,黃翠龍.心理契約對農民工工作績效影響的實證研究——以建築施工企業農民工為例.管理學報, 2012(4):522-528.
·李敏,郭逢爽.汽車集團戰略整合與政府幹預分析.商業研究,2010(11): 90-94.
·李敏,郭逢爽,黃嫚麗.汽車集團戰略整合與政府幹預分析.商業研究,2010, 403(11):90-94.
·邱學青,李敏等.從契約理論的視角論研究型大學教師崗位管理.高等理科教育, 2011(1): 57-60.
·李元元,王光彥,邱學青,李敏.高等學校教師績效評價指標研究.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第7期:59-65.
·李元元,邱學青,李敏.高校教師績效評價體系構建的思路與對策.中國高校師資研究,2006年第3期:14-22.
·劉澤瀚,李敏.臨工就業模式的風險及其控制.中國人力資源開發,2006年第11期:80-83.
·劉澤瀚,李敏.勞務派遣中用人單位的法律風險防範.中國人力資源開發, 2006年第6期:97-100.
·羅婷婷,李敏.我國靈活就業僱傭沖突管理對策研究.中國人力資源開發, 2006年第2期:94-96.
·何琳,李敏.中小型企業彈性僱傭制度及利弊分析.勞動經濟與勞動關系,2006年第1期:51-54.
·黃河,李敏.外資企業人力資源外包的利與弊.中國人才, 2007年第4期:70-71.
·李敏.勞動保障熱點問題探討——新法對勞動者權益的雙重保障.總第1期,廣東勞動保障,2007(10):37-38.
·李敏.人才租賃三方模式對僱傭關系的影響.商業經濟與管理,2005年第1期:37-41.
·李敏.靈活就業中的僱傭關系外部化.經濟經緯,2005年第1期:84-87.
·李敏.民工權益保障與短期僱傭契約的第三方實施.經濟問題探索,2005年第3期:28-31.
·李敏.中國企業:世界工廠與超越世界工廠.生產力研究,2005年第1期:98-101.
·李敏.跨國電子合約製造商在華投資動因及決策分析.特區經濟,2005年7月:48-50頁.
·李敏,曾國軍.跨國公司在華投資策略及中國企業的應對措施研究進展.管理世界,2004年第8期:128-130.
·李敏,孔凡柱.菲佣對中國大陸家政服務就業的啟示.中國人力資源開發.2004年第1期:79-82.
會議論文:
·林鍵,李敏,黃嫚麗.「廣州中外零售企業動態整合與績效的關系研究」,國際會議The 7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ultinational Business Management, 2011, Nanjing, P. R. China.2011年6月5日-6日,地點:中國 南京 南京大學商學院。
·李敏,鄭秋延,徐澤盛,黃嫚麗.知識分享態度與行為研究:基於高管職位配置形成的咨詢網.已經完成初稿,第七屆社會網年會,地點:上海,時間:2011年10月7-8日.
·Li, M. & Zhou, L.To Be Union Members or To Be Small Group Members for Informal Negotiation: Evidence from Migrant Workers in China Small Construction Firms. Proceeding of Conflict and Cooperation: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f Collective Labor Dispute Resolution and Regulation, Beijing: Renmin Univerisity, December, 2011
·Li, M., Zhang, C.Y.,Restubog, S. Huang, C.L. The Role of the Labor Contract in the Psychological Contract Dynamics: Evidence from Chinese Migrant Workers in the Construction Instry. Accepted by 16congress of International Labour & Employment Relations Association, July 2-5, 2012, Philadelphia, Pennsylvania, USA 「千百十工程」校級培養對象
華南理工大學2002年教學優秀一等獎
2002年廣州市社科招標項目二等獎
C. 感覺也是騙子
讓你買了一個產品,但是沒有告訴你這個產品還得搭配其他的,等你買了後再給你說,讓你買其他的產品。這就是套路,不要上當了,你買了第二個產品說不定還需要第三種產品才行。
D. 水滴籌。其實就是個騙子平台
被騙的很大原因應該是不了解產品信息就投保,理賠時出現糾紛。那水滴保險究竟靠不靠譜,看完這篇文章相信大家都能了解《水滴保險是什麼保險?靠譜嗎?》
水滴籌官方平台推出了一款百萬醫療險,600萬醫療保障。我們看到的這種互聯網保險,總是會存在各種誘導,首月1元、2元起,領紅包立減10元,0元投保這類的字眼。
但其實Ta沒有告訴你下一個月要交多少錢,一年一共要交多少錢,並且互聯網保險投保方便快捷,隨便點點點輕松投保。
這就導致很多人在後期發現這個問題,以為自己被騙,質疑平台,質疑產品,讓保險人和被保險人站在了對立面,其實保險產品本身是沒有問題的。
我們在投保線上產品時一定要注意,審視清楚,價格、保障、理賠條款等等方面。
至於水滴籌600萬醫療保障,保障全面,要什麼有什麼,價格也不貴,我們是不是應該買買買呢!
其實這款產品也有一點問題存在!
水滴百萬醫療險續保需審核,審核條件嚴格。如果身體變差或者理賠過,就很大可能無法續保了。
我們知道一款百萬醫療險,最重要的選擇條件之一就是續保,如果不能續保,對我們來說損失是很大的,所以大家投保時一定要慎重。
E. 宗法制度對於國民性格的模塑有哪些影響
宗法制的形成與演變,與中國古代獨特的社會結構相適應,從奴隸制時代到封建時代,由於社會組織沒有根本改變,原來適應奴隸制的宗法制度,又發展演變為封建宗法制度.在中國漫長的封建社會中,宗法制對於封建秩序的維系,起過重要的作用;對於國民性格的模塑,也產生過深遠的影響.
一,宗法制度的形成與演變
所謂宗法,就是中國古代社會規定嫡,庶系統的法則.宗法關系是由氏族社會的父家長制蛻變而來的一種以血緣關系為基礎的社會關系.關於宗法制的起源,不少學者有過深入的研究.一般認為,中國古代的宗法制是由原始社會末期父家長制的氏族組織變質和擴大而成."氏族末期的祖先崇拜,此時擴展為宗廟制度;氏族的公共墓地,此時變為族墓制度;氏族成員使用氏族名稱的權利,此時發展為姓氏,名字制度;氏族的族外婚制,此時變為同姓不婚制和貴族等級內婚制;氏族的相互繼承權,此時變為嫡長子繼承製.""至於氏族彼此予以幫助,保護及支援的相互義務,此時變為宗族內部以大小宗族之間相互幫助,保護及支援的義務".①②這是對氏族制與宗法制相互關系所作的尋根溯源的探討.認為宗法制起源於原始氏族時代的見解,是符合中國古代實際的.
宗法制源於原始氏族時代,於商代逐漸形成,到周代逐漸完備.西周時期,已確立了嫡,庶之分和大宗,小宗制度.西周的社會組織,是一個親疏嚴明,系統顯然的血緣實體.
首先,確立了親親,尊尊的規則.宗法以宗族為范圍.所謂"族",本指一群兄弟結合而成的血緣實體.《尚書·堯典》提出"以親九族",表明"親親"(意謂親其所親)即以自身為起點,上溯父親,祖父,曾祖,高祖,下延親子,孫,曾孫,玄孫,這九代親屬以嫡長子為中心,成為一脈.所謂"宗"亦即"尊"的意思,班固《白虎通義·宗族》曰:"宗者何謂也 宗,尊也,為先祖主也,宗人所尊也."這里所說的"為先祖主",是指主持宗廟祭禮的人,他就是宗子,亦即嫡長子.《禮記·曲禮》說:"支子不祭,祭必告於宗子."可見,嫡長子在族人中為同族之弟所共尊.所以,親親,尊尊也就是以嫡長子為中心,親其所親,尊其所尊.
其次,宗分大宗,小宗.嫡長子為全宗族的大宗,旁系庶子為小宗,所以,宗有大,小之分.周王自稱天子,王位由嫡長子世襲繼承,他是姬姓宗族的大宗.除嫡長子外的庶子分封為諸侯,是姬姓宗族的小宗.在諸侯國內,也是依據嫡長子世襲的原則,由嫡長子繼承父位為下一代諸侯,他在封國內被奉為大宗,對周天子而言則是小宗.他的諸弟被封為卿大夫,在本家為大宗,對諸侯為小宗.卿大夫再按大宗,小宗的原則分封士.由此可見,天子,諸侯,卿大夫,士,在血緣上是大宗,小宗的關系,在政治上則是隸屬關系.
第三,大宗,小宗的關系是等級從屬關系.班固說:"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通於有無,所以紀理族人者也."②①大宗,小宗角色不同,享有的等級,名分,權力也不同.天子為天下的共主,從諸侯到士,一方面對天子有應盡的義務,一方面又依其等級經層層分封而"受民受疆土",在自己的封國或采邑內,享有掌握本族財產,負責本族祭祀,管理本族成員的權利.從而形成金字塔式的等級制度,溫情脈脈的血緣外衣之下,是統治與被統治的關系,政治關系與血緣關系合一.以後的地主階級即利用這種制度,以鞏固政權,族權,神權和夫權.
第四,禮對等級次序的維護.周立國之初,便有了周公"制禮作樂",經完善增補,形成所謂"禮儀三百,威儀三千".廣義的禮指典章制度,狹義的禮指禮節或儀式.出於化繁為簡,通常將周禮歸納為"吉凶軍賓嘉"五類.吉禮為祭祀之禮,用於祭祖先鬼神;凶禮屬喪葬災荒之禮;軍禮與出征,凱旋,征討相關;賓禮涉及朝聘過從;嘉禮為婚,冠,宴飲等吉慶之禮.每個貴族在家庭生活,社會交際和政治活動中,都要將自己的身分等級與禮樂規定對應起來,做到言行舉止,輿服器用與禮樂制度相符.所以,禮樂制度體現了貴族的等級序列,具有維護等級次序的功能,所謂"禮者,貴賤有等,長幼有差,貧貴輕重皆有稱者也".①②周禮種類繁多,下面僅舉祭祀之禮二例,以了解等級序列的嚴明.一是廟制,按《禮記·王制》載:"天子七廟,三昭三穆,與大祖之廟而七.諸侯五廟,一昭二穆,與大祖之廟而五.大夫三廟,一昭一穆,與大祖之廟而三.士一廟.庶人祭於寢."可見等級不同,規格有別.二是祭山川,據《禮記·王制》載:"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諸侯祭名山大川之在其地者."天子祭天下山川,諸侯只能祭封國內的山川,卿大夫是沒有資格祭祀山川的.用禮制來規定等級差別,於此可見一斑.在西周的數百年間,土地分封形成等級鮮明的社會結構,宗子主祭和禮樂制度,又使整個社會產生一股強大的向心力,從臣僕庶民到公侯大夫,一層一級地向周天子聚合,從而有效地維護了貴族等級秩序,形成周王與諸侯共治天下,家國統一的局面.
到了春秋戰國,隨著地主階級的興起,井田制的瓦解,郡縣製取代分封制,出現了"禮崩樂壞"的局面.但是,禮樂制度的模式並未在社會變革中被完全打破,諸如皇位的嫡長子繼承製,貴族世襲爵位,父家長制等,又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得以發展.原來適應奴隸制的宗法制,演變為封建宗法制,成為維護封建等級秩序的有效手段.
首先,在統治集團上層,封建宗法制也是按血統親疏承襲特權.皇位的繼承以嫡長子繼承製為原則,"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②①貴族則享有世襲爵位的特權.在地方,宗法地主勢力不斷壯大,他們大多聚族而居,既是基層家族或宗族的家長,有的又兼任封建政權的基層屬吏,具有多重身分.早在秦漢時,在農村家族宗法組織的基礎上就出現了掌"教化"的三老,掌獄訟賦稅的嗇夫,掌一地巡察緝輔的游徼等鄉官.及至東漢,土地兼並趨於激烈,宗法地方勢力進一步擴大.魏晉以後,以門閥士族的家族組織為表現形式的封建宗族制臻於全盛.士族編訂"百家譜",不與"雜類"通婚,士,庶界限嚴明,地位相差懸殊.唐代行科舉,廢"九品",為庶族地主打開了晉仕之門.又三次官修姓氏書,即太宗時的《氏族志》,高宗時的《姓錄》,中宗時的《姓系錄》,國家專設"譜局",起用名儒修撰姓氏譜錄,意在重新劃定前代士,庶差別,以現職為等級劃定的標准.這些舉措,抑制了門閥士族勢力.但同時又在前代禮制的基礎上編制規模更大的《大唐開元禮》,以明晰等差,確保社會有序.在宋代,中下層士大夫有較多機會參與政治,官僚地主多以購買方式佔有土地,按等級世襲佔有土地的傳統受到沖擊,封建宗法制一度衰頹.但是,以購買方式獲得土地的非身分地主,很快意識到本家族經濟與政治地位的不穩定性,為了把農民束縛在宗法社會組織內,鞏固自己的特權,又祭起古老的宗法制,以穩定主從隸屬關系.理學家倡導"管攝天下人心,收宗族,厚風俗,使人不忘本,須是明譜繫世族與立宗子法."③②於是,編訂新族譜之風再度興起,私家之譜卷帙浩繁,諸如家譜,宗譜,族譜,支譜,家乘,世譜等層出不窮.元,明,清各代,皇朝屢經更選,但宗法制度始終沿襲未改.
其次,封建宗法制與封建禮教倫常思想相結合,一方面作用於權力,財產的再分配,一方面又制約著嘉,賓,婚,喪,祭乃至日用起居等生活形態.例如,婚娶以門當戶對為尚,門閥士族間的異姓聯姻,結成盤根錯節的社會關系,並藉助政治權勢互相庇護.喪葬之禮等級鮮明,棺槨,隨葬品,服喪期均據尊卑親疏而定.此外還流行有附葬之風,子孫從其父祖而葬,人稱"歸舊塋",實為聚族而葬.族中祭祀由嫡長子主持,族人聚集一堂,以示家族成員對共同祖先的敬獻與祈求.日常生活中的衣冠舟車,住房祠堂家廟,婚嫁喪祭,以至婦女首飾,日常起居中的坐次等,都有身分等級的限定.例如,清代規定官吏軍民不能用黃,紫兩色服裝,器皿不能用龍,飛魚,鬥牛刻造的式樣,禁飾龍鳳紋.普通婦女只能戴金首飾一件,金耳環一對,翠翼許用銀質,但不能有花樣金線裝飾.家用的帳幔,官員品級不同,刺綉色彩不一,庶民只能用紗絹.顯然,宗法制度是禮教倫常思想的生成土壤,倫理綱常又起到維護封建宗法制的作用,使之衍為禮俗,滲透到人們日常生活的各個領域.
二,宗法制度對封建秩序的維系
中國封建社會的超常穩定,其原因之一在於宗法制度的歷代相沿.宗法制度對於封建專制政體的鞏固,封建等級關系的維護起到了重要作用.
首先,無數分散的宗族組織是封建專制政體賴以存在的基礎.中國自古以農立國,自然經濟長期延續,無數村社構成中國社會的細胞群.村社中由家庭而家族,再集合為宗族,組成社會.族長,宗長往往既是庶民的剝削者,又是鄉村基層行政的治理者,從而集族權與政權於一身.他們又受制於郡縣制各級長官,代政府"陳朝廷之法紀",所謂"奉有官法,以糾察族內子弟".① 許多宗族都有成文的族規,這族規就相當於宗族內部的法律,凡違犯族規及不服仲裁的宗族成員,族長有廣泛的懲罰權,族規因此成為國法的補充.如此上至中央政府,下及村社的宗族組織,層層相馭,形成封建專制政權的統一體.北魏孝文帝曾下詔令雲:"鄰里鄉黨之制,所由來久.欲使風教易周,家至日見,以大督小,從近及遠,如身之使手,干之總條."② 維護和鞏固封建宗法制的意義,正在於保證封建政權的長治久安.《永定邵氏年譜》載《祠規六條》雲:"立宗原以佐治".《朱子家禮》卷一《通禮雜錄·祠堂》雲:"若宗子法立,則人知遵祖重本.人既重本,則朝廷之勢自尊".《二程集》載程頤《易傳》雲:"家人之道,必有所尊嚴,而君長者,謂父母也.雖一家之小,無尊嚴則孝敬衰,無君長則法度廢.有嚴君而後家道正,家者國之則也."上述諸說都表明,闡揚宗法的目的,在於由家族,宗族進而推演到國家,以此"佐治",以此尊朝廷,借血緣紐帶,形成對君主的向心力,維護社會秩序,鞏固專制政權.
其次,封建宗法制具有維護封建等級,界定尊卑貴賤的作用.宗法制度強調尊卑有別,貴賤有等,這恰與父家長制政治模式吻合不悖.如果說,父親在家庭內部"君臨一切",宗長是宗族組織中的主宰,那麼,君主則是全國的嚴父或宗長.《大明法律全書》載:"主僕有別,等於君臣."族內的貴賤有等,等同於政治上的君臣關系.這樣,就可從社會基層的宗族組織入手,別尊卑,明親疏,分等級,自下而上,構成封建秩序的網路.在封建社會中,每個人在這一網路中的身份地位都是被規定的,個人不可能獨立於這一網路之外.他們權力和義務,對財產和土地的佔有,以及日常生活行為,無不由他在這一網路中所處的地位,所規定的等級所決定.社會成員的行為合乎規定,就能保證宗法社會的和諧,反之則"上替下陵,此謂大亂".這種宗法網路結構,把封建等級劃分得異常精緻和全面,使"大一統"的集權體制持久運行.
三,宗法制度對國民性格的模塑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是農業民族,封建社會以血緣宗法關系為紐帶的社會結構,以及衍生於這種社會結構的宗法制度,都離不開農業型自然經濟這一特定的經濟基礎.社會造就國民,國民創造文化,文化塑造國民.由西周"文明"為開端,中國古代的歷史文化始終沒有擺脫"泛宗族"的范型,宗法的血緣紐帶未曾斬斷,從而模塑出具有歷史個性的國民性格及其社會心理.
其一是傾心於安居樂業,缺乏創業意識.宗法制度在財產繼承方面規定諸子均分,所謂"後世骨肉之間,多至仇怨忿爭,其實為爭財.使之均布,立之宗法,官為法則無所爭".③①家族中男性後代自其出生後,就意味著他將從父輩手中繼承一份家業,從而在封閉的區域內,取資於土地,依賴於精耕細作,在狹小的耕地上從事程式化的勞作,以求自給與溫飽.他們的人生歷程大多是既定的,即與父祖一樣,生於斯,長於斯,勞作於斯,死於斯,葬於斯.這就使得傳統鄉村的一般男孩吝於遷出,而以固守家業為自足.儒家歷來主張"制民之產",認為有恆產才有恆心.傳統家庭以子繼父業為常態,宗族內通常採取租佣制,使每個勞動者有恆產而後有恆心.有恆心的結果是使國民滿足於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男耕女織,自給自足,傾心於安居樂業,習慣於知足常樂,以守成為通例.春播,夏管,秋收,冬藏,農耕文明的規律性和穩定性,使古代中國人注重順應自然節奏,固守家園,腳踏實地,安土重遷,祈求平安,以和為貴,而不願冒險擴張,把重視親情,和睦共處,安土樂天視為理想的生活狀態.漢元帝曾概括中國人的社會心理說:"安土重遷,黎民之情,骨肉相附,人情所願."②漢語中"背井離鄉"這句成語,就包含有生存絕望的特殊含義.在中國歷史上,因人口大遷徙而引發的生態,人種和文化的革命是少見的.在世代的綿延中,後輩通常與先輩一樣,在同一環境中生活勞作,走著相同的生活道路.
其二是崇敬祖先.宗法制極為重視家族——宗族的血緣關系.傳統的儒家文化,崇尚的不是神仙鬼怪,而是親親,尊尊的規則;傳統的農業生產,重視的是經驗的因襲和知識的傳承.本家族的前輩,顯然代表著經驗和真理,具有絕對的權威,足令後輩頂禮膜拜.《禮記·冠義》說:"自卑而尊先祖",要求人們自我剋制,學會容忍,以先祖為尊.因此,中國古代祭祖之風盛行不衰,上自天子,下及庶民,無不尊祖祭祖.直到近代,中國的鄉鎮仍普遍建有祠堂宗廟,奉祀祖先牌位.科舉掇名以耀祖榮宗,是中國古代知識分子的人生理想;重視祖墳風水,將子孫禍福系之於祖宗蔭德;不同職業的行會,大都有本行道的祖師供同業祭拜,如魯班或公輸班是木匠傢俱行的祖師,而華佗或孫思邈則被醫葯行奉為祖師.凡此種種,無不折射出中國人"慎終追遠"的傳統觀念.
其三是尊重傳統.父權和孝道觀念是宗法社會的核心內容,它強化了人們世代相續的認同意識.一般而言,前輩總是要求後輩因襲傳統,固守既有的生產方式,生活格局和行為模式,後輩對前輩的認同,亦即對傳統的認同,由此極易形成國民保守安分,重古輕今,以傳統為尚的社會心理.人們信奉的格言是"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祖宗之法不可擅變".在政治上迷信"正統",諸如堯,舜,禹,湯,文,武,周公,都是古代政治家其心所尚的明君賢臣,即使是改革派從事變法,也要打出"先王"的旗號,所謂"舉先王之政,以興利除弊".①③正如康有為所指出的:"孔子改制托古大義,全見於此.一曰素王之誅賞;一曰興先王以托權.守經之徒,可興立者也.……布衣改制,故不如與之先王,既不驚人,自可避禍".②④在學術上尊崇"道統",書以經典為尊,言論以聖人為高,真理的確立似乎皆出於古代聖人的創設,人們的思維容易被限定在"詩雲","子曰"一類的前人學說之中.對此,嚴復曾深刻地指出:"中國由來論辯常法,每欲中求一說,必先引古書,'詩雲','子曰',而後以當前的事體語言,與之校勘離合,而此事體語言之是非遂定."在文學上,擬古之風盛行文壇.宋人主張詩須"無一字無來歷",重視學習古人;明人倡導"文必秦漢""詩必盛唐",以復古為尚;清代則"宗唐","宗宋"各有所執,這都體現了古代文學家趨同性的尚古意識.就古代文學作品的題材言,詠史,懷古,史論數量之浩繁,也可見古代中國人好古,尊古的文化心理.
上述滿足於安居樂業,尊祖尚古的國民心理,是中國傳統文化心理模式的主要特徵,它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個性發展,創新意識的培養和多樣化的追求,成為社會發展的滯化劑.社會文化總是在發展中更新的,剔除國民性格中的陳腐舊習,依據新的時代精神,重塑國民性格,這是時代賦予我們的任務.鄧小平曾指出:"宗法觀念的餘毒不能輕視."③①任人唯親,排斥異已,安貧樂命,不為最先,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拉幫結派,唯我獨尊等,都是宗法觀念的表現.鏟除宗法觀念,將有利於民主法制的健全.隨著城市,集鎮,鄉鎮自治權力的建立,家國同構的社會結構已經盪然無存,提升公民的法制與獨立意識,在領導人中倡導責任倫理,使社會的所有公民平等地具有對應的權力和義務,將有利於社會穩定,有序,健康的轉型.摩爾根在論述雅典所發生的政治社會的轉變時,曾講過這樣一段話,它對我們不無啟示:"給國家帶來安全與秩序的新因素是享有完全自治權的鄉區和地方自治政府.以類似方式組織起來的一百個鄉區將決定雅典共和國的總體活動.基本單元是怎樣的,其復合體也是怎樣的.如前面所指出的,人民如果要學會自治之術,要維護平等的法律和平等的權利與特權,那就必須從基本單元開始
F. 李敏的人物事件
2015年8月26日,據河北省紀委消息:經河北省委批准,曾任河北港口集團副董事長、總經理李敏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接受組織調查。
2015年12月1日,河北港口集團有限公司原副董事長、總經理、黨委副書記李敏嚴重違紀被開除黨籍。
經查,李敏違反組織紀律,隱瞞不報個人有關事項;嚴重違反廉潔紀律,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他人謀取利益並索取、收受財物;違反生活紀律,與他人發生不正當性關系。其中,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他人謀取利益並索取、收受財物問題涉嫌犯罪。
李敏身為黨員領導幹部,本應牢記黨的宗旨,對黨忠誠老實,保持清正廉潔,恪守社會道德,但他嚴重違反組織紀律、廉潔紀律和生活紀律,且在黨的十八大後仍不收斂、不收手,性質惡劣,情節嚴重。依據《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等有關規定,經省紀委常委會議研究並報省委批准,決定給予李敏開除黨籍處分;由省監察廳報省政府批准,給予其行政開除處分;將其涉嫌犯罪問題、線索及所涉款物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處理。
G. 李敏的人物著作
文章:
1、《毛澤東思想: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高等教育研究,2001年第1期;
2、《沉默權芻議》,山西社會科學學報,2000年第11期;
3、《試論國際環境立法中的公正性原則》,山西社會科學學報,2003年第11期;
4、《非公正還是非經濟》,山西社會科學學報,2004年第4期;
5、《對有關乞討法令法規的幾點思考》,理論探索,2004年第6期;
6、《從一起案例看居間合同的成立》,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05年第1期;
7、《素質教育中大學生辨證邏輯思維的培養》,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05年第2期;
8、《法律基礎教學——大學生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環節》,山西社會科學學報,2006年第1期;
9、《利益的博弈——由〈京都議定書〉生效引發的思考》,理論探索,2006年第3期;
10、《我國在國際氣候立法中的責任研究》,山西社會科學學報,2006年第6期。
註:以上文章均為獨著。
11、《馬克思「世界歷史」思想的理論價值和實踐價值》,山西社會科學學報,2002年第6期。(第二作者)
著作:
《大學生法律意識培養問題研究》,兵器工業出版社,21萬字,獨著。
課題:
1、《全面小康的法制之維——新的黨中央領導集體的法律思想》,山西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第二承擔人,2005年已結項;
2、《社會工作者在社區中的角色探討》,太原科技大學校級課題。
女,中共黨員,中學一級教師。1997年7月畢業於四川師院政治系,獲法學學士學位。2002年,川師大研修班結業。多次參加市縣優質課競賽,兩次獲市級二等獎、二次獲縣級一等獎;有多篇論文發表或交流,多次參加瀘州市教科所組織的資料編寫出作,並得到了高度的贊揚。
H. 真的會是騙子嗎
是的,騙子還是比較多的,所以家人同學朋友溝通交流才可以避免上當受騙
I. 與法律有關的社會新聞和相應的法律評論
吳睿鶇:年收入30萬免個稅與法律相悖:應當說,廣東省對服務業高端人才渴求的心情可以理解,但筆者覺得,省政協所提議對高級人才特殊的個稅優惠政策,無異是將個稅政策當作了獎品,隨意發放,此舉實在讓人難以苟同。一方面,與現行法律相悖。按照人大常委會最新修訂的《個人所得稅法》,從今年3月份起,全國個稅的起征點為2000元,也就是月免徵額度為2000元。而廣東省作為一級政府,當然沒有權力擅自提高免徵額度,出台與國家法律不符的政策。
二、淮北市法律援助工作成績斐然取得良好社會效益 法律援助是政府為民服務的「民心工程」,為夯實法律援助工作的基礎,在市、縣(區)健全法律援助的基礎上,全市27個鄉鎮全部建立了法律援助工作站,80%的社區(村)設立了法律援助點,基本形成了由市、縣(區)、鄉鎮、社區(村)四級法律援助縱向網路,並下發規范性文件,明確各援助工作站工作職責,制定工作站工作流程,使困難群眾能及時就近申請法律援助。
三、法律社會 家庭培養 教育機制:該如何直面劉海洋 :在涉及肇事者法律責任的討論中,有觀點認為,應依據刑法第341條,將肇事者的行為認定為非法狩獵或者殺害野生動物罪,但該法律保護的是國家野生動物資源,目的是懲處那些破壞野生動物的行為,保護人類的生存環境。而在「傷熊事件」中,當事人傷害的並非一般意義上的動物,更不屬於國家保護的野生動物。劉海洋所傷害的那5隻熊是動物園花數萬元買回來的,為了飼養這些動物,動物園又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來修建場地、配置設備、購買飼料等;並且動物園還利用這些動物來招攬遊人參觀獲取營業收入。這表明,雖然這5隻熊仍具有作為野生動物的生理特徵,但事實上已被賦予了社會屬性即財產屬性。劉所侵犯的客體是國家法律所保護的公共財產,應依據「故意毀壞公私財產罪」定罪量刑。 刑法第275條規定:「故意毀壞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在移交司法機關處理的過程中,應對當事人進行司法精神鑒定,然後在此前提下考慮對他的定罪量刑事宜。如果劉海洋不具有排除刑事責任的合法理由,其行為就符合故意毀壞財物罪。
四、謝岳明:法律給了「有償新聞」一記耳光:8月4日上午,山西檢察官進京抓捕央視女記者的案件在太原開庭審理,原央視記者李敏犯受賄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三年緩期四年執行。
法律給了李敏一記「重拳」,這實際上則是法律給了「有償新聞」一記耳光。
有償新聞,是新聞工作者採取不正當手段向被采訪報道對象索取物質報酬的活動。有償新聞還包括故意隱匿和扣押新聞的活動。
有償新聞是任何意識形態,任何社會制度的新聞從業人員都不恥的行為。無論東方、西方,有償新聞都是新聞職業道德所明令禁止的。有償新聞,其實質就是某些新聞從業人員將國家和社會賦予的新聞機構傳播新聞的權利,作為個人和團體的私有商品非法出賣,權利和金錢進行了非法交易。有償新聞是"拜金主義"在新聞領域的反映,是新聞界的不正之風,它的存在和蔓延,是新聞行業的恥辱。
有償新聞的危害性可以從三個方面剖析:一是破壞了的真實性、客觀性、公正性的原則。因為有償新聞出於以提供信息服務來獲取利益的不正當方式。不少有償新聞為了達到某些個人或者集團的利益不惜誇大,歪曲事實,混淆黑白,顛倒是非,嚴重損害了公眾利益。二是降低了新聞報道的質量。我們知道,大眾傳媒判斷信息的取捨在於新聞價值。有償新聞選擇標準是為了其服務對象需要的宣傳效益,將一些毫無新聞價值或者新聞價值不高的東西充塞版面和節目,擠佔了真正有新聞價值報道的時間和空間,從而影響了新聞宣傳報道的質量。三是腐蝕了新聞工作隊伍。有償新聞使一些新聞工作者腐化墮落,蛻化變質,既是個人的淪喪,也使所在媒體的公信力遭到破壞。
五、放棄早產兒治療父親被判刑 引發法律與道德討論: 屠才良被判有罪,而且判處有期徒刑完全出乎意料。」為屠才良辯護的浙江君安世紀律師事務所陳俊華律師昨天下午對記者說。
一個多月前,屠才良被餘杭區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因為他放棄治療自己體重僅950克的早產兒子,而是把孩子抱回家,導致出生才一天的早產兒夭折。(早報6月20日曾報道)
餘杭區人民法院開庭審理此案後,於上周作出一審判決。陳俊華律師到餘杭看守所會見了被羈押的屠才良,並徵求屠對上訴的意見。
整個會見過程中屠才良的情緒非常激動。」陳俊華律師說,在一個多小時的會見中屠始終認為,自己不是醫學專家,也不懂法律,他只是聽了醫生的話,覺得孩子治不了了,加上自己也沒錢治,才把孩子抱回家的。
屠才良所在單位開具的收入證明顯示,屠的年收入為1.8萬元。據早產兒出生醫院相關護士事後證言,早產兒的治療費用一天要1000元至2000元,而且需要治療2—3個月。
沒錢放棄早產兒治療被判刑
法院的判決是8月1號下達的,原先被取保候審的屠才良在宣判當天就被收監,昨天離上訴的最後期限還有6天。
法院經審理查明,今年1月11日,屠才良妻子早產得一男嬰,胎齡6個月25天,體重950克。醫生告知屠嬰兒有呼吸困難、體重超輕等症狀,需要搶救,但搶救費用較高,以及即便嬰兒搶救存活也可能出現後遺症等情況。屠才良因不願意承擔其兒子的治療費及擔心嬰兒長大後會留下後遺症,未與其妻子等人商量,擅自決定放棄搶救,而後,將嬰兒從醫院新生兒科抱回家中,交由其母親照顧。由於未得到必要搶救,該嬰兒於次日淩晨5時許死亡。
法院認為,被告人屠才良對剛出生的兒子負有法定的撫養義務,但其卻怕增加自己的經濟負擔,放棄對嬰兒的必要救治,造成嬰兒死亡,屬拒不履行撫養義務,情節惡劣,其行為已構成遺棄罪。公訴機關指控的罪名成立。屠才良及其辯護人提出無罪辯護意見,法院不予採納。據此,一審法院認定屠才良犯遺棄罪,判處有期徒刑6個月。
六、武漢反扒人士涉嫌打死小偷引起社會關注 反扒聯盟法律地位引爭議: 「罐子」姓馮,27歲的自考大學生,「武漢反扒志願者聯盟」的成員。在一次行動中,小馮因涉嫌將一小偷故意傷害致死,於2006年12月10日被刑事拘留,並於同月28日被批准逮捕。
死亡的小偷叫陽滿(化名)。2006年9月24日,陽滿在武漢市青年路公交車站行竊時被志願者擒獲。「陽滿被擒獲後,對我們挑釁辱罵,小馮用甩棍打擊了楊某的腿部和胳膊。10分鍾後,警察將抓到的人帶走。陽滿當時就被帶到醫院做了專門檢查,拍片表明沒有內傷。」參加反扒活動的同伴「一輩子」(網名)回憶。不料,28天後,陽滿外出活動時,突發抽搐,意識模糊,被送至同濟醫院救治不及而死亡。經法醫鑒定認為,其系嚴重的蛛網膜下腔出血及硬膜下出血,致中樞性呼吸循環功能衰竭而死亡。
建立反扒聯盟,是武漢一群年輕人在網上組織起來的。反扒聯盟先後進行了數十次反扒活動。7月份,名稱為武漢志願者聯盟的網站建起來了。反扒活動一度進入高潮。
據介紹,反扒聯盟的成員的交通和部分防身器械,都是自己出費用,並無一文報酬。他們一般採取驅趕或現場擒獲的方式,對付正在行竊的小偷,將擒獲的小偷扭送到就近的派出所。
武漢的小偷很猖狂,光天化日之下結伙偷竊,很多市民懾於威脅而不敢制止。我們想做的就是凝聚一股正氣,讓小偷們不敢過於放肆。網名「手術刀」的反扒聯盟成員這樣說。
因為小馮的被捕,反扒聯盟最近停止了反扒活動。大家都在等待案件的偵查結果。與此同時,對於反扒聯盟的地位及相關問題引起了諸多思考。
一種意見認為,反扒聯盟屬於沒有登記的社團,開展活動屬於非法。也有人認為,民間能夠自發組織一個專門打擊「扒手」的聯盟,不計名利,公開與違法人員作斗爭,不但合法,這更是一種見義勇為的公民精神。
據了解,反扒聯盟曾經向公安機關提出技術指導,警方沒有首肯,而當有人提出取締反扒聯盟,禁止其活動時,警方也沒有採納。「這裡面確實有些復雜!我們不發表看法,也不會出面叫停反扒聯盟。」武漢公安機關一位人士說。
打擊違法犯罪是法律賦予公安機關的職責和權力,反扒聯盟的活動合法嗎?這個問題同樣讓人爭議。武漢律師任訓祥認為,任何人在行使權利的時候,哪怕是維護社會正義,也要在法律限定的范圍內進行。在維護社會秩序的時候,要以合法對非法,不能以非法對非法。而另一名律師周靜雯則認為,任何一個普通公民,看到有人行竊時,都有權利、有義務進行制止並爭取將其扭送至公安機關。
爭論歸爭論,大多數群眾還是認為,應該承認反扒聯盟合法。因為法律並沒有禁止公民結隊反扒,那麼就不應該認定它是違法的。
華中科技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陳恢忠認為,出現這些民間群體,說明它還是有一定社會需求的。應該鼓勵這些有著強烈的社會責任感的志願者更好更多地為社會服務。現在人們對武漢反扒聯盟存在質疑,是因為沒有一個很好的引導機制,如果可能的話,有關部門可以對這些民間力量因勢利導,對他們進行相關的培訓,合力會比想像的要大。
七、女司機掌摑高速路女收費員 稱要挑戰法律:月25日深夜和26日凌晨,一名駕駛東風本田小轎車的女司機大鬧廣州白雲機場高速公路收費站,期間,她不但拿出車頭鎖、警示牌砸收費站,還高喊著「我要挑戰法律」,眾目睽睽之下,掌摑第五收費車道的收費員小藍。5月8日,在公安部門的勸說調解下,女司機再次來到機場高速公路收費站向小藍道歉,然而,女司機依然一副趾高氣揚姿態。這令小藍等收費員感到十分氣憤。 記者從機場公安分局獲悉,鬧事打人的女司機,在公安部門調解勸誡過程中,態度比較誠懇且願意上門道歉,故沒有處以行政拘留,而是處以200元行政處罰,目前,正在呈批當中。 4月25日晚11時55分 女司機兩度刁難女收費員 「那輛車開過來的時候,我就預感會出事。」回憶起那一場惡性事件,收費員小藍神色黯然,她告訴記者,當時女司機的車一下子就沖過了收費窗口,「我伸手去接卡,她卻沒有任何動靜,往常我會說『小姐,麻煩你把卡遞過來』,但是她眼光很凌厲,我看了一眼就嚇住了,所以只好盡全力彎下腰伸直手去夠她的卡。」 經過1分多鍾的努力,小藍才從女司機手中接過粵通卡,刷卡完畢,正當小藍要將卡還給女司機的時候,女司機卻發動了油門,「她把車又往前開了一點,這樣離收費站的距離就更遠了。」目擊事件全過程的當值班長曾站長告訴記者,為了把卡還給女司機,小藍又一次探出身子彎著腰把卡放在她手上,「可是,她不是開車離開,而是罵了起來。」女司機情緒激動,不但罵出來的話越來越難聽,而且還從車上沖了出來站到收費站窗前指手畫腳地越罵越凶。只有一年工作經驗的小藍嚇壞了,匆匆忙忙把收費站的窗戶拉上。
· 八、南京「6·30醉駕事件」引反思 法律不應再給寬宥南京「6·30醉駕事件」引反思 法律不應再給寬宥:6月30日醉酒駕車五死四傷 2009年8月19日下午,當筆者向發生在南京6月30日酒後駕車,導致5死4傷事故的目擊證人詢問時,在南京市江寧區金盛路上賣瓜的瓜農李虹仍心有餘悸,眼淚情不自禁地撲簌簌掉了下來:「太慘了!那個醉酒肇事的司機,應該蹲一輩子班房。」 2009年6月30日晚8時20分,李虹像往常一樣在路旁擺西瓜攤。突然,一輛牌號蘇ATH900的黑色別克轎車像野馬一樣,由南向北歪歪扭扭向她撞過來,「轟」的一聲,被撞飛的一輛垃圾車砸向瓜攤,她的額頭受傷,鮮血直流。 李虹看到,轎車繼續向前沖,撞到了路邊停放的兩輛轎車,破碎的玻璃散落一地。 之後,失控的汽車撞上一對散步的夫妻,男的被撞進路邊一輛麵包車內,女子被撞到另一輛車上。這名女子已有7個月身孕,未足月的嬰兒被撞了出來…… 目擊慘狀的路人紛紛大叫司機停車,可轎車繼續向前沖去,撞上路邊一輛停著的三廂轎車,該車後備箱被撞進車內,被撞掉的左輪胎在路上亂滾…… 轎車飛馳過一家超市門口,一對剛從超市購物出來的小夫妻被撞飛…… 在發生了一連串事故後,轎車依然沒有停下來,繼續向北飛馳。憤怒的市民紛紛奔跑著大喊「追上他!追上他!」一名路過的計程車司機駕車向肇事車輛追去。一會兒,計程車司機發現肇事車輛的引擎冒出白煙、速度減慢,他迅速將自己的車攔在了肇事車前方。 計程車司機下車後發現,肇事轎車內安全氣囊全部打開,車前蓋損毀嚴重,司機趴在方向盤上一言不發。這時警察聞訊趕到,看到這血淋淋的場面,忍不住號啕大哭。 李虹說,當天晚上她從公安部門了解到,肇事車輛沿途撞倒9名路人,撞壞停放轎車6輛。其中,3人在送往醫院途中死亡,2人到醫院搶救無效死亡,另外4名傷者在江寧區醫院救治。 警方將肇事司機控制後,發現其一身酒氣,經抽血化驗,司機血液中酒精含量為每百毫升381毫克。按照法律規定,成年人每百毫升80毫克就屬於醉酒,肇事司機屬嚴重醉酒駕駛。 肇事司機張明寶,43歲,個體施工隊負責人。審訊中張明寶交代:當天晚上,他約了幾個客戶在金盛路一家飯店吃飯,喝了七八兩白酒。飯後他駕車回家,由於喝酒太多,導致車輛失控。 酒醒後的張明寶意識到闖下大禍,面對警方的訊問,他聲音發顫,兩眼通紅,一再表示要賣房、賣車,盡最大努力賠償死者和傷者家屬。 警方於第二天對張明寶實施刑事拘留。
九、合浦2少年非法采沙場溺亡 家屬將通過法律索賠:7月20日,合浦西場鎮蜆港村兩名溺亡孩子的家人向記者表示,他們決定通過法律途徑,向沙場老闆索賠。7月13日下午,他們的孩子在一個非法采沙場游泳時不幸溺水身亡。 據西場鎮蜆港村村民黃女士介紹,7月13日下午,村裡的小南(8歲)、小文(13歲)兩兄弟和堂哥小雄(14歲),一起到離村子不遠的鱟港江邊玩耍,隨後到正在作業的采沙場江邊游泳、玩水。不料剛過了一會兒,他們就往水裡沉。小南被哥哥小文奮力托出水面後大喊救命,被旁邊抽沙船上的幾名工人救起,但小文和小雄不幸遇難。 村民告訴記者,兩少年的屍體打撈上來以後,由於家人和采沙場老闆沒能就賠償達成一致協議,家屬找來大塊的冰塊敷在孩子遺體周圍,在出事地點停屍三日。 死者家屬指責說,未采沙前的鱟港江水深不足一米,挽起褲腳就可以直接過河,但現在采沙場的采沙導致河底高低不平,出現很多近十米的深坑,而采沙工地附近卻沒有任何的防護措施或警示不可游泳的標志。他們認為,這起悲劇的發生與這個采沙場有著直接的因果聯系,采沙場老闆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他們還了解到,這個采沙場已開辦一年多,但並未持有開采證。 采沙場老闆裴某稱,出事前,現場的采沙工人多次警告三個孩子,讓他們不要在此游泳,但他們沒有理會。當孩子出事時,正在采沙的三位工人又積極施救,把小南救上岸後,又繼續潛到水裡搜救兩個孩子。「兩個溺亡的孩子,都屬於未成年人。孩子們在外出事,監護人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事故發生後,合浦縣西場鎮政府非常重視,15日下午召集死者家屬和采沙場老闆開了調解會。死者家長認為,采沙場應向兩個孩子的家庭作出15萬元的一次性賠償,外加2萬元的安葬費。采沙場老闆認為,自己已盡到責任,出於人道主義,他只願意支付8000元的喪葬費。 16日,兩名溺水少年在停屍三日後被安葬。20日,死者的家人告訴記者,他們已經委託律師,將通過法律途徑向采沙場索賠。
十、多個業主家門外被小偷踩點留下行動暗號:案發:冒充裝修工人行竊 12日下午5時40分左右,沙坪壩區梨樹灣的尚賞居小區,保安分隊長趙彬巡邏到B幢樓下電梯口。「抓賊!」突然,13樓有業主從陽台探出頭,大聲呼救。 趙彬堵住底樓電梯口,用步話機調來2名巡邏保安,同時指派另外的保安在負樓層的電梯口把守。眾保安很快到位,另一路保安則順著B幢的樓梯,逐層往上搜尋。 過了一會兒,底樓電梯門打開,走出一個穿紅衣、神色慌張的中年男子。趙彬上前詢身份。男子說,他是21樓張姓業主家的裝修工人。言畢,他掏出一張家裝公司名片,點起一根香煙。 「業主叫啥名?咋聯系?」面對追問時,男子只能講出業主姓名,卻不知聯系電話。 「他跑到我家裡偷走了電腦!」在13樓呼救的業主趕來,立刻認出男子就是盜賊。21樓張姓業主也接到物管通知趕回來,證實男子並非她家裝修工人。 聞訊趕來的眾業主十分氣憤,爭相「審訊」男子。男子最終坦白,他入室盜竊了一台筆記本電腦,藏在5樓的過道隱蔽處。在其指引下,保安找出了被盜的電腦。男子被移交派出所。 調查:門外發現神秘符號 盜賊哪裡來的膽子,大白天也敢入室盜竊?據B幢業主張先生說,面對業主「審問」時,賊娃子透露了一個重要信息——同夥進小區已踩點兩三天,並根據哪些家白天沒人、哪些家晚上沒人,分別在家門外留下了記號。 昨日,重慶市尚賞居物業發展有限公司經理陳光緒介紹,此事發生後,保安加大了巡邏力度,並在B幢13樓及相鄰樓層發現了7處神秘符號——其中4處由「+」「-」組成,多畫在防盜門外的牆壁上。另有3處只在門外畫了一個「A」。 經保安帶領,記者見到畫有這種符號的牆體。神秘符號僅離地約1米,一般不易發現。保安介紹,這些符號排列有一定規律,有的是「+」在上,「-」在下;有的則「-」在上,「+」在下。不同的排列代表什麼意思?保安也不太清楚。 尚賞居的業主群經過討論,對神秘符號給出了解釋:「+」在上「-」在下,表示業主家白天有人,晚上沒人;「-」在上「+」在下,則表示白天沒人,晚上有人。 一個不願透露姓名的業主說:「我在網上查了一下盜賊踩點的新聞,國內其他城市也發現過這種符號,公安機關事後證實是入室盜竊的一種新趨勢。」 提醒:奇怪記號及時清除 記者昨從警方獲悉,盜賊姓袁,今年46歲,忠縣人,有入室盜竊前科,目前已被刑拘。對盜賊踩點留暗號一事,警方表示需進一步調查。 警方根據曾破獲的案例提醒市民:有的盜賊會佯裝發放廣告單的促銷員或聲稱替業主裝修混進小區踩點,慣用手法主要是在業主門把手上插廣告單,兩三天後再返回觀察,若廣告單未被去掉,就判斷室內可能近期無人,遂大肆入室盜竊。值得一提的是,門上或門框邊隨意塗畫或寫常人看不懂的符號等圖案,跟插廣告單的踩點原理相似——若數天無人清除,盜賊會認為室內無人,盜竊就可能發生。 警察認為,市民若發現門上插異物或塗有奇怪符號時,不管從保潔或防盜的角度講,都應立即清除。 發現小偷暗號全樓居民憂心兩月 昨日,沙坪壩區沙北街92號樓的居民說,他們也曾在樓內發現神秘暗號,不久便有盜賊光臨。 原來,在該樓5層與6層之間的過道上,樓梯上寫著「有狗,11.18」。一位住該樓2單元5樓的居民說,去年11月18日,他下班回家看見「有狗」字樣。幾天後,就有居民反映,深夜聽到樓道異響,推門發現有黑影倉惶往樓下跑。之後,因警車常到樓下停留,異響和黑影的事再未發生。 居民們推測,「有狗」是指樓上的偷不得,要偷就偷樓下的。發現小偷的暗號後,有的居民換了密碼鎖防盜,個別頂樓住戶乾脆自製鐵柵欄把整個樓道封死。 「發現小偷暗號讓我們擔驚受怕了近兩個月。」6樓的朱先生說,居民現在仍憂心忡忡——說不定那天,樓內又會出現讓人看不懂的字或符號。
J. 山東衛視道德與法治什麼時候播
道德與法治是一檔早間檔欄目劇,於2012年1月14日首播,1月21日,改播普法欄目劇,回每期節目播兩個故答事,12月1日,擴版到130分鍾,每期播三個故事,成為播放時間最長的一檔電視欄目劇,2013年,李敏加入道德與法治的主持人行列,與張林輪流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