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經濟法讀書筆記怎麼寫

經濟法讀書筆記怎麼寫

發布時間: 2022-05-28 19:57:30

法學專業怎麼寫讀書筆記

讀書筆記怎麼寫呢?寫讀書筆記通常會是學生最為頭疼的作業。下面就說一下寫讀書筆記的方法:
讀書筆記一般分為摘錄、提綱、批註、心得幾種,格式及寫法並不艱深,心得筆記中的讀後感有點麻煩,但只要懂得論點、論據和論證這三要素的關系,就會輕松拿下,因為讀後感不過就是一種議論文而矣。我覺得以失敗告終,是因為你學而不用。很多應用文種只有在將來的工作實踐中才能具體應用,而讀書筆記屬日用文類,應即學即用。 你猜:一定要說到頭懸梁錐刺骨和螢囊映雪了吧?再不就要說書山有路學海無涯的話?總不至於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吧?你很聰明,並且對書敬畏而疏遠。電視、卡通書和流行歌已經瓜分了你的心田,可我還想為書開墾出一畝三分地兒。
讀書筆記,是指人們在閱讀書籍或文章時,遇到值得記錄的東西和自己的心得、體會,隨時隨地把它寫下來的一種文體。古人有條著名的讀書治學經驗,叫做讀書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這「手到」就是讀書筆記。讀完一篇文章或一本書後,應根據不同情況,寫好讀書筆記。常用的形式有:

1、摘要式讀書筆記

摘要式讀書筆記,是在讀書時把與自己學習、工作、研究的問題有關的語句、段落等按原文准確無誤地抄錄下來。摘錄原文後要註明出處,包括題目、作者、出版單位、出版日期,頁碼等,便於引用和核實。摘錄要有選擇,以是否有用作為摘錄的標准。摘錄式筆記可分為:

(1)索引讀書筆記

索引讀書筆記是只記錄文章的題目、出處的筆記。如書刊篇目名、編著者、出版年月日、藏書處。如果是書,要記冊、章、節,如果是期刊,要記期號,報紙要記年月日和版面,以備日後查找方便。例如:庄照:《也談為誰立傳》,《光明日報·〈史學〉》

(2)抄錄原文讀書筆記

抄錄原文讀書筆記就是照抄書刊文獻中與自己學習、研究有關的精彩語句、段落等作為日後應用的原始材料。摘抄原文要寫上分類題目,在引文後面註明出處。

2、評注式讀書筆記

評注式讀書筆記不單是摘錄,而且要把自己對讀物內容的主要觀點、材料的看法寫出來,其中自然也包括表達出筆記作者的感情。評注式筆記有時對摘錄的要點做概括的說明。評注式筆記有下列幾種:

(1)書頭批註

書頭批註,是一種最簡易的讀書筆記作法。就是在讀書的時候,把書中重要的地方和自己體會最深的地方,用筆在字句旁邊的空白處打上個符號,或者在空白處加批註,或者是折頁、夾紙條作記號等等。這種筆記方法不但對書中的內容可以加深理解,也為日後查找提供了方便。

(2)提綱

提綱是用綱要的形式把一本書或一篇文章的論點、論據提綱摯領地敘述出來。提綱可按原文的章節、段落層次,把主要的內容扼要地寫出來。提綱讀書筆記可以採用原文的語句和自己的語言相結合的方式來寫。

(3)提要

提要和提綱不同。提綱是逐段寫出來的要點,提要是綜合全文寫出要點。提要可以完全用自己的語言扼要地寫出讀物的內容。提要除客觀敘述讀物內容外,帶有一些評述的性質。

另一種提要,是對一篇文章或一本書的內容梗概作簡要的說明。

(4)評注讀書筆記

評注讀書筆記,是讀完讀物後對它的得失加以評論,或對疑難之點加以注釋,這樣的讀書筆記叫作評注筆記。例如魯迅讀《蕙櫋雜志》中的一段:清嚴無照《蕙櫋雜志》:西湖有嚴嵩和鄂王《滿江紅》詞石刻,甚宏壯。詞即慷慨,書亦瘦勁可觀,末題華蓋大學士。後人磨去姓名,改題夏言。雖屬可筆,然亦足以懲奸矣。

案:嚴嵩篇和岳飛詞,有如是作為,後人留詞改名,有如是自欺,嚴先生以為可筆而又許其懲奸,有如是兩可。寥寥六十字,寫盡三態。(魯迅《集外集拾遺·書苑折枝(二)》)

(5)補充原文讀書筆記
補充原文的讀書筆記,是在讀完原書或文章之後,感到有不滿足的地方進行補充。需要注意的是補充原文不是隨意地加以補充,而是要圍繞中心思想加以引申或發揮。

3、心得式讀書筆記

心得式讀書筆記,是在讀書之後寫出自己的認識、感想、體會和得到的啟發與收獲的一種筆記。它有如下幾種:

(1)札記

札記也叫札記,是讀書時把摘記的要點和心得結合起來寫成的。這種札記的形式是靈活多樣的。可長可短。

(2)心得

心得筆記也叫讀後感。讀書後把自己的體會、感想、收獲寫出來。這些讀書筆記,可以寫讀書時的心得體會,也可以寫對原文的某些論點的發揮或提出批評、商榷的意見。寫這種筆記,一般是以自己的語言為主,也可適當地引用原文。

(3)綜合讀書筆記

綜合讀書筆記是讀了幾本或幾篇論述同一問題的書文後,抓住中心評論它們的觀點、見解,提出自己看法的筆記。

上述三種類型的讀書筆記,不論採用哪一種類型,目是都是為學習、工作、科學研究和寫作服務。作筆記時開始可採用摘要式,以後讀書多了,有了比較,產生了看法,就可以寫譯注式,至於心得式是更進一步了,它是屬於科學研究的范疇。

歸納小結:

作讀書筆記不僅能提高閱讀書、文的效率,而且能提高科學研究和寫作能力。通過學習和實踐使學生充分認識到圖書館的作用,不但學到了知識,鍛煉了能力,更激發了學生的探索欲。

㈡ 經濟類的讀書筆記怎麼寫

《經濟學演義》讀後感
暑期期間大體翻了翻張世賢的新作《經濟學演義》,這是我看到過講的最白話的經濟學書。雖然有些原理看不太明白.但是也略知個一二三.他把曹操、袁紹、孫權以及劉關張桃園三結義、彌衡擊鼓罵曹等膾炙人口的三國人物和情節,嫁接天想(聯想)、彩虹(長虹)、樂哈哈(娃哈哈)、德嘉(嘉德)拍賣等我們耳熟能詳的市場經濟主角,從而引出一個經典的經濟學理論,這種寫作方式令人耳目一新。讀之後我不禁 感慨:「為什麼我們看到的其他的教科書,不能像《經濟學演義》這么寫呢?」前些年,美國有一部風靡一時的電影-《誰陷害了兔子羅傑?》。在這部電影里,卡通人物和「大活人」同時出演。你說它是什麼電影呢?是卡通片還是傳統的電影?似乎很難界定。但這種拍攝手法的效果特別好,觀眾很喜歡,於是,從那時起,卡通穿插真人成了一種很時尚的電影拍攝手法。很多事情都是這樣,在創新產生之前,人們認為舊的東西乃是天經地義;一旦捅破了那層窗戶紙,人們會發現:新東西是如此簡單和美麗。這種「嫁接式」的創新的例子還有很多,如同我們所學的專業工業設計.很簡單的例子過去的時候都任為轎車是越大氣越規整越傳統越受人們的歡迎.但自從HRV\SUV\CRV\MPV等類似轎車又勝似轎車的"創新"車型出現後.觀點的確大大改觀.看一下馬路上的汽車的造型樣式便可知創新的重要性.再比如,我聽過某相聲演員郭東臨與馮鞏所播的天氣預報,也挺生動新穎的。當他繪聲繪色地說到:「嗚……,從西伯利亞刮過來一股,寒流!」的時候,那效果就是比四平八穩的天氣預報播音員要來得好。這似乎又與工業設計有些關系,的確又深深的體會到什麼是創意無限和創意的巨大作用,我以前在高中上政治經濟學課的時候,當遇到那些味同嚼蠟的單元時,也曾經異想天開:要是用漫畫或者寓言來講述經濟學的道理,那該多好啊!後來,還真的見過一些不錯的讀物。比如,記得看過張五常的《賣桔者言》。用大馬哈魚的例子,來說明企業生存的定理。可惜,大部分教科書以及經濟學的文章著述,都習慣於「端著」。這似乎是為了印證馬克思的名言:「在科學上沒有平坦的大道……。」一個普遍的誤區是:誰要是把科學弄得讓群眾喜聞樂見一點兒,誰讓通往科學的道路稍微能夠走得順一點,誰就不能稱之為科學。我們現在學的經濟學、或者叫西方經濟學(宏觀和微觀),其理論框架早在100年前甚至更早,就已經搭建完成了。後來的發展和創新,也是在原有的脈絡上做出一些延展。因此,現在再來講西方經濟學,基本的工作就是介紹和詮釋已有的理論成果而非做出什麼新貢獻。既然這樣,何不把詮釋的工作做得更人性化一點呢?在這方面,張世賢老師就做了一項很有意義的工作。他自己是經濟學博士,按照小人之心(比如我自己)來度君子之腹,越把經濟學弄得高深莫測,才越能顯得經濟學博士的不一般,張老師顯然不這么想。他用幽默的文筆、巧妙的比喻來告訴讀者:經濟學其實就是那麼回事,並不神秘,而是和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是非常實用的理論。值得一提的是,張世賢老師的《經濟學演義》,用了大量的三國的典故,這就使這本科普性質的讀物,增加了很強的趣味性。三國演義、水滸傳和西遊記可能是中國傳播最廣的文學作品了。即使是販夫走卒,也都津津樂道。所以,張老師選擇三國演義作為虛擬人物和事件的來源,可謂獨具匠心。使人們讀起來更加產生「無厘頭」式的幽默效果,也就拉近了經濟學理論和普羅大眾的距離。比如,同樣是闡述定理,張五常用的例子是北美哈德遜河的大馬哈魚來說明,而張世賢老師則拿司馬懿和諸葛亮共用漢江來「說事兒」,後者無疑離我們中國的讀者更近。如果你想輕松地掌握經濟學的基本理論,建議你讀張世賢老師的這本《經濟學演義》。你大可不必正襟危坐、煞有介事,只需在茶餘飯後想起來時隨手翻閱,就可以教會你很多有用的知識,使你產生很多感悟。其實經濟與其它學科及工業設計也是相通的,我們要善於發現其中的關鍵點,使它們聯系起來,對自己將是受益匪淺.

㈢ 微觀經濟學的讀書報告怎麼寫啊

既然沒人給你回答,那我就給你答一下吧
讀書報告,你可以寫你自己在讀書的過程的感想、心得。
你還可以引用一些經濟學方面的問題或者案例,用微觀的方法或者思路解釋一下,老師應該非常高興的。
或者時下的社會問題或者校園日常生活中的小事進行微觀的分析。
或者可以整理一下你的筆記,相當於總結,(這是你沒時間的情況下用的哈)
或者你可以就某一方面進行深入的分析。比如某一外經濟學家或者某一原理。

㈣ 推薦一些經濟法方面的著作寫讀書筆記用。。

<經濟學>這本是非常經典

㈤ 求經濟學讀書筆記

經濟學讀書筆記

現代西方經濟學是經濟學在西方國家發展到當代的產物。我國作為發展中社會主義國家,學習和研究西方經濟學,有著非常積極和重要的意義。

首先,有利於增進對西方國家的了解和研究,加強同西方國家的交往,促進我國的改革開放。 在西方,經濟學是基礎學科,不了解西方經濟學,就難以看懂西方經濟國家的經濟報刊文章,也無從把握西方國家的經濟政策。因為西方的經濟學著作和報刊文章都是按西方經濟學的基本理論寫成的,西方經濟政策的制訂也是以西方經濟學為理論依據的。同時,在目前的國際經濟機構中,西方經濟學也是通用的經濟語言和工具。具備西方經濟學的基本知識,是參加國際經濟機構的必備條件。現在,我國要堅定不移地執行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加快改革開放的步伐,就必須了解、學習和研究西方經濟學,只有這樣,才能了解西方國家的經濟政策及理論依據,知道他們的經濟運行機理,懂得他們的經濟組織和管理方法,研究他們的發展現狀和趨勢,積極參與各種國際性和區域性的經濟組織和機構。真正做到知已知彼,促進改革開放的順利發展。

其次,有利於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順利發展。黨的十四大明確指出,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模式是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那麼,什麼是市場經濟,它的運行機理和發展規律如何,如何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這些問題,迫切需要有新的理論來解釋、回答和闡述。而西方經濟學則可以為我們提供參與和借鑒。雖然西方經濟學從本質來說是一種資產階級的思想體系,是為資產階級的利益服務的,但西方經濟學有具有實用性特徵,它的理論體系是建立在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和社會化大生產的基礎之上的,它的理論觀點和政策主張主要是為解決市場經濟運行中出現的種種問題和矛盾服務的。可以這樣說,西方經濟學實際上是關於市場經濟發展規律的科學。比如說,西方微觀經濟學中的供求理論、價格理論、成本和收益理論、市場理論、收入分配理論,宏觀經濟學中的國民收入核算理論、宏觀經濟政策、通貨膨脹理論、貨幣理論、經濟波動和經濟周期理論等。這些理論實際上都是關於市場經濟的一般理論,它可以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體系、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和發展提供有益的參考和借鑒。

再次,有利於促進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發展。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是在吸收資產階級古典政治經濟學的科學成份的基礎上,在同形形色色的庸俗經濟學的斗爭中發展起來的。《資本論》問世一百多年來,一直遭到資產階級經濟學家的責難和攻擊。現代西方經濟學的一些重要人物也總是拿他們的各種理論來對抗和抵毀馬克思主義經濟學。我們要堅持和捍衛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就必須了解和研究西方經濟學,只有這樣,才能知已知彼,百戰不貽(修改:殆)。同時,經濟在發展,時代在前進,馬克思主義經濟學也要不斷向前發展。在新的形式下,面對新的問題,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只有在合理地吸收現代西方經濟學的有益成果中才能不斷發展。

㈥ 怎樣寫學法筆記

讀書筆記是人們在讀書時為幫助記憶而寫的一種應用文體。
做讀書筆記既是消化書專本知識的有效手段,又可以積屬累有用的材料,訓練思維的邏輯性和條理性,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讀書筆記,想談三種寫法。一種叫「提要鉤玄」,一種叫「採花釀蜜」,一種叫「開山鑄銅」。
讀書筆記不是把一本書的要點記下來就算。先記下這本書有多少篇,內容主要講什麼的。再記下其中的要點是什麼,還要寫出自己對這些要點的看法,寫出自己的意見。還摘出其中精彩的話,說出自己的看法,最後提到改正書中文字的脫誤。精彩的話,不是看過就算,是要反復讀的。這就是韓愈寫的摘要的讀書筆記。裡面確實摘記了要點,但還要寫出自己對這些要點的看法,包括表達出自己的感情。還要對全書的內容作概括的說明。那就不光把一本書讀過就算,讀後還要思考,從全書的內容到精彩的篇章,到精彩的話都要考慮,直到對書中的錯字都不放過。從這里,我們既可以學習怎樣寫摘要的讀書筆記,還可以學習他是怎樣讀書的。

㈦ 經濟隨筆如何寫

怎樣寫教育隨筆
一,什麼是教育隨筆
隨筆是文學體裁中散文的一種.它不拘一格,形式多樣,短小活潑.
教育隨筆顧名思義,就是談教育思想觀點的隨筆.教學隨筆,也可以說"教學一得",主要是寫教學中某一點體會最深的心得.它的主要特點是題目小,篇幅短;層次和結構比較簡單;內容單純,涉及面比較小,寫作材料便於收集,整理和使用.
隨筆在寫作樣式上沒有什麼固定的限制,常見的有借事說理,夾敘夾議等形式.借事說理: 作者要著力描寫一個事件,不用太多的語言去發議論,做點評,把一件事情寫清楚,文章的結尾有個簡單的點題就可以了.讀者通過讀作者敘述的這件事,就能受到觸動,明白一些道理,道理喻於故事之中.夾敘夾議 :作者在敘述一個事件的同時,發表自己的見解,一邊敘述一邊評論.也可以是把事件先敘述完,再做評論.
隨筆是最適合教師創作使用的一種形式.
二,寫教育隨筆有什麼好處
1,能真實地記錄身邊世界.如果你要問我:你這二十多年做了些什麼,留下些什麼 我也不知怎樣回答.寫教育隨筆,就不會再像過去一樣讓我們的老師只留下模糊的記憶,我們不能讓過去的智慧,思想火花隨著年齡的繼續增長淡出這個美麗的世界.
2,用教育隨筆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因為要寫,所以要閱讀;因為要寫,所以要去做;因為要寫,所以要思考.寫作,是一種拉動自己讀,做,思的最有效的方法,是作為教師的最好的教育研究,是教師行為研究的最好依託.
3,通過教育隨筆,讓每個教師成為新課程的成功實踐者.新課程改革,對教師提出這么多的,實質性的要求,這些要求不可能一下做到,但邊做邊思,邊思邊寫,邊寫邊做,螺旋前進,每個老師肯定會把新課程要求轉化為自己的本領.
耕耘於教學一線的教師,掌握了大量教育教學的第一手資料,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在教學之餘,及時把心得記錄下來,不僅對自己日後工作有促進作用;如果發表,對廣大同仁也具有借鑒意義.
教育學家馬卡連柯曾言:"教育學是最辯證,最靈活的一種科學,也是最復雜,最多樣化的一種科學."在傳道授業的過程中,教師應根據教育,教學對象,創造性地運用教育,教學理論和方法實施因材施教.回顧和總結教育教學過程的心得和方法,不僅積淀了個人在教育,教學方面的部分成就,而且也豐富了有效的教育,教學資源.
一位"桃李滿天下"的教師,其功赫赫.回首整個從教生涯,或許因疏於及時記載心得體會,屆時找到一條清晰的軌跡不免顯得有些困難,然昨日難以再現,徒留一縷憾意.
誠然,如今的教師負擔很重.有來自業務上的,更多的或許還是來自心理方面無形的壓力.面對高職低聘,轉崗,待崗等現實問題,使得教師們對分數不得不計較.一貫被稱之為"良心活兒"的隱性工作,教師自己對"良心"兩字欲說還休.在這樣的背景下,"分數是硬道理"的論調就不難理解.也因此會有不少教師奉行"一心只教手中書,莫管教改與科研."這種現狀,結果使得教師自己只擁有一桶"死水",限制了教師自身的發展,對學生的培養也是無益的.適時撰寫論文是解決上述矛盾最有效的途徑之一,因為其操作性強,收效也顯著.
教師的論文,大致可分為純理論的學術研究文章和涉及具體問題的教學小論文.考慮到實際情況,筆者更贊同廣大中小學教師側重寫一些教學小論文.通過及時整理教學思路,記錄教學心得,只會對教學起促進作用.就教學中的某一具體問題,通過縝密的思考,或查閱相關的資料,最後形成文字.這是一個深入思考的過程,這也是一個質疑,析疑的過程.寫作過程使得教師對處理問題的方法更趨條理化,更符合科學性,能直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另一方面,根據筆者自己的經驗,勤於筆耕教學小論文,有助於培養執筆教師的教研意識.尤其是此類小論文被報刊錄用或獲獎時,更能促成該教師在教學上乘勢而上,提升境界.
現代的教學形勢,要求教師有傳統的"教書匠"向"學者型教師"轉化.名副其實的"學者型教師"必須會進行學術研究,教學小論文為載體的教研是鋪就學術研究大道的"基石".作為教師,不進行教研,而直接從事抽象的理論研究是缺乏立身之本的,也可以這么說,沒有教研就沒有科研.
在教學過程中,每一位教師都踩著一個個的腳印,隨時記錄著這一軌跡,向教育更深處漫溯,教而時研之,不亦樂乎
三,教育隨筆寫什麼
對於一線教師來說,不敢說每一節課都有體會最深的心得,但每天都要教學不同的內容,面對不同的學生,只要我們善於發現,做個有心人,隨筆的素材就有很多.我想,應該從以下幾方面著手實踐:如讀書筆記,如教育案例,如教學反思,如學生檔案記錄,如心靈感悟…… .寫教育隨筆實際上是個思考與積累的過程.由於我們身在教育的第一線,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自覺地融入了自己的智慧,常常教有所感,倘若能及時記錄下自己的教育心路,這對今後的教育教學無疑是有幫助的.而且要想把文章做大,做好,也離不開平時的點滴積累.教育隨筆,因其篇幅的短小,也無需上升到多高的理論層面,因而相對來說比較簡單.那麼,教育隨筆寫些什麼呢
(一)記教學得失.每位教師都有一份屬於自己的"試驗田",試驗成功與否,肯定會有所"悟",總結得失,在下次教學中自然能揚長避短.比如說,有位老師在教學"吃"字時,考慮到學生先學"氣"字,後學"吃"字,容易把"吃"寫成"氣",因而在教學中特別強調"吃"的右半部分千萬不能寫成"氣"字.誰料,哪壺不開提哪壺,還是有很多學生錯了.手把手地好不容易教會了,過了一段時間學生又錯了,怎麼幫助學生正確記住這個字呢 她想了一個辦法.一次講評時,她對同學們講,"今天中午,我們班有一位同學大餓了,竟然把筷子都吃下去了."同學們都感到莫名其妙,紛紛說"不可能!""誰會把筷子吃下去呢 "見大家都在參與議論這事,她感到時機已經成熟,就請一位同學上黑板,讓他寫一句話"我吃了一碗飯".不出所料,學生把"吃"寫成了"氣",有同學馬上站起來更正,"錯了!錯了!吃的中間沒有一橫!"她笑笑,指著這位同學寫的"氣"說:"你們看,他的筷子是不是給卡在喉嚨里了."同學們都會意地笑了起來."你們能幫他把筷子夾出來嗎 "幾乎所有的同學都舉起了手.打那以後,學生再也沒有出錯,看來"筷子卡在喉嚨里"給大家的印象還是相當深的.
在教學中,每一位教師都會有令人欣喜的,成功的實踐.成功了,靜下心來想一想:為什麼會取得成功 主要收獲在哪裡 抓住自己的成功之點,深入地想,好題材就這樣誕生了.
教學中的失誤是不可避免的.面對失誤我們應該冷靜地想一想:為什麼會失誤 主要症結在哪裡 用什麼方法彌補 應該吸取什麼教訓 ……好題材又誕生了.
(二)錄教學機智.在教育教學中,根據學生情況隨機應變,有時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有位老師在講評作文時,本來先想表揚部分寫得好的,再批評那些寫得差的,看到學生那一雙雙充滿期望的眼神時,他臨時改變主意,選擇學生作文的精彩地方一一作了表揚,結果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學生們都認真地對作文作了精心的修改.第二天,許多傳神的字詞,優美的句子和巧妙的構思,已悄然出現在不同的本子上.還有家長高興地打來電話,說她的孩子回來之後,高興得不得了.沒用家裡人催著做作業,自己認真地將作文改了又改,再認真地譽寫好.而這個孩子原本就是老師准備批評的對象之—.表揚的力量可見一斑.
(三)寫教育偶得.教材是我們的教學依據,但它不一定是完美的,只要我們深入而冷靜地研究思考,你也許會有新的認識或新的疑點,那麼請及時把它寫下來.有所思,必有所得.如果你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做一個有心人的話,你會發現有許多有價值的東西.有位老師看到他校一位老師在評判學生分數時,把作業的最低線定為甲下.好一點的就毫不猶豫地給甲,再好一些的甲上.寫得整潔美觀的,再加上一個蘋果;寫得特別用心或者解題有新意的,加上兩個蘋果.當然,所謂的"蘋果",只不過是一個刻成蘋果狀的小印戳而已.但這種看似"畫餅充飢"式的評分方法,使原本丙丁的學生帶回去的作業簿中也有了甲的佳績,這樣一來,孩子歡天喜地,家長也開心得不得了.所有的孩子的臉上都堆滿了開朗的笑容,孩子們常擠在一起翻開作業本在比誰得的蘋果多,並為了能得更多的蘋果而在暗地裡較勁.反觀自己身邊的老師,給學生留的作業很多,而對學生的評價卻很低,使得家長誤認為孩子學習成績很差而常常訓斥孩子,而學生老是看到自己本上是鮮紅的"╳",自我感覺也越來越差,對學習日漸失去了信心,變得畏畏縮縮的,自然少了那份應有的天真,由此感到我們的教育應以正面教育為主,要少一些"正經",多一點歡顏;少一點"刻薄",多一些變通與關愛,這樣才會取得如同這給"蘋果"一樣的效果.
(四)記學習所悟.平時,我們在閱讀書報時,常有所感,有所悟.記得有位老師看了《誰動了我的乳酪》想到了老師的"金飯碗"光芒不再,感到隨著對教師要求的不斷提高和生源的日漸減少,"末位下崗"已是不爭的事實.惟有不斷地提升自己,方能使"乳酪"永遠屬於自己,由此寫了篇文章《誰動了老師的乳酪》,發表在《教師之友》2002年的7—8合期上,還有位老師看了《美國教師教"蚯蚓"》後在自己的自然教學中也作了類似的嘗試,寫了篇題為《"動"起來教(捉螞蟻)》的文章,收獲還是相當大的.課前她安排學生捉螞蟻,並讓學生把螞蟻裝在能透氣的小瓶子里,這樣學生對螞蟻的生活習性就有了深刻的認識;課上她安排學生畫螞蟻,驅使學生以積極的態度觀察小螞蟻,然後讓學生說螞蟻的身體構造,這樣一來,課本上那些抽象的知識在學生的頭腦中變得具體了,生動了,與學生之間的距離縮短了,因而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相當高漲.教學效果自然是那種灌輸式教學所難以比肩的.我由此感悟到,創設融洽和諧的師生活動情境,可以使學生毫無拘束地全身心地參與到活動當中,進而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這種教學要遠比那種為維護師道尊嚴而人為地拉開師生間距離的做法高明得多.因為師生關系的不民主,最終導致的是師生關系的對立;學生會因"厭惡和尚"而"恨及袈裟",因"惡其師"而"厭其教""輕其理".在講課過程中,感覺上的得心應手,學生思維火花的不斷迸發……你也許會突然得到某種悟性與啟示,產生平時沒有想到的觀點,發現平時沒有注意到的材料.對此,我們要及時記錄下來.
在聽課過程中,作為教師,聽課的機會是很多的,而且大多數情況下,聽到的多數是優質課.通過比較,找出差異.差異就是思維之源,就是產生新觀念和新思想的導火線. 我們還可以從課後師生交談中,學生學習的成功或失敗中捕捉教學隨筆的題材;也可以通過閱讀別人的教育教學論文或從瀏覽教育教學報刊雜志中捕捉.
在寫教育隨筆時,我們可以結合案例,作這兩方面的思考:
1,由點及面作發散性思考.李鎮西老師由學校強迫女兒剪去秀發,想到學校的專制,進而聯想到教育上的種種不民主現象,並就這種現象進行剖析.
2, 由表及裡進行深層挖掘.比如說我們在教育教學中經常碰到學生"頂撞老師"的現象,學生為什麼會頂撞教師 導致這一現象的病源在哪 我們又如何去療救 對這類情況是冷處理還是熱處理 處理的結果如何 通過這件事的處理你得到什麼啟發 如果我們真正思考了,並付諸於行動了,肯定會有收獲的.
四,教育隨筆怎樣寫
很簡單,只要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把身邊真實的世界移到自己的筆下,移到自己的手指間,移到自己的硬碟中即可,不必過分強調邏緝,不必十分講究文采,而是你自然感受的流淌,心靈的私語,智慧的沉澱.有些教師會說自己沒有時間寫東西,抑或是想起寫文章就頭痛,認為這是一件耗時耗力的事,其實不然.在我們和教師接觸的過程中,經常會聽到教師講很多精彩的教育故事,把這些故事寫下來,從口頭的變成書面文字,就是很好的隨筆.
教育隨筆其特色就在一個"隨"字――隨便,隨時,隨手,隨心等.
隨手: 隨筆中涉及的往往是一些即時發生的事件和看到事件當時產生的想法,那種想法也有點火花閃動似的,所以需要及時捕捉,記錄下來.因為扔了一段時間之後,您對事件的記憶可能就不那麼清晰了,故事就很難說得完整,思想的火花可能也消失不見了.所以要養成隨手寫的習慣.如果能堅持記教育日記,那麼您會發現那其中有很多您可能已經不太記得的事,但是在當時它是如何地讓您受到震動.
隨便 :隨筆沒有什麼格式的要求,不需要有什麼論點論據,文字也可長可短,如果用200字就能把您想說的話說清楚了,也不一定要湊到1000字.如果您沒想好這件事說明了什麼,但是這件事卻讓您有所觸動,不說不快,您也不必硬憋著,要找什麼理論做依託,您可以把事情寫出來,讓讀者自己去理解.
隨心 :這里講的隨心有兩層意思,一是隨心所欲,沒有太多的限制;二是筆要隨腦.文章是筆寫出來的,但卻是大腦想出來的,所以隨筆是筆要隨腦.
隨筆要想寫好,必須有自己的獨到之處,或是切入一個事件的角度不同於以往,或是自己的觀點不同於常俗.這一切都需要我們有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有一個善於思考的大腦,所以工作之中要注意觀察.教師生活於學生之中,我們的工作對象是活生生的人,這就給我們提供了豐富的素材.每個孩子都是一本待讀的書,和孩子的每一次傾心的談話,都可以成為我們寫作的素材.工作之餘要讀一點書,用心去思考一些新的教育理念的合理之處及與教育現實的結合點在哪裡,所謂有正確的理念,才會有正確的眼光;有正確的眼光,才能有精彩的發現.
最重要一點是,要想寫好隨筆,關健還在於動筆,動筆寫了,才能有好的隨筆.
很多人說,要我反思一下教學沒問題,但要寫成一篇反思隨筆,則有了壓力 這是因為,通常我們認為反思5分鍾也行,50分鍾也可.可寫文章則不同,5句話總認為算不上文章吧.就是這一觀念影響了大家寫隨筆的積極性.為了使自己改變被動的局面,為什麼不改一改這一舊觀念呢 其實也沒有人規定過教學隨筆不可以只寫五句話.如果是你深思熟慮後的五句話也是好隨筆.
比如:今天的導入不夠理想,因為沒有引起學生的注意力,主要是選擇的素材太陳舊了,時間也用的太多了,今後我得改變.
這是五句話的教學隨筆,我覺得就是一篇好隨筆,可能它不適合發表,但教師寫教學隨筆主要不是用於發表的,而是對自己教學的改變,是為了自己的提高.這隨筆雖然是五句話,但發現了教學存在的問題,找到了問題的原因,並提醒自己要改變.而且這樣的隨筆對工作忙的教師來說,更符合實際.當然,我並不是說寫隨筆只用五句話,而是說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有話則長無話則短,有時間寫則長無時間寫則短.
常寫短隨筆可以克服寫隨筆的危難情緒,可養成勤寫隨筆的習慣,這樣堅持下去,偶爾寫幾篇較長的教學隨筆,可以發表的隨筆並不是難事.文章也是有短到長的,長的隨筆往往是在短隨筆的基礎上加工而成的.教師工作最忙,畢竟也有大快的休息時間,在休息時間里沒有教學工作,正是修改隨筆,完善隨筆的好時機.就拿上面那五句話的隨筆來說吧.可以補充一下這樣的內容.如何導入才能引發學生的注意力 什麼樣的素材才能激發學生的興趣 我第二堂課的導入是如何做的 這樣是問題深入化,再加上正反的兩個導入實例,就形成了一篇好文章,發表也是沒有問題的.
寫隨筆從字數,語言方面比較自由,但也不可以隨便寫,它不是流水賬,也不是教學實錄,它是反思後的結晶,是教學經驗的總結,隨筆也不是日記,如果說一天下來沒有什麼可寫就可以不寫,如果說某一天靈感不斷,寫它個三,四篇也有必要.有感而發是隨筆的主要特徵.而發出的感想是否精華,則與教師的教學理念,知識結構,理論素養,語言表達能力直接相關.有的人只追求隨筆的數量,不關注隨筆的質量,幾十篇下來,風格一個樣,語言一個樣,甚至連描述的教學情節也差不多,每天堅持寫這樣雷同的教學隨筆價值是不大的.寫是一個人內在素養的外化過程,要使外化質量的提高必須有一個不斷內化的過程.因此,學習是必要的,把他人的觀點,知識,方法內化為自己的觀點,知識,方法,才能不斷地寫出令人耳目一新的好隨筆.
有了題材,如何得到一篇高質量的隨筆 你可能通常會覺得有話說不出說不好,這是因為尚缺乏理論積累,還不能從理論高度對手中的素材進行加工,整合,形成並表達出自己獨到的視角.而這個至關重要的錘煉過程要求我們:
1,注重積累相關理論.理論積累並無任何捷徑,只有平常扎扎實實地研讀並作好摘抄,久而久之,再處理起素材來自然會得心應手.
2,認真解讀他人隨筆成果.一般報刊雜志上都有一些非常貼近我們工作實際的教學隨筆,可以細細地分析一下它們是如何總結提煉得出自己觀點的,久而久之,我們也會受到很大啟發,感覺豁然開朗.
五,寫教學隨筆的注意點.
l,立意要新.也就是你所寫的教學心得體會,不僅自己覺得有新意,而且讓別人看後也覺得耳目一新,不可重復別人的觀點.
2,列舉實例要具體生動.在舉例時一定要把事實講明白,使讀者看後既懂,又能學會用.
3,要做到小中見大.從個別具體的事例出發,能體現出一般規律.注意把中心思想集中到一點上來,反映較深刻的問題和道理.使讀者透過現象看本質,通過個性看共性.
4,文章結構可多樣化.教學隨筆沒有一個固定的格式.可以先簡述文章的中心以及寫此文的目的,再列舉實例說清楚事實及過程,最後歸納小結教學的心得體會.
願大家從現在起,將自己的教學實踐和思想凝聚成文字,"我手寫我心",每天,每周擠時間寫一點,堅持不懈,日積月累,必將在教育征途中留下自己成長的軌跡!

㈧ 什麼是讀書筆記怎麼寫要寫些什麼內容

讀書筆記是人們在讀書時為幫助記憶而寫的一種應用文體。自古以來,我國的文人、學者都很重視做讀書筆記。做讀書筆記既是消化書本知識的有效手段,又可以積累有用的材料,訓練思維的邏輯性和條理性,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讀書筆記,它不重在於你寫了多少篇,寫的怎麼樣?關鍵是你是否在讀書時善於做讀書筆記呢?明確做讀書筆記對你來說有什麼意義?你的目標是什麼?因此,我們在檢查教師讀書筆記的時候,不僅檢查教師寫了多少篇?更重要地是看教師讀書筆記的內容,所表現出來的讀書反思、讀書方法、讀書經驗和讀書目標等。

讀書筆記不是把一本書的要點記下來就算。先記下這本書有多少篇,內容主要講什麼的。再記下其中的要點是什麼,還要寫出自己對這些要點的看法,寫出自己的意見。還摘出其中精彩的話,說出自己的看法,最後提到改正書中文字的脫誤。從「三讀其辭而悲之」看,「三」字虛數,表示反復讀。可見韓愈碰到其中精彩的話,不是看過就算,是要反復讀的。這就是韓愈寫的摘要的讀書筆記。裡面確實摘記了要點,但還要寫出自己對這些要點的看法,包括表達出自己的感情。還要對全書的內容作概括的說明。那就不光把一本書讀過就算,讀後還要思考,從全書的內容到精彩的篇章,到精彩的話都要考慮,直到對書中的錯字都不放過。從這里,我們既可以學習怎樣寫摘要的讀書筆記,還可以學習他是怎樣讀書的。

㈨ 讀書筆記總結怎麼寫啊

我們在閱讀書籍或文章時,遇到文中精彩的部分或好詞佳句和自己的心得、體會,隨時隨地把它寫下來的一種文體。讀書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這「手到」就是讀書筆記。讀完一篇文章或一本書後,應根據不同情況,寫好讀書筆記。寫讀書筆記,對於深入理解、牢固掌握所學到的知識,對於積累學習資料,以備不時之需,很有必要。

作讀書筆記不僅能提高閱讀書、文的效率,而且能提高科學研究和寫作能力。通過學習和實踐使學生充分認識到圖書館的作用,不但學到了知識,鍛煉了能力,更激發了學生的探索欲。

最簡單的一種做讀書筆記的方法是「摘抄法」。

所謂摘抄就是讀一本書、一篇文章,把其中的一些好的句子和段落摘下來,抄在本子上或卡片上。

摘抄的內容要根據自己的需要來定。可以抄錄領袖導師的教導,思想家、文學家、科學家的至理名言,人民群眾、英雄人物的豪言壯語和格言諺語......例如:

在科學上沒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勞苦沿著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達到光輝的頂點。——馬克思

還可以摘抄下你感興趣的詞段。

讀書筆記的主要內容:

摘抄精美語句,語段,詞語。

寫讀後感或讀書心得,內容鑒賞,探討主題,評論人物,評品語言。

讀書筆記一般分為摘錄、提綱、批註、心得幾種,格式及寫法並不艱深,心得筆記中的讀後感有點麻煩,但只要懂得論點、論據和論證這三要素的關系,就會輕松拿下,因為讀後感不過就是一種議論文而已。很多應用文種只有在將來的工作實踐中才能具體應用,而讀書筆記屬日用文類,應即學即用。

常用的形式有:

提綱式—— 以記住書的主要內容為目的。通過編寫內容提綱,明確主要和次要的內容。

摘錄式——主要是為了積累詞彙、句子。可以摘錄優美的詞語,精彩的句子、段落、供日後熟讀、背誦和運用。

仿寫式——為了能做到學以致用,可模仿所摘錄的精彩句子,段落進行仿寫,達到學會運用。

評論式——主要是對讀物中的人物、事件加以評論,以肯定其思想藝術價值如何。可分為書名、主要內容、評論意見。

心得式——為了記下自己感受最深的內容,記下讀了什麼書,書中哪些內容自己教育最深,聯系實際寫出自己的感受。即隨感。

存疑式——主要是記錄讀書中遇到的疑難問題,邊讀邊記,以後再分別進行詢問請教,達到弄懂的目的。

簡縮式——為了記住故事梗概、讀了一篇較長文章後,可抓住主要內容,把它縮寫成短文。

摘要式

即將書中或文章中一些重要觀點、精彩精闢語句,有用數據和材料摘抄下來,目的是積累各種資料,為科研、教學、學習和工作作好准備。可按原書或原文系統摘錄;也可摘錄重要論點和段落;還可摘錄重要數字。

摘要式讀書筆記,是在讀書時把與自己學習、工作、研究的問題有關的語句、段落等按原文准確無誤地抄錄下來。摘錄原文後要註明出處,包括題目、作者、出版單位、出版日期,頁碼等,便於引用和核實。摘錄要有選擇,以是否有用作為摘錄的標准。摘錄式筆記可分為:

索引式

索引讀書筆記是只記錄文章的題目、出處的筆記。如書刊篇目名、編著者、出版年月日、藏書處。如果是書,要記冊、章、節,如果是期刊,要記期號,報紙要記年月日和版面,以備日後查找方便。例如:庄照:《也談為誰立傳》,《光明日報·〈史學〉》。

抄錄原文式

抄錄原文讀書筆記就是照抄書刊文獻中與自己學習、研究有關的精彩語句、段落等作為日後應用的原始材料。摘抄原文要寫上分類題目,在引文後面註明出處。

評注式

評注式讀書筆記不單是摘錄,而且要把自己對讀物內容的主要觀點、材料的看法寫出來,其中自然也包括表達出筆記作者的感情。評注式筆記有時對摘錄的要點做概括的說明。

評注式讀書筆記常用方法有書頭批註。即在書中重要地方用筆打上符號或在空白處加批註、折頁作記號;也可用提綱方法把書和文章論點或主要論據扼要記敘下來;還可用摘要式綜合全文要點、記下主要內容;讀完全書或全文對得失加以評論也是一種方法。

評注式筆記有下列幾種:

書頭批註

書頭批註,是一種最簡易的讀書筆記作法。就是在讀書的時候,把書中重要的地方和自己體會最深的地方,用筆在字句旁邊的空白處打上個符號,或者在空白處加批註,或者是折頁、夾紙條作記號等等。這種筆記方法不但對書中的內容可以加深理解,也為日後查找提供了方便。

提綱

提綱是用綱要的形式把一本書或一篇文章的論點、論據提綱摯領地敘述出來。提綱可按原文的章節、段落層次,把主要的內容扼要地寫出來。提綱讀書筆記可以採用原文的語句和自己的語言相結合的方式來寫。

提要

提要和提綱不同。提綱是逐段寫出來的要點,提要是綜合全文寫出要點。提要可以完全用自己的語言扼要地寫出讀物的內容。提要除客觀敘述讀物內容外,帶有一些評述的性質。

另一種提要,是對一篇文章或一本書的內容梗概作簡要的說明。

評注讀書

評注讀書筆記,是讀完讀物後對它的得失加以評論,或對疑難之點加以注釋,這樣的讀書筆記叫作評注筆記。例如魯迅讀《蕙櫋雜志》中的一段:清嚴無照《蕙櫋雜志》:西湖有嚴嵩和鄂王《滿江紅》詞石刻,甚宏壯。詞即慷慨,書亦瘦勁可觀,末題華蓋大學士。後人磨去姓名,改題夏言。雖屬可鄙,然亦足以懲奸矣。

案:嚴嵩篇和岳飛詞,有如是作為,後人留詞改名,有如是自欺,嚴先生以為可筆而又許其懲奸,有如是兩可。寥寥六十字,寫盡三態。(魯迅《集外集拾遺·書苑折枝(二)》)

補充原文

補充原文的讀書筆記,是在讀完原書或文章之後,感到有不滿足的地方進行補充。需要注意的是補充原文不是隨意地加以補充,而是要圍繞中心思想加以引申或發揮。

心得式

心得式讀書筆記,即讀後感。是讀書或讀文章後寫出的自己的認識、感想、體會和啟發。常用方法有:札記,它是摘記要點與心得結合的產物;心得,也叫讀後感。將讀書體會、感想、收獲寫出來;綜合觀點、見解,提出自己看法並記錄下來,也是很好的讀書方法。

心得式讀書筆記,是在讀書之後寫出自己的認識、感想、體會和得到的啟發與收獲的一種筆記。它有如下幾種:

札記

札記,是讀書時把摘記的要點和心得結合起來寫成的。這種札記的形式是靈活多樣的。可長可短。

心得

心得筆記也叫讀後感。讀書後把自己的體會、感想、收獲寫出來。這些讀書筆記,可以寫讀書時的心得體會,也可以寫對原文的某些論點的發揮或提出批評、商榷的意見。寫這種筆記,一般是以自己的語言為主,也可適當地引用原文。

綜合讀書

綜合讀書筆記是讀了幾本或幾篇論述同一問題的書文後,抓住中心評論它們的觀點、見解,提出自己看法的筆記。

上述三種類型的讀書筆記,不論採用哪一種類型,目的都是為學習、工作、科學研究和寫作服務。作筆記時開始可採用摘要式,以後讀書多了,有了比較,產生了看法,就可以寫譯注式,至於心得式是更進一步了,它是屬於科學研究的范疇[1]。

表現形式

編輯

讀書筆記的形式多種多樣。主要形式有:

筆記本

成冊筆記本可用來抄原文、寫提綱、記心得、寫綜述。長處是便於保存,缺點是不便分類,但可按類單獨成冊。

活頁本

活頁本可用來記各種各樣筆記。便於分類,節約紙張也便於日後查閱。

卡片

便於分類,可按目排列,便於靈活調動又節省紙張,但篇幅小,內容不宜長。

剪報

把報紙和有用資料剪下來,長文章可貼在筆記本或活頁本上,短小材料可貼在卡片上。剪報材料可加評注,也可分類張貼,要註明出處,以便使用。

全文復印

重要讀書材料,為保持完整性,可全文復印編目分類留用。

記憶

如果能用大腦記下來的話就能更好地在生活中運用筆記中的知識,何樂而不為呢?

書簽式

平時讀書時遇到需要背誦的內容,可記在書簽上,夾在書里、放在口袋裡或插在專放書簽的袋子里 ,一有空就讀一讀背一背,記得牢為止,再把它存放起來。可以幫助記憶。

圖像式

閱讀完之後,可以將書中的主要內容和重點整理成概念圖或思維導圖,這樣相對對傳統的文字式讀書筆記,更加方便快捷。

熱點內容
景陽說道德經 發布:2025-05-15 19:05:25 瀏覽:901
海口勞動法底薪是多少 發布:2025-05-15 18:59:49 瀏覽:27
法律知識網路課答案百度 發布:2025-05-15 18:49:47 瀏覽:505
2016法律援助志願者 發布:2025-05-15 18:33:20 瀏覽:690
2014年勞動合同法解讀 發布:2025-05-15 18:17:36 瀏覽:389
刑法槍斃 發布:2025-05-15 18:06:59 瀏覽:495
法院聘用製法警 發布:2025-05-15 18:01:11 瀏覽:948
考試作弊的刑法 發布:2025-05-15 18:00:37 瀏覽:988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屬於 發布:2025-05-15 17:59:52 瀏覽:37
經濟法基礎第一章第一節講義 發布:2025-05-15 17:54:33 瀏覽: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