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工資糾紛
『壹』 工資糾紛找什麼部門解決
產生工資糾紛的,勞動者可以向勞動監察部門投訴,有權要求有關部門依法處理,或者依法申請仲裁、提起訴訟。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三十條
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勞動合同約定和國家規定,向勞動者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用人單位拖欠或者未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勞動者可以依法向當地人民法院申請支付令,人民法院應當依法發出支付令。
第七十七條
勞動者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有權要求有關部門依法處理,或者依法申請仲裁、提起訴訟。
第八十五條
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支付勞動報酬、加班費或者經濟補償;勞動報酬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應當支付其差額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責令用人單位按應付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標准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或者國家規定及時足額支付勞動者勞動報酬的;(二)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勞動者工資的;(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費的;(四)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未依照本法規定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七十七條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可以依法申請調解、仲裁、提起訴訟,也可以協商解決。
調解原則適用於仲裁和訴訟程序。
『貳』 勞動合同法拖欠工資條款
法律分析:勞動法中關於拖欠工資的規定為: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不得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意思就是,工資的給付應該按照簽訂的合同,每個月按時,並且數額要足夠的給付工資,沒有正當理由不可以剋扣員工的工資。在工資問題上發生爭議可以向勞動仲裁委提起仲裁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四十九條 確定和調整最低工資標准應當綜合參考下列因素:(一)勞動者本人及平均贍養人口的最低生活費用;(二)社會平均工資水平;(三)勞動生產率;(四)就業狀況;(五)地區之間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
第五十條 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不得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
『叄』 簽訂了跟約定工資不符的勞動合同,工資還是分兩個公司發放,這樣後面如果遇到糾紛,要收集什麼證據維權
收集實際工資的發放記錄,工資條和銀行流水等證據。如果勞動者在簽訂勞動合同時,並未提出對於工資的異議,那麼勞動合同是有效的,工資發放應以勞動合同為准,但是勞動者與一家公司簽訂勞動合同,就應該由該公司支付所有的勞動報酬,不能分兩家公司發放工資。
法律分析
首先,勞動者與所在公司簽訂勞動合同,如無特殊情況,合同寫的工資應與約定的工資一致。因為雙方簽訂勞動合同前,即在勞動者進行面試時,雙方就工資問題是經過協商的,並且是經協商取得一致才確定建立勞動關系。所以,即使要簽勞動合同,也必須跟約定的工資一致。其次,如果簽訂勞動合同時,發現寫的工資跟約定的不一致,雙方對工資條款未提出異議的,並且簽字確認的,那麼合同有效,受法律保護的。之後,雙方若是因為工資不一致產生糾紛的,將以勞動合同寫的工資條款為准。最後,員工簽訂合同時,發現勞動合同寫的工資跟約定的工資不一致,要及時提出異議,否則簽訂後將產生效力。因為雙方在簽訂勞動合同前就工資問題做的約定,雙方協商一致有效,但是隨後簽訂勞動合同時,公司又寫了與約定不一致的工資,其實就是對工資條款做了新約定,一旦雙方就此協商一致,並在勞動合同上簽字確認,那麼可以推翻先前的約定,即工資以勞動合同的約定為准。工資分兩個公司發放是不合法的,因為工資是要根據勞動合同來發的,如果勞動者沒有在另一家公司工作或者簽訂勞動合同,就沒有與另一家公司建立勞動關系,不應該由另一家公司發放勞動者工資。另一家公司給勞動者發放工資的話,倘若發生糾紛,勞動者可以憑借工資發放記錄等證據,以未簽訂勞動合同為由舉報該公司。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三條 訂立勞動合同,應當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願、協商一致、誠實信用的原則。依法訂立的勞動合同具有約束力,用人單位與勞動者應當履行勞動合同約定的義務。
第八十二條 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不與勞動者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自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之日起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