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年司法考試經濟法真題
① 2020司法考試客觀題每日一練【經濟法】-多項選擇題【12.25】
一、多項選擇題。每題所設選項中至少有兩個正確答案,多選、少選、錯選或不選均不得分。
1.在加大房地產市場宏觀調控的形勢下,某市政府對該市房地產開發的管理現狀進行檢查,發現以下情況,其中哪些做法是需要糾正的?(2017/一/74)
A.房地產建設用地的供應,在充分利用現有建設用地的同時,放寬佔用農用地和開發未利用地的條件
B.土地使用權出讓,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市規劃或年度建設用地計劃之一即可
C.預售商品房,要求開發商交清全部土地使用權出讓金,取得土地使用權證書,並持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等
D.採取稅收減免等方面的優惠措施,鼓勵房地產開發企業開發建設商業辦公類住宅,方便市民改作居住用途
參考答案
1.【考點】建設用地管理(國家建設用地);房地產開發制度(房地產開發項目管理);房地產交易制度(商品房預售與按揭)
【答案】ABD。解析:《土地管理法》第二十二條第一款規定,“城市建設用地規模應當符合國家規定的標准,充分利用現有建設用地,不佔或者盡量少佔農用地”。《土地管理法》第三十八條第一款規定,“國家鼓勵單位和個人按照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在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前提下,開發未利用的土地;適宜開發為農用地的,應當優先開發成農用地”。A項符合題意,當選。
《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十條規定,“土地使用權出讓,必須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市規劃和年度建設用地計劃”。土地使用權出讓,應同時符合3個規劃(或計劃)。B項符合題意,當選。
《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四十五條規定,“商品房預售,應當符合下列條件:(一)已交付全部土地使用權出讓金,取得土地使用權證書;(二)持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三)按提供預售的商品房計算,投入開發建設的資金達到工程建設總投資的百分之二十五以上,並已經確定施工進度和竣工交付日期;(四)向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房產管理部門辦理預售登記,取得商品房預售許可證明。商品房預售人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將預售合同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房產管理部門和土地管理部門登記備案。商品房預售所得款項,必須用於有關的工程建設”。預售商品房,應符合4個條件,包括取得土地使用權證和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等。C項不符合題意,不當選。
《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二十九條規定,“國家採取稅收等方面的優惠措施,鼓勵和扶持房地產開發企業開發建設居民住宅”。而不是商業辦公類住宅,哪怕是方便市民的“商改住”。D項符合題意,當選。
故本題選ABD。
② 2021司法考試每日一練:經濟法-多項選擇題(1.12)
一、多項選擇題
1.根據《商業銀行法》,關於商業銀行的設立和變更,下列哪些說法是正確的?(2012/一/67)
A.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可以根據審慎監管的要求,在法定標準的基礎上提高商業銀行設立的注冊資本最低限額
B.商業銀行的組織形式、組織機構適用《公司法》
C.商業銀行的分立、合並不適用《公司法》
D.任何單位和個人購買商業銀行股份總額5%以上的,應事先經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批准
參考答案
1.【考點】商業銀行的設立和變更
【答案】ABD
解析:《商業銀行法》第十三條第二款規定,“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根據審慎監管的要求可以調整注冊資本最低限額,但不得少於前款規定的限額”。依據審慎監管原則,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可以提高商業銀行的注冊資本最低限額,但是不能降低。A項正確,當選。
《商業銀行法》第十七條第一款規定,“商業銀行的組織形式、組織機構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的規定”。《商業銀行法》第二十五條第一款規定,“商業銀行的分立、合並,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的規定”。B項正確,當選。C項錯誤,不當選。
《商業銀行法》第二十八條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購買商業銀行股份總額百分之五以上的,應當事先經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批准”。該條規定了對投資商業銀行的限制。D項正確,當選。
故本題選ABD。
③ 2021司法考試每日一練:經濟法-單項選擇題(1.21)
一、單項選擇題
1.關於個人所得稅,下列哪些表述是正確的?(2015/一/69)
A.以課稅對象為劃分標准,個人所得稅屬於動態財產稅
B.非居民納稅人是指不具有中國國籍但有來源於中國境內所得的個人
C.居民納稅人從中國境內、境外取得的所得均應依法繳納個人所得稅
D.勞務報酬所得適用比例稅率,對勞務報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的,可實行加成徵收
參考答案
1.【考點】稅法概述(稅法的概念和調整對象);個人所得稅法(個人所得稅的基本內容)
【答案】C
解析:個人所得稅屬於所得稅而非財產稅。A項錯誤,不當選。
《個人所得稅法》第一條第二款規定,“在中國境內無住所又不居住,或者無住所而一個納稅年度內在中國境內居住累計不滿一百八十三天的個人,為非居民個人。非居民個人從中國境內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規定繳納個人所得稅”。即採用住所加居住標准而非國籍標准。B項錯誤,不當選。
《個人所得稅法》第一條第一款規定,“在中國境內有住所,或者無住所而一個納稅年度內在中國境內居住累計滿一百八十三天的個人,為居民個人。居民個人從中國境內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規定繳納個人所得稅”。C項正確,當選。
根據《個人所得稅法》第二條第二款規定,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屬於居民個人綜合所得,按納稅年度合並計算個人所得稅。《個人所得稅法》第三條第(一)項規定,“綜合所得,適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D項錯誤,不當選。
故本題選C。
④ 2021司法考試每日一練:經濟法-多項選擇題(12.22)
一、多項選擇題
1.某商業銀行違反審慎經營規則,造成資本和資產狀況惡化,嚴重危及穩健運行,損害存款人和其他客戶合法權益。對此,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對該銀行依法可採取下列哪些措施?(2013/一/69)
A.限制分配紅利和其他收入
B.限制工資總額
C.責令調整高級管理人員
D.責令減員增效
參考答案
1.【考點】監督管理措施
【答案】AC
解析:《銀行業監督管理法》第三十七條第一款規定,“銀行業金融機構違反審慎經營規則的,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或者其省一級派出機構應當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的,或者其行為嚴重危及該銀行業金融機構的穩健運行、損害存款人和其他客戶合法權益的,經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或者其省一級派出機構負責人批准,可以區別情形,採取下列措施:
(一)責令暫停部分業務、停止批准開辦新業務;
(二)限制分配紅利和其他收入;
(三)限制資產轉讓;
(四)責令控股股東轉讓股權或者限制有關股東的權利;
(五)責令調整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或者限制其權利;
(六)停止批准增設分支機構”。A、C兩項符合題意,當選。B、D兩項不符合題意,不當選。
故本題選AC。
⑤ 2021司法考試每日一練:經濟法-多項選擇題(2.19)
一、多項選擇題
1.甲公司欠稅40萬元,稅務局要查封其相應價值產品。甲公司經理說:“乙公司欠我公司60萬元貨款,貴局不如行使代位權直接去乙公司收取現金。”該局遂通知乙公司繳納甲公司的欠稅,乙公司不配合;該局責令其限期繳納,乙公司逾期未繳納;該局隨即採取了稅收強制執行措施。關於稅務局的行為,下列哪些選項是錯誤的?(2013/一/70)
A.只要甲公司欠稅,乙公司又欠甲公司貨款,該局就有權行使 代位權
B.如代位權成立,即使乙公司不配合,該局也有權直接向乙公司行使
C.本案中,該局有權責令乙公司限期繳納
D.本案中,該局有權向乙公司採取稅收強制執行措施
參考答案
1.【考點】稅收徵收管理法(稅款徵收)
【答案】ABCD
解析:《稅收徵收管理法》第五十條第一款規定,“欠繳稅款的納稅人因怠於行使到期債權,或者放棄到期債權,或者無償轉讓財產,或者以明顯不合理的低價轉讓財產而受讓人知道該情形,對國家稅收造成損害的,稅務機關可以依照合同法第七十三條、第七十四條的規定行使代位權、撤銷權”。本題中欠稅的甲公司並無上述行為,且有相應價值產品以供查封,不會對國家稅收造成損害,所以稅務機關無權行使代位權。A項錯誤,當選。
根據上述規定,稅務機關應按《合同法》有關規定行使代位權。《合同法》第七十三條第一款規定,“因債務人怠於行使其到期債權,對債權人造成損害的,債權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請求以自己的名義代位行使債務人的債權,但該債權專屬於債務人自身的除外”。本題中,如果代位權成立,次債務人乙公司對債權人稅務局行使代位權提出異議(題中的“不配合”),此時稅務局不得以自己的公權力直接行使代位權,而應向法院請求行使債權。B項錯誤,當選。
《稅收徵收管理法》第四十條規定,“從事生產、經營的納稅人、扣繳義務人未按照規定的期限繳納或者解繳稅款,納稅擔保人未按照規定的期限繳納所擔保的稅款,由稅務機關責令限期繳納,逾期仍未繳納的,經縣以上稅務局(分局)局長批准,稅務機關可以採取下列強制執行措施:……”因此稅務機關責令限期繳納和採取稅收強制執行措施的適用對象是從事生產、經營的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和納稅擔保人,本題中的乙公司並非其適用對象。C、D兩項錯誤,當選。
故本題選ABCD。
⑥ 2020司法考試客觀題每日一練【經濟法】-不定項選擇題【12.25】
一、不定項選擇題。每題所設選項中有一個或多個正確答案,多選、錯選或不選均不得分。
甲房地產公司與乙國有工業公司簽訂《合作協議》,在乙公司原有的倉庫用地上開發商品房。雙方約定,共同成立“玫園置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玫園公司”)。甲公司投入開發資金,乙公司負責將該土地上原有的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變為出讓土地使用權,然後將出讓土地使用權作為出資投入玫園公司。
玫園公司與丙勞務派遣公司簽訂協議,由其派遣王某到玫園公司擔任保潔員。不久,甲、乙產生糾紛,經營停頓。玫園公司以簽訂派遣協議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為由,將王某退回丙公司,丙公司遂以此為由解除王某的勞動合同。
根據上述材料,請回答第1~3題:
1.關於該土地使用權由劃撥轉為出讓,下列說法正確的是:(2012/一/92)
A.將劃撥土地使用權轉為出讓土地使用權後再行轉讓屬於土地投機,為法律所禁止
B.乙公司應當先將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給玫園公司,然後由後者向政府申請辦理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
C.該土地使用權由劃撥轉為出讓,應當報有批准權的政府審批,經批准後方可辦理土地使用權出讓手續
D.如乙公司取得該地塊的出讓土地使用權,則只能自己進行開發,不能與他人合作開發
2.關於甲、乙雙方簽訂的《合作協議》的性質,下列選項正確的是:(2012/一/93)
A.房地產開發合同
B.房地產轉讓合同
C.土地使用權轉讓合同
D.國有資產合作經營合同
3.開發期間,由於政府實施商品房限購政策,甲公司因其已開發項目滯銷而陷於財務困境,致玫園公司經營陷於停頓,甲乙雙方發生糾紛,乙公司主張合同無效。下列理由依法不能成立的是:(2012/一/94)
A.該合同為乙公司前任經理所簽訂,現該經理已被撤換
B.簽訂合同時,該土地還是劃撥土地使用權
C.根據《合作協議》,乙公司僅享有玫園公司40%的股份,現在因該地段新建地鐵導致地價上漲,乙公司所佔股份偏低,屬於國有資產流失
D.乙公司無房地產開發資格,無權參與房地產開發
參考答案
1.【考點】國有土地使用權(劃撥土地使用權);房地產交易制度(房地產轉讓)
【答案】C。解析:《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二十八條規定,“依法取得的土地使用權,可以依照本法和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作價入股,合資、合作開發經營房地產”。A、D兩項錯誤,不當選。
《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四十條規定,“以劃撥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的,轉讓房地產時,應當按照國務院規定,報有批准權的人民政府審批。有批准權的人民政府准予轉讓的,應當由受讓方辦理土地使用權出讓手續,並依照國家有關規定繳納土地使用權出讓金。以劃撥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的,轉讓房地產報批時,有批准權的人民政府按照國務院規定決定可以不辦理土地使用權出讓手續的,轉讓方應當按照國務院規定將轉讓房地產所獲收益中的土地收益上繳國家或者作其他處理”。本題中雙方約定乙公司將劃撥土地使用權轉為出讓土地使用權後,以出讓土地使用權作為出資,意味著乙公司須自己向有批准權的人民政府申請,經批准後辦理出讓手續,將出讓土地使用權轉移給玫園公司,而不是直接將劃撥土地使用權轉移給玫園公司。B項錯誤,不當選。C項正確,當選。
故本題選C。
2.【考點】房地產開發制度
【答案】A。解析:《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二條第三款規定,“本法所稱房地產開發,是指在依據本法取得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土地上進行基礎設施、房屋建設的行為”。《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三十七條規定,“房地產轉讓,是指房地產權利人通過買賣、贈與或者其他合法方式將其房地產轉移給他人的行為”。《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第十九條第一款規定,“土地使用權轉讓是指土地使用者將土地使用權再轉移的行為,包括出售、交換和贈與”。
本題中甲、乙雙方簽訂《合作協議》,目的是在乙原有的倉庫用地上開發商品房用以營利,而不是為了將乙原來享有的土地使用權轉讓給甲,也不是為了將乙原有的倉庫及土地使用權轉讓給甲,即合同的目的在於開發,不在於轉讓,所以該協議是典型的房地產開發合同,不是房地產轉讓合同和土地使用權轉讓合同。A項正確,當選。B、C兩項錯誤,不當選。
甲、乙合作的目的是營利,不是國有資產的經營,所以該合同不屬於國有資產合作經營合同(實際上,國有資產合作經營是一個非常寬泛的概念,難以定性為一種獨立的合同類型)。D項錯誤,不當選。
故本題選A。
3.【考點】房地產開發制度
【答案】ABCD。解析:《民法總則》第六十一條第二款規定,“法定代表人以法人名義從事的民事活動,其法律後果由法人承受”。本題中《合作協議》由乙公司前任經理簽訂,如果該經理當時是法定代表人,法定代表人的行為即為乙公司的行為,如果該經理不是法定代表人,而是乙公司委託的代理人,乙公司仍應承受該經理簽約行為產生的法律後果。因此,不論該經理是法定代表人還是委託代理人,其以乙公司名義簽訂的合同均直接約束乙公司,合同生效後,該經理被撤換的事實對合同效力不產生任何影響。A項錯誤,當選。
根據對第14題的分析可知,劃撥土地使用權可以作價入股、合資、合作開發經營房地產。B項錯誤,當選。
只要簽訂《合作協議》時,乙公司享有的土地使用權作價合理,就不存在國有資產流失問題。協議簽訂後,由於其他原因導致地價上漲或下降都屬於正常的商業風險,乙公司不能主張國有資產流失。C項錯誤,當選。
乙公司和甲公司的合作形式是成立一家獨立的公司進行房地產開發,只要新成立的公司具有房地產開發資格即可,乙公司和甲公司作為股東,不需要具有房地產開發資格。D項錯誤,當選。
故本題選A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