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近代經濟法

近代經濟法

發布時間: 2020-12-27 08:43:07

1. 綜合知識一般考什麼

一個是綜合知識,另一個是職業能力測試,綜合知識也叫公共基礎知識,就是考政治,法律,經濟,時事政治,公文等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必備的常識,而職業能力測試考的是行政職業能力測驗方面的,主要包括數量關系,言語理解與表達,判斷推理,和資料分析等內容。
總體上看這門課的考試內容和公務員的差不多,而且試題難度要比公務員考試的稍微簡單。下面說說考試的重點,綜合知識的重點就在於政治,法律,公文等部分,這3部分佔的比重比較大,而其他的相對小,而且綜合知識的復習偏重於記憶,而職業能力測試前面提到的四個部分都是重點,而且分值分布比較均勻,就難度而已,判斷推理(圖形推理)的難度較大。

2. 成人高考都考哪些科目

成人高考的科目因專業不同,考試的科目也不同,具體如下:

(1)法學考試的科目:政治、外語、民法

(2)農學考試的科目:政治、外語、生態學基礎。

(3)體育類考試的科目:政治、外語、教育理論。

(4)藝術類(一級學科)考試的科目:政治、外語、藝術概論。

(5)教育學(職業教育類一級學科除外)考試的科目:政治、外語、教育理論。

(6)醫學(中醫學類、葯學類等兩個一級學科除外)考試的科目:政治、外語、醫學綜合。

(7)哲學、文學(藝術類除外)、歷史學以及中醫、中葯學(一級學科)考試的科目:政治、外語、大學語文。

(8)工學、理學(生物科學類、地理科學類、環境科學類、心理學類等四個一級學科除外)考試的科目:政治、外語、高數(一)。

(9)經濟學、管理學以及職業教育類、生物科學類、地理科學類、環境科學類、心理學類、葯學類(除中葯學類外)等六個一級學科考試的科目:政治、外語、高數(二)。

(2)近代經濟法擴展閱讀:

1、高考並非中國公民獲得文憑學歷的惟一途徑,還有成人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電大和遠程學歷教育等途徑,所取得學歷都是國家認可的學歷。

2、普通高等學校根據考生成績,按已確定的招生計劃,德、智、體全面衡量,擇優錄取。高考由教育部統一組織調度,教育部考試中心或實行自主命題的省級教育考試院命制試題。

3、成人高考同普通高考一樣,都是選拔人才的國家考試,只是由於本身的學習特徵需要,才在學習形式等環節上有所差別,進行了一定區分。

4、成人高考分高起專、高起本、專升本,選拔要求因層次、地域、學科、專業的不同而有所區別。學習形式存在全脫產(全日制)、半脫產(業余)、函授(自學為主,集中面授為輔)三種形式。

3. 財務管理和會計學有什麼區別

一、會計學和財務管理的區別

(一)會計學:說白了,就是做賬,把企業的發票等票據做成會計憑證,再登記入賬,然後編制報表!其實質是,把已經發生的經濟業務系統的核算一遍,以便報表使用者可以很清晰的看到企業的各項業務,各項資產的金額,已經本期實現的收益!

(二)財務管理:相比較與會計,傾向於對資金在使用前和使用中的管理,當然也包括使用後的管理!說白了就是,學習如何使用企業的資金,如何籌集企業的資金(錢不夠花的時候),用完以後,反思下這么用是否合理!

二、兩者的聯系

(一)會計做的帳以及報表,是財務管理者最重要的數據來源,財務管理分析大部分就是使用報表的數據!

(二)學會計的必須得懂財務管理,學財務管理的必須要懂會計。因為,兩者很多時候是互補的!

三、關於兩個專業的其他問題

(一)會計專業的學生必定會設置財務管理課程;財務管理專業學生必定也會設置會計課程。

(二)這兩個專業的學生畢業之後,他們找的工作基本是互通的。也就是會計專業的學生可以找的工作,財務管理專業學生也可以找;財務管理專業學生可以找的工作,會計專業的學生也可以找。

四、如何選擇這兩個專業

如果你更喜歡踏踏實實,仔仔細細的核算每一筆業務,那麼去學會計專業。

如果你更喜歡思考如何使用一筆錢,如果湊集一筆錢,如何從銀行貸到款,如何讓企業少花一點錢,那麼去學財務管理!

急速通關計劃 ACCA全球私播課 大學生僱主直通車計劃 周末面授班 寒暑假沖刺班 其他課程

4. 世界近代史:美國政府實行什麼經濟法令又有那些內容

從美國建國223年以來的歷史看,美國的經濟政策最主要有以下十個方面:

其一,改革開放專和調整政策,在近代屬有過三次改革和調整高潮,在現代有過四次改革調整高潮。其二,政府幹預和市場政策。
其三,自由競爭和壟斷政策。
其四,經濟增長和周期政策。
其五,貿易自由和保護政策。
其六,關稅政策和稅收政策。
其七,財政金融和貨幣政策。
其八,工、農、商、交、訊協調政策。
其九,社會保障和扶貧政策。
其十,持續發展和環境政策。
這些政策都是在實踐中逐步完善和發展的。

自美利堅合眾國成立以來的223年間,先後經歷了八次重大的經濟改革和調整。限於時間,我們的講座著重說明每次改革的重點和主要影響。

在近現代世界史上,美國改革調整之多和比較及時,為世界各大國之最,其作用之大也是不少國家所不及的,研究美國史必須對它的政策調整和改革有足夠的重視。美國歷史上的八次改革浪潮,是和歷史發展的關鍵時期,和美國市場經濟,和資本主義的發展相密切聯系的。

5. 中國自考教育中心網

01 03708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10 00243 民事訴訟法
02 03709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
11 00244 經濟法專概論(法律類)
03 00015 英語屬二
12 00245 刑法
04 00223 中國法制史
13 00246 國際經濟法概論
05 00226 知識產權法
14 00247 國際法
06 00227 國際私法
15 00260 刑事訴訟法學
07 00228 環境與資源保護法
16 00261 行政法
08 00230 合同法
17 05677 法理學
09 00242 民法學
18 05679 憲法學

你如果本身專業是其他,需要考這些。不過因為你是本科,公共課部分是可以免考的。

6. 中國近代第一次經濟立法的影響

當代中國經濟立法的歷程可以分為下列三個階段 1.第一階段:計劃經濟時期(1949—1978)這一階段自新中國建立到黨中央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計二十九年時間,中國大陸共頒布一千七百多種重要法規,其中經濟法規佔半數以上〔1〕。 但此時的經濟法尚未以一門專業法學和一項獨立的法律部門的形式出現,所謂「經濟法」只是行政全面控制經濟的法律表現,是計劃經濟的工具,它主要調整國家在組織領導經濟生活中的縱向關系,其實質是經濟領域中的行政關系,它往往與黨的政策混為一體。因此,這時的經濟法不是現代意義上的經濟法。 2.第二階段:計劃經濟與市場經濟結合時期(1979—1991)這期間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通過的法律達104部,其中經濟法48部,約佔50%,平均每年有四部經濟法出台〔2〕;國務院發布或批準的法規596部,其中經濟法規425部,約佔71%,平均每年頒布33部經濟法規〔3〕;地方人大及其常委會發布的地方性法規2483部,其中經濟法規611部, 約佔25%〔4〕,平均每年發布47部經濟法規。 這是中國改革開放後第一次經濟立法高潮。 這次經濟立法高潮開始於1979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確立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和依法治國的基本原則。1979年葉劍英同志在五屆人大二次會議上強調:「我們還需要經濟法」。1982年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確立了經濟立法的重要地位。憲法直接提到要制定的法律有39個,而其中經濟方面的法律12個。1984年黨的十二屆三中全會通過的《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進一步指出:「經濟體制的改革和國民經濟發展,使越來越多的經濟關系和經濟活動准則需要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來,國家立法機關要加快經濟立法。」從此,中國的經濟立法工作駛上了快車道。 此期間經濟法學成為一門專業法學,法學家們開展了一場關於經濟法本質和調整對象的大討論,最終縱橫統一(管理協作關系)論占據主導地位,它反映了有計劃的市場經濟時期我國經濟立法的特質和內容。與此同時,許多院校成立經濟法專業,1981年國務院成立經濟法規研究中心,開始為經濟立法奠定理論基礎。這一時期的經濟立法與經濟體制改革密切相連,經濟立法成為經濟體制改革的重要工具。 3.第三階段:市場經濟時期(1992年至今)1992年鄧小平同志視察南方的重要講話和黨的十四大以及全國人大《憲法修正案》確立了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建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法律體系成為中國經濟立法的根本任務,七屆人大於1992年通過的法律法規共16件,其中經濟立法6件。國務院發布或批準的法規性文件共84件, 其中大部分為經濟法規〔5〕。1993年八屆人大共通過法律和有關法律問題的決定33件, 其中經濟法方面12件。八屆人大常委會於1993年12月召開座談會,確立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該規劃共列入立法項目152件, 其中列入第一類屬於在本屆內審議的經濟立法53件;列入第二類屬於研究起草階段的經濟立法37件。1994年八屆人大又通過經濟法律20件〔6〕。據報道, 八屆人大常委會決心在5年任期內大體形成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律體系的基本框架。 在這一階段,我國經濟法的概念才開始與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經濟法的概念接軌,即「經濟法是國家規制市場經濟的法律」,經濟立法的前景從模糊走向清晰,立法規劃逐步系統化。喬石委員長在八屆人大二次會議上指出,當前中國經濟立法(即市場經濟法律體系)主要包括以下四個部分:①規范市場主體的法律;②調整市場主體關系維護公平競爭的法律;③加強宏觀調控,促進經濟協調的法律;④健全社會保障制度的法律。市場經濟的許多重要的基本法如《公司法》、《反不正當競爭法》、《票據法》等均在此期間出台,這是中國改革開放以後第二次經濟立法高潮。

7. 會計學和財務管理兩個專業有什麼區別

一、會計學和財務管理的區別

(一)會計學:說白了,就是做賬,把企業的發票等票據做成會計憑證,再登記入賬,然後編制報表!其實質是,把已經發生的經濟業務系統的核算一遍,以便報表使用者可以很清晰的看到企業的各項業務,各項資產的金額,已經本期實現的收益!

(二)財務管理:相比較與會計,傾向於對資金在使用前和使用中的管理,當然也包括使用後的管理!說白了就是,學習如何使用企業的資金,如何籌集企業的資金(錢不夠花的時候),用完以後,反思下這么用是否合理!

二、兩者的聯系

(一)會計做的帳以及報表,是財務管理者最重要的數據來源,財務管理分析大部分就是使用報表的數據!

(二)學會計的必須得懂財務管理,學財務管理的必須要懂會計。因為,兩者很多時候是互補的!

三、關於兩個專業的其他問題

(一)會計專業的學生必定會設置財務管理課程;財務管理專業學生必定也會設置會計課程。

(二)這兩個專業的學生畢業之後,他們找的工作基本是互通的。也就是會計專業的學生可以找的工作,財務管理專業學生也可以找;財務管理專業學生可以找的工作,會計專業的學生也可以找。

四、如何選擇這兩個專業

如果你更喜歡踏踏實實,仔仔細細的核算每一筆業務,那麼去學會計專業。

如果你更喜歡思考如何使用一筆錢,如果湊集一筆錢,如何從銀行貸到款,如何讓企業少花一點錢,那麼去學財務管理!

急速通關計劃 ACCA全球私播課 大學生僱主直通車計劃 周末面授班 寒暑假沖刺班 其他課程

8. 法律的含義及其本質

你好:
一、法律(Law)是國家制定或認可的,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以規定當事人權利和義務為內容的具有普遍約束力的社會規范。1、法律的具體定義法律是一種公平的規則,即人類在社會層次的規則,社會上人與人之間關系的規范。它以正義為其存在的基礎,以國家的強制力的保證實施為手段。法律需要逐漸變得適當寬容以利於社會和諧。法律屬於上層建築范疇,由經濟基礎決定,並為經濟基礎服務。法律的目的在於維護有利於統治階級的社會關系和社會秩序,是統治階級實現其統治的一項重要工具。所以,法律是階級社會特有的社會現象,隨著階級斗爭的產生、發展而演變,最終它也將隨著社會階級斗爭的消滅而自行消亡。法律的概念古時指律令或刑法。由立法機關制定,國家政權機關保證執行的行為准則。法律是人類社會發展的過程化產物,從人類社會早期的行為和社會關系的習慣法的產生,到國家的誕生,訴訟與審判的出現,再到權利和義務的區別開來,在不同的國家在不同的時代,法律被賦予了不同的含義,但一成不變的是:法律是被國家賦予的強制性社會規范。2、法律的其他解釋基本的法律:一般指在一個國家或地區擁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法律,它的實際作用與憲法實際上相同。「基本法律」所意味是不永久並權宜之針,在沒有實施憲法下達到有法維持憲政秩序之效果。 這里指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國家機構的和其他的法律,內容涉及國家和社會生活某一方面的最基本的問題。《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與《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屬於「基本法律」的層次。基本法律以外的法律,也叫「一般法律」,是指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制定和修改的「除應當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憲法》第67條)。此外,全國人大常委會所作出的決議和決定,如果其內容屬於規范性規定,而不是一般宣言或委任令之類的文件,也視為狹義的法律。它一般包括憲法,民事法,行政法,經濟法等。 廣義的法律:是指法的整體,包括法律、有法律效力的解釋及行政機關為執行法律而制定的規范性文件(如規章)。 狹義的法律:專指擁有立法權的國家權力機關依照立法程序制定的規范性文件。 在三權分立的國家,由行政機關為執行法律而制定的行政命令僅對該行政機關之公務員有拘束力,除法規命令外,原則上行政機關所制訂之行政規則對於人民均不發生拘束力。而限制人民自由權利之法律必須由人民所選舉之立法機關制定之(即後者,狹義的法律)。3、相關法律名詞法系 法系是指對一個國家法律制度或體系的分類標准。根據各國法律的淵源,存在樣式和運作方式,法系可以分成大陸法系和普通法系兩種。兩者主要區別在法律淵源,法官許可權,訴訟程序方面。 法律制度 在發達國家,主要的法律制度有獨立的法院、代議議會、責任內閣、軍警系統、官僚系統、法律專業和公民社會本身。約翰·洛克在其《政府論》里,將國家權力分為立法、行政和外交三種權力,其後的孟德斯鳩在其著作《論法的精神》中對其進行了完善,主張將國家權力劃分為行政、立法和司法、而且三種權力必須要分立,而且相互制約。他們的原則是不應該有任何人可以掌握到國家的所有權力,和托馬斯·霍布斯《利維坦》內的獨裁理論相對。近代,有馬克斯·韋伯等人重塑有關在行政控制下的國家的模型。現代軍事、政治與官僚的力量對一般人民的日常生活顯現出了許多特別的問題,這些是早期如洛克和孟德斯鴆等作家所不可預見的。法律專業的慣例和實例是讓人民接觸公平正義的重要部分;而公民社會則是一個用來指形成法律的政治基礎的社會組織、社群和團伙等。

二、法律的本質
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談到資本主義法律時指出,你們的觀念本身是資產階級的生產關系和所有制關系的產物,正像你們的法不過是被奉為法律的你們這個階級的意志一樣,而這種意志的內容是由你們這個階級的物質生活條件來決定的。馬克思、恩格斯的這一論述,科學地提示了法律的本質特徵,對於我們探討和研究法律的本質有著普遍的指導意義。(一)法律是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在階級社會中,在一定的經濟關系和政治關系中處於不同地位的社會各階級,都有著維護自己共同利益的願望和要求,即都有著自己的階級意志,但並不是每個階級的意志都能表現為法律。法律只能是取得勝利,掌握國家政權的階級的意志的表現。法律所表現的統治階級的意志,是指集中反映整個統治階級利益的共同願望和要求,而不是統治階級中少數成員的任何一種願望和要求,更不是個別人的任性,即便擁有極大權力的統治者,也不能脫離本階級的共同意志而一意孤行。法律集中反映了統治階級的根本的、共同的、整體的願望和利益要求。正因如此,我們常常會看到這樣一種現象,即當統治階級的某個成員違反了法律的規定時,總會受到代表本階級整體意志的法律的制裁。這種制裁,正是為了保障統治階級意志的統一性,維護統治階級的整體利益。(二)法律是統治階級的國家意志的體現法律是統治階級意志的表現。但是,體現統治階級意志的不僅僅是法律,政治、哲學、道德、文化、教育等等,都可以反映統治階級的意志,並為統治階級的政治、經濟服務,但它們都不具有法律的性質。「被奉為法律」意味著統治階級通過國家專門機關制定或認可,把自己的意志上升為國家的意志。「國家意志」,就是掌握國家政權的那個階級的意志在法律上的表現。所以,法律是以國家意志表現出來的統治階級的意志。如馬克思、恩格斯所指出的,統治階級為了維護統治地位,除了必須以國家的形式組織自己的力量外,他們還必須給予他們自己的由這些特定關系所決定的意志以國家意志即法律的一般表現形式。(三)法律所體現的統治階級意志的內容是由這個階級的物質生活條件決定的統治階級的物質生活條件,主要指的是生產關系。一定社會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特別是所有制關系,決定著該社會統治階級的根本利益和意志。任何一個統治階級都不能離開其物質生活條件而隨心所欲地制定法律,否則,即使制定出了法律,也必然由於違背了客觀經濟條件而在實際生活中無法實施。我們說法律是由統治階級的物質生活條件決定的,並不意味著它是根據物質生活的要求自發產生的,而是統治階級根據自己的意志制定的。物質生活條件的變化,必然引起統治階級意志的內容發生變化,因而法律也要隨之發生變化。與此同時,法律還要受到其他社會現象的影響。統治階級的政治、哲學、宗教、倫理等觀點,以及政治制度、階級斗爭狀況、文化傳統等等,都對法律的形成和發展產生程度不同的影響。綜上所述,法律是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是被奉為國家意志的統治階級意志,這一意志的內容是由統治階級的物質生活條件決定的。在當代中國,人民是國家的主人,工人階級是我國的領導階級。因此,我國社會主義法律本質上是工人階級領導的廣大人民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的體現。

你可以摘中間的簡單的歸納下,希望滿意並採納。

9. 我自考的山大銷售管理專業,十月份經濟法掛了,明年10月才可以考。明年四月還要考近代史。我可以申請畢

自考申請畢業的前提條件是科目全部考完並且通過,一門通過都不可以,並且通過回論文答辯。這兩個條件具答備了,才可以申請,否則不予申請。
明年10月才可以考,如果都通過了,論文也過了,最快也是明年的是11月份,也就是現在。

熱點內容
道德模範宣傳語 發布:2025-05-19 23:38:01 瀏覽:595
社團部門的規章制度 發布:2025-05-19 23:25:57 瀏覽:884
根據民法典第一 發布:2025-05-19 23:21:16 瀏覽:950
美國立法禁止 發布:2025-05-19 23:15:45 瀏覽:499
找法律援助中心律師 發布:2025-05-19 22:58:32 瀏覽:385
經濟法對生活 發布:2025-05-19 22:57:30 瀏覽:110
外國的法官選任委員會 發布:2025-05-19 22:49:04 瀏覽:301
遼寧法律碩士考點 發布:2025-05-19 22:44:43 瀏覽:321
高安市人民法院官網 發布:2025-05-19 22:44:10 瀏覽:345
廚房管理規章制度18則 發布:2025-05-19 22:42:59 瀏覽: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