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婚姻法欺騙

婚姻法欺騙

發布時間: 2020-12-27 09:21:15

婚姻法怎麼才算構成了詐騙

婚姻詐騙罪是以借婚姻索取財物為目的,用虛構事實或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他人財物數額較大,並構成犯罪的行為。詐騙犯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凡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構成本罪的犯罪主體。

婚姻詐騙,俗稱「婚騙」,是以婚姻為誘餌詐騙他人錢財的行為。婚姻詐騙,往往是以擇偶難的中青年或離異者為對象,以結婚為幌子,詐騙受害者錢財,然後以感情不和為由分手或尋機逃離,這種婚姻詐騙又稱「放鴿子」,是最常見的婚姻詐騙形式。
刑法沒有專門將婚姻關系規定為詐騙犯罪是否成立的必然條件。也就是說作為婚姻關系中的雙方當事人並非排除在詐騙犯罪被追究刑事責任的主體之外。我國刑法對犯罪主體的規定包含刑事責任年齡、刑事責任能力及特殊主體身份,比如職務犯罪中的犯罪主體規定等等。
司法實踐中,對於夫妻或近親屬間的故意傷害犯罪,被刑事追究的也不乏其例,只是在處理上考慮雙方的特殊關系,與在社會上作案予以區別對待。婚姻關系並非是免責條件,如果因為有婚姻關系,就把詐騙犯罪的主體要求為非婚姻關系的雙方主體,顯然違背了刑法關於詐騙罪為一般主體的規定。
第一,從犯罪故意產生的時間上看,以婚騙財的詐騙犯罪的犯罪故意往往產生在婚姻關系成立之前,具有非法佔有他人錢財的犯罪故意是認定婚姻詐騙犯罪的重要構成要件。
第二,在客觀行為上,採取了虛構事實,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了被害人的信任。通過欺騙手段獲取財物之後,行為人將財物用於個人揮霍。為了掩蓋詐騙事實,更加取得被害人的信任,行為人有時也會將騙取的錢財少量花在被害人身上,但錢財在實質上仍被行為人個人控制和支配
第三,從騙取的財產的所有權上看,所騙取的財產是一方婚前財產或是與被害人有關系的其他人的財產,並非屬於婚姻關系成立後,「夫妻」雙方的共同財產。
第四,案發後,參考被害人的態度,司法機關可以考慮是否有追訴犯罪的必要,以達到法制效果和社會效果的統一

Ⅱ 夫妻之間隱瞞欺騙是否觸犯婚姻法

看什麼事,出發點有沒有破壞家庭,婚姻財產。

Ⅲ 我國婚姻法關於欺騙婚姻的都哪幾項

第10條中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無效:(一)重婚的:(二)有禁止結婚的親屬關系的;(三)婚前患有醫學上認為不應當結婚的疾病,婚後尚未治癒的;(四)未達法定婚齡的。

Ⅳ 法律上對騙婚是怎麼認定的

婚姻詐騙罪是以借婚姻索取財物為目的,用虛構事實或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他人財物數額較大,並構成犯罪的行為。詐騙犯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凡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構成本罪的犯罪主體。

從刑法條文本身的規定看,沒有將婚姻關系規定為詐騙犯罪是否成立的必然條件。也就是說作為婚姻關系中的雙方當事人並非排除在詐騙犯罪被追究刑事責任的主體之外。我國刑法對犯罪主體的規定包含刑事責任年齡、刑事責任能力及特殊主體身份,比如職務犯罪中的犯罪主體規定等等。

在詐騙犯罪中,將詐騙犯罪的主體進行限制沒有法律依據。 在司法實踐中,對於夫妻或近親屬間的故意傷害犯罪,被刑事追究的也不乏其例,只是在處理上考慮雙方的特殊關系,與在社會上作案予以區別對待。

婚姻關系並非是免責條件,如果因為有婚姻關系,就把詐騙犯罪的主體要求為非婚姻關系的雙方主體,顯然違背了刑法關於詐騙罪為一般主體的規定。 那麼,如何准確把握處理以婚姻騙財的案件,區別不道德婚姻還是詐騙犯罪,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認識和判斷。

第一,從犯罪故意產生的時間上看,以婚騙財的詐騙犯罪的犯罪故意往往產生在婚姻關系成立之前,具有非法佔有他人錢財的犯罪故意是認定婚姻詐騙犯罪的重要構成要件。

第二,在客觀行為上,採取了虛構事實,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了被害人的信任。通過欺騙手段獲取財物之後,行為人將財物用於個人揮霍。為了掩蓋詐騙事實,更加取得被害人的信任,行為人有時也會將騙取的錢財少量花在被害人身上,但錢財在實質上仍被行為人個人控制和支配。

第三,從騙取的財產的所有權上看,所騙取的財產是一方婚前財產或是與被害人有關系的其他人的財產,並非屬於婚姻關系成立後,「夫妻」雙方的共同財產。

第四,案發後,參考被害人的態度,司法機關可以考慮是否有追訴犯罪的必要,以達到法制效果和社會效果的統一。

(4)婚姻法欺騙擴展閱讀:

騙婚的處罰依據:

基於騙婚是合法婚姻的定性,在現行婚姻法及其司法解釋的框架內處理,只能通過離婚的途徑。

婚姻法第三十二條規定了人民法院准予當事人離婚的條件,即夫妻感情確已破裂的,經調解無效,才准予離婚。從婚姻法第三十二條可以看出,感情破裂標準是准予離婚的唯一標准。在騙婚案件中,欺騙者以騙取錢財為目的,與被騙人沒有感情可言,也根本談不上感情破裂。

若被騙人要求返回財產的訴訟請求又如何適用法律。根據婚姻法第三條規定,禁止借婚姻索取財物。《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十條規定了在以下情形下返還按照習俗給付的彩禮制度:

1、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的。

2、雙方辦理結婚手續但確未共同生活的。

3、婚前給付並導致給付人生活困難的。但騙婚,前兩項已是既成事實,被騙人若不能為「因給付導致自己生活困難」舉證,返還財產的訴訟請求就得不到支持。這顯然有失公允。

根據我國婚姻法第十條的規定,重婚的,有禁止結婚的親屬關系的,婚前患有醫學上認為不應當結婚的疾病、婚後尚未治癒的,未到法定婚齡的婚姻,為無效婚姻。在現行婚姻法及其司法解釋中,騙婚人與被騙人的婚姻關系並非無效婚姻。

婚姻法第十一條及《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十條規定了脅迫婚姻的可撤銷制度。

所謂脅迫婚姻,是指行為人以給另一方當事人或者其近親屬的生命、身體健康、名譽、財產等方面造成損害為要挾,迫使另一方當事人違背真實意願結婚的情況。

受脅迫一方的婚姻關系當事人可以自結婚登記之日起1年內向婚姻登記機關或人民法院請求撤銷婚姻。顯然,騙婚關系也不屬於婚姻法中可撤銷的婚姻。

Ⅳ 中國婚姻法2016新規定假如對方欺騙

現行婚姻法及其司法解釋對因不同形態的婚姻發生的糾紛規定了不同的處理制度,即無效婚姻的宣告制度、脅迫婚姻的可撤銷制度、合法婚姻的離婚制度。基於騙婚是合法婚姻的定性,在現行婚姻法及其司法解釋的框架內處理,只能通過離婚的途徑。

婚姻法第三十二條規定了人民法院准予當事人離婚的條件,即夫妻感情確已破裂的,經調解無效,才准予離婚。從婚姻法第三十二條可以看出,感情破裂標準是准予離婚的唯一標准。在騙婚案件中,欺騙者以騙取錢財為目的,與被騙人沒有感情可言,也根本談不上感情破裂。若被騙人要求返回財產的訴訟請求又如何適用法律。

根據婚姻法第三條規定,禁止借婚姻索取財物。《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十條規定了在以下情形下返還按照習俗給付的彩禮制度:
1、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的;
2、雙方辦理結婚手續但確未共同生活的;
3、婚前給付並導致給付人生活困難的。但騙婚,前兩項已是既成事實,被騙人若不能為「因給付導致自己生活困難」舉證,返還財產的訴訟請求就得不到支持。這顯然有失公允。

根據我國婚姻法第十條的規定,重婚的,有禁止結婚的親屬關系的,婚前患有醫學上認為不應當結婚的疾病、婚後尚未治癒的,未到法定婚齡的婚姻,為無效婚姻。在現行婚姻法及其司法解釋中,騙婚人與被騙人的婚姻關系並非無效婚姻。

婚姻法第十一條及《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十條規定了脅迫婚姻的可撤銷制度。所謂脅迫婚姻,是指行為人以給另一方當事人或者其近親屬的生命、身體健康、名譽、財產等方面造成損害為要挾,迫使另一方當事人違背真實意願結婚的情況。受脅迫一方的婚姻關系當事人可以自結婚登記之日起1年內向婚姻登記機關或人民法院請求撤銷婚姻。然,騙婚關系也不屬於婚姻法中可撤銷的婚姻。

Ⅵ 欺騙結婚的屬於可撤銷婚姻嗎

現實困惑

年輕男子鄭某自結識某高校在讀女生柳某後,便冒充某富商繼承人的身份頻頻與其約會。為營造逼真的效果,鄭某四處向親友借錢,然後帶柳某出入各種高級消費場所,致使柳某對鄭某的身份深信不疑。經商議後,柳某同意與鄭某結婚。兩人的婚姻屬於可撤銷婚姻嗎?

律師答疑

兩人的婚姻不屬於可撤銷婚姻。我國《婚姻法》明確規定,只有在結婚時有脅迫情節的,才可認定為可撤銷婚姻,否則不屬於可撤銷婚姻。法院對採用欺騙手段與另一方結婚的,視不同情況給予不同認定:如果隱瞞了法律上禁止結婚或婚姻無效的情形,則依據《婚姻法》的規定,判決婚姻無效;如果只是隱瞞了家庭經濟條件等信息,那麼以有效婚姻論處。

法條鏈接

《婚姻法》

第七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禁止結婚:

(一)直系血親和三代以內的旁系血親;(二)患有醫學上認為不應當結婚的疾病。

第十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無效:

(一)重婚的;(二)有禁止結婚的親屬關系的;(三)婚前患有醫學上認為不應當結婚的疾病,婚後尚未治癒的;(四)未到法定婚齡的。

第十一條因脅迫結婚的,受脅迫的一方可以向婚姻登記機關或人民法院請求撤銷該婚姻。受脅迫的一方撤銷婚姻的請求,應當自結婚登記之日起一年內提出。被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當事人請求撤銷婚姻的,應當自恢復人身自由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十條第一款婚姻法第十一條所稱的「脅迫」,是指行為人以給另一方當事人或者其近親屬的生命、身體健康、名譽、財產等方面造成損害為要挾,迫使另一方當事人違背真實意願結婚的情況。

法理薈萃

為了維護社會、家庭及個人生活的穩定,法律對婚姻可撤銷的情形作出了規定。除法定情形外,婚姻是不可撤銷的。

Ⅶ 婚姻法欺騙離婚成立嗎

來如果是被欺騙結婚則源屬於騙婚,但被欺騙離婚了,只能承認事實上的離婚了,因為這種情形本身說明了感情已經破裂,沒有了夫妻間應相互忠誠的婚姻存續基礎。但在財產分割認為不當或不公平可以申請法濟程序解決。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九條規定:「男女雙方協議離婚後一年內就財產分割問題反悔,請求變更或者撤銷財產分割協議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為此,可以向法院起訴要求重新分割夫妻共同財產。

Ⅷ 在民事婚姻法財產糾紛中什麼屬於欺騙欺詐性質

欺詐婚姻,是指一方或雙方在向婚姻登記機關申請結婚時,明知不符合《婚姻法》規定的條件,而向婚姻登記機關隱瞞真實情況或提供虛假證明,使婚姻登記機關或對方陷入錯誤,為雙方登記,發給結婚證,確立夫妻關系。
欺詐婚姻引起的問題
欺詐婚姻不僅使受害人人財兩空,而且自己的離婚問題很難解決。具體表現在:一、民政局一般不同意當事人提出撤銷該婚姻登記的要求。這樣給受害人帶來了不便。如果當事人對民政局不予撤銷的行為不服,可以提起行政訴訟,這樣就增加了當事人的訴累。二、如果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是不能主張婚姻無效的。
其實,民政局不予撤銷是理由的。2003年10月1日國務院頒布實施的《婚姻登記條例》第九條第一款規定:「因脅迫結婚的,受脅迫的當事人依據婚姻法第十一條的規定向婚姻登記機關請求撤銷其婚姻。」2003年10月1日民政部頒布實施的《婚姻登記工作暫行規范》第四條第(四)項規定:「婚姻登記機關的職責……(四)撤銷受脅迫的婚姻。」第四十五條規定:「婚姻登記處對不符合撤銷婚姻條件的,應當告知當事人不予撤銷原因,並告知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請求撤銷婚姻。」第四十六條規定:「除受脅迫結婚之外,以任何理由請求宣告婚姻無效或者撤銷婚姻的,婚姻登記機關不予受理。」從以上法規規章的規定可以看出,只有受脅迫的婚姻,當事人才可以向婚姻登記機關中請撤銷婚姻。為此,民政局一般不同意當事人提出撤銷欺詐婚姻登記的要求。
《婚姻法》第十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無效:1、重婚的;2、有禁止結婚而結婚的親屬關系的;3、婚前患有醫學上認為不應當結婚的病、婚後尚未治癒的;4、未到法定婚齡的。這是明確規定婚姻無效的幾種情形。欺詐婚姻不屬於婚姻無效的幾種情形。
欺詐婚姻的應對措施
(一)公安等有關部門要加大對騙婚違法犯罪行為的打擊力度。民政部門在對外來人口進行婚姻登記的時候,一定要進行認真審查,確保信息真實可靠。
(二)如果有證據證明行騙方下落不明,受害人所在地法院是有管轄權的。有管轄權的法院受理這類的案件後,如果經審理查明存在著提供偽造身份證的、拿別人的身份證進行登記的情形,應認定這行為違背了夫妻之間的忠實義務,雙方之間的夫妻感情確已破裂,對受害人的離婚的訴訟請求,應予支持。其次,對於二年以上沒有聯系的,可從夫妻感情已徹底破裂的角度出發,判決離婚。
(三)建議立法機關對可撤銷婚姻的情形增加內容。筆者認為《婚姻法》第十一條把可撤銷婚姻只局限於脅迫婚姻過於狹窄,還應包括欺詐、騙婚、包辦婚姻等情況。這樣有利於加大對違法者的打擊力度,更方便地維護受害人的利益,更好地維護家庭和社會穩定。

Ⅸ 欺騙婚姻法離婚應付什麼責任

按事實婚姻處理,因為在我國欺騙婚姻既不屬於無效婚姻、也不屬於可撤銷婚姻。根專據《婚姻法》第十條規定屬,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無效:
(一)重婚的;
(二)有禁止結婚的親屬關系的;
(三)婚前患有醫學上認為不應當結婚的疾病,婚後尚未治癒的;
(四)未到法定婚齡的。
中國《婚姻法》規定的可撤銷婚姻只有一種,即「因脅迫而結婚的」
一方起訴離婚法院怎麼判 1、法院會根據離婚訴訟案件的審理原則首先對雙方進行調解,如果無過錯方對過錯方的過錯給予諒解,過錯方也也願意接受調解,則雙方存在調解的基礎,法院會調解處理。 2、如果雙方確實矛盾無法調和,或一方堅持要求離婚,則法院一般也會判決離婚。 3、法院在判決離婚時會根據實際情況給予無過錯方一定的照顧。 4、無過錯方也可以根據《婚姻法》第46條的規定提出賠償要求,具體的數額則要根據無過錯方的損害程度(包括精神損害)雙方的經濟狀況、當地生活水平等因素綜合考慮。

熱點內容
最高人民法院知識產權案件年度報告 發布:2025-05-20 00:15:21 瀏覽:448
口頭協議有保人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5-20 00:15:13 瀏覽:819
2017年經濟法變化 發布:2025-05-20 00:13:54 瀏覽:74
范冰冰的魔法學院下載 發布:2025-05-20 00:12:13 瀏覽:391
朋友之間喝酒要負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5-19 23:50:09 瀏覽:297
道德模範宣傳語 發布:2025-05-19 23:38:01 瀏覽:595
社團部門的規章制度 發布:2025-05-19 23:25:57 瀏覽:884
根據民法典第一 發布:2025-05-19 23:21:16 瀏覽:950
美國立法禁止 發布:2025-05-19 23:15:45 瀏覽:499
找法律援助中心律師 發布:2025-05-19 22:58:32 瀏覽: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