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合同法186條司法解釋

合同法186條司法解釋

發布時間: 2020-12-27 11:07:15

合同法186條與民通意見128條沖突嗎就同一件法律事件合同法186條與民通意見128條就有截然不

1、《中復華人民共和制國合同法》第一百八十六條贈與人在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前可以撤銷贈與。
具有救災、扶貧等社會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合同或者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
,不適用前款規定。
2、《民通意見》128、公民之間贈與關系的成立,以贈與物的交付為准。贈與房屋,如根據書面贈與合同辦理了過戶手續的,應當認定贈與關系成立;未辦理過戶手續,但贈與人根據書面贈與合同已將產權證書交與受贈人,受贈人根據贈與合同已佔有、使用該房屋的,可以認定贈與有效,但應令其補辦過戶手續。
以上兩條法律沒有沖突的,一個說的是贈與的撤銷,一個說的是贈與的成立。

⑵ 1988《民法》解釋128條和《合同法》186條,以哪個為准

都是國家大法,都適用

⑶ 法律:民通意見128條與合同法186條

還有另一個原因特別法優於一般法.....

沒有聲明的.....至少我沒查到......

⑷ 合同法第186條與187條有矛盾嗎

合同法第186條與187條不矛盾。
第一百八十六條 贈與人在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前可以撤銷贈與。

具有救災、扶貧等社會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合同或者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不適用前款規定。
第一百八十七條 贈與的財產依法需要辦理登記等手續的,應當辦理有關手續。
這兩條的釋義如下:

第一百八十六條 贈與人在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前可以撤銷贈與。

具有救災、扶貧等社會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合同或者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不適用前款規定。

【釋義】本條是對贈與的任意撤銷及其限制的規定。

贈與的任意撤銷,是指贈與合同成立後,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前,贈與人可以根據自己的意思不再為贈與行為。法律規定贈與的任意撤銷,源於贈與是無償行為。既便贈與合同已經成立,也還可以允許贈與人因自身的某種事由撤銷贈與,這也是贈與合同與其他有償合同的顯著區別。尤其是有的贈與合同的訂立,是因一時情感因素而欠於考慮,如果絕對不允許贈與人撤銷,則對贈與人太過苛刻,也有失公允。

然而,對於任意性不加限制,則等同於贈與合同無任何約束力,既對受贈人不公平,也違背誠實信用原則,對社會道德也是一種沖擊。因此對贈與的撤銷應有如下限制:

1.贈與的財產已轉移其權利的,贈與人不得任意撤銷贈與。如果贈與的財產一部分已交付並已轉移其權利,任意撤銷贈與僅限於未交付並未轉移其權利的部分,以維護贈與合同當事人雙方權利義務關系的穩定。

2.贈與合同訂立後經公證證明的,贈與人不得任意撤銷。換句話說,可以任意撤銷的贈與合同限於未經公證的贈與合同。而贈與合同訂立後,當事人交由公證部門公證,表明其贈與意願的表達已十分慎重,因此經過公證證明的贈與合同,贈與人不得任意撤銷。

3.具有社會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合同,不論當事人以何種形式訂立,不論是否經過公證,也不間贈與的財產是否已轉移其權利,贈與人均不得任意撤銷。具有社會公益性質的贈與,主要是指為了救災、扶貧、助學等目的或為了資助公共設施建設、環境保護等公共事業所為的贈與。此類贈與的公益性質,決定了贈與人不得任意撤銷贈與。履行道德義務的贈與,由於當事人之間有著道義上的因素,如果允許贈與人任意撤銷,則與道義不符。因此,此類的贈與也不得由贈與人任意撤銷。

在此,我們可以回顧一下合同法草案四次審議稿的規定:「贈與人在交付贈與財產之前可以撤銷贈與。贈與具有救災、扶貧等社會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或者採用書面形式訂立的贈與合同,不適用前款規定。」

對合同法草案作出的修改,主要考慮了兩個問題。一是將「交付」改為「權利轉移」。「交付」僅指實物的實際交付,並歸受贈佔有。當然,贈與物的所有權一般情況下是在贈與物交付時一並轉移的,但也有法律另有規定或當事人另有約定的情況存在。而權利轉移,則可能有兩種情況:第一種情況是,贈與的財產尚未實際交付,但其所有權已移轉於受贈人;第二種情況是,贈與的財產已為受贈人佔有,但其所有權尚未轉移。而「權利轉移」較之「交付」的含蓋性要寬,且更為確切,因此對草案作了這一修改。二是將「採用書面形式訂立」改為「經過公證」。採用書面形式訂立的贈與合同,也難免有因一時情感因素而有欠考慮的情況,而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不能再說不慎重。為了平衡贈與合同雙方的利益,作了上述修改。

第一百八十七條 贈與的財產依法需要辦理登記等手續的,應當辦理有關手續。

【釋義】本條是對贈與特殊的財產需要辦理有關法律手續的規定。

法律對贈與財產需辦理特別手續有規定的,應當依照其規定。這主要是針對特殊的贈與物,如不動產而專門作出的規定。例如,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房地產管理法》的規定,贈與房產的,應當向房產管理部門申請房產權屬變更登記。至於登記與否對贈與合同成立有否影響,則要根據有關法律的規定來確定。如果法律規定的登記程序只是「備案」性質,那麼,雖未履行登記手續,贈與合同亦應成立;如果法律規定的進行登記是合同生效的要件,那麼即使未經登記,也不影響合同的成立,只是合同不生效力;如果法律規定的登記是合同成立的必備條件,那麼,如使合同成立則必須履行登記手續,否則合同不成立。

⑸ 適用合同法186條受除斥期限制嗎

答:《合同法》第一百八十六條規定「贈與人在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前可版以撤銷贈權與。 具有救災、扶貧等社會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合同或者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不適用前款規定。」
該任意撤銷權不適用除斥期限。
依據:本條是對贈與的任意撤銷及其限制的規定。
贈與的任意撤銷,是指贈與合同成立後,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前,贈與人可以根據自己的意思不再為贈與行為。法律規定贈與的任意撤銷,源於贈與是無償行為。既便贈與合同已經成立,也還可以允許贈與人因自身的某種事由撤銷贈與,這也是贈與合同與其他有償合同的顯著區別。尤其是有的贈與合同的訂立,是因一時情感因素而欠於考慮,如果絕對不允許贈與人撤銷,則對贈與人太過苛刻,也有失公允。

⑹ 關於捐贈義賣,請問合同法第186條的有關問題

第一百八十六條 贈與人在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前可以撤銷贈與。

具有救災、扶貧等社會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合同或者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不適用前款規定。

【釋義】本條是對贈與的任意撤銷及其限制的規定。

贈與的任意撤銷,是指贈與合同成立後,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前,贈與人可以根據自己的意思不再為贈與行為。法律規定贈與的任意撤銷,源於贈與是無償行為。既便贈與合同已經成立,也還可以允許贈與人因自身的某種事由撤銷贈與,這也是贈與合同與其他有償合同的顯著區別。尤其是有的贈與合同的訂立,是因一時情感因素而欠於考慮,如果絕對不允許贈與人撤銷,則對贈與人太過苛刻,也有失公允。

然而,對於任意性不加限制,則等同於贈與合同無任何約束力,既對受贈人不公平,也違背誠實信用原則,對社會道德也是一種沖擊。因此對贈與的撤銷應有如下限制:

1.贈與的財產已轉移其權利的,贈與人不得任意撤銷贈與。如果贈與的財產一部分已交付並已轉移其權利,任意撤銷贈與僅限於未交付並未轉移其權利的部分,以維護贈與合同當事人雙方權利義務關系的穩定。

2.贈與合同訂立後經公證證明的,贈與人不得任意撤銷。換句話說,可以任意撤銷的贈與合同限於未經公證的贈與合同。而贈與合同訂立後,當事人交由公證部門公證,表明其贈與意願的表達已十分慎重,因此經過公證證明的贈與合同,贈與人不得任意撤銷。

3.具有社會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合同,不論當事人以何種形式訂立,不論是否經過公證,也不間贈與的財產是否已轉移其權利,贈與人均不得任意撤銷。具有社會公益性質的贈與,主要是指為了救災、扶貧、助學等目的或為了資助公共設施建設、環境保護等公共事業所為的贈與。此類贈與的公益性質,決定了贈與人不得任意撤銷贈與。履行道德義務的贈與,由於當事人之間有著道義上的因素,如果允許贈與人任意撤銷,則與道義不符。因此,此類的贈與也不得由贈與人任意撤銷。

⑺ 合同法189條不懂

不是,是所有情況抄下的贈與,贈與人襲的賠償責任

因為雖然在權利沒有移轉前,贈物還不是屬於受贈人的,但因為贈與人表示要將贈物給受贈人,使得受贈人有一個期待權,而由於贈與人的故意或重大過失導致受贈人期待權受損,所以要賠償

⑻ 合同法186條與民通意見128條沖突嗎186條贈與不動產的權利轉物以〞登記過戶〞為標志,而128

民通意見是1988年實施的,到現在的將近20年中有太多新法修改頒布了,民通意見中版的大部分法條因為和新法沖權突而失效了,合同法1999年10月1日生效實施,根據新法由於舊法原則,一般在贈與合同中適用合同法規

⑼ 合同法206一207條司法解釋

合同法186條是關於贈與合同撤銷的規定。
其中第二款是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合同或者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可撤銷的規定。
關於這一條,目前合同法的四個解釋中,沒有相關的具體規定。

熱點內容
部隊關於勞動法 發布:2025-05-20 05:49:47 瀏覽:358
依法治校示範學校創建 發布:2025-05-20 05:36:24 瀏覽:411
民法總則涉外 發布:2025-05-20 05:35:44 瀏覽:425
民法捐助和贈與 發布:2025-05-20 05:34:19 瀏覽:425
收到檢察院審查起訴法律援助 發布:2025-05-20 05:33:20 瀏覽:860
與泰國婚姻法有關的規定 發布:2025-05-20 05:30:29 瀏覽:615
不具備法律效力的收條 發布:2025-05-20 05:30:25 瀏覽:359
張林林律師 發布:2025-05-20 05:29:43 瀏覽:300
勞動法前沿問題 發布:2025-05-20 05:15:06 瀏覽:719
簽別人名字法律效力 發布:2025-05-20 05:07:40 瀏覽: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