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研究
A. 研究勞動合同法適用范圍的意義
勞動法第二條對勞動法的適用范圍作了規定。根據勞動法第二條和1995年勞動部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勞動法的適用范圍具體為:(1)各類企業和與之形成勞動關系的勞動者;(2)個體經濟組織和與之形成勞動關系的勞動者;(3)國家機關、事業組織、社會團體實行勞動合同制度的以及按規定應實行勞動合同制度的工勤人員;(4)實行企業化管理的事業組織的人員;(5)其他通過勞動合同與國家機關、事業組織、社會團體建立勞動關系的勞動者。排除了公務員和比照實行公務員制度的事業組織和社會團體的工作人員,以及農村勞動者(鄉鎮企業職工和進城務工、經商的農民除外)、現役軍人和家庭保姆等。按照當時的設計,就是將勞動者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管理的人員,按照公務員進行管理;一部分按照勞動法進行管理。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勞動關系呈現多樣化,勞動法的調整范圍已不適用勞動關系客觀發展的需要。因此,勞動合同法在勞動法的基礎上,擴大了適用范圍。即增加了民辦非企業單位等組織作為用人單位,並且將事業單位聘用制工作人員也納入本法調整。此外,本法還根據徵求意見的情況和現實勞動關系的需要,對非全日制用工作了專門規定。
一、企業、個體經濟組織、民辦非企業單位等組織
企業是以盈利為目的經濟性組織,包括法人企業和非法人企業,是用人單位的主要組成部分,是本法的主要調整對象。個體經濟組織是指僱工7個人以下的個體工商戶。民辦非企業單位是指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其他社會力量以及公民個人利用非國有資產舉辦的,從事非營利性社會服務活動的組織。如民辦學校、民辦醫院、民辦圖書館、民辦博物館、民辦科技館等,目前民辦非企業單位超過30萬家。
本條第一款採取列舉加概括的方式明確了用人單位的范圍,就是說除列舉的三類用人單位外,本款還規定「等組織」。需要注意的是,這里的「等」,屬於「等外」,也就是說除列舉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民辦非企業單位三類組織外,其他組織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也適用本法。這三類組織以外的組織如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等,它們的組織形式比較復雜,有的採取合夥制,有的採取合作制,它們不屬於本條列舉的任何一種組織形式,但他們招用助手、工勤人員等,也要簽訂勞動合同。因此,也需要適用本法。
二、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
根據本條的規定,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與其建立勞動合同關系的勞動者,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依照本法執行。
1.國家機關。這里的國家機關包括國家權力機關、國家行政機關、司法機關、國家軍事機關、政協等,其錄用公務員和聘任制公務員,適用公務員法,不適用本法,國家機關招用工勤人員,需要簽訂勞動合同,就要適用勞動合同法。
2.事業單位。事業單位適用本法,可以分為三種情況:一種是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組織,如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等,其錄用工作人員是參照公務員法進行管理,不適用本法。一種是實行企業化管理的事業單位,這類事業單位與職工簽訂的是勞動合同,適用本條的規定。還有一種事業單位如醫院、學校、科研機構等,有的勞動者與單位簽訂的是勞動合同,簽訂勞動合同的,就要按照本條的規定執行;有的勞動者與單位簽訂的是聘用合同,簽訂聘用合同的,就要按照本法第九十六條的規定,即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規定另有規定的,就按照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的規定執行;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沒有特別規定的,也要按照本法執行。
3.社會團體。按照《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的規定,社會團體是指中國公民自願組成,為實現會員共同意願,按照其章程開展活動的非營利性社會組織。社會團體的情況也比較復雜,有的社會團體如黨派團體,除工勤人員外,其工作人員是公務員,按照公務員法管理;有的社會團體如工會、共青團、婦聯、工商聯等人民團體和群眾團體,文學藝術聯合會、足球協會等文化藝術體育團體,法學會、醫學會等學術研究團體,各種行業協會等社會經濟團體。這些社會團體雖然公務員法沒有明確規定參照,但實踐中對列入國家編制序列的社會團體,除工勤人員外,其工作人員是比照公務員法進行管理的。除此以外的多數社會團體,如果作為用人單位與勞動者訂立的是勞動合同,就按照本法進行調整。
三、非全日制用工和勞務派遣工
在徵求意見的過程中,有些意見建議將一些靈活用工納入勞動合同法的調整范圍。如非全日制用工、退休人員重新就業、非法用工、勞務派遣用工等等。因此,除規范正常的勞動合同用工外,勞動合同法還對勞務派遣、非全日制用工作了規定,盡可能地擴大本法的調整范圍。考慮到勞動合同法是規范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訂立勞動合同的法律規范,對一些不規范的用工,本法不好調整。所以對家庭僱工、兼職人員、返聘的離退休人員等未作規定。
B. 求電子書:王利明的《民法總論研究》、《物權法研究》、《合同法研究 四卷本》、《合同法疑
可以去新浪的讀書資料共享里下載,只需要你的積分。每個初試者都有積分的,申請賬號能免費得到20個積分。
C. 請問誰有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民法總論2009版(王澤鑒)民法總論(梁慧星)《合同法研究》(王利明)PDF
做實務就王澤鑒更系統更接地氣,做理論就後者更前沿更有空間
D. 合同法方向的研究生好就業嗎
經濟合同在企業方面發生更多,這個建議結合自己以後的職業生涯規劃來定,無所謂好壞。
E. 人類需要什麼樣的合同法秩序--《英美法對價原則研究:解讀英美合同法王國中的「理論與規則之王」》
——這一問題通常包容(subsume)在對價的標題之下。 ——麥爾文.埃森博格(Melvin Eisenberg) 既然合同法的中心課題與使命就是實現和執行當事人未來的允諾,那麼我們所期望的合同法秩序的建構也就只能圍繞允諾的實現和執行問題展開。當然,這種合同法秩序的具體設計還需要有一個價值衡量的標准以決定「何種允諾或合同才是可以實現和執行的?」反映在理論上就是所謂的合同的約束力根源的問題。從羅馬法到現代英美法與大陸法,沒有一種法律制度承認單純的允諾或協議能夠執行,羅馬法強調裸約(num pactum)不可執行,英美法也一直把「單純的允諾不能執行」作為合同法的基本出發點。事實上,就已經過去的人類歷史而論,我們並不希望執行所有的允諾,法院也從未對所有的允諾給予執行。因此,科賓便作出了如下著名論斷: 在法律體系中有一個被稱為合同法的部門,其為之努力的,乃是實現允諾所產生的合理預期。法律並非致力於實現所 有由允諾產生的預期,其所要實現的必須是合理的預期。迄今存在的一切法律制度中,沒有一個承認所有的允諾都能夠強制 執行……一個允諾必須伴隨某種其他要素,才能夠被強制執 行。這似乎在所有的法系都概莫能外。現在討論的問題便是此種其他要素之為何物,即一個允諾必須伴隨什麼事實才能在法律上強制執行? 比較法學家海因.克茨教授的論斷具有同樣的穿透力: 實質上,合同約束力根源的問題就在於追問「合同為什麼可以約束當事人?」,即合同約束當事人的理論基礎和依據何在?這歷來都是合同法歷史與現實中的重大問題(great questions)之一。自羅馬法以來,合同約束力的根源都能在現實制度中找到其正當性和合理性支持,只不過隨著社會和法律制度的發展以及合同約束力的逐步擴張,有關合同約束力根源的理論也呈現多樣化的局面,這就需要我們在多樣化和復雜性中作出評價、辨明優劣,不致在現實的制度選擇中迷失方向。當然,有關合同約束力根源的理論探討在兩大法系同樣重要和繁多,但近幾十年來,英美法中的合同約束力根源的理論研討的熱烈程度要遠甚於大陸法國家,它一直是英美法上的「一個重大的理論熱點」。我認為,造成此種差別的原因主要是兩大法系看待問題之思路上的差異。大陸法將合同的約束力的根源作為合同得以執行的抽象的理論基礎或合同法的理論前提,因此,此問題便成為一個十分抽象且沒有太多現實意義的問題。但在英美法系,情況則完全不同。英美合同法中的對價原則、允諾禁反言原則等都並非單純的理論前提或理論基礎的問題,他們直接決定當事人的允諾可否執行,是允諾或合同得以執行的標准,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這或許也是英美實用主義哲學的實際體現。也就是說,在大陸法中,合同約束力根源是一個單純的理論問題;而在英美法,合同約束力根源既是重大理論課題,也是重大的現實課題。對於這一點,高德利教授在論述原因和對價的區別時,也說得很清楚:原因理論主要是一個理論性勝於實踐性問題,其與現實的允諾的執行幾乎無關,對現實沒有任何的效果。對價原則則完全相反。普通法法官從不抽象地追問人們為何作出允諾,也從不關心創造一個內涵一致的對價定義,他們的任務是非常實際的:限定違諾賠償之訴(assump咖)中可執行的允諾的范圍。即區分可執行的允諾與不可執行的允諾。可見,在英美法的語境中討論合同約束力根源的問題並非只是「理論作秀」,更是在思考和關切現實生活中當事人的允諾可否得到執行和實現這一實踐性問題。 當然,從具體內容上來看,合同約束力的根源可以包括書面和要式口約等形式主義原則、意思理論、原因理論、信賴理論、公正效率理論和對價原則等等。下面擇要而述: 1.形式主義原則。源自古羅馬法的形式主義原則是指合同的約束力來自於要式口約和書面等特定的形式要件,當事人追求什麼目標無關緊要,只要其協議符合了特定的形式要求,便可以對當事人產生約束力,從而受到法律的保護。羅馬法形式主義傳統的影響十分深遠,後世法律在合同約束力根源的問題上也不乏形式主義尊崇者。此種對協議之外的形式的注重和崇拜,成就了人們對合同約束力的主觀認同和合同交易秩序的形成和延續,他們在思想和實踐中不停地重復著自己的信仰:合同或協議的約束力的根源和基礎就在於其所採取的外觀形式。 2.意思理論。意思理論(wiu ulcoIy)是能體現大陸國家私法特徵的核心理論。作為合同約束力根源的意思理論,是指合同之所以對當事人具有法律上的約束力,是因為合同是當事人自由意思表達的結果,當事人既然同意訂立一個合同,那麼法律就會保護其自由的意思和此種自由意思所達致的結果。法律賦予合同約束力的目的在於承認允諾人的意思自治,保護其自由意思的效果,這是對「合同法重在尊重和保護合同當事人的主觀意思」這一主題的確認。 3.信賴理論。相較於形式主義原則和意思理論,信賴理論是相對晚進的合同約束力根源。從淵源上講,信賴理論的出現在於補救對價原則之不足。因為根據傳統的英美法的規定,作出一個無償允諾的當事人可以不受該允諾的約束,因為其中缺乏相應的對價。但因缺乏對價而免除允諾人責任的做法卻並不總是正確,尤其是在受諾人基於對該無償允諾的信賴而從事了一定的行為而使得自己遭受損害的情形。因此,法院創設了一個新的合同約束力根源理論:信賴理論。要求無償允諾人在某些特定情形下不得違反其無償允諾,以保護受諾人的合理信賴。在英美法中,信賴理論的集中體現就是所謂的「允諾禁反言原則」(docoinc Of promissory estoppel)。 4.實質公正和效率理論。作為合同約束力根源的實質公正和效率理論主要是一種抽象意義上和價值層面上的合同約束力根源的判斷標准,所以又被稱以標准為基礎的理論。它是指合同之所以對當事人具有約束力是社會的實質公正和經濟效率的價值使然,也就是說,只有讓合同具有約束力才能實現公正和效率的價值目標。例如,由於意思自由受到了限制,因此根據意思理論,格式合同一般應當是無執行力或無約束力的。但為了社會的交易效率、人們生活的正常進行和效率的最大化。現代社會的法律往往仍然傾向於承認效率價值支持下的合同約束力。 盡管著名比較法學家馮。梅倫(Von Mehren)教授曾經指出:現代英美法和大陸法在規定允諾或合同執行與否(即合同約束力的根源)的問題上有著不同的技術運用。英美法主要通過兩種技術來決定哪些允諾可以或不可以執行,一種是直接的立法規定,如反欺詐法的具體規定等;另一種則是間接的、抽象的、一般的對價原則的規定來(缺乏議價交換的內容)來決定允諾的執行與否。大陸法則只運用第一種直接規定的技術來解決。但此種差別展現的似乎只是兩大法系在合同約束力根源問題上的表象的「規定技術」問題,並沒有從實質的思想內涵與理論取向的視角進行更進一步的思考。其實,在筆者看來,對不同類型的合同約束力根源的倚重決定了一個國家試圖建立不同類型合同法秩序的思想傾向:重視書面要素和標準的合同法塑造的是一種具有宗教神聖性的形式主義合同法秩序和信仰;重視意思標准或要素的合同法塑造的是一種個人解放思潮下的自由主義和理性主義合同法秩序和理念;重視效率標准或要素的合同法塑造的則是一種經濟效率至上的合同法秩序和思想。 一直以來,對價原則都是英美法中合同約束力的核心根源。或者如法恩思沃斯所說是英美法中允諾執行的唯一的一般性根據(generalbasis)。而除此之外,上文所列其他類型的合同約束力根源從來沒有成為過允諾執行的一般根據,這是因為:形式主義理論是一種源於羅馬法和早期英國法的古老的約束力根源,在後來逐漸式微,在英美合同法中沒有獲得過顯赫的地位;意思理論則一直是大陸法合同約束力的核心根源,體現的是一種理性主義哲學觀念和形而上的合同價值觀,與英美實用主義哲學和客觀合同理論格格不入;信賴理論不管是在大陸法還是在英美法中都只是一種「時髦而不實用」的新型合同約束力理論,沒有獲得正統的名分;而效率理論和實質正義理論則都因為其過分的抽象性難以成為注重具體允諾或合同的執行與否的英美法合同約束力根源。至少到目前為止,對價理論仍然是英美合同法中的統治性理論,是決定允諾或合同能否執行的第一位的標准(或者說是英美法中最為核心的合同約束力根源),英美法中合同有否約束力主要還是依靠有沒有對價來加以判斷。由於允諾的執行問題幾乎構成了合同法的全部問題,所以對價原則便成為合同法中的核心理論、原則和制度,是合同法王國中名副其實的「理論與規則之王」,支配著整個英美合同法內容和體系。所以,對價原則才會被學者稱為「合同這架龐大機器的平衡輪」(吉爾默語)。 總之,對價原則(doctrine 0f consideration)是現代英美法的核心原則和理論,它不僅決定了當事人的允諾能否執行,即當事人間的合同有否約束力這一重大問題,更重要的是它型構了整個英美合同法的理論和制度體系。因此,對價原則是英美法學者所應當關注的焦點和中心,研討英美合同法似乎很難繞開對價原則這一重要命題。對對價原則這一合同約束力根源的倚重,決定了英美國家的合同法秩序和價值將與早期羅馬法和大陸法國家的合同法秩序截然有別。不管是合同的成立、合同的執行、違約責任等具體制度上還是合同法的整體價值和理論取向,都因為對價這一核心理論原則的貫穿而展現出了自己的特殊性。毫無疑問,對作為英美法合同約束力核心根源的對價原則的研討將深化我們對英 美合同法理論內涵和制度設計的把握。
F. 求王利明教授的 合同法研究 PDF電子書
書籍已經上傳了, 這個是第2卷, 打開後可預覽, 沒錯的話請採納一下.
G. 合同法研究第一卷修訂版
H. 遼寧省合同法研究會是否有代理訴訟資格
沒有,根據民訴法規定,訴訟代理人必須為個人,單位不能作為代理人,但是有關社團推薦的人可以作為訴訟代理人!
I. 幫我推薦本更深入的合同法的書
同樣是王利明編寫抄的
《合同法研究》
中國當代法學家文庫
作者:王利明 著 出版社:人民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3年06月
《合同法責任問題研究》
作者:鍾奇江 著
出版社:經濟管理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6年06月
《合同法比較研究——比較民商法叢書 》
作者:陳靜嫻 著 出版社:人民公安大學
出版時間:2006年01月
《合同法分則重點疑難點問題判解研究》
作者:黃建中 著 出版時間:2006年05月
J. 求王利明教授的合同法研究第三、四卷PDF電子書 人民大學出版社
網路網盤上至找到一、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