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經濟法的總程

經濟法的總程

發布時間: 2020-12-29 13:56:20

1. 經濟法的特徵

(一)綜合性

經濟法的綜合性表明其不限於單一的范圍,主要表現在:

1.在調整手段上,經濟法將各種法律調整手段有機地結合起來對經濟關系進行綜合調整,這主要表現在經濟法往往運用民事的、行政的、刑事的、程序的、專業及技術的等手段作用於某一經濟領域,以達到維護社會經濟秩序的目的。

2.在規范構成上,經濟法既包括若幹部門經濟法,又包括有法律、法令、條例、細則和辦法等許多規范形式的經濟法律規范;既包括實體法規范,又包括程序法規范;既包括強制性規范和任意性規范,又包括指導性規范和誘導性規范等。

3.在調整范圍上,經濟法調整的內容既包括宏觀經濟領域的管理和調控關系,也包括微觀經濟領域的管理和協作關系,具體包括工業、農業、商貿、財政、稅收、金融、統計、審計、會計、海關、物價、環保、土地等范疇。

(二)經濟性

經濟法直接作用經濟領域,並具有經濟目的性,故經濟法的經濟性是不言而喻的。

(三)行政主導性

經濟法是國家管理、干預、從事經濟活動,參與經濟關系的產物,因此,經濟法在調整經濟關系的過程中直接體現了國家的特殊意志。

(四)政策性

經濟法是國家自覺參與和調控經濟的重要手段。因此,其重要任務是實現一定經濟體制和經濟政策的要求,這就使得經濟法具有顯著的政策性特徵。

這主要表現在經濟法隨時根據國家意志的需要賦予政策以法的效力,並根據政策的變化而變化,在經濟法的執法和司法力度方面,也無不受政策的影響。

(1)經濟法的總程擴展閱讀:

其主要特點有:

一、經濟法是國家干預經濟的法

經濟法的產生是國家干預經濟的必然結果,它把調整的重點始終放在引導各類經濟主體依法進行經濟活動,保證經濟關系的正確確立和有序的進行上,以形成本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經濟環境和經濟秩序。

二、經濟法是社會責任本位法

經濟法與民法行政法相比較,在調整社會整體與社會個體的關繫上,各有自己的主導思想。經濟法是「社會責任本位法」,它以社會利益為基點,無論是國家機關,還是社會組織或個人,都必須對社會負責,在此基礎上處理和協調相互之間的關系。

三、經濟法是商品經濟發達的法

只有當商品經濟成為社會的主導,經濟法才會伴隨著生產力的發展而產生和發展,因而經濟法是商品經濟高度發展的產物。

四、經濟法是以經濟為目的的法

經濟法始終調整經濟關系,調整的目的就是使社會的整體經濟能持續、穩定的發展,提高社會生產力水平,而且在這個調整過程中甚至會有意使局部利益或個體利益有所損失。

五、經濟法是綜合調整的法

經濟法所調整的經濟關系是縱向經濟關系,但對橫向經濟關系會產生明顯的影響;採取的手段既有懲罰性的,也有補償性的,既有鼓勵類的,也有禁止、限制類的,體現了明顯的綜合調整的特徵。

2. 經濟法的程序法有什麼特點

經濟公益訴訟是指由於行政機關或其它公共權力機構、公司、企業或其它組織及專個人的違法行為或不作為,屬使社會經濟公共利益遭受侵害或有侵害之虞時(如我國的國有資產流失、環境公益侵害、公平的競爭秩序遭受破壞進而損害消費者公益等),法律允許公民或團體為維護社會經濟公益而向法院提起訴訟的制度。
其主要特徵在於:保護的權益是不特定人的權益,並非專屬於某個法律主體的權益,而是社會的公共利益;保護的利益是社會經濟公共利益,如消費者權益、國有資產保護等,區別於其他公益訴訟,如行政公益訴訟等;訴訟啟動主體一般是特定的機構或者專門的社會組織;程序與普通訴訟不同,有專門的公益訴訟法庭作為組織保障,實行有利於原告的舉證責任倒置原則,建立對原告有利的訴訟費用承擔及其獎勵機制。

3. 訴訟法就是經濟法的程序法嗎

為個命題就是錯抄誤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自1999年10月1日起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涉外經濟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技術合同法》同時廢止。
所以,現在中國沒有經濟法,也談不上民事訴訟法是其程序法。
歷史上看,從1982年7月1 日實施至1999年10月1日日廢止,近20年間正值我國改革開放初期立法,對於我國經濟高速發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它著重於調整合同糾紛及相關民事糾紛。但由於改革和經濟發展的需要,它不能適應市場的需求。例如:房屋買賣糾紛,經濟合同法規定為要式合同,就是以取得房產證為合同有效;而現在的合同法確對此做出了是買賣合同。就是合同一經訂立就為有效。
民事訴訟法是程序法,程序法是指實體法以外,法院或者行政機關如何進行各種司法程序或行政程序的實證法。也是規定實體法如何適用的規則法。已廢止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合同法》當
時是受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試行)1982年10月1日起試行調整,或是說是它和程序法。
對於廢止的法律,一般情況下,只限研究法的歷史、法的對比才談及,所以,以上命題沒有一點實際意義。

4. 經濟法學習心得體會

我是學財會的,第一門學科就是經濟發!
沒什麼心得!就是死記硬背!知道了政策條例法規你就懂了;否則,你啥都不會!
希望採納

5. 經濟法學是實體法還是程序法

實體法與程抄序法的緊密結合是經襲濟法一個明顯的法律特徵。法律一般分為實體法與程序法,在整個法學體系裡兩者並行不悖,互相依存,互為作用,而又自成體系。經濟法則打破了這種傳統的劃分,許多經濟法規既包括特定經濟領域內主體間的實際的權利和義務,也包括為實現這些權利和義務所必須遵循的法定程序。這里所指的法定程序是指在經濟法規中加以確認的,經濟管理機關和社會經濟組織在實現管理和生產經營活動職能時所必須遵守的行政上和技術上的程序。同時,也包括在追究法律責任、調解和仲裁經濟糾紛時必須遵守和履行的訴訟程序。

6. 中國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包括()多選 A.憲法和行政法 B.民商法和經濟法 C.刑法和程序法 D.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是指以憲法為統帥,以法律為主幹,由憲法相關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經濟法、社會法、刑法、訴訟與非訴訟程序法等多個法律部門組成的有機統一整體

7. 經濟法程序法(經濟公益訴訟)的主要特徵是什麼

你這個要求也太高了,不要網上搜到的,還要越詳細越好,能力有限,只能總回結這么多了答,別的你自己發揮吧,祝你好運。
經濟公益訴訟是指由於行政機關或其它公共權力機構、公司、企業或其它組織及個人的違法行為或不作為,使社會經濟公共利益遭受侵害或有侵害之虞時(如我國的國有資產流失、環境公益侵害、公平的競爭秩序遭受破壞進而損害消費者公益等),法律允許公民或團體為維護社會經濟公益而向法院提起訴訟的制度。
其主要特徵在於:保護的權益是不特定人的權益,並非專屬於某個法律主體的權益,而是社會的公共利益;保護的利益是社會經濟公共利益,如消費者權益、國有資產保護等,區別於其他公益訴訟,如行政公益訴訟等;訴訟啟動主體一般是特定的機構或者專門的社會組織;程序與普通訴訟不同,有專門的公益訴訟法庭作為組織保障,實行有利於原告的舉證責任倒置原則,建立對原告有利的訴訟費用承擔及其獎勵機制。

8. 經濟法中合同訂立的程序包括哪些

合同訂立分為兩個階段:(一)要約。要約又稱為發盤、出盤、發價或報價等。根據《合內同法》第14條規定,「要容約是希望和他人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要約就是一方發出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要約到達受要約人時生效,要約對要約人的約束力和對受要約人均具有約束力。(二)承諾。承諾又稱為接受或接盤。根據我國《合同法》第21條的規定:「承諾是受要約人同意要約的意思表示。」要約經受要約人承諾,表明當事人之間達成協議,合同即宣告成立。

9. 經濟法簡述題:1有限責任公司設立的程序

1、出資人(股東)簽署協議,即發起人協議,准備開辦什麼樣的公司,各自出資專多少,經營場地、屬經營范圍等等,然後確定公司章程,並簽字。
2、出資人到工商辦理企業核名;
3、開戶,存入資金
4、會計師事務所驗資
5、驗資報告,公司章程、公司董事、法定代表人、經理的確定和填表,工商開辦填表,然後到到工商局登記
6、完成工商登記,領取營業執照
7、質量技術監督局辦理組織機構代碼證
8、到銀行辦理基本戶開辦登記
9、稅務登記證辦理。

10. 鄭州大學經濟法遠程題庫第二章

1C 2D 3B 4A 5D

1AB 2ABCD 3BCD 4ABCD 5ABCD
1錯 2對 3對 4錯 5對

熱點內容
試述經濟法形成的一般原因 發布:2025-05-26 00:34:56 瀏覽:922
員工規章制度算勞動合同嗎 發布:2025-05-26 00:34:02 瀏覽:127
勞動法實務培訓 發布:2025-05-26 00:26:07 瀏覽:888
婚姻家庭法社會調查 發布:2025-05-26 00:21:51 瀏覽:248
勞動法工資表是怎樣的 發布:2025-05-26 00:14:19 瀏覽:108
打架斗毆違反什麼條例 發布:2025-05-26 00:07:51 瀏覽:717
廣東省廢止法律法規規章 發布:2025-05-26 00:03:20 瀏覽:889
淺談非獨立法人的實驗室 發布:2025-05-25 23:58:26 瀏覽:172
八符格書法官網 發布:2025-05-25 23:57:44 瀏覽:529
克隆與倫理道德 發布:2025-05-25 23:50:40 瀏覽: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