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婚姻法婚內財產分割

婚姻法婚內財產分割

發布時間: 2020-12-29 23:27:41

1. 婚內夫妻財產分割

大家對於財產分割的了解一般是在離婚的時候,那麼還在婚內的夫妻可不可以分割財產呢,怎麼個分發,在哪些情況下不離婚也可以分家產呢,相關的法律知識是如何的呢。小編整理了「婚內夫妻財產分割」的內容為你答疑解惑。
一、婚內夫妻能否分割財產
婚姻法》第十八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夫妻一方的財產:
一方的婚前財產;
一方因身體受到傷害獲得的醫療費、殘疾人生活補助費等費用;
遺囑或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夫或妻一方的財產;
一方專用的生活用品;其他應當歸一方的財產。
因此,婚內夫妻可將上述規定的個人財產分離出來。
根據《婚姻法》第十九條規定,夫妻可以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歸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
約定應當採用書面形式,約定明確,對雙方具有約束力。
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約定歸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對外所負的債務,第三人知道該約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財產清償。
二、哪些情況下不離婚能分家產
根據相關規定,兩種情況不離婚可分產
根據《婚姻法解釋三》的規定,通常情況下,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是不能分割共同財產的,但是存在下述兩種特殊情況時,是可以分割夫妻共同財產的:
1、一方有隱藏、轉移、變賣、毀損、揮霍夫妻共同財產或者偽造夫妻共同債務等嚴重損害夫妻共同財產利益行為的;
這種情況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理解:
首先,實施者必須是惡意的,想獨自侵佔、損害夫妻共同財產,如果是過失的,對方就不能要求分割共同財產;
其次,上述行為必須危害到了對方的利益。
2、一方負有法定扶養義務的人患重大疾病需要醫治,另一方不同意支付相關醫療費用的。
此種情況可以理解為:
首先,夫妻之間屬於法定撫養義務人的范圍;
其次按照醫學上的認定標准,重大疾病可分為兩大類:需要長時間治療,所需費用巨大的疾病,如腫瘤、糖尿病、直接危及生命安全的急性疾病。
通過上面的文章介紹相信您已經知道了您問題的答案了,如果有的時候面對的問題並不簡單的話,歡迎您來咨詢律師們,我們將會用專業的知識全力的解答。
延伸閱讀:
婚姻法關於夫妻共同財產分割的原則有哪些規定
解讀離婚財產分割原則
家庭財產分割協議書是否必須公證才有法律效力

2. 新婚姻法婚前財產如何分割,婚後財產如何分割

一、婚前雙方出資購買房屋,產權登記在一方名下,離婚房產歸誰
實踐中,經常會出現雙方出資購買房屋,男方為了討好女方,將房產登記在女方一方名下。離婚房子歸誰?此種情況比較麻煩,如果登記一方不承認對方有出資行為,或是認定對方的出資屬於贈與行為的,法院就很難支持未登記方的請求,也就是說離婚未登記方除非有證據證明自己有出資且出資不屬於贈與的,才可能請求分割房產,否則最後可能會人財兩空。
二、夫妻一方婚前支付首付購房,婚後夫妻共同還貸,房屋登記在首付支付方名下,離婚房產歸誰
根據新婚姻法。即《婚姻法司法解釋(三)》的規定,夫妻一方婚前簽訂房屋買賣合同,以個人財產支付首付,並在銀行貸款,婚後用夫妻共同財產還貸,房產登記在支付首付款一方名下,離婚房產歸登記一方。因此,該種情況下,登記的房產如何分割有法可依。未償還的貸款為獲得房產一方的個人債務,由於婚後是夫妻共同還貸,在離婚房產分割時,需要對另一方進行補償。當然,根據協議優先的原則,如果雙方對房產達成協議的,離婚時可以按照協議分割房產。
三、一方婚前全額出資購房,取得房產證的,離婚房產歸誰
根據婚姻法及物權法的規定,婚前一方全額出資購房且取得房產證的,毫無疑問房產屬於一方婚前財產,在離婚分割財產時,不計入在夫妻共同財產內,另一方無權要求分割房產。
四、一方婚前全額出資購房,婚後才取得房產證的,離婚房產歸誰
一方婚前全額出資購房,婚後採取得房產證的,不能簡單的認為房產屬於夫妻共同財產。實際上,一方婚前出資購房,買賣房屋的合同義務已經履行完畢,房產證只是對購買方對房子產權的確定。因此,離婚房產分割時,該房屋屬於一方婚前財產,不參與夫妻共同財產分割;
五、婚前一方父母出資,產權登記在自己子女名下,離婚房產歸誰
若婚前購房時,一方父母全額資助自己的子女買房,且產權登記在自己子女名下,該房產就屬於登記方的婚前個人財產,在離婚房產分割時,另一方無權要求分割已經登記的房產。如果婚前購房時,父母資助子女買房,只出了部分購房款,剩餘購房款由婚內夫妻雙方共同按揭償還貸款的,離婚房產分割時,一般會將房子判歸等機房所有,對於婚內共同償還的貸款及房子產生的增值,由得到房子的一方對另一方做出補償。
六、婚前一方父母出資,產權登記在雙方名下,離婚房產歸誰
婚前一方父母資助子女買房,產權登記在雙方名下的,在離婚房產分割時,應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如果雙方對房產份額有約定的,按照約定享有房子的產權。
七、父母資助子女買房,婚前雙方父母均出資,產權登記在一方子女名下,離婚房產歸誰
婚前雙方父母資助子女買房,即使產權登記在一方子女名下,離婚時,房產也應認定為對各自子女的贈與,而不能認為是對雙方的贈與,也不能認為登記在一方名下就是對一方的贈與。因此,離婚房產分割時,按照父母的出資比例享有房產的份額。

3. 婚姻法 財產分割

上海地區法院是不承認忠貞協議的效力的。
即「如果再有外遇,XXX歸對方所有」這樣的條款是不被法院所認可的——>簽了等於沒簽,廢紙一張。

其他地區我不清楚,建議詢問當地律師。

4. 新婚姻法婚後財產如何分割

夫妻財產財產分割即夫妻共同財產的分割,是指離婚時依法將夫妻共同財產劃分為各自的個人財產。現行《婚姻法》第17條到第19條明確了夫妻共同財產是在夫妻關系存續期間取得的財產,以列舉式和概括式的方式規定了夫妻共同財產的內容,該法也規定了夫妻共同財產的分割有協議分割和判決分割兩種做法。離婚時,雙方有合法婚姻財產約定的,依約定。一方的特有財產歸本人所有。夫妻共同財產一般應當均等分割,必要時亦可不均等,有爭議的,人民法院應依法判決。夫妻共同財產,即法律上所認定的夫妻共同生活期間所擁有的財產。雙方均有使用權的財產,可以是物質、資金、或抽象財產;在分配財產時按照國家規定利用同意度量標准評估分配。包含:(1)工資、獎金;(2)生產、經營的收益;(3)知識產權的收益;(4)因繼承或贈予所得的財產,但遺囑或贈予合同中確定只歸夫或妻一方的財產除外;(5)其他共同所有的財產。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十七條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下列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一) 工資、獎金;(二) 生產、經營的收益;(三) 知識產權的收益;(四) 繼承或贈與所得的財產,但本法第十八條第三項規定的除外;(五) 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夫妻對共同所有的財產,有平等的處理權。

5. 新婚姻法關於婚內房產在離婚時分割的原則有哪些

新婚姻法的房產分割原則:
關於夫妻離婚房產分割的處理方法,2001年新婚姻法僅有一條原則性規定,而且該規定也並非僅僅針對離婚房產分割。即新婚姻法第三十九條規定:離婚時,夫妻的共同財產由雙方協議處理;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根據財產的具體情況,照顧子女和女方權益的原則判決。
根據新婚姻法第三十九條規定可以看出,「照顧子女和女方權益的原則」是新婚姻法規定的處理夫妻離婚財產分割的一項基本原則。關於此項原則的適用,我們需要注意的一個問題是:新婚姻法把照顧「子女」放在了照顧「女方」權益的前面。這意味著如果夫妻離婚,而法院可能判決子女隨男方共同生活,那麼男方在夫妻離婚房產分割方面的照顧可能高於女方在離婚房產分割方面的照顧;這還意味著法院在處理夫妻離婚房屋所有權歸屬及房產分割比例問題時,擁有小孩撫養權的男方可能佔得更多優勢。
在此項夫妻離婚房產分割原則的基礎上,就夫妻共有房產分割的具體方法,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了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的司法解釋,其中第二十條明確規定:雙方對夫妻共同財產中的房屋價值及歸屬無法達成協議時,人民法院按以下情形分別處理:(一)雙方均主張房屋所有權並且同意競價取得的,應當准許;(二)一方主張房屋所有權的,由評估機構按市場價格對房屋作出評估,取得房屋所有權的一方應當給予另一方相應的補償;(三)雙方均不主張房屋所有權的,根據當事人的申請拍賣房屋,就所得價款進行分割。
但是,無論是夫妻競價支付房屋折價款,還是拍賣分割房屋拍賣款,夫妻雙方關於房產價值的實際獲得比例必須符合「照顧子女和女方權益的原則」。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在《關於審理婚姻家庭糾紛若干問題的意見》中指出:關於離婚訴訟中,當事人提出採用競價方法確定房產權利歸屬的處理,應按照婚姻法及其司法解釋的規定,財產的處理應以照顧女方和撫養子女一方的權益為原則。在處理共有房產時,當事人提出採用競價方法確定房產權利歸屬,若符合下列條件的,可予准許:其一,雙方同意競價;其二,雙方經濟、住房等條件基本相同。上海高院關於競價規則司法適用的指導意見之所以設定夫妻雙方採用競價方法確定房屋所有權的歸屬必須滿足「雙方同意競價」和「雙方經濟、住房等條件基本相同」兩個基本條件,原因在於競價規則排斥了夫妻離婚財產的處理「應以照顧女方和撫養子女一方的權益」的基本法律原則。即便競價規則從表面上看是公平的,但考慮到子女、女方及生活困難一方的法定利益,那麼通過競價來處理房產分割問題就顯的不那麼公平了。由此可見,「照顧子女和女方權益的原則」在上海法院處理夫妻離婚房產分割問題時巨大的司法指導意義。
新婚姻法關於夫妻離婚房產分割原則終究是原則,落實到上海法院審理離婚案件的具體案例上來,不同的法官對這一原則可能有不同的理解和不同的審判尺度。
另外,司法實踐中還存在離婚房產分割應當照顧婚姻無過錯方原則、照顧生活、居住困難的一方原則等等……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指導上海基層法院處理夫妻離婚房產分割方面的司法原則不止一個。那麼,這些原則在司法審判活動中如何適用,多項原則如何在同一離婚房產分割案件中同時適用,針對這些問題,我國現有法律、司法解釋至今沒有明確的說法。當事人在具體離婚案件中,如何才能說服法官按照有利於自己的原則分割房產,如何才能實現自己的財產利益最大化,這就需要一定訴訟謀略,需要離婚案件當事人在專業離婚房產分割律師的指導下,在起訴離婚的時候,就事實理由和證據方面做足文章。
法院在分割房產時會考量的因素
離婚時夫妻共有房產如何分割?離婚房產分割應考慮一下幾個方面的因素:房產登記、購房時間、出資情況、還貸情況、婚姻過錯、離婚後居住情況、小孩撫養情況等幾個方面的問題。
1、房產登記對分割離婚房產的影響。根據我國物權法的規定,房產登記在誰的名下,意味著房子的實際權利人是誰。毫無疑問,只要夫妻離婚時房子登記在夫妻雙方名下,那麼該房產就可以作為夫妻共同財產在離婚時進行分割。無論其中夫妻一方是否出資是否還貸,哪怕是該房產原系夫妻一方婚前個人房產為了結婚才加上配偶的名字,也哪怕是夫妻一方父母全額出資為了夫妻雙方結婚居住購買,我國法律統統不管,只要房產證有其名字那麼他就享有房產份額。除非當事人有證據證明那僅僅是掛名而已,並非實際產權人。然而,對於夫妻雙方婚後共同購房,房產登記在一方名下的情況,雖然根據物權法公示公信原則房產應為登記者所有,但根據婚姻法規定仍為夫妻共同財產,離婚時同樣可以請求法院對該房產進行分割。除非雙方協議約定夫妻財產分別所有。
2、購房時間對分割離婚房產的影響。上海婚姻律師對離婚房產分割問題進行解答,無一例外的要詢問購房時間。因為,購房時間與結婚時間的比對可以初步判斷訴爭房產是夫妻一方婚前個人財產還是夫妻共同財產。根據我國婚姻法規定,婚前個人財產離婚時歸個人所有,夫妻共同財產離婚時依法分割,為此,判斷房產是婚前個人財產還是夫妻共同財產對離婚房產如何分割具有決定意義。如果購房時間是婚前,房產亦登記在其個人名下,那麼該房產就是其個人財產;如果購房時間是婚後,無論房產登記在個人名下還是夫妻共同名下,法律一般推定為夫妻共同財產。除非當事人有相反的證據證明仍為其個人財產的除外。
3、出資情況對分割離婚房產的影響。司法實踐中,上海法院對離婚房產如何分割經常會考慮雙方對房產的貢獻,這也是基於公平公正的司法理念決定的。夫妻雙方各自對購房的出資比例經常會對離婚房產的歸屬及分割比例造成影響。由於夫妻婚後購房,無論是哪一方的出資,一般均為夫妻共同財產出資,為此,購房時的出資情況對於此種情況下的房產分割影響較小。出資情況對離婚房產分割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夫妻雙方婚前共同購房的案例中。根據上海高院的規定,如果戀愛期間共同購房,一方未出資但產權登記為兩人共有,析產分割的處理應當考慮共有人對共有財產的貢獻大小,適當照顧共有人生產、生活的實際需要等情況,合理確定未出資方的份額,一般以10%到30%的份額為宜。
4、還貸情況對分割離婚房產的影響。購房還貸雖然是還銀行的貸款,並非是直接支付買房款,嚴格的講還貸情況並不能認定為對購房的出資。但是,畢竟夫妻一方參與還貸歸還的住房抵押貸款,可以間接的認為是對房屋的貢獻。還貸情況對離婚房產分割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婚前購房的離婚案件中,如果法院認定房子為夫妻一方婚前個人財產,但是配偶參與支付的銀行貸款是應歸還的。在一些法院離婚房產分割案例中,配偶參與支付的銀行貸款的房產增值部分也是可以要求離婚分割的,雖然法學理論界對此觀點有爭議。
5、婚姻過錯對分割離婚房產的影響。婚姻過錯對離婚房產分割的影響源於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離婚案件處理財產分割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法發[1993]第32號),該意見指出:法院審理離婚案件對夫妻共同財產的處理,
應當照顧無過錯方。
6、離婚後居住情況對分割離婚房產的影響。我國婚姻法第四十二條規定:離婚時,如一方生活困難,另一方應從其住房等個人財產中給予適當幫助。為此,離婚後居住情況不僅會對夫妻一方個人房產造成影響,基於婚姻法第四十二條的立法理念,夫妻一方離婚後居住困難甚至會對夫妻共同房產分割的分割造成影響。
7、小孩撫養情況對分割離婚房產的影響。我國婚姻法51個法律條文,關於夫妻離婚房產分割僅有一條原則性規定,那就是:離婚時,夫妻的共同財產由雙方協議處理;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根據財產的具體情況,照顧子女和女方權益的原則判決。

6. 新婚姻法 婚後財產分配

婚後財產分配,分為共同財產、一方財產兩個方面,具體分配遵循如下法律條文:
《婚姻法》第十七條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下列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
(一)工資、獎金;
(二)生產、經營的收益;
(三)知識產權的收益;
(四)繼承或贈與所得的財產,但本法第十八條第三項規定的除外;
(五)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
夫妻對共同所有的財產,有平等的處理權。
第十八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夫妻一方的財產:
(一)一方的婚前財產;
(二)一方因身體受到傷害獲得的醫療費、殘疾人生活補助費等費用;
(三)遺囑或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夫或妻一方的財產;
(四)一方專用的生活用品;
(五)其他應當歸一方的財產。
第十九條夫妻可以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歸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約定應當採用書面形式。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確的,適用本法第十七條、第十八條的規定。
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的約定,對雙方具有約束力。
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約定歸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對外所負的債務,第三人知道該約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財產清償。

熱點內容
初級經濟法分數 發布:2025-05-28 02:42:01 瀏覽:42
企業實際控制人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28 02:10:29 瀏覽:26
交通安全法律法規圖畫 發布:2025-05-28 02:04:12 瀏覽:32
大眾輿論關注司法審判 發布:2025-05-28 01:39:12 瀏覽:174
行政法的案件 發布:2025-05-28 01:34:23 瀏覽:941
司法仲裁區別 發布:2025-05-28 01:26:03 瀏覽:902
首屆法學系 發布:2025-05-28 01:19:28 瀏覽:403
一般離婚律師費用多少 發布:2025-05-28 01:18:43 瀏覽:146
繼承司法判決 發布:2025-05-28 01:06:04 瀏覽:374
致人輕薇傷付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28 00:59:22 瀏覽: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