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經濟法有關名詞解釋

經濟法有關名詞解釋

發布時間: 2025-05-03 11:06:10

❶ 接管名詞解釋經濟法

經濟法是國家為了克服市場失靈而制定的調整需要由國家干預的具有全局性和社會公共性的經濟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簡而言之,經濟法是調整需要由國家干預的經濟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經濟法是公法,是調整國家對市場經濟活動實行干預、管理、調控所產生的經濟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隨著部門法劃分界限的逐漸明確以及法學學科的不斷發展,"經濟法"這一概念的法學意義已經被特定化為與民商法相並列的經濟法法律部門以及與其相對應的經濟法學科,而不再是"調整經濟法關系的法"或"與經濟法相關的法"這樣的表面含義。

❷ 經濟法名詞解釋

是調整在國家協調本國經濟運行過程中發生的社會公共性經濟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經濟法律關系:是指在國家協調經濟運行過程中根據經濟法的規范發生的權利和義務關系。

經濟法體系:由多層次的、門類齊全的經濟法部門組成的有機聯系的統一整體。

經濟法的制定:國家機關依照法定的職權和程序制定(包括修改和廢止)經濟法律規范的活動。

經濟法的實施:經濟法律關系主體和國家司法機關實際施行經濟法律規范的活動。

經濟守法:國家協調受體遵守經濟法律規范的活動。

經濟執法:國家協調主體依照法定的職權和程序執行經濟法律規范的活動。

經濟司法:國家司法機關依照法定的職權和程序處理經濟法案件的活動。

在我國,經濟法是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關系進行整體、系統、全面、綜合調整的一個法律部門。

在現階段,它主要調整社會生產和再生產過程中,以各類組織為基本主體所參加的經濟管理關系和一定范圍的經營協調關系。要從以下三點把握這個概念:

1.經濟法是經濟法律規范的總稱。

2.經濟法是調整經濟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3.經濟法調整的是一定范圍的經濟關系。

❸ 名詞解釋:經濟法

1.經濟關系:是在一定的生產方式基礎上產生的生產、交換、分配、消費等各種關系的總稱。
2.經濟法:是有關確立國家機關、社會組織和其他經濟實體的經濟法律地位,以及調整它們在經濟管理過程中和經營協調活動中所發生的經濟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統一體(總稱)。
3.國家經濟管理關系:包括國家(國家機關及其授權組織)對企業、事業單位等社會組織的宏觀經濟管理關系以及企業等社會組織自身的微觀經濟管理關系。
4.經濟聯合關系:是指企業等組織進行合並、兼並(歸並)改組經濟實體過程中發生的經濟關系。
5.經濟協作關系:是指各組織之間進行生產協作,業務往來過程中發生的經濟關系。
6.經濟法的基本原則:對經濟法所調整的經濟關系的各方面和全過程,以及經濟法制的各方面和全過程具有普遍指導意義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准則。
7.經濟法律關系:是指國家機關、社會組織和其他經濟實體在參加經濟管理和經營協調過程中,由經濟法律、法規確認和調整的,並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存在和運行的經濟權利、經濟義務相統一的關系。
8.經濟法主體:是指參加經濟法律關系,依法享有經濟權利和承擔經濟義務的組織和個人。
9.原生權利:是指經濟權利主體依照經濟法律、法規、命令等直接取得的,不必依賴特定義務主體的行為即可行使和實現的權利。
10.取得權利:是指經濟權利主體必須通過參加經濟法律關系,通過特定義務主體為特定行為,才能獲得的權利。
11.經濟職權:是指國家機關、社會組織以及它們的領導人員、法定代表人等在組織管理經濟活動中所依法享有的與本身職務相連的一種特殊的經濟權利。
12.經濟法律關系客體:是經濟法主體的權利和義務共同指向的對象和目的。
13.經濟法律事實:是指能夠引起經濟法律關系發生、變更和消滅的客觀事實。經濟法律事實分為事件和行為兩類。
14.經濟法律行為:是能夠引起經濟法律關系產生並依法運行的最主要的經濟行為。
15.經營協調關系:專指經濟法所調整的那部分橫向經濟關系。
16.組織內部經濟關系:指在企業等組織之間所發生的裂變一些重要的經濟關系。
17.涉外經濟關系:是指具有涉外因素的經濟管理關系和經營協調關系。
18.中國經濟法:是有關確立國家機關、社會組織和其他經濟實體的經濟法律地位,以及調整它們在經濟管理過程中和經營協調活動中所發生的經濟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統一體(總稱)。
19.經濟法的基本原則:是指經濟法所調整的經濟關系的各方面和全過程,以及經濟法制的各方面和全過程具有普遍指導意義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准則。
20.經濟法的體系:是指經濟法律(法規)體系,有時也指經濟法學體系,是在經濟法規分類的基礎上,根據各種經濟法規性質的異同、關系的親疏,按一定的標准和序列,分層次、分系統排列組合而成的統一體。
21.經濟法律關系:是指國家機關、社會組織和其他經濟實體在參加經濟管理和經營協調過程中,由經濟法律、法規確認和調整的,並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存在和運行的經濟權利、經濟義務相統一的關系。
22.廣義上的經濟法主體:是指經濟法律關系的主體,即參加經濟法律關系,依法享有經濟權利和承擔經濟義務的組織和個人。
23.狹義上的經濟法主體:是指根據經濟法律、法規、命令獲得的主體資格和主體制度。
24.權力機關:是指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
25.管理機關:是指經濟管理機關,包括國務院、各部委及各級人民政府等。
26.社會組織:是指具有獨立地位、實行獨立核算或獨立預算,從事經營、管理活動的組織,亦即企業單位、事業單位、農村經濟組織、社會團體等。
27.內部組織:是指企業、公司和其他經濟組織的內部組織。
28.工業產權:指人們依法對應用於商品生產的流通中的創造發明和顯著標記等智力成果,在一定地區和期限內享有的專利權。
29.財物:是指經濟法主體能夠控制、支配的,經濟法允許其進入經濟法律關系運行過程的,具有一定的經濟價值的實物形態的物品,以及可充當一般等價物的貨幣和有價證券。
30.經濟行為:是指經濟主體通過經濟法律關系進行一定的經濟活動,以達到一定的經濟效益或效用目的的行為。
31.智力成果:是指人們用腦力勞動創造的非物質財富。
32.企業:企業是由一定的生產要素有機結合而成,依法從事生產、流通和服務性活動,進行獨立核算的經營性的經濟主體。
33.個人獨資企業:是指由一個自然人投資,財產為投資人個人所有,投資人以其個人財產對企業承擔無限責任的經營實體。
34.合夥企業:是指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依法設立的普通合夥企業和有限合夥企業。
35.合作社:是指不以盈利為經營宗旨,以成員的互助合作為要旨,決議事項時貫徹「一人一票」的平等和民主原則,限制資金分紅,實行按勞動或按貢獻分配的集體所有制性質的企業。
36.國有企業:是指企業的資金全部或部分屬於國家所有,並為國家直接或間接控制的企業。
37.社會企業:是指通過經營獲得盈餘,並將其用於扶助弱勢群體或促進社區發展等公益性企業。
38.全民所有制企業:指由中央或地方的一個財政主體或一個國有企事業單位設立的,利用全民所有的財產從事經營活動,受《中華人民共和國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法》及其相關法規規制的企業。
39.集體所有制企業:指企業的財產歸一定范圍內的社會成員集體所有,由集體投資或社員入股集資設立的企業。
40.城鎮集體所有制企業:指財產屬於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實行共同勞動,在分配方式上以按勞分配為主體的社會主義經濟組織。
41.鄉鎮企業:指以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農民投資為主,在鄉鎮(包括所轄村)舉辦的承擔支援農業義務的各類企業。
42.外商投資企業:是指全部或部分由境外投資者投資,依中國法律在中國境內設立的企業。
43.企業國有資產:是由國家對企業各種形式的出資所形成的權益。
44.關聯方:指本企業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及其近親屬,以及這些人員所有或者實際控制的企業。
45.資產評估:指由經授權的評估機構按照合法的程序和專業規程,運用科學的方法對自產某一時點的價值進行評估和估算。
46.國有資產轉讓:指依法將國家對企業的出資所形成的權益轉移給其他單位或者個人;按照國家規定無償劃轉國有資產的除外。
47.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是指國家以出資人身份依法取得國有資本收益,並對所得收益進行分配而發生的各項收支預算,是政府預算的重要組成部分。
48.合夥企業財產:是指合夥企業存續期間合夥人的出資、以合夥企業名義取得的收益和依法取得的其他財產。
49.合夥企業的外部關系:指合夥企業與第三人的關系。主要是指企業與其債權人或第三人的關系。
50.合夥人的對外代表權:指合夥人執行合夥企業事物並對外代表合業的權利。
51.合夥企業債務:是合夥企業在以自己的名義從事經營活動的過程中,因合同行為或者侵權行為而產生的對於第三人的債務。
52.入伙:指合夥企業存續期間,非合夥人加入合夥企業,取得合夥人身份,成為合夥人的民事法律行為。
53.退夥:指合夥企業在存續期間,合夥人退出合夥企業,導致合夥企業變更或者終止的民事法律行為。

熱點內容
法治方式的理解 發布:2025-05-04 00:34:49 瀏覽:515
勞動法公司節約怎麼賠償 發布:2025-05-04 00:34:14 瀏覽:960
鞍山咨詢律師 發布:2025-05-04 00:33:33 瀏覽:264
司法鑒定等級標准 發布:2025-05-04 00:22:38 瀏覽:950
社會與法普法欄目默蓮 發布:2025-05-04 00:16:10 瀏覽:479
公司承諾書有無法律效力 發布:2025-05-04 00:04:36 瀏覽:718
旅遊法律法規賠償 發布:2025-05-04 00:03:36 瀏覽:820
道德經第二卷 發布:2025-05-03 23:56:25 瀏覽:763
起訴律師費多少錢 發布:2025-05-03 23:46:12 瀏覽:527
上海市審計規范條例 發布:2025-05-03 23:38:32 瀏覽: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