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增值稅在經濟法第幾章
㈠ 經濟法基礎有什麼內容
經濟法基礎有什麼內容?
經濟法基礎是初級會計考試的一個考試科目,想要掌握重點,就先要清楚經濟法基礎的內容分布體系.經濟法基礎共有八章,有關內容如下.
第一章總論
【基本要求】
(一)掌握法和法律、法律關系、法律事實、法的形式和分類
(二)掌握仲裁、民事訴訟
(三)掌握行政復議、行政訴訟
(四)熟悉法律部門與法律體系
(五)熟悉法律責任的概念、法律責任的種類
(六)了解經濟糾紛的概念與解決途徑
【考試內容】
第一節法律基礎
第二節經濟糾紛的解決途徑
第三節法律責任
第二章會計法律制度
【基本要求】
(一)掌握會計核算、會計檔案管理、會計監督
(二)掌握會計機構、會計崗位的設置、會計人員
(三)熟悉會計職業道德的概念和主要內容
(四)熟悉違反會計法律制度的法律責任
(五)了解會計法律制度的概念、適用范圍和會計工作管理體制
(六)了解代理記賬
【考試內容】
第一節會計法律制度概述
第二節會計核算與監督
第三節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
第四節會計職業道德
第五節違反會計法律制度的法律責
第三章支付結演算法律制度
【基本要求】
(一)掌握支付結算的原則、支付結算的基本要求
(二)掌握票據的概念與特徵、票據權利與責任、票據行為、票據追索
(三)掌握銀行匯票、商業匯票、銀行本票、支票
(四)掌握銀行卡賬戶和交易、銀行卡計息與收費
(五)掌握匯兌、委託收款
(六)熟悉銀行結算賬戶的開立、變更和撤銷
(七)熟悉各類銀行結算賬戶的開立和使用
(八)熟悉銀行結算賬戶的管理
(九)熟悉預付卡
(十)熟悉結算紀律、違反支付結演算法律制度的法律責任
(十一)了解支付結算的概念和支付結算的工具
(十二)了解銀行結算賬戶的概念和種類
(十三)了解銀行卡的概念和分類、銀行卡清算市場、銀行卡收單
(十四)了解網上銀行、第三方支付
(十五)了解國內信用證
【考試內容】
第一節支付結算概述
第二節銀行結算賬戶
第三節票據
第四節銀行卡
第五節網上支付
第六節結算方式和其他支付工具
第七節結算紀律與法律責任
第四章增值稅、消費稅法律制度
【基本要求】
(一)掌握_值稅征稅范圍、_值稅應納稅額的計算
(二)掌握消費稅征稅范圍、消費稅應納稅_的計算
(三)熟悉增值稅納稅人、_值稅稅收優_、增值稅徵收管理、_值稅專用發票使用規定
(四)熟悉消費稅納稅人、消費稅稅目、消費稅徵收管理
(五)了解稅收與稅收法律關系、稅法要素
(六)了解我國的現行稅種與徵收機關
(七)了解增值稅稅率和徵收率
(八)了解消費稅稅率
【考試內容】
第一節稅收法律制度概述
第二節增值稅法律制度
第三節消費稅法律制度
第五章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法律制度
【基本要求】
(一)掌握企業所得稅征稅對象、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
(二)掌握資產的稅務處理、企業所得稅應納稅額的計算
(三)掌握個人所得稅應稅所得項目、應納稅所得額的確定
(四)掌握個人所得稅應納稅額的計算
(五)熟悉企業所得稅納稅人、稅收優惠
(六)熟悉個人所得稅納稅人和所得來源的確定、稅收優惠
(七)了解企業所得稅稅率、徵收管理
(八)了解個人所得稅稅率、徵收管理
【考試內容】
第一節企業所得稅法律制度
第二節個人所得稅法律制度
第六章其他稅收法律制度
【基本要求】
(一)掌握本章相關稅種的納稅人
(二)掌握本章相關稅種的征稅范圍
(三)掌握本章相關稅種的計稅依據
(四)掌握本章相關稅種應納稅額的計算
(五)熟悉本章相關稅種的稅收優惠
(六)了解本章相關稅種的稅率(稅目)、徵收管理
【考試內容】
第一節房產稅法律制度
第二節契稅法律制度
第三節土地增值稅法律制度
第四節城鎮土地使用稅法律制度
第五節車船稅法律制度
第六節印花稅法律制度
第七節資源稅法律制度
第八節其他相關稅收法律制度
第七章稅收徵收管理法律制度
【基本要求】
(一)掌握稅務登記、賬簿和憑證管理、發票管理、納稅申報
(二)掌握稅款徵收、稅務檢查
(三)熟悉征納雙方的權利和義務、稅務行政復議范圍、稅務行政復議管轄
(四)熟悉稅務行政復議申請與受理、稅務行政復議審查和決定
(五)了解稅收徵收管理法的概念、適用范圍、稅務管理的概念
(六)了解稅務行政復議的概念
(七)了解稅務管理相對人實施稅收違法行為、稅務行政主體實施稅收違法行為的法律責任
【考試內容】
第一節稅收徵收管理法
第二節稅務管理
第三節稅款徵收與稅務檢查
第四節稅務行政復議
第五節稅收法律責任
第八章勞動合同與社會保險法律制度
【基本要求】
(一)掌握勞動合同的訂立
(二)掌握勞動合同的解除和終止
(三)掌握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
(四)掌握勞動合同的主要內容
(五)熟悉勞動合同的履行和變更
(六)熟悉集體合同與勞務派遣
(七)熟悉勞動爭議的解決
(八)熟悉工傷保險、失業保險
(九)了解勞動關系與勞動合同
(十)了解違反勞動合同法律制度的法律責任
(十一)了解社會保險的概念、社會保險費征繳與管理
(十二)了解違反社會保險法律制度的法律責任
【考試內容】
第一節勞動合同法律制度
第二節社會保險法律制度
初級會計考試經濟法基礎考試題型有哪些?
初級會計考試經濟法基礎考試題型包括有單選題、多選題、判斷題、不定項選擇題,其中單選題相對較為容易,其餘三個的要求高所以考試難度也較大,特別是判斷題判斷錯誤還會倒扣0.5分,所以考生不可輕易下結論.
具體的題型與內容如下:
1、單選題:1個正確答案,多選、錯選、不選不得分.
2、多選題:2-4個正確答案,全部選對得分,少選、錯選、不得分.
3、判斷題:判斷錯誤倒扣0.5分,本類題目最低得分不低於0分.
4、不定項:1-4個正確答案,全部選對得滿分、少選得相應分,多選、錯選、不選的題目不得分.
初級會計考試科目中兩個科目《經濟法基礎》與《初級會計實務》的題型是一致的,都分為單選題、多選題、判斷題、不定項選擇題,了解題型之後,考生需要對題型特點進行掌握後,在做真題訓練的過程中,掌握一套自己的做題方式以及題型應對策略.
㈡ 我在學注會的稅法,誰能給點建議稅法中哪些是重點需要背住的
(一)流轉稅法(第2、3、4、5、6、7、8章)
這部分包括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關稅、土地增值稅,以及和增消營相關的城建稅和教育費附加,共同點都是因為商品流轉產生的稅金,其中我們對增值稅、消費稅和營業稅比較熟悉,土地增值稅也不能忽視。
針對這些稅種,強化階段主要還是通過「計算+理解」來掌握,抓住三大稅種,多看書做題。因為原理並不復雜,雖然稅目和稅率比較多樣化,不過基本方法比較簡單,理解上也不難。涉及到進出口環節是個難點,無論是出口退稅還是進口環節關稅、增值稅、消費稅計算都比較麻煩,尤其是涉及到消費稅計算問題。所以進出口環節需要特別注意,多理解計算原理和方法,尤其是出口退稅,了解為什麼會有退稅?比如進項抵扣不充分;還比如三大流轉稅比較近似的環節,類似進項的抵扣問題,以及是同銷售問題,都要能夠區分清楚,了解實質最重要,必要要利用簡單的方法,比如增值稅視同銷售難以記憶,記住外購的用於投資、分配、無償贈與他人屬於視同銷售就可以了,其他的都不難。
(二)所得稅法(第12、13章)
這部分主要是個人所得稅和企業所得稅,這個不用說也是重點;相比之下個人所得稅計算比較復雜,企業所得稅項目比較多,各有特點。個人所得稅各種小規定很多,平常接觸的項目比較少,也不太熟悉;而企業所得稅一直都是很熟悉的項目,計算上不是難點,掌握好經常考察的納稅調整項目就可以了。而個人所得稅則需要重點對待,各種稅目的計算要掌握好了。
兩個稅種主要多聽課理解計算原理和方法,其實公式不復雜,復雜的是不同的處理特點和理念。重視課件中的例題,主要是強化班和專題講解班了,習題班內容應該在7月份後期重點注意。應試指南或者經典題解的題量應該差不多。這個部分知識點應該重點在7月份搞定,防止夜長夢多。戰術上需要非常重視習題班的重要性,應試指南或者經典題解題目一般要都做完。
(三)其他稅法(第9、10、11、12章)
這部分內容主要就是房產稅、印花稅、汽水、車購稅、車船稅等等,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小稅種,這些內容特點是難度小,但是項目多,優惠點也比較多,需要特別記憶。
學習方法上主要通過客觀題來解決,考慮到主觀題中越來越涉及到小稅種內容,做輔導書的時候注意對主觀題的適當處理;總之這部分內容屬於戰術性重要層次的內容,雖然不影響大局,但是在局部會造成比較惡劣的影響,尤其是考試中的客觀題部分,影響有的時候比較舉足輕重。
(四)稅收程序法類(第14~18章)
該部分包括國際稅收協定,稅收征管法、稅務代理、稅務咨詢與籌劃等內容,是2009年新增的內容,也會是以後需要重點留意的地方。這些內容不會復雜,涉及的分數也不太難拿,所以要求上簡單看看教材,對於籌劃和代理的內容最好還是聽聽課解決,這些內容還是有一定難度的,因為他們基於稅法基本知識做保證。
學習上建議這部分內容精讀一遍,重點內容(大致50%左右)聽聽課件就可以了,主要通過客觀題的訓練掌握主要知識點;當然也不排除主觀題的可能性。隨著注會對個人綜合能力提升以及業務需要,籌劃和代理一般還要有一定能力解決實際問題的。所以戰術上要重視籌劃和稅代,這方面的題目不妨做做一做;另外說到籌劃還是要注意基礎知識的鞏固和提高,戰略上重視之前流轉稅和所得稅的內容。
稅法這個科目說難也難,說簡單也簡單。為什麼?因為稅法這個科目也有很多計算公式與方法,有很多瑣碎的知識點,兼顧了財管和經濟法的特點,因此既不像財管那樣難,也不想經濟法想像的那麼簡單,雖然很多人將兩法放在同等位置,有一定道理,不過也不盡然。兩法的考試難度在增加,尤其是經濟法,有趕超稅法的趨勢。所以學習上不管是從戰術還是戰略,稅法都不應該忽視。
第二遍學習重點學習習題班,方法上同樣也要參照專題班,為什麼這么說?稅法其實注重計算,同時也注重理解,計算目的在於記住和鞏固知識點,理解的目的在於了解稅法的立法原則和原理,這樣對於計算模型才能真正掌握,比如出口退稅的公式,很多人覺得復雜不知道怎麼理解,這個時候不是大量計算就能解決的,首先要理解為什麼會退稅?然後公式中的項目挨個去了解。強化階段多做題是對的,應該在50%的時間比例,後期更應該做題鞏固小知識點
㈢ CPA怎麼復習
注冊會計師各科學習方法
(1)會計:最基礎也最重要的科目
會計是CPA六科中難度最大的科目,但同時也是最基礎的,會計最典型的特徵就是內容多、范圍廣、難理解、計算多,所以考生在復習過程中要依次化解這些難題。
會計科目需要花費的時間是最多的,精力也是最多的,拿下了會計就拿下了注會的半壁江山,後期備考難度就會小很多。
(2)審計:最講究邏輯也最晦澀難懂的科目
審計是CPA六科中邏輯性最強的科目,而大多數考生沒有審計經驗,缺乏審計思維,所以邏輯性不強,但偏偏審計是直接英譯過來的科目,很多表述又非常晦澀難懂,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復習難度。
審計一旦理解了,後期的復習難度是比較小的,要學會從題目回歸到教材中,達到查漏補缺的效果。
(3)財管:計算量最大也最花時間的科目
財管是CPA六科中計算量最大的科目,計算題幾乎佔到了80%左右的比例,而且財管復習需要的時間比較多,考生一定要留出和會計科目同等的時間來復習財管。
理解以後,重點就是要學會公式的運用了,同時還要對重點章節進行針對性突破;財管的刷題量和刷題時間都是要比其他科目多的,這一點一定要注意。
(4)稅法:記憶加計算結合最廣的科目
分析近幾年CPA各科的通過率就能發現,稅法的通過率幾乎是僅高於會計的,也就是說如果按照通過率越低難度越大來判斷的話,稅法難度甚至高過審計和財管。
而稅法最典型的特徵就是既偏記憶又考察計算,哪一部分弱了都不行。稅法的重要章節就是增值稅、消費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這些,包括其他一些稅收優惠等等,先會算後會背,稅法的通過率也會大大提升。
(5)經濟法:偏重記憶又偏重案例的科目
經濟法近兩年來的考察越來越偏向實務,而且大多數實務的考察都非常綜合,所以對考生的綜合分析能力有很強的要求。
經濟法要從題目中找知識點綜合運用的技巧,哪些知識點是容易結合起來出主觀題的,都是考生要花時間研究的問題。最後就是要花時間背誦,把知識點都記牢背會。
(6)戰略:考察偏向基礎題量越來越大的科目
戰略的難度是不大,考生只要掌握了幾個重點章節,多做兩套真題理解一下,通過考試不是什麼難事。但是近兩年戰略的考察形式也在發生變化,題量也越來越大,只復習重點章節有點困難。
㈣ 初級會計經濟法基礎幾章
初級會計職稱考試教材《經濟法基礎》
第一章 經濟法概論 2
第一節 法和經濟法的概念 3
第二節 經濟糾紛的解決途徑 15
第三節 違反經濟法的法律責任 28
第二章 會計法律制度 33
第一節 會計法律制度概述 34
第二節 會計核算 39
第三節 會計監督 52
第四節 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 60
第五節 違反會計法律制度的法律責任 73
第三章 稅收法律制度概述 77
第一節 稅收與稅法概述 77
第二節 稅收制度 81
第四章 流轉稅法律制度 87
第一節 增值稅法律制度 88
第二節 消費稅法律制度 114
第三節 營業稅法律制度 126
第四節 關稅法律制度 137
第五章 所得稅法律制度 144
第一節 企業所得稅法律制度 144
第二節 個人所得稅法律制度 157
第六章 財產、行為和資源稅法律制度 170
第一節 房產稅法律制度 171
第二節 車船稅法律制度 175
第三節 印花稅法律制度 177
第四節 契稅法律制度 182
第五節 城鎮土地使用稅法律制度 185
第六節 城市維護建設稅法律制度 188
第七節 車輛購置稅法律制度 189
第八節 土地增值稅法律制度 192
第九節 資源稅法律制度 197
第七章 稅收徵收管理法律制度 202
第一節 稅收徵收管理概述 203
第二節 稅務管理 206
第三節 稅款徵收 239
第四節 稅務檢查 250
第五節 違反稅收法律制度的法律責任 250
第八章 支付結演算法律制度 257
第一節 支付結算概述 257
第二節 銀行結算賬戶 259
第三節 票據結算 271
第四節 銀行卡結算 297
第五節 結算方式 301
第六節 違反支付結演算法律制度的法律責任 311
初級會計職稱考試教材《初級會計實務》
第一章 總論 2
第一節 會計概述 3
第二節 會計要素 6
第三節 會計科目和會計賬戶 12
第四節 會計憑證 17
第五節 會計賬簿 29
第六節 賬務處理程序 48
第七節 會計電算化 52
第二章 資產 58
第一節 貨幣資金 60
第二節 交易性金融資產 66
第三節 應收及預付款項 69
第四節 存貨 75
第五節 長期股權投資 95
第六節 固定資產 101
第七節 無形資產及其他資產 116
第三章 負債 124
第一節 流動負債 124
第二節 非流動負債 149
第四章 所有者權益 154
第一節 實收資本 154
第二節 資本公積 159
第三節 留存收益 162
第五章 收入、費用和利潤 165
第一節 收入 165
第二節 費用 186
第三節 政府補助 190
第四節 利潤 197
第六章 財務報表 204
第一節 財務報表概述 205
第二節 資產負債表 206
第三節 利潤表 214
第四節 現金流量表 217
第五節 綜合舉例 220
第七章 成本核算 250
第一節 成本核算的要求和一般程序 251
第二節 生產成本的核算 254
第三節 生產成本在完工產品和在產品之間的分配 265
第四節 產品成本計算方法 274
第五節 產品生產成本分析 285
㈤ 2022年初級經濟師考試大綱(《經濟法基礎》)
2022年初級經濟師考試報名陸續就要開始了,掌握初級經濟師考試大綱對於備考和考試都非常重要,下面是初級經濟師《經濟法基礎》2022考試大綱,供大家參考。
初級經濟師《經濟法基礎》考試大綱
第一章 總論
[基本要求]
(一)掌握法的分類與淵源、法律關系、法律事實
(二)掌握法律主體的分類、法律主體資格
(三)熟悉法和法律的概念、法的本質與特徵、法律責任的種類
(四)了解法律部門與法律體系、法律責任的概念
[考試內容]
第一節 法律基礎
一、法和法律岩唯
(一)法和法律的概念
(二)法的本質與特徵
二、法的分類與淵源
(一)法的分類
(二)法的淵源
三、法律部門與法律體系
(一)法律部門與法律體系的概念
(二)我國現行的法律部門與法律體系
四、法律關系
(一)法律關系的概念
(二)法律關系的要素
①各章基本要求中,掌握的內容,要求應試人員對相關知識點能夠全面、系統掌握,並能夠分析、判斷和處理實務中相關的問題;熟悉的內容,要求應試人員對相關知識點能夠准確理解,並能夠解決和處理實務中相關的問題;了解的內容,要求應試人員對相關知識點能夠一般性理解。
五、法律事實
(一)法律事件
(二)法律行為
第二節 法律主體
一、法律主體的分類
(一)自然人
(二)法人
(三)非法人組織
(四)國家
二、法律主體資格
(一)權利能力
(二)行為能力
第三節 法律責任
一、法律責任的概念
二、法律責任的種類
(一)民事責任
(二)行政責任
(三)刑事責任
第二章 會計法律制度
[基本要求]
(一)掌握會計核算、會計檔案管理、會計監督
(二)掌握會計人員
(三)熟悉會計工作管理體制
(四)熟悉代理記賬、會計崗位設置
(五)熟悉會計工作交接
(六)了解會計法律制度的概念、《會計法》的適用范圍
(七)了解會計嘩棗襲機構
(八)了解會計法律責任
[考試內容]
第一節 會計法律制度概述
一、會計法律制度的概念
二、《會計法》的適用范圍
三、會計工作管理體制
(一)會計工作的行政管理
(二)單位內部的會計工作管理
第二節 會計核算與監督
一、會計核算
(一)會計核算的基本要求
(二)會計核算的主要內容
(三)會計年度
(四)記賬本位幣
(五)會計憑證
(六)會計賬簿
(七)財務會計報告
(八)賬務核對和財產清查
二、會計檔案管理
(一)會計檔案的概念
(二)會計檔案的歸檔
(三)會計檔案的移交和利用
(四)會計檔案的保管期限
(五)會計檔案的鑒定和銷毀
(六)特殊情況下的會計檔案處置
三、會計監督
(一)會計工作的單位內部監督
(二)會計工作的社會監督
(三)會計工作的政府監督
第三節 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
一、會計機構
二、代理記賬
(一)代理記賬機構的審批
(二)代理記賬的業務范圍
(三)委託人、代理記賬機構及其從業人員各自的義務
(四)對代理記賬機構的管理
三、會計崗位設置
(一)會計工作崗位設置要求
(二)會計人員迴避制度
四、會計人員
(一)會計人員的概念和范圍
(二)對會計人員的一般要求
(三)會計工作的禁人規定
(四)會計專業職務與會計專業技術資格
(五)會計人員繼續教育
(六)總會計師
五、會計工作交接
(一)會計工作交接的概念與責任
(二)會計工作移交前的准備工作
(三)會計工作交接與監交
第四節 會計法律責任
一、違反國家統一會計制度的法律責任
二、偽造、變造會計資料以及編制虛假財務會計報告的法律責任
三、隱匿或者故意銷毀會計資料的法律責任
四、授意、指使、強令會計機構及人員從事會計違法行為的法律責任
五亂兄、單位負責人打擊報復會計人員的法律責任
六、財政部門及有關行政部門工作人員職務違法的法律責任
第三章 支付結演算法律制度
[基本要求]
(一)掌握支付結算的基本要求
(二)掌握票據的概念和種類、票據行為、票據權利與責任、票據追索
(三)掌握銀行匯票、商業匯票、銀行本票、支票
(四)掌握銀行卡賬戶和交易、銀行卡計息與收費
(五)掌握匯兌、委託收款
(六)掌握支付機構的概念和支付服務的種類
(七)熟悉銀行結算賬戶的開立、變更和撤銷
(八)熟悉各類銀行結算賬戶的開立和使用
(九)熟悉銀行結算賬戶的管理要求
(十)熟悉銀行卡收單、條碼支付、網路支付、預付卡
(十一)熟悉支付結算紀律、違反支付結演算法律制度的法律責任
(十二)了解支付結算的概念、支付結算服務組織和支付結算的工具
(十三)了解銀行結算賬戶的概念和種類
(十四)了解銀行卡的概念和分類
(十五)了解網上銀行
[考試內容]
第一節 支付結算概述
一、支付結算的概念和支付結算服務組織
(一)支付結算的概念
(二)支付結算服務組織
二、支付結算的工具
三、支付結算的基本要求
(一)支付結算的原則
(二)支付結算的要求
第二節 銀行結算賬戶
一、銀行結算賬戶的概念和種類
(一)銀行結算賬戶的概念
(二)銀行結算賬戶的種類
二、銀行結算賬戶的開立、變更和撤銷
(一)銀行結算賬戶的開立
(二)銀行結算賬戶的變更
(三)銀行結算賬戶的撤銷
三、各類銀行結算賬戶的開立和使用
(一)基本存款賬戶
(二)一般存款賬戶
(三)專用存款賬戶
(四)預算單位零餘額賬戶
(五)臨時存款賬戶
(六)個人銀行結算賬戶
(七)異地銀行結算賬戶
四、銀行結算賬戶的管理
(一)銀行結算賬戶的實名制管理
(二)銀行結算賬戶資金的管理
(三)銀行結算賬戶變更事項的管理
(四)存款人預留銀行簽章的管理
(五)銀行結算賬戶的對賬管理
第三節 銀行非現金支付業務
一、票據
(一)票據的概念和種類
(二)票據當事人
(三)票據行為
(四)票據權利與責任
(五)票據追索
(六)銀行匯票
(七)商業匯票
(八)銀行本票
(九)支票
二、其他結算方式
(一)匯兌
(二)委託收款
三、銀行卡
(一)銀行卡的概念和分類
(二)銀行卡賬戶和交易
(三)銀行卡計息與收費
(四)銀行卡收單
四、銀行電子支付
(一)網上銀行
(二)條碼支付
第四節 支付機構非現金支付業務
一、支付機構的概念和支付服務的種類
(一)支付機構的概念
(二)支付服務的種類
二、網路支付
(一)網路支付的概念
(二)網路支付機構
(三)支付賬戶
(四)網路支付的相關規定
三、預付卡
(一)預付卡的概念和分類
(二)預付卡的相關規定
第五節 支付結算紀律與法律責任
一、支付結算紀律
(一)單位和個人的支付結算紀律
(二)銀行的支付結算紀律
二、違反支付結演算法律制度的法律責任
(一)簽發空頭支票、印章與預留印鑒不符、密碼錯誤支票的法律責任
(二)無理拒付、佔用他人資金行為的法律責任
(三)違反賬戶規定行為的法律責任
(四)票據欺詐等行為的法律責任
(五)非法出租、出借、出售、購買銀行結算賬戶或支付賬戶行為的法律責任
第四章 稅法概述及貨物和勞務稅法律制度
[基本要求]
(一)掌握增值稅征稅范圍、增值稅應納稅額的計算
(二)掌握消費稅征稅范圍、消費稅應納稅額的計算
(三)掌握城市維護建設稅、車輛購置稅、關稅的計稅依據和應納稅額的計算
(四)熟悉增值稅納稅人、增值稅稅收優惠、增值稅徵收管理和增值稅專用發票使用規定
(五)熟悉消費稅納稅人、消費稅稅目、消費稅徵收管理
(六)熟悉城市維護建設稅、車輛購置稅、關稅的納稅人和征稅范圍
(七)熟悉教育費附加徵收制度
(八)了解稅法要素
(九)了解現行稅種與徵收機關
(十)了解增值稅稅率和徵收率
(十一)了解消費稅稅率
(十二)了解城市維護建設稅、車輛購置稅、關稅的稅率、稅收優惠和徵收管理
[考試內容]
第一節 稅收法律制度概述
一、稅收與稅收法律關系
(一)稅收與稅法
(二)稅收法律關系
二、稅法要素
(一)納稅人
(二)征稅對象
(三)稅率
(四)計稅依據
(五)納稅環節
(六)納稅期限
(七)納稅地點
(八)稅收優惠
(九)法律責任
三、現行稅種與徵收機關
(一)我國現行稅收徵收機關
(二)稅務機關徵收管理的稅種
(三)海關徵收管理的稅種
第二節 增值稅法律制度
一、增值稅納稅人和扣繳義務人
(一)納稅人
(二)納稅人的分類
(三)扣繳義務人
二、增值稅征稅范圍
(一)銷售貨物
(二)銷售勞務
(三)銷售服務
(四)銷售無形資產
(五)銷售不動產
(六)進口貨物
(七)非經營活動的界定
(八)境內銷售服務、無形資產或者不動產的界定
(九)視同銷售行為
(十)混合銷售
(十一)兼營
(十二)不徵收增值稅項目
三、增值稅稅率和徵收率
(一)增值稅稅率
(二)增值稅徵收率
四、增值稅應納稅額的計算
(一)一般計稅方法應納稅額的計算
(二)簡易計稅方法應納稅額的計算
(三)進口貨物應納稅額的計算
(四)應扣繳稅額的計算
五、增值稅稅收優惠
(一)增值稅免稅項目
(二)"營改增"試點稅收優惠
(三)跨境行為免徵增值稅的政策規定
(四)起征點
(五)小規模納稅人免稅規定
(六)其他減免稅規定
六、增值稅徵收管理
(一)納稅義務發生時間
(二)納稅地點
(三)納稅期限
七、增值稅專用發票使用規定
(一)專用發票的概念
(二)專用發票的聯次及用途
(三)專用發票的領購
(四)專用發票的使用管理
(五)新辦納稅人實行增值稅電子專用發票
第三節 消費稅法律制度
一、消費稅納稅人
二、消費稅征稅范圍
(一)生產應稅消費品
(二)委託加工應稅消費品
(三)進口應稅消費品
(四)零售應稅消費品
(五)批發銷售卷煙
三、消費稅稅目
(一)煙
(二)酒
(三)高檔化妝品
(四)貴重首飾及珠寶玉石
(五)鞭炮、焰火
(六)成品油
(七)摩托車
(八)小汽車
(九)高爾夫球及球具
(十)高檔手錶
(十一)遊艇
(十二)木製一次性筷子
(十三)實木地板
(十四)電池
(十五)塗料
四、消費稅稅率
(一)消費稅稅率的形式
(二)消費稅的具體稅率
(三)消費稅具體適用稅率的確定
五、消費稅應納稅額的計算
(一)銷售額的確定
(二)應納稅額的計算
(三)已納消費稅的扣除
六、消費稅徵收管理
(一)納稅義務發生時間
(二)納稅地點
(三)納稅期限
第四節 城市維護建設稅和教育費附加法律制度
一、城市維護建設稅
(一)城市維護建設稅納稅人
(二)城市維護建設稅稅率
(三)城市維護建設稅計稅依據
(四)城市維護建設稅應納稅額的計算
(五)城市維護建設稅稅收優惠
(六)城市維護建設稅徵收管理
二、教育費附加
(一)教育費附加徵收范圍
(二)教育費附加計征依據
(三)教育費附加徵收比率
(四)教育費附加計算與繳納
(五)教育費附加減免規定
第五節 車輛購置稅法律制度
一、車輛購置稅納稅人
二、車輛購置稅徵收范圍
三、車輛購置稅稅率
四、車輛購置稅計稅依據
(一)購買自用應稅車輛的計稅價格
(二)進口自用應稅車輛的計稅價格
(三)自產自用應稅車輛的計稅價格
(四)以其他方式取得自用應稅車輛的計稅價格
(五)核定應稅車輛計稅價格
五、車輛購置稅應納稅額的計算
六、車輛購置稅稅收優惠
七、車輛購置稅徵收管理
(一)納稅申報
(二)納稅環節
(三)納稅地點
第六節 關稅法律制度
一、關稅納稅人
(一)進出口貨物的收、發貨人
(二)進出境物品的所有人
二、關稅課稅對象和稅目
三、關稅稅率
(一)稅率的種類
(二)稅率的確定
四、關稅計稅依據
(一)進口貨物的完稅價格
(二)出口貨物的完稅價格
(三)進出口貨物完稅價格的審定
五、關稅應納稅額的計算
(一)從價稅計算方法
(二)從量稅計算方法
(三)復合稅計算方法
(四)滑准稅計算方法
六、關稅稅收優惠
(一)法定性減免稅
(二)政策性減免稅
(三)臨時性減免稅
七、關稅徵收管理
(一)納稅期限與滯納金
(二)海關暫不予放行的行李物品
(三)關稅的退稅與追繳
第五章 所得稅法律制度
[基本要求]
(一)掌握企業所得稅征稅對象、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資產的稅務處理、企業所得稅應納稅額的計算
(二)掌握個人所得稅應稅所得項目、個人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的確定、個人所得稅應納稅額的計算
(三)熟悉企業所得稅納稅人、企業所得稅稅收優惠
(四)熟悉個人所得稅納稅人及其納稅義務、個人所得稅稅收優惠
(五)了解企業所得稅稅率、企業所得稅徵收管理
(六)了解個人所得稅稅率、個人所得稅徵收管理
[考試內容]
第一節 企業所得稅法律制度
一、企業所得稅納稅人
(一)居民企業
(二)非居民企業
二、企業所得稅征稅對象
(一)居民企業的征稅對象
(二)非居民企業的征稅對象
(三)來源於中國境內、境外所得的確定原則
三、企業所得稅稅率
四、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
(一)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公式與原則
(二)收人總額
(三)不征稅收人
(四)稅前扣除項目
(五)稅前扣除標准
(六)不得稅前扣除項目
(七)虧損彌補
(八)非居民企業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
五、資產的稅務處理
(一)資產的計稅基礎與凈值
(二)固定資產
(三)生產性生物資產
(四)無形資產
(五)長期待攤費用
(六)投資資產
(七)存貨
(八)資產損失
六、企業所得稅應納稅額的計算
(一)企業所得稅應納稅額的計算公式
(二)境外所得稅收抵免
七、企業所得稅稅收優惠
(一)免稅收人
(二)所得減免
(三)減低稅率與定期減免稅
(四)民族自治地方的減免稅
(五)加計扣除
(六)抵扣應納稅所得額
(七)加速折舊
(八)減計收人
(九)稅額抵免
(十)西部地區減免稅
(十一)海南自由貿易港企業所得稅優惠
(十二)債券利息減免稅
八、企業所得稅徵收管理
(一)納稅地點
(二)按年計征與分期預繳
(三)匯算清繳期限
(四)納稅申報
(五)貨幣單位與外幣折算
第二節 個人所得稅法律制度
一、個人所得稅納稅人及其納稅義務
(一)個人所得稅納稅人
(二)個人所得稅納稅人的納稅義務
(三)所得來源的確定
二、個人所得稅應稅所得項目
(一)工資、薪金所得
(二)勞務報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五)經營所得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七)財產租賃所得
(八)財產轉讓所得
(九)偶然所得
三、個人所得稅稅率
(一)綜合所得適用的稅率
(二)經營所得適用的稅率
(三)其他所得適用的稅率
四、個人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的確定
(一)個人所得的形式
(二)居民個人綜合所得應納稅所得額的確定
(三)非居民個人應納稅所得額的確定
(四)經營所得應納稅所得額的確定
(五)其他所得應納稅所得額的確定
(六)公益性捐贈的扣除
(七)每次收人的確定
五、個人所得稅應納稅額的計算
(一)個人所得稅應納稅額計算的一般規定
(二)個人所得稅應納稅額計算的特殊規定
六、個人所得稅稅收優惠
(一)免稅項目
(二)減稅項目
(三)其他免稅和暫免徵稅項目
七、個人所得稅徵收管理
(一)納稅申報
(二)納稅期限
(三)貨幣單位及外幣折算
第六章 財產和行為稅法律制度
[基本要求]
(一)掌握房產稅征稅范圍、房產稅計稅依據、房產稅應納稅額的計算
(二)掌握契稅征稅范圍、契稅應納稅額的計算、土地增值稅征稅范圍、土地增值稅計稅依據、土地增值稅應納稅額的計算
(三)掌握城鎮土地使用稅征稅范圍、城鎮土地使用稅應納稅額的計算、耕地佔用稅應納稅額的計算、車船稅應納稅額的計算、車船稅稅收優惠
(四)掌握資源稅應納稅額的計算、環境保護稅應納稅額的計算、環境保護稅稅收優惠
(五)熟悉房產稅納稅人、房產稅稅收優惠、房產稅徵收管理
(六)熟悉契稅納稅人、契稅計稅依據、契稅稅收優惠、土地增值稅納稅人、土地增值稅稅收優惠、城鎮土地使用稅納稅人、城鎮土地使用稅稅收優惠、城鎮土地使用稅徵收管理
(七)熟悉耕地佔用稅納稅人、耕地佔用稅征稅范圍、耕地佔用稅稅收優惠、耕地佔用稅徵收管理、車船稅納稅人、車船稅稅目、車船稅計稅依據、車船稅徵收管理
(八)熟悉資源稅納稅人、資源稅計稅依據、資源稅稅收優惠、環境保護稅納稅人、環境保護稅征稅范圍、環境保護稅計稅依據、煙葉稅法律制度、船舶噸稅法律制度
(九)了解房產稅稅率、契稅稅率、契稅徵收管理、土地增值稅稅率、土地增值稅徵收管理、城鎮土地使用稅稅率、城鎮土地使用稅計稅依據、耕地佔用稅稅率、耕地佔用稅計稅依據
(十)了解車船稅征稅范圍、車船稅稅率、資源稅征稅范圍和稅目、資源稅稅率、資源稅徵收管理、環境保護稅稅率、環境保護稅徵收管理
[考試內容]
第一節 房產稅法律制度
一、房產稅納稅人
(一)房產稅納稅人的一般規定
(二)房產稅納稅人的具體規定
二、房產稅征稅范圍
(一)房產稅的征稅對象
(二)房產稅的征稅范圍
三、房產稅稅率
(一)房產稅的稅率形式
(二)從價計征房產稅的稅率
(三)從租計征房產稅的稅率
四、房產稅計稅依據
(一)從價計征房產稅的計稅依據
(二)從租計征房產稅的計稅依據
五、房產稅應納稅額的計算
六、房產稅稅收優惠
七、房產稅徵收管理
(一)納稅義務發生時間
(二)納稅地點
(三)納稅期限
註:以上為經濟基礎部分考試大綱,供大家參考。
㈥ 初級會計第六章看不下去十四個小稅種怎麼記住
初級會計經濟法小稅種主要是以小題,涉及不定項選擇大題的概率比較少段核。
首先要按照房產稅>契稅>車輛購置稅>印花稅>土地增值稅>環保稅>資源稅>城鎮土地使用稅>車船稅>凱譽關稅的重要性排序進行掌握;
其次是掌握各個稅種的納稅人、征稅范圍、稅收優惠、計稅依據和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稅收優惠掌握老師強調的重點即可;
最後是要把涉及小稅種的真題練熟,真題涉及的小稅種考點都要掌握,因為有幾年在重復考察。
初級會計經濟法第六章考情分析
在備考的過程中,要握孫掘著重關注各稅種的納稅人、征稅范圍、稅收優惠、計稅依據、納稅義務發生時間。
初級經濟法基礎第六章備考建議
本章涉及的稅種較多,比較容易記混,考生在復習的過程中要善於對比總結,避免走入「張冠李戴」的誤區。
㈦ 初級會計考試分數佔比
初級會計考試分數佔比情況如下:
初級會計職稱考試簡介:
初級會計職稱考試是實行中國統一組織、統一考試時間、統一考試大綱、統一考試命題、統一合格標準的考試制度,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原則上每年舉行一次。在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中從事會計工作,並符合報名條件的人員,均可報考。
《經濟法基礎》科目的考試時長為75分鍾,《初級會計實務》科目的考試時長為105分鍾,兩個科目連續考試,時間不能混用。參加初級資格考試的人員,在一個考試年度內通過全部科目的考試,才可獲得初級資格證書。
報名參加初級資格考試的人員,應具備下列條件:堅持原則,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品質;認真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以及有關財經法律、無嚴重違反財經紀律的行為;履行崗位職責;具備國家教育部門認可的高中畢業及以上學歷。
㈧ 初級會計《經濟法基礎》考點內容:土地增值稅、契稅、房產稅
離初級會計職稱考試只剩最後的31天時間,昨天跟大家講解完初級會計《經濟法基礎》科目的票據追索後,今天深空網繼續為大家講解一下《經濟法基礎》科目考點,土地增值稅、契稅、房產稅。
內容導航初級會計考點內容初級會計報考費用初級會計報考理由初級會計備考計劃
初級會計考點內容
今日高頻考點
《經濟法基礎》高頻考點:個人所得稅扣除項目規定
《經濟法基礎》高頻考點:土地稅、契稅、房產稅
高頻考點概述
一、個人所得稅扣除項目規定
1.個人將其所得對教育、扶貧、濟困等公益慈善事業進行捐贈,捐贈額未超過納稅人申報的應納稅所得額30%的部分,可以從其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國務院規定對公益慈善事業捐贈實行全額稅前扣除的,從其規定。
2.個人通過非營利性的社會團體和國家機關向紅十字事業的捐贈,在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時,准予在稅前的所得額中全額扣除。
3.個人通過非營利的社會團體和國家機關向農村義務教升嫌信育的捐贈, 在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時,准予在稅前的所得額中全額扣除。
4.個人通過非營利性社會團體和國家機關對公益性青少年活動場所(其中包括新建)的捐贈, 在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時,准予在稅前的所得額中全額扣除。
5.對個人購買符合規定的商業健康保險產品的支出允許在當年(月)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予以稅前扣除,扣除限額為2400元/年(200元/月)
6.個體工商戶研究開發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三新)所發生的開發費用,以及研發新產品、新技術而購置單台價值在10萬元以下的測試儀器、試驗性裝置的購置費可直接扣除。
二、土地增值稅
土地增值稅的納稅人為轉讓國有土地使用權、地上建築物及其附著物並取得收入的單位和個人(方稅)
1.土地增值稅征稅范圍
(1)地、地上物、存量房地產買賣。
(2)特殊情形
2.土地增值稅稅收優惠
(1 )繼承、贈與直系親屬或承擔直接贍養義務的人等無償轉讓的房地產不征土地增值稅。
( 2)納稅人建造普通標准住宅出售,增值額未超過扣除項目金額20%的,免徵土地增值稅;如果超過20%的,應就其全部增值額按規定計稅。
( 3 )因國家建設需要依法徵用、收回的房地產,免徵土地增值稅。
(4 )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以及其他組織轉讓舊房作為廉租住房、經濟適用住房房源且增值額未超過扣除項目金額20%的,免徵增值稅。
(5)自2008年11月1日起,對個人轉讓住房一律暫免徵收土地增值稅。
三、契稅
1.契稅納稅人和征稅范圍
(1 )納稅人
契稅的納稅人是在我國境內承受土地、房屋權屬轉移的單位和個人。
注意:土地、房屋權屬轉移時,承受方(買方)繳納契稅, 轉讓方(賣方)繳納增值稅、土地增值稅等。
(2)征稅范圍
契稅的征稅對象是在我國境內轉移土地、房屋權屬的行為。土地、房屋權屬未發生轉移的,不徵收契稅。
2.契稅計稅依據
(1)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出售、房屋買賣:成交價格;
(2)土地使用權贈與、房屋贈與:參照土地使用權出售、房屋買賣市場價格核定;
(3)土地使用權交換、房屋交換:價格差額;
(4)以劃撥方式取得:經批准轉讓房地產時,由房地產轉讓者補交契稅,計稅依據為補交的土地使用權出讓費用或者土地收益。
3.應納稅額的計算
應納稅額=計稅依據×比例稅率。
4.契稅的稅收優惠
(1)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軍事單位承受土地、房屋用於辦公、教學、醫療、科研和軍事設施的,免徵契稅。
(2)城鎮職工按規定第一次購買公有住房的,免徵契稅。
(3)因不可抗力滅失住房而重新購買住房的,酌情准予減征或者免徵契稅。
(4)土地、房屋被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徵用、佔用後,重新承受土地、房屋權屬的,由省級人民政府確定是否減免。
(5)承受荒山、荒溝、荒丘、荒灘土地使用權,並用於農、林、牧、漁業生產的,免徵契稅。(有專門的用途)
(6)經外交部確認,依照我國法律以及我國締結或參加的雙邊和多邊條約的規定,應當予以免稅的外國駐華使館、者殲領事館、聯合國駐華機構及其外交代表、領事官員和其他外交人員承受土地、房屋權屬的,免徵契稅。(外)
(7)公租房經營單位購買住房作為公租房,免徵契稅。
四、房產稅
1.房產稅的征稅范圍
房產稅的征稅范圍為城市、縣城、建制鎮和工礦區的房屋。
納稅人為擁有房屋產權的單位和個人。
2.房產稅應納稅額的計算
( 1 )從價計征房產余值。全年應納稅額=應稅房產原值× ( 1-扣除比例)x1.2%
( 2 )從租吵輪計征房屋租金:全年應納稅額=租金收入×12% (或4% )
(1)對個人出租住房, 不區分用途,按4%的稅率徵收房產稅;對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以及其他組織按市場價格向個人出租用於居住的住房,減按4%的稅率徵收房產稅。
(2)從價計征計稅依據是房產余值,從租計征計稅依據是房屋租金(租金收入不含增值稅)。
3.房產稅稅收優惠
(1)國家機關、人民團體、軍隊自用的房產免徵房產稅。
(2)由國家財政部門撥付事業經費的單位,本身業務范圍內使用的房產免徵房產稅。
(3)宗教寺廟、公園、名勝古跡自用的房產免徵房產稅。
(4)個人所有非營業用的房產免徵房產稅。
(5)經財政部批准免稅的其他房產。
初級會計報考費用
一、2021年初級會計考試報名費用是多少?
各地區的考試報名費用並不一致,大約在100元到150元之間。2021年具體的報名費用,建議考生報名時關注當地考試管理機構的通知,小編也會及時為大家整理發布,敬請關注!
二、2021年初級會計考試報名時間
2021年初級會計報名簡章暫未公布,年初級會計報名是在2018年11月1日至30日,初級會計報名是在年11月1日至30日,所以,小編預計2021年初級會計考試的報名將會在11月進行,想要報考初級會計的考生要提前做好准備,多留意報名時間的信息公布。
三、初級會計考試科目
2021年的初級會計考試報名簡章暫未公布,請考生參考考試科目:包括《經濟法基礎》和《初級會計實務》。
參加初級資格考試的人員,應在一個考試年度內通過全部科目的考試,才可獲得初級資格證書。
四、報考地區限制
1、符合報名條件的在職在崗人員,在其工作單位所在地報名;
2、符合報名條件的在校學生,在其學籍所在地報名;
3、符合報名條件的其他人員,在其戶籍所在地或居住地報名;
4、符合報名條件的香港、*和台灣居民,按照就近方便原則在內地報名。有工作單位的,在其工作單位所在地報名;為在校學生的,在其學籍所在地報名。
所有報名參加考試人員,均應在其報名所在地參加考試。
五、初級會計報考條件
1、堅持原則,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品質;
2、認真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以及有關財經法律、法規、規章制度,無嚴重違反財經紀律的行為;
3、履行崗位職責,熱愛本職工作;
4、具備國家教育部門認可的高中畢業(含高中、中專、職高和技校)及以上學歷。
說明:因考試政策、內容不斷變化與調整,小編提供的以上初級會計師報名費用等信息僅供參考,如有異議,請考生以權威部門公布的內容為准!
出納要考初級會計嗎
首先,沒有初級會計證,也是可以從事出納的,但這並不說明初級會計證不重要,現在不少公司企業在招聘出納時,要求要有會計從業資格證、初級會計職稱以上。照這個形勢發展下去,沒有初級會計證以後不一定能做出納了。
考初級會計的理由
1.初級是會計行業的入門必備證書
想要自己在求職市場更有競爭力,考初級會計職稱證書就是一個最佳的選擇。特別是剛出校門的畢業生,沒有經驗怎麼辦?那就用證書證明自己的專業能力!
2.初級會計職稱是求職的門檻
初級會計職稱是我們求職時的「敲門磚」。瀏覽招聘網站上的會計、財務類型崗位,我們不難發現,初級會計職稱是很多公司的招聘要求,也就是說,現在沒有初級會計證,會很難找到工作。
3.考初級是為中級證書做鋪墊
很多公司的升職加薪都是和職業資格證書掛鉤的,對於希望在會計路上走得更遠的小夥伴來說,提升能力,不斷考證是必須的,在取得中級會計職稱後,他們更有機會晉升到會計主管、財務分析師、財務經理等職位。
積極考證,提升自己吧!只為讓自己成為公司里那個不可替代的人。
初級會計備考計劃
(一)怎麼才能一次考過初級?
1、時間成本
考生一定要控制自己的時間,比如資產這一方面內容要點較多,可以花2周時間看書,而事業單位會計這章考點少,就可縮短為3-4天看完。時間要學會把控。
2、空間成本
環境氛圍對於一個人的學習效率也是有關系的,在校生可以直接去圖書館,不要因為備考時是冬天就不願意離開被窩,這是大忌。想多學點東西,就離開那張溫暖的床。在職考生,如果居住環境比較嘈雜,可以選擇去市圖書館,或者找一個比較安靜偏僻的咖啡店,或許有些人會覺得還要花錢點咖啡,但安靜的環境氛圍,真的值得。效率也會高很多。
(二)備考初級怎麼安排時間?
1、記憶類科目
這個不用我說大家都知道記憶類科目是哪一科,經濟法基礎的法規法則很多,項目也比較細,大家在記憶的時候,建議把經濟法放在大腦剛蘇醒的早上。記憶力最好的時候,在記憶的時候大腦里一定要有個記憶框架,把知識點一個個放進去,回憶起來會比較有頭緒。
2、邏輯類科目
初級會計實務考計算和邏輯思維比較多的科目,在早上識記完經濟法基礎後,下午的實務計算也是對大腦的一種放鬆,做題時要注意,准備錯題本,錯誤率高的題型。很多考生在考試時做錯的題目往往是基礎題,這就證明基礎掌握不扎實,把握不牢。基礎題型錯了,失分就會很嚴重。
(三)為什麼時間充足卻考不過?
1、「真」努力還是「假」努力
當自己發現這個問題的時候,應該問問自己是真的努力了嗎?很多考生去圖書館後,把書一擺,腳一翹,視頻一打開,朋友圈一發,就當自己已經學習了。一個個早晨就這么過去了。臨近考試想抱佛腳,但發現自己什麼也不會,什麼也不懂,每次考試都是墊底。這就是學習態度的問題了,自己並沒有以考下初級證為目標,而是「努力」給別人看。
2、方法是否正確
學習也要講究方法,並不是只要死記硬背就能過關,你要知道這道題是這樣做,為什麼是這樣做?為什麼不是那樣做?除了這樣做還有沒有別的方法?一個知識點摸透才能算是真正掌握,而基礎打不好,題型難度越深感覺學習越吃力,漸漸失去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