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合同法全文
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全面履行自己的義務。當事人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根據合同的性質、目的和交易習慣履行通知、協助、保密等義務。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四百六十九條當事人訂立合同,可以採用書面形式、口頭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書面形式是合同書、信件、電報、電傳、傳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的形式。以電子數據交換、電子郵件等方式能夠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並可以隨時調取查用的數據電文,視為書面形式。
第五百零二條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合同應當辦理批准等手續的,依照其規定。未辦理批准等手續影響合同生效的,不影響合同中履行報批等義務條款以及相關條款的效力。應當辦理申請批准等手續的當事人未履行義務的,對方可以請求其承擔違反該義務的責任。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合同的變更、轉讓、解除等情形應當辦理批准等手續的,適用前款規定。
第五百零九條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全面履行自己的義務。當事人應當遵循誠信原則,根據合同的性質、目的和交易習慣履行通知、協助、保密等義務。當事人在履行合同過程中,應當避免浪費資源、污染環境和破壞生態。
⑵ 勞動法合同法第35條
勞動法合同法第35條主要規定了在勞動合同變更時,用人單位與勞動者應當遵循的原則和程序。根據該條規定,當勞動合同需要變更時,用人單位與勞動者應當協商一致,並採用書面形式進行變更。這一規定旨在保障勞動合同的穩定性和雙方當事人的權益,確保變更過程合法、公平、透明。
一、勞動合同變更的協商原則
根據勞動法合同法第35條,勞動合同變更應當基於雙方當事人的自願和平等原則。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在協商變更勞動合同時,應當充分溝通,明確變更的內容、條件和影響,確保雙方對變更內容有清晰的認識和同意。
二、書面形式的變更要求
勞動法合同法第35條明確要求勞動合同變更應當採用書面形式。這意味著,任何口頭或未以書面形式確認的變更都是無效的。書面形式的變更有助於確保雙方對變更內容的明確性、一致性和可追溯性,避免後續可能出現的糾紛和誤解。
三、勞動合同變更的程序
在實際操作中,勞動合同變更的程序通常包括以下幾個步驟:首先,用人單位或勞動者提出變更請求,並說明變更的原因和具體內容;其次,雙方就變更內容進行充分協商,達成一致意見;然後,將變更內容以書面形式記錄下來,並由雙方簽字確認;最後,變更後的勞動合同應當及時備案,以便日後查閱和維權。
四、違反勞動法合同法第35條的後果
如果用人單位或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變更過程中違反了第35條的規定,例如未經協商一致擅自變更勞動合同或未採用書面形式進行變更,可能會面臨法律責任和糾紛。因此,雙方當事人在進行勞動合同變更時,應當嚴格遵守該條規定,確保變更過程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綜上所述:
勞動法合同法第35條對勞動合同變更的原則、形式和程序進行了明確規定,要求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在協商一致的基礎上,採用書面形式進行變更。雙方當事人在進行勞動合同變更時,應當遵循該條規定,確保變更過程的合法、公平和透明,維護自身權益和避免潛在糾紛。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三十五條規定: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變更勞動合同約定的內容。變更勞動合同,應當採用書面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