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勞動法技能補貼

勞動法技能補貼

發布時間: 2021-01-30 15:42:53

『壹』 關於勞動法里培訓補助的問題,請高人指點,謝謝!

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二條 用人單位為勞動者提供專項培訓費用,對其進行專專業技術培訓的,可以屬與該勞動者訂立協議,約定服務期。

勞動者違反服務期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違約金的數額不得超過用人單位提供的培訓費用。用人單位要求勞動者支付的違約金不得超過服務期尚未履行部分所應分攤的培訓費用。
所以你沒有簽訂培訓協議就不存在違約一說,但培訓補助這塊就要看公司有沒有相關的制度或者合同里邊有沒有說有培訓補助這個福利了,如果沒有就需要交回培訓補助。

『貳』 勞動法關於技術津貼的管理標准

如果事先有約定那另當別論;如果企業事先沒有告知消費者,那麼根據消費者權專益保護法相關規定,經屬營者與消費者進行交易,應當遵循自願、公平、誠實信用的原則;消費者應該有知情權,否則就屬於違法。
對於余額不能退還,如果會員卡中無約定,可以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令2012年第9號 《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管理辦法(試行)》第二十一條規定:發卡企業或售卡企業應依單用途卡章程或協議約定,提供退卡服務的。

『叄』 勞動法 補貼

退休工人死亡,有喪葬費,撫恤金等,如果該職工還有無經濟來源的直接供養人,如夫妻,子女等,還可以由單位分期或一次性支持扶養費,至供養人死亡或成年等失去供養條件.

『肆』 中國勞動法務工補貼是按什麼比利補

故意破壞或損壞公司財物,才能受到勞動法等相關法規的懲處。由生產中產生的報廢品,公司版應該權有也必須有一個合理的量化指標。如果超出指標,生產者有按成本價賠償的責任。如果公司的量化指標不合理,可以向勞動監察部門投訴 的。

『伍』 勞動法對工資及相關補貼是怎樣規定的

您最好細化您的問題。勞動法保護勞動者最基本的利益。超過基本這個范疇的利益都以雙方約定為准。所以工資是有約定從約定,沒約定依規定的,而補貼就沒有規定了。

『陸』 勞動法對野外作業人員補貼的規定

一、法律並無強制規定用人單位需要發放補貼。

崗位津貼、補貼屬於工資的組成部分,崗位津貼與補貼是指基本工資外,為補償職工額外勞動消耗需支付給職工的津貼、補貼;由於某些條件特殊的崗位,需要更多付出勞動力,因而需要建立津貼,對這種額外的勞動消耗進行補償。

津貼包括:補償職工特殊或額外勞動消耗的津貼,保健性津貼,技術性津貼,年功性津貼及其他津貼。

補貼包括:為保證職工工資水平不受物價上漲或變動影響而支付的各種補貼。

如果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因津貼、補貼發放產生的爭議屬於勞動爭議,職工可以向工會組織反映情況,也可以向勞動監察部門投訴,還可直接申請勞動仲裁。

二、津貼發放具有強制性,用人單位應發而不發屬於違法行為,但職工如要求用人單位支付應享受的津貼,需要保存符合享受津貼條件的證據。而補貼則沒有強制性,職工無權要求用人單位發放。但是,如果用人單位之前有規章制度規定發放補貼並已實際履行的,就不能隨意停止發放。

(6)勞動法技能補貼擴展閱讀:

1、津貼包括:

(1)補償職工特殊或額外勞動消耗的津貼包括:高空津貼、井下津貼、流動施工津貼、野外工作津貼、林區津貼、高溫作業臨時補貼、海島津貼、艱苦氣象台(站)津貼、微波站津貼、高原地區臨時補貼、冷庫低溫津貼、基層審計人員外勤工作補貼。

郵電人員外勤津貼、夜班津貼、中班津貼、班(組)長津貼、學校班主任津貼、三種藝術(舞蹈、武功、管樂)人員工種補貼、運動隊班(隊)幹部駐隊補貼、公安幹警值勤崗位津貼、環衛人員崗位津貼、廣播電視天線工崗位津貼、鹽業崗位津貼。

廢品回收人員崗位津貼、殯葬特殊行業津貼、城市社會福利事業單位崗位津貼、環境監測津貼、收容遣送崗位津貼等。

(2)保健性津貼包括:衛生防疫津貼、醫療衛生津貼、科技保健津貼、各種社會福利院職工特殊保健津貼等。

(3)技術性津貼包括:特級教師補貼、科研津貼、工人技師津貼、中葯老葯工技術津貼、特殊教育津貼等。

(4)年功性津貼包括:工齡津貼、教齡津貼和護士工齡津貼。

(5)其他津貼包括:直接支付給個人的伙食津貼(火車司機和乘務員的乘務津貼、航行和空勤人員伙食津貼、水產捕撈人員伙食津貼、專業車隊汽車司機行車津貼。

體育運動員和教練員伙食補助費、少數民族伙食津貼、小伙食單位補貼、無食堂補貼等)、合同制職工的工資性補貼、書報費、工種糧補貼、高級知識分子特殊津貼等。2.補貼 包括:

為保證職工工資水平不受物價上漲或變動影響而支付的各種補貼,如副食品價格補貼(含肉類等價格補貼)、糧價補貼、煤價補貼、房貼、水電貼以及提高煤炭價格後,部分地區實行的民用燃料和照明電價格補貼等。

津貼和補貼的區別:

一、目的不同

津貼是作為補償工作條件或額外勞動力消耗的一種輔助性工資,主要包括特殊勞動消耗津貼,保健津貼,技術性津貼,年功津貼和地區性津貼等幾種形式。

補貼是為了保證職工工資水平不受物價上漲而導致影響的一種福利性工資。主要包括車補、話費補貼、餐費補貼、住房補貼等。補貼主要是用來降低物價變動對勞動報酬的實際購買力影響的一種手段,相對於津貼,補貼與工作性質的聯系相對較弱。

二、性質不同

津貼的發放具有強制性,只要勞動者符合發放津貼的條件,就必須無條件向職工發放。

補貼的發放屬於一種福利性質,屬於用人單位自主經營權的范疇內,目前並沒有法律法規對此作出強制性規定,但用人單位一旦對發放補貼做出承諾,即應該履行承諾,按時按量向勞動者發放該項補貼,否則可能會面臨拖欠工資而產生的不利後果。

三、是否計入最低工資標准不同

津貼是不納入最低工資標準的計算的,未計入該類津貼的工資不得低於最低工資標准。

而依據該規定,補貼是屬於最低工資的一部分,不計入補貼部分,職工工資收入是可以低於最低工資標準的。

『柒』 國家勞動法對工人有哪些津貼補貼,補助

國家勞動法對工人的津貼補助有:

(1)補償職工特殊或額外勞動消耗的津貼包括:高空津貼、井下津貼、流動施工津貼、野外工作津貼、林區津貼、高溫作業臨時補貼、海島津貼、艱苦氣象台(站)津貼、微波站津貼、高原地區臨時補貼、冷庫低溫津貼、基層審計人員外勤工作補貼、郵電人員外勤津貼。

夜班津貼、中班津貼、班(組)長津貼、學校班主任津貼、三種藝術(舞蹈、武功、管樂)人員工種補貼、運動隊班(隊)幹部駐隊補貼、公安幹警值勤崗位津貼、環衛人員崗位津貼。

廣播電視天線工崗位津貼、鹽業崗位津貼、廢品回收人員崗位津貼、殯葬特殊行業津貼、城市社會福利事業單位崗位津貼、環境監測津貼、收容遣送崗位津貼等。

(2)保健性津貼包括:衛生防疫津貼、醫療衛生津貼、科技保健津貼、各種社會福利院職工特殊保健津貼等。

(3)技術性津貼包括:特級教師補貼、科研津貼、工人技師津貼、中葯老葯工技術津貼、特殊教育津貼等。

(7)勞動法技能補貼擴展閱讀:

津貼補貼審批條件

為進一步規范企業津貼特殊工種管理,完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促進養老保險事業持續健康發展,對企業執行特殊工種范圍進行一次全面核定,並對核定後的特殊工種崗位人員實行統一登記和備案管理。

一、凡原執行國家規定行業特殊工種的企業,從即日起至2004年12月31日止,向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交繼續列入執行特殊工種崗位范圍的申請,並以文本信息和電子信息兩種形式報送《企業執行特殊工種范圍申請表》。

區、市、縣屬企業報當地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審核後,統一報市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認定;市屬以上企業,報市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認定。

二、企業經改進工藝或提升生產手段、使用新技術及新設備等,改善勞動條件和作業環境後,現已不符合原執行規定標準的特殊工種(如原以特別繁重體力勞動為主已改變為機械或自動化生產為主的工種),不再列入特殊工種的執行范圍。

『捌』 勞動法 工資補貼

《勞動合同法》

第四十七條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內一個容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准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玖』 公司無故減少了我的技能津貼200元,他們這樣做違法勞動法嗎

公司無故減少了勞動者的津貼200元,這樣的做法是違法的,勞動者可以向當地勞動監察大隊投訴,要求用人單位補回的,法律依據如下:
1、《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五十條 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不得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
2、《勞動保障監察條例》第十一條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對下列事項實施勞動保障監察:
(一)用人單位制定內部勞動保障規章制度的情況;
(二)用人單位與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的情況;
(三)用人單位遵守禁止使用童工規定的情況;
(四)用人單位遵守女職工和未成年工特殊勞動保護規定的情況;
(五)用人單位遵守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規定的情況;
(六)用人單位支付勞動者工資和執行最低工資標準的情況;
(七)用人單位參加各項社會保險和繳納社會保險費的情況;
(八)職業介紹機構、職業技能培訓機構和職業技能考核鑒定機構遵守國家有關職業介紹、職業技能培訓和職業技能考核鑒定的規定的情況;
(九)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勞動保障監察事項。
《關於實施〈勞動保障監察條例〉若干規定》第十三條投訴應當由投訴人向勞動保障行政部門遞交投訴文書。書寫投訴文書確有困難的,可以口頭投訴,由勞動保障監察機構進行筆錄,並由投訴人簽字。
第十四條投訴文書應當載明下列事項:
(一)投訴人的姓名、性別、年齡、職業、工作單位、住所和聯系方式,被投訴用人單位的名稱、住所、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
(二)勞動保障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事實和投訴請求事項。
第十五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投訴,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應當告知投訴人依照勞動爭議處理或者訴訟程序辦理:
(一)應當通過勞動爭議處理程序解決的;
(二)已經按照勞動爭議處理程序申請調解、仲裁的;
(三)已經提起勞動爭議訴訟的。

『拾』 勞動法規定員工都有那些獎勵和補貼

有高溫補貼,加班費等。其他的看企業了。

熱點內容
負刑事案件責任的相關法律年齡 發布:2025-10-01 09:12:42 瀏覽:435
廈門大學法學碩士 發布:2025-10-01 09:10:21 瀏覽:128
勞動法不適應於機關聘用人員嗎 發布:2025-10-01 09:05:24 瀏覽:526
雲南省集體合同條例 發布:2025-10-01 09:02:29 瀏覽:658
婚姻法的積極意義 發布:2025-10-01 08:35:47 瀏覽:246
互聯網金融合同法 發布:2025-10-01 08:35:40 瀏覽:72
婚姻法中幫扶費怎麼規定 發布:2025-10-01 08:35:38 瀏覽:559
英國刑法與歐盟立法的區別 發布:2025-10-01 08:30:30 瀏覽:366
紐西蘭勞動法中文版 發布:2025-10-01 08:30:20 瀏覽:278
刑法恐怖主義犯罪 發布:2025-10-01 08:24:40 瀏覽: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