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行政法院
A. 巡迴法院和跨行政區劃法院有何區別
巡迴法院就是方便最高人民法院審理跨行政區域的重大案件,相當於流動版審判。權
跨行政區劃設置法院是,在現有行政區劃之外,設置管轄兩個或兩個以上行政區劃的法院。
現有法院都是按照行政區劃設置的,如每個縣級行政區劃內設置一個縣法院,地市級行政區劃內設置一個市中級法院。
設置跨行政區劃法院後,法院將沒有同級別的政府幹涉,可以有效提高司法公正和排除司法干擾。
B. 最高人民法院設立什麼,審理跨行政區域重大行政和民商事案件
1、最高人民法院設立巡迴法庭,審理跨行政區域重大行政和民商事案件。專
2、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屬巡迴法庭審理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最高法第二巡迴法庭的巡迴區為遼寧、吉林、黑龍江。而此前成立的第一巡迴法庭的巡迴區為廣東、廣西和海南三個省區。
3、這則規定同時明確,巡迴法庭是最高法派出的常設審判機構。巡迴法庭作出的判決、裁定和決定,是最高法的判決、裁定和決定。
4、這既有利於方便當事人訴訟,避免地方保護主義干擾,為更好、更快地保護和實現當事人合法權益創造條件;也有利於最高法緩解辦案壓力,騰出更多精力研究制定司法解釋、出台司法政策,更好地發揮司法引領社會公正的作用;此外,還有利於就地化解矛盾糾紛,減輕北京地區信訪壓力,更好地維護首都和諧穩定。
C. 跨行政區劃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什麼意思
現在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是與行政區劃同步設計的,省有省法院和檢察院,市有市法院回和檢察院,縣答有縣法院和檢察院。每個法院和檢察院的管轄范圍限於本行政區。未來跨行政區劃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目前還沒有具體方案。可能會是這樣,在各大區(華北、東北等)設一個巡迴法院和一個巡迴檢察院,直屬於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審理大區內案件。
D. 讓"民告官"不再難 設跨行政區劃法院,民革說了啥
原標題:讓「民告官」不再難 設跨行政區劃法院,民革說了啥
(本報記者 欒絮潔)2014年12月30日下午,馬玉芝從北京市第四中級人民法院走出來,臉上充滿喜悅,因為她的案子終於被法院受理了。就在當天上午,跨行政區劃的北京市第四中級人民法院、北京市人民檢察院第四分院揭牌,馬玉芝訴北京市朝陽區政府行政不作為案成為四中院掛牌後受理的第一起行政訴訟案件。
至此,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探索建立與行政區劃適當分離的司法管轄制度」,中共十八屆四中全會明確的「探索設立跨行政區劃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辦理跨地區案件」,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
近年來,民革圍繞司法體制改革,特別是設立跨行政區劃的專門法院方面開展了多次調研,為推動司法公正遠離「地方保護」,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檢察權獻計獻策,很多建議得到積極採納。
「行政訴訟作為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監督促進行政機關依法行政的制度性設計,實際運行效果每況愈下,行政審判被群眾視為『官官相護』的擺設,人民群眾通過行政訴訟監督行政機關依法行政的基本功能失靈。」2013年7月,民革中央向中共中央遞交了一份《關於行政審判體制改革的調研報告》,直陳當前行政審判制度面臨的受理難、判決難、執行難等弊端,並建議設立專門的行政法院。
這份調研報告中,融合了民革中央主席萬鄂湘率調研組赴北京、廣東、福建、浙江、山東等五省市開展調研所獲得的大量一手信息。調研組發現,造成行政審判困境的原因主要是現行司法管轄區與行政區劃完全對應的體制設計,認為只有設立專門的行政法院,才能從體制上維護行政審判的公信力,消除人們對「官官相護」的質疑,讓「民告官」不再難。
這一調研報告得到中共中央領導的高度重視,並獲得批示。在當年召開的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報告中明確提出,「確保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檢察權。改革司法管理體制,推動省以下地方法院、檢察院人財物統一管理,探索建立與行政區劃適當分離的司法管轄制度。」
2014年,民革中央繼續將「深化司法體制改革若乾重大問題」確定為年度重點調研課題,由萬鄂湘主席、齊續春常務副主席率隊分赴多省市調研,調研形成的《關於深化司法體制改革的建議》,直指司法體制的兩個核心問題,即「內去行政化、外去地方化」,提出改革和完善我國專門法院制度等建議,獲得中共中央、國務院領導同志高度評價。部分建議已被吸納到目前正在北京、上海、廣東推進的司法體制改革試點方案中。
除了開展調研,民革中央還通過參與高層協商,直接向中共中央最高層提出跨行政區劃法院改革方面的建議。
2014年8月19日,中共中央召開黨外人士座談會,就《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徵求意見稿)》徵求意見。民革中央主席萬鄂湘在會上提出圍繞維護憲法權威、加快行政法院試點、破解執行難問題等3條建議。其中,關於加快行政法院試點的建議,不僅在中共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中有所體現,而且也得到了具體落實。
(資料來源:人民政協網)
E. 什麼叫跨區的法院檢察院
跨區的法院檢察院是指行政區域與司法區域分開,。實質上就是要探索行專政區劃與司法轄區屬的適當分離,換言之,就是要設置跨區法院、檢察院。設立跨行政區劃的人民法院,有助於去除法院的地方化色彩,凈化司法環境,確保法院依法獨立公正司法,確保司法權的統一性、完整性,真正還原審判權作為中央事權的特質。
跨區法院設立的原則、程序、職權、法官的任免等問題,有待修改人民法院組織法來加以解決,以保證改革具有合法性。
F. 最高人民法院設立什麼審理跨行政區域重大行政和民商事案件
巡迴法庭。
根據《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最高人民法院於2015年1月5日發布了《關於巡迴法庭審理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最高人民法院設立巡迴法庭,受理巡迴區內相關案件。第一巡迴法庭設在廣東省深圳市,巡迴區為廣東、廣西、海南三省區。第二巡迴法庭設在遼寧省沈陽市,巡迴區為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巡迴法庭是最高人民法院派出的常設審判機構。巡迴法庭作出的判決、裁定和決定,是最高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和決定。
2015年1月28日,最高法院第一巡迴法庭在深圳市羅湖區紅嶺中路1036號院掛牌,開始辦公;1月31日,第二巡迴法庭在遼寧省沈陽市渾南區世紀路3號揭牌。
最高人民法院巡迴法庭審理或者辦理巡迴區內應當由最高人民法院受理的以下案件:
1、全國范圍內重大、復雜的第一審行政案件;
2、在全國有重大影響的第一審民商事案件;
3、不服高級人民法院作出的第一審行政或者民商事判決、裁定提起上訴的案件;
4、對高級人民法院作出的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行政或者民商事判決、裁定、調解書申請再審的案件;
5、刑事申訴案件;
6、依法定職權提起再審的案件;
7、不服高級人民法院作出的罰款、拘留決定申請復議的案件;
8、高級人民法院因管轄權問題報請最高人民法院裁定或者決定的案件;
9、高級人民法院報請批准延長審限的案件;
10、涉港澳台民商事案件和司法協助案件;
11、最高人民法院認為應當由巡迴法庭審理或者辦理的其他案件。
G. 設置跨行政區劃法院後,法院將沒有同級別的政府幹涉,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最高法在全國設立5個巡迴法庭,不受各省的管轄。
H. 為什麼要設立跨行政區劃人民法院
由於我國原有的人民法院的設置與行政區劃完全重合,這導致了關系利益鏈,可能造成腐敗和瀆職。所以,適當設立跨行政區的人民法院,打破這種固態的利益鏈,讓人民法院更公正更廉潔。
I. 什麼是跨行政區劃設法院
即法院管轄區不與行政區劃重合,有自己的管轄劃分。鐵路法院、軍事法院、海事法院等屬於這種情況。
J. 行政訴訟可以異地訴訟嗎
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經復議的案件,也版可以由復議機關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經最高人民法院批准,高級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審判工作的實際情況,確定若幹人民法院跨行政區域管轄行政案件。
對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強制措施不服提起的訴訟,由被告所在地或者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因不動產提起的行政訴訟,由不動產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兩個以上人民法院都有管轄權的案件,原告可以選擇其中一個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原告向兩個以上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由最先立案的人民法院管轄。
人民法院發現受理的案件不屬於本院管轄的,應當移送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受移送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受移送的人民法院認為受移送的案件按照規定不屬於本院管轄的,應當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不得再自行移送。
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由於特殊原因不能行使管轄權的,由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人民法院對管轄權發生爭議,由爭議雙方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報它們的共同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