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刑事訴訟法起訴程序1

刑事訴訟法起訴程序1

發布時間: 2021-02-01 15:13:40

㈠ 刑事訴訟法中,自訴案件第一審程序有哪些特點

自訴案件第一審程序的特點
(一)對告訴才處理的案件,被害人有證據證明的輕微刑事案件,人民法院可以調解。

調解應當在查清事實,分清是非的基礎上進行。調解應當堅持自願、合法的原則,調解不能損害國家、集體和其他公民的利益。法院調解是人民法院行使國家審判權的一種方式。人民法院通過調解方式結案,有利於及時解決輕微刑事案件,防止矛盾激化,提高訴訟效率。自訴案件調解結案的,應發給調解書。調解書一經送達,即發生法律效力。調解無效或調解書送達前一方反悔的,人民法院應當進行判決。

(二)自訴人在宣告判決前,可以同被告人自行和解或者撤回自訴自行和解是當事雙方行使訴訟權利的一種行為。對於當事人達成自行和解協議或者自訴人申請撤訴的,人民法院應當進行審查,確屬自願合法且不損害國家、社會和其他公民利益的,應當允許。對於自訴人申請撤訴,經人民法院審查後,認為自訴人系被強迫、威嚇等原因,不是出於自願的,人民法院應當不予准許。凡自行撤回自訴的案件,除有正當理由不得就同一事實再行起訴。

自訴人是二人以上的,其中部分人撤訴,不影響案件的繼續審理。自訴經兩次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經人民法院許可中途退庭的,按撤訴處理。

(三)被告人可以提出反訴所謂反訴,就是自訴案件的被告人作為被害人控告自訴人犯有與本案有聯系的犯罪行為要求人民法院進行審理地訴訟活動。反訴是一個獨立的訴訟,它是相對於自訴而言的,以自訴的存在為前提,它不是對自訴的答辯。反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1.反訴的對象必須是自訴案件的自訴人。

2.反訴的內容必須是與自訴案件有關的行為。

3.反訴的案件必須屬於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案件。

在反訴成立的情況下,雙方當事人均具有雙重身份,既是自訴人又是被告人,雙方地位平等,反訴適用自訴的規定,反訴應當與自訴案件一並審理。各方當事人罪責自歲,不能相互抵消刑罰。原自訴人撤訴的,不影響反訴案件的繼續審理。

至於刑事訴訟法第170條第(三)項規定的案件在訴訟過程中能否提起反訴,刑事訴訟法沒有專門作限制。但在司法實踐中,由於此類案件本身是屬於公訴性質的案件「轉為」自訴案件來處理的,因而大都性質嚴重、情節復雜,案件范圍廣泛,審理難度較大另外兩類自訴案件大得多。因此,項再不對反訴作一定限制,更增加了審判的難度,可能影響案件的質量。在司法實踐中,可以提起反訴的案件往往不包括刑事訴訟法第170條第(三)項項定的案件。

自訴案件中的告訴才處理的案件,被害人有證據證明的輕微刑事案件,可以適用簡易程序,由審判員一人獨任審判。對不適用簡易程序的自訴案件,其第一審審判程序與公訴案件第一審普通程序基本相同,可參照公訴案件第一審普通程序的規定進行。

-

㈡ 1、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是屬於程序法還是實體法第一條是什麼內容啊

屬於程序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1條:為了保證刑法的正確實施,懲罰犯罪,保護人民,保障國家安全和社會公共安全,維護社會主義秩序,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㈢ 法律訴訟的流程都有哪些呢

一、訴訟分為刑事訴訟、民事訴訟和行政訴訟。
二、訴訟程序:
依據我國《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和《行政訴訟法》的規定,各類訴訟均實行兩審終審制,即案件經過一審、二審即告終結,當事人不提出上訴的案件一審就終結了。特殊情況下,經依法啟動審判監督程序,案件會進入再審(即重新審理),仍然依據上述法律程序處理。
三、庭審流程:
法院開庭審理各類案件的流程如下:
(一)刑事訴訟:
1.開庭:傳被告人到庭,各方訴訟參與人到庭
2.法庭調查:(1)公訴人宣讀起訴書;(2)被告人、被害人陳述;(3)訊問被告人、詢問被害人和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4)詢問證人、鑒定人;(5)出示物證、宣讀鑒定結論和有關筆錄;(6)調取新的證據;(7)法庭調查核實證據
3.法庭辯論:順序為(1)公訴人發言;(2)被害人及其訴訟代理人發言;(3)被告人自行辯護;(4)辯護人辯護;(5)控辯雙方進行辯論。
4.被告人最後陳述。
5.法庭評議和審判。
(二)民事訴訟
1.庭審准備:
(1)傳喚當事人,通知其他訴訟參與人出庭參加訴訟。
(2)對公開審理的案件,人民法院應當在開庭3日前公告當事人的姓名、案由和開庭的時間、地點。
(3)查明當事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是否到庭,宣布法庭紀律。
(4)開庭審理時,由審判長核對當事人,核對的順序是原告、被告、第三人,核對的內容包括姓名、性別、年齡、民族、籍貫、工作單位、職業和住所。當事人是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核對其法定代表人和主要行政負責人的姓名、職務。對於訴訟代理人應當查明其代理資格和代理許可權。核對完畢由審判長宣布案由,宣布審判人員、書記員名單,告知當事人有關的訴訟權利義務,詢問當事人是否提出迴避申請。
2.法庭調查
(1)當事人陳述
首先由原告口頭陳述其訴訟請求及其所依據的事實、理由,然後由被告陳述案件事實及其所持的不同意見。被告提出反訴的,應陳述反訴的訴訟請求及其所依據的事實、理由。有訴訟第三人的,先由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陳述訴訟請求及其所依據的事實、理由,再由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針對原、被告的陳述提出承認或者否認的答辯意見。當事人有訴訟代理人的,可以由訴訟代理人陳述或答辯,也可以在當事人陳述或答辯完後,再由訴訟代理人補充。審判人員有權就案件事實進行詢問,歸納本案爭議焦點或者法庭調查重點,並徵求當事人的意見。
(2)出示證據和質證
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各類證據按以下順序出示,由當事人進行質證:
A.證人證言。B.書證、物證和視聽資料。C.鑒定結論。D.勘驗筆錄。
法庭調查結束前,審判長應當就法庭調查認定的事實和當事人爭議的問題進行歸納總結,並詢問當事人的意見。
3.法庭辯論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127條的規定,法庭辯論按照下列順序進行:
(1)原告及其訴訟代理人發言。(2)被告及其訴訟代理人答辯。(3)第三人及其訴訟代理人發言或者答辯。(4)互相辯論。
法庭辯論結束後,如果案件事實清楚的,審判長應當詢問當事人是否願意調解。當事人願意調解的,可以當庭或者休庭後進行。經過調解,雙方當事人達成協議的,應當在調解協議上簽字蓋章。人民法院應當根據雙方當事人達成的調解協議製作調解書送達當事人。雙方當事人達成協議後當即履行完畢,不要求發給調解書的,應當記入筆錄,在雙方當事人、合議庭成員、書記員簽名或蓋章後,即具有法律效力。如果調解不成的,合議庭應當及時判決。
4.案件評議和宣告判決
(1)合議庭評議
(2)宣告判決
宣告判決的內容包括:認定的事實、適用的法律、判決的結果和理由、訴訟費用的負擔、當事人的上訴權利、上訴期限和上訴法院。法庭准備階段:書記員查點當事人及其訴訟參加人到庭情況並請入席,宣布法庭紀律。
(三)行政訴訟
1.開庭前准備:
(1)在開庭三日前傳喚當事人,通知訴訟代理人、證人、鑒定人、翻譯人員等訴訟參加人、訴訟參與人,告知其擬開放審理案件的時間、地點、當事人及案由等,對當事人和訴訟參加人還應告知其合議庭組成人員。
(2)開庭前由書記員清點當事人、訴訟參加人、訴訟參與人是否到庭並宣布法庭紀律。
(3)審判長宣布開庭。
2.法庭調查
(1)核實當事人和訴訟參加人身份:
A.原告及委託代理人
B.被告及委託代理人
C.第三人及委託代理人
(2)當事人陳述:原告宣讀起訴狀-被告答辯
(3)出示證據和質證:原告提交證明具體行政行為存在並損害了自己的利益;被告提交證明被訴具體行政行為作出的事實和程序材料,及法律依據。
3.法庭辯論:
(1)原告發表辯論意見
(2)被告發表辯論意見
(3)原告最後陳述
(4)被告最後陳述
4.法庭評議宣判

㈣ 刑事訴訟法的訴訟程序

縣公安局偵查終結至縣檢察院審查起訴---立案 偵查階段
審查起訴後檢察院向法院提起訴訟---提起公訴
縣法院劉院長提出其是劉的長兄,主動要求迴避---迴避的程序
後縣法院將劉移至市中級法院審理---有關法院管轄 縣法院認為案情重大 可能被判處無期徒刑 請求上一級人民法院進行審判
對楊、王的犯罪事實繼續審理---第一審程序

㈤ 急需刑事案件訴訟程序內容1、偵查2、審查起訴3、一審4、二審5、再審6、其它有的MMMM

http://www.dffy.com/faguixiazai/ssf/200311/20031109202059.htm
去這看看

熱點內容
簡述勞動合同法的適用范圍 發布:2025-09-30 23:11:08 瀏覽:1
百度優酷社會與法 發布:2025-09-30 23:10:17 瀏覽:931
慈善法立法過程 發布:2025-09-30 23:08:31 瀏覽:139
陝西省宗教事務條例 發布:2025-09-30 22:57:10 瀏覽:21
我國盜版法律責任 發布:2025-09-30 22:57:04 瀏覽:556
證件的掃描件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9-30 22:51:59 瀏覽:963
會計職業道德修養的環節包括 發布:2025-09-30 22:47:24 瀏覽:414
國信司法鑒定 發布:2025-09-30 22:40:29 瀏覽:554
投資人對公司有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9-30 22:40:01 瀏覽:158
勞動法試用期報酬 發布:2025-09-30 22:30:22 瀏覽: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