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遺囑津貼
『壹』 "勞動者死亡後,其遺屬依法享受遺屬津貼。"的津貼是什麼
是指勞動者死亡後,國家依法給與自身沒有經濟來源,靠死者撫養的死者直系親屬的生活補貼。
『貳』 勞動法里的遺屬津貼等同社保法里撫恤金嗎,可以同時領取嗎
勞動法是調整勞動關系的大法,其中規定,其遺屬依法享受遺屬津貼。是指職專工的社會保險待遇,屬勞動法的規定,只是原則行的規定,並非具體規定,勞動法中明確規定,「勞動者享受社會保險待遇的條件和標准由法律、法規規定。」具體如何操作和規定,要按照相應的法律法規執行,涉及到具體的規定,有社會保險法,工傷保險條例。因此,談不上同時領取的問題,
第一,職工因病死亡的,按照社會保險法規定,可以領取喪葬補助費,供養直系親屬,可以一次性發給撫恤金,
第二,工傷死亡的,發給喪葬費,供養直系親屬,按月領取撫恤金,並且發給一次性死亡補助,
『叄』 勞動法里的「遺屬津貼」是什麼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及現行的工傷保險條例對遺屬津貼並沒有明確的規定遺屬津貼所包含的具體項目以及補助的具體標准費用標准。
以安徽為例依據關於調整企業因病非因工死亡職工遺屬撫恤政策有關問題的通知規定遺屬津貼指的是職工死亡時,家庭成員中無工資、養老金等固定收入且無勞動力,依靠職工生前工資為生活來源可作為供養對象,津貼所包含項目有喪葬補助費、一次性困難補助費、供養直系親屬撫恤金。
以江蘇為例依據關於調整企業職工和退休人員因病或非因工死亡及供養直系親屬待遇的通知規定遺屬津貼指的是企業職工和退休人員因病或非因工死亡後可享受喪葬補助費、直系親屬一次性撫恤費和供養直系親屬定期或一次性救濟費等項目。
(3)勞動法遺囑津貼擴展閱讀:
安徽省遺屬津貼標准:
1、喪葬補助費:職工死亡發給喪葬補助費2000元,應實行火葬的地區擅自土葬的不發(少數民族,國家允許土葬的除外)。
2、一次性困難補助費:在職職工死亡發給直系親屬八個月本人生前月繳費工資;退休人員死亡發給直系親屬八個月本人生前月基本養老金;離休人員和建國前參加革命工作的退休老工人死亡,其直系親屬一次性困難補助費參照黨政機關同類人員標准發給,沒有直系親屬的不發。
3、供養直系親屬撫恤金:死亡職工有供養直系親屬的,不分居住地,撫恤金均按死亡職工生前單位所在地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准發給,供養直系親屬為1-3人的(含3人)據實發給,3人以上的按照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300%發給。
遺屬津貼列支:
1、參保企業離退休人員死亡的,喪葬補助費、一次性困難補助費和供養直系親屬撫恤金從養老保險基金中支付;未參保企業離退休人員,死亡後的喪葬補助費、一次性困難補助費和供養直系親屬撫恤金,由企業按照本通知的規定負責支付。
2、城鎮各類企業在職職工死亡後的喪葬補助費、一次性困難補助費和供養直系親屬撫恤金,由企業按照本通知的規定負責支付。
『肆』 勞動法中的遺囑津貼是怎麼回事啊
應該叫遺屬津貼。
《勞動法》第73條第2款規定:「勞動者死亡後,其遺屬依法享受。」在一般情況下,勞動者死亡,無生活來源的遺屬,即勞動者的生前配偶應當依勞動保險的有關規定享受遺屬津貼
『伍』 《勞動法》中職工去世待遇問題
《勞動法》第七十三條規定,勞動者死亡後,其遺屬依法享受遺屬津貼。內
遺屬津貼容是國家和企業為處理參加保險職工死亡後的善後事宜和解決其生前供養的直系親屬生活困難問題,按照國家法律或有關政策規定給予物質幫助的制度。
我國的遺屬津貼所提供的物質幫助包括兩部分:一是死亡者的喪葬費和家屬撫恤費,二是供養直系親屬生活困難補助費或救劑費。
『陸』 《勞動法》中:勞動者死亡後,其遺屬依法享受遺屬津貼。遺屬津貼是什麼領取手續金額期限等
勞動者死亡後、其遺屬依法享受遺屬津貼有那些
『柒』 勞動法對職工遺孀生活費的規定
勞動法中對職工遺孀生活費沒有規定,但是《工傷保險條例》中有規定,具體如下:
第三十九條職工因工死亡,其近親屬按照下列規定從工傷保險基金領取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撫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補助金:
(一)喪葬補助金為6個月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
(二)供養親屬撫恤金按照職工本人工資的一定比例發給由因工死亡職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的親屬。標准為:配偶每月40%,其他親屬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兒每人每月在上述標準的基礎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養親屬的撫恤金之和不應高於因工死亡職工生前的工資。供養親屬的具體范圍由國務院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規定;
(三)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准為上一年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傷殘職工在停工留薪期內因工傷導致死亡的,其近親屬享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待遇。
一級至四級傷殘職工在停工留薪期滿後死亡的,其近親屬可以享受本條第一款第(一)項、第(二)項規定的待遇。
(7)勞動法遺囑津貼擴展閱讀
一、因工死亡職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的親屬,具體指的是該職工的配偶、子女、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兄弟姐妹。
所稱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和有撫養關系的繼子女,其中,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包括遺腹子女;
所稱父母,包括生父母、養父母和有撫養關系的繼父母;
所稱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異母或者同母異父的兄弟姐妹、養兄弟姐妹、有撫養關系的繼兄弟姐妹。
二、供養親屬需滿足如下條件:
1、完全喪失勞動能力;
2、工亡職工配偶男年滿60周歲、女年滿55周歲;
3、工亡職工父母男年滿60周歲、女年滿55周歲;
4、工亡職工子女未滿18周歲;
5、工亡職工父母均已死亡,其祖父、外祖父年滿60周歲、祖母、外祖母年滿55周歲;
6、工亡職工子女已經死亡或完全喪失勞動能力,其孫子女、外孫子女未滿18周歲;
7、工亡職工父母均已死亡或完全喪失勞動能力,其兄弟姐妹未滿18周歲。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政府法制信息網—《工傷保險條例》
『捌』 遺囑津貼包括哪此項目
應該叫遺屬津貼。
《勞動法》第73條第2款規定:「勞動者死亡後,其遺屬依法享內受。」在一容般情況下,勞動者死亡,無生活來源的遺屬,即勞動者的生前配偶應當依勞動保險的有關規定享受遺屬津貼、按國家統計局第1號令的規定,津貼包括:補償職工特殊或額外勞動消耗的津貼,保健性津貼,技術性津貼,年功性津貼及其他津貼;補貼主要是物價補貼。對於上述各項津貼和補貼的具體內容,國家統計局在《〈關於工資總額組成的規定〉若干具體范圍的解釋》一文中都有詳細的說明。
『玖』 國家勞動法對工人有哪些津貼補貼,補助
國家勞動法對工人的津貼補助有:
(1)補償職工特殊或額外勞動消耗的津貼包括:高空津貼、井下津貼、流動施工津貼、野外工作津貼、林區津貼、高溫作業臨時補貼、海島津貼、艱苦氣象台(站)津貼、微波站津貼、高原地區臨時補貼、冷庫低溫津貼、基層審計人員外勤工作補貼、郵電人員外勤津貼。
夜班津貼、中班津貼、班(組)長津貼、學校班主任津貼、三種藝術(舞蹈、武功、管樂)人員工種補貼、運動隊班(隊)幹部駐隊補貼、公安幹警值勤崗位津貼、環衛人員崗位津貼。
廣播電視天線工崗位津貼、鹽業崗位津貼、廢品回收人員崗位津貼、殯葬特殊行業津貼、城市社會福利事業單位崗位津貼、環境監測津貼、收容遣送崗位津貼等。
(2)保健性津貼包括:衛生防疫津貼、醫療衛生津貼、科技保健津貼、各種社會福利院職工特殊保健津貼等。
(3)技術性津貼包括:特級教師補貼、科研津貼、工人技師津貼、中葯老葯工技術津貼、特殊教育津貼等。
(9)勞動法遺囑津貼擴展閱讀:
津貼補貼審批條件
為進一步規范企業津貼特殊工種管理,完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促進養老保險事業持續健康發展,對企業執行特殊工種范圍進行一次全面核定,並對核定後的特殊工種崗位人員實行統一登記和備案管理。
一、凡原執行國家規定行業特殊工種的企業,從即日起至2004年12月31日止,向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交繼續列入執行特殊工種崗位范圍的申請,並以文本信息和電子信息兩種形式報送《企業執行特殊工種范圍申請表》。
區、市、縣屬企業報當地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審核後,統一報市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認定;市屬以上企業,報市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認定。
二、企業經改進工藝或提升生產手段、使用新技術及新設備等,改善勞動條件和作業環境後,現已不符合原執行規定標準的特殊工種(如原以特別繁重體力勞動為主已改變為機械或自動化生產為主的工種),不再列入特殊工種的執行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