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訴訟法中遵循的原則
『壹』 行政訴訟法的基本原則包括
(1)一般性原則
一般性原則是指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在開展行政訴訟、民事訴版訟和刑事訴訟中權都必須遵守的共同性行為准則。
①審判獨立原則;
②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原則;
③當事人法律地位平等原則;
④辯護原則;
⑤合議、迴避、公開審判、兩審終審原則;
⑥人民檢察院有權對行政訴訟實行法律監督原則。
(2)特有原則
特有原則是行政訴訟特有的不同於民事訴訟、刑事訴訟的特殊原則。
①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對具體行政行為是否合法有審查權原則;
②被告對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負有舉證責任原則;
③訴訟不停止執行原則;
④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不適用調解原則;
⑤司法變更權有限原則。
『貳』 行政訴訟法的基本原則
【行政訴訟法的基本原則的概念】是指憲法或法律規定的對行政訴訟活動具有普遍指導意義的版基權本准則和制度。根據基本原則的適用范圍,可以將行政訴訟法的基本原則分為兩大類:行政訴訟法與民事訴訟法或刑事訴訟法共有的原則和行政訴訟法特有的原則。
【訴訟法的共有原則】行政訴訟法與民事訴訟法或刑事訴訟法共有的原則主要有:①人民法院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原則;②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原則;③當事人在訴訟中法律地位平等原則;④合議、迴避、辯論、公開審判和兩審終審原則;⑤使用本民族語言、文字進行訴訟原則;⑥人民檢察院有權對行政訴訟實行法律監督原則。
【行政訴訟法特有的原則】除了與其他訴訟法共有的原則外,行政訴訟法特有的原則,主要有審查行政行為合法性原則,它是指人民法院通過依法審理行政案件,對具體行政行為是否符合法律、法規進行審查,並作出裁判。人民法院對具體行政行為原則上只作合法性審查,不作適當性審查。但這一原則也有例外,如《行政訴訟法》規定,對行政處罰顯失公正的,人民法院可以判決變更。
『叄』 解決行政訴訟法律適用中途時,應當遵循哪些原則
(一)適用調整被處理行為或事項的法律規范。
(二)遵循從舊兼從輕的法律適用原則。
(三)遵循一事不再罰的法律適用原則。
(四)遵循過罰相當的原則。
(五)遵循「法無明文規定不得處罰」的原則。
『肆』 行政訴訟法的基本原則有哪些
《行政訴訟法》的基本原則就是第一章描述的規定: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為保證人民法院公正、及時審理行政案件,解決行政爭議,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監督行政機關依法行使職權,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第二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和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有權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前款所稱行政行為,包括法律、法規、規章授權的組織作出的行政行為。
第三條 人民法院應當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起訴權利,對應當受理的行政案件依法受理。
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不得干預、阻礙人民法院受理行政案件。
被訴行政機關負責人應當出庭應訴。不能出庭的,應當委託行政機關相應的工作人員出庭。
第四條 人民法院依法對行政案件獨立行使審判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
人民法院設行政審判庭,審理行政案件。
第五條 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
第六條 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對行政行為是否合法進行審查。
第七條 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依法實行合議、迴避、公開審判和兩審終審制度。
第八條 當事人在行政訴訟中的法律地位平等。
第九條 各民族公民都有用本民族語言、文字進行行政訴訟的權利。
在少數民族聚居或者多民族共同居住的地區,人民法院應當用當地民族通用的語言、文字進行審理和發布法律文書。
人民法院應當對不通曉當地民族通用的語言、文字的訴訟參與人提供翻譯。
第十條 當事人在行政訴訟中有權進行辯論。
第十一條 人民檢察院有權對行政訴訟實行法律監督。
『伍』 行政訴訟基本原則的原則
1、行政訴訟法的來基本原則包自括一般性原則和特有原則。
(1)一般性原則
一般性原則是指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在開展行政訴訟、民事訴訟和刑事訴訟中都必須遵守的共同性行為准則。
①審判獨立原則;
②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原則;
③當事人法律地位平等原則;
④辯論原則;
⑤合議、迴避、公開審判、兩審終審原則;
⑥人民檢察院有權對行政訴訟實行法律監督原則。
(2)特有原則
特有原則是行政訴訟特有的不同於民事訴訟、刑事訴訟的特殊原則。
①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對具體行政行為是否合法有審查權原則(即人民法院特定主管原則);
②被告對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負有舉證責任原則;
③訴訟不停止行政執行原則;
④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不適用調解原則;
⑤司法變更權有限原則。
『陸』 行政機關在行政訴訟中要遵循哪些原則
一、人民法院依法獨立行使行政審判權原則
二、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回繩原則
三、具體行政行答為合法性審查原則
四、當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原則
五、使用民族語言文字原則
六、當事人有權辯論原則
七、合議、迴避、公開審判和兩審終審原則
八、人民檢察院實行法律監督原則
『柒』 簡述行政訴訟一審程序應遵循的原則
1、獨立行使審判權原則;
2、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原則;
3、合法性審查原則;
4、合議版、迴避、權公開審判、兩審終審制;
5、當事人法律地位平等原則;
6、使用本民放語言文字原則;
7、辯論原則;
8、檢察監督原則。
『捌』 行政訴訟的基本原則有哪些
行政訴抄訟的基本原則,是指由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反映行政訴訟的基本特點,對行政訴訟具有普遍指導意義,體現並反映著行政訴訟的客觀規律和法律的精神實質的基本規則。
1、行政訴訟法的基本原則包括一般性原則和特有原則。
(1)一般性原則
一般性原則是指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在開展行政訴訟、民事訴訟和刑事訴訟中都必須遵守的共同性行為准則。
①審判獨立原則;
②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原則;
③當事人法律地位平等原則;
④辯論原則;
⑤合議、迴避、公開審判、兩審終審原則;
⑥人民檢察院有權對行政訴訟實行法律監督原則。
(2)特有原則
特有原則是行政訴訟特有的不同於民事訴訟、刑事訴訟的特殊原則。
①行政訴訟客體限於具體行政行為的原則;
②人民法院只審查具體行政行為的合法性,一般不審查其合理性的原則;
②被告對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負有舉證責任原則;
③訴訟不停止行政執行原則;
④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不適用調解原則;
⑤司法變更權有限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