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勞動法遲到規定

勞動法遲到規定

發布時間: 2021-02-04 04:34:49

1. 勞動法遲到是怎麼規定處罰的

勞動合同法關於遲到的規定並不明確,遲到罰款在各項法律中都沒有明確的規定版,沒權有規定可以罰款也沒有規定不能罰款。因此,這就需要用人單位在自己的規章制度中對此進行明確的約定,並且保證單位的規章制度是符合相關的法律要求的。

拓展資料:

《勞動法》第四條規定:「用人單位應當依法建立和完善規章制度,保障勞動者享有勞動權利和履行勞動義務。」

用人單位對員工的處理、處分決定必須做到三點:

(1)違紀事實清楚、證據確鑿;

(2)適用法律法規或者公司規章制度准確適當;

(3)程序合法、有效。用人單位是不能利用自己所擁有的管理權隨意處分、處理員工的,在處理上不僅要有依據,還要合情、合理、適當。



2. 國家勞動法規定上班遲到兩個小時怎麼處罰標准

沒有明抄確的規定,但是根據各個襲公司的不同可以做一些約定,第一可以考核有一個次數預定,比如說遲到兩次不扣錢,但是從第三次就開始扣款;第二可以約定時間,比如說正常上班時間為8:30,8:35前道公司都不斷遲到,但是超過這個就算遲到;根據勞動法的思想精神,應該提前召開一個員工大會,共同討論決定標准,大家都同意後可執行;

3. 勞動法遲到多久算曠工

具體要按公司的規章制度來看。

所謂曠工,就是指勞動者未經請假即缺勤,缺勤就是勞動者應到卻未到崗工作。判斷勞動者是否到崗工作並不以是否有考勤記錄作為唯一標准,關鍵在於是否到崗工作、是否應出勤而未出勤。

在《勞動法》中沒有規定曠工多少天算自動離職,只有用人單位在制定的規章制度里或者勞動合同里有註明,得看簽訂合同的情況。

(3)勞動法遲到規定擴展閱讀

用人單位權利

(1)依法建立和完善規章制度的權利。依法建立和完善規章制度的權利源於用人單位享有的生產指揮權,既然用人單位享有生產指揮權,所有用人單位有權根據本單位的實際情況,在符合國家法律、法規的前提下制定各項規章制度,要求勞動者遵守。

(2)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合理勞動定額的權利。用人單位幫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後,就獲得了一定范圍勞動者的勞動使用權,並有權根據實際情況給勞動者制定合理的勞動定額。對於用人單位規定的合理的勞動定額,在沒有出現特殊情況時,勞動者應當予以完成。

(3)對勞動者進行職業技能考核的權利。用人單位有權對勞動者進行職業技能考核,並根據勞動者勞動技能的考核結果安排其適合的工作崗位和獎金薪酬。

(4)制定勞動安全操作規程的權利。用人單位有權利根據勞動法上勞動安全衛生標准,制定本單位的勞動保護制度,要求勞動者在勞動過程中必須嚴格遵守操作規程。

(5)制定合法作息時間的權利。用人單位享有根據本單位具體情況和對員工工作時間的要求,合法安排勞動者作息時間的權利。

(6)制定勞動紀律和職業道德標準的權利。為了保證勞動得以正常有序進行,用人單位有權制定勞動紀律和職業道德標准。勞動紀律是用人單位制定的勞動者在勞動過程中必須遵守的規章制度。這是組織社會勞動的基礎和必要條件。職業道德是勞動者在勞動實踐中形成的共同的行為准則,也是勞動者的職業要求。當然,制定勞動紀律和職業道德標准必須符合法律規范。

(7)其他權利。包括提請勞動爭議處理的權利,平等簽訂勞動合同的權利等。

4. 員工遲到是什麼算考勤的勞動法有相關的規定嗎

公司可以制定規章制度,但是規章制度必須合法,請看法律條款:
《勞動合同法》
第四條 用人單位應當依法建立和完善勞動規章制度,保障勞動者享有勞動權利、履行勞動義務。
用人單位在制定、修改或者決定有關勞動報酬、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勞動安全衛生、保險福利、職工培訓、勞動紀律以及勞動定額管理等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項時,應當經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全體職工討論,提出方案和意見,與工會或者職工代表平等協商確定。
在規章制度和重大事項決定實施過程中,工會或者職工認為不適當的,有權向用人單位提出,通過協商予以修改完善。
用人單位應當將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和重大事項決定公示,或者告知勞動者。
解釋:討論必須是職代會沒有職代會的就要全體職工了,討論形式不拘單位有記錄參加討論的職工簽名的就很具法律代表性。
與工會(沒工會就職工代表沒職工代表就是全體職工)平等協商的單位也應該做書面的文件,沒有文件的除非工會(或以上提到的職代、全體職工)都願意出庭做人證。不然可以無效。
最後公告通知到每個職工,這條職工處理起來很實際,職工沒簽字確認說知道訂好的制度那等於職工可以不受制度的約束。

5. 勞動法 上班遲到怎麼扣錢的

勞動法並沒有授權用人單位對勞動者進行處罰。所以,勞動者不論有什麼違規行為,用人單位都無權作出罰款的決定,更不能剋扣工資。

對於勞動者違反規章制度的行為,用人單位可以採取警告等措施預防其再犯,另外,如果勞動者經常遲到,可以視為對勞動合同的嚴重違反,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5)勞動法遲到規定擴展閱讀:

勞動法是調整勞動關系以及與勞動關系有密切聯系的其他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各國勞動法的表現形式不同,但大都包括以下基本內容:勞動就業法,勞動合同法,工作時間和休息時間制度,

勞動報酬,勞動安全與衛生的程,女工與未成年工的特殊保護制度,勞動紀律與獎懲制度,社會保險與勞動保險制度,職工培訓制度,工會和職工參加民主管理制度,勞動爭議處理程序以及對執行勞動法的監督和檢査制度等。

勞動法最早屬於民法的范圍,十九世紀以來,隨著工業革命的發展,勞動法在各國的法律體系中日益佔有重要的地位,並逐漸脫離民法而成為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

1802年,英國議會通過了世界上第一部勞動法——《學徒健康與道德法》,禁止紡織廠使用9歲以下的學徒,並規定工作時間每日不得超過12小時,同時禁止做夜班。

十月革命後,1918年蘇維聲政府頒布了世界上第一部社會主義勞動法典,並於1922年頒布了新的《蘇維埃勞動法典》。

早在1931年11月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華蘇維埃工農兵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就通過了《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勞動法》。

新中國成立後,中國先後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保險合同》、《企業職工獎懲條例》、《國營企業辭退違紀職工暫行條例》等一系列勞動法規。

6. 勞動法遲到多久算曠工

首先勞動法及相關法律法規中沒有定義遲到、早退,只有明確病假,事假等假期的工資計算方法。

所以要到相關部門制定出一整套關於遲到早退的工資處理計算方法。但是一定要記住,站在單位角度上來說,遲到早退扣除的工資不能用「罰款」來解釋。

如果一定要說按照法律法規來計算的話,首先一個人的工資如果是2000元,這個月的正常出勤工作天數如果是21天,每天工作暫且按八小時算,那麼就是168個小時,那麼每個小時約等於11.9元。

遲到1小時那麼就在這個月工資裡面少發11.9元。不過這個比較煩,你還要算,所以如果你公司員工平均工資在2000以上的,那麼就定一個規定,遲到一小時,少發10元工資,這個在合法范圍內。

員工上下班遲早早退,除非給用人單位造成了經濟損失,否則用人單位不得進行罰款的,但可以給予警告之類的處罰。

(6)勞動法遲到規定擴展閱讀: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十六條:

因勞動者本人原因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用人單位可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要求其賠償經濟損失。經濟損失的賠償,可從勞動者本人的工資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過勞動者當月工資的20%。若扣除後的剩餘工資部分低於當地月最低工資標准,則按最低工資標准支付。

《企業職工獎懲條例》第十六條規定:

「對職工罰款的金額由企業決定,一般不要超過本人月標准工資的百分之二十。」

熱點內容
法院抗疫工作 發布:2025-09-30 12:18:46 瀏覽:660
社會與法離婚 發布:2025-09-30 12:09:40 瀏覽:897
廣州市通郵條例細則 發布:2025-09-30 12:00:08 瀏覽:415
有多少中級人民法院 發布:2025-09-30 11:53:20 瀏覽:789
cctv12社會與法投稿 發布:2025-09-30 11:53:15 瀏覽:541
公司法語名 發布:2025-09-30 11:51:07 瀏覽:140
初三道德法制 發布:2025-09-30 11:47:55 瀏覽:300
法官書 發布:2025-09-30 11:35:58 瀏覽:688
實施細則試行具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9-30 11:32:39 瀏覽:104
2016新婚姻法離婚規定 發布:2025-09-30 11:31:56 瀏覽: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