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防暑降溫費那一條
A. 防暑降溫費的發放標準是什麼
防暑降溫費標准:用人單位每年6月至8月安排勞動者在高溫天氣下露天工作,按每人每月不低於60元的標准發放高溫津貼;不能採取有效措施將室內工作場所溫度降低到33℃以下的(不含33℃),按每人每月不低於45元的標准發放。(常見高溫工作崗位包括建築工、無空調的公交車司機、露天環衛工)
發放范圍:勞動者在35℃以上高溫天氣從事室外露天作業以及不能採取有效措施將工作場所溫度降低到33℃以下的;
發放時間:防暑降溫費發放時間由各省市自行制定。例如遼寧省每年6、7、8月3個月向勞動法發放防暑降溫費;例如天津防暑降溫費發放時間為6-9月。
(1)勞動法防暑降溫費那一條擴展閱讀
降暑飲料
根據規定,發放高溫補貼的時間為每年的6月至8月。至於具體到月初、
月中還是月末發放,該負責人表示可由各用人單位隨發薪日期自行確定。「大家可以注意一下本月領的工資條,上面應該有6月份的補貼發放記錄。」該負責人提醒說,上述通知特別列出一條,企業在高溫期間下發的防暑降溫飲料,並不能充抵高溫補貼。也不得在工作人員因高溫需停止工作降暑而縮短工作時間扣除或降低勞動者工資。
高溫補貼只向高溫期間在崗工作的勞動者發放,其間休假或脫崗的勞動者並不享受。勞動者如發現用人單位違反規定,可憑工資條舉證,依法申請勞動爭議仲裁。
參考資料防暑降溫費網路
B. 防暑降溫費屬於勞動法規定么
勞動法沒有規定,但是它屬於勞保,也就是單位應該發放,具體發放多少看單位情況和老闆心情吧,國家不管這事。
C. 勞動法關於高溫補貼的規定有哪些
高溫津貼標准包括:用人單位每年6月至月安排勞動者在高溫天氣下露天工作,按每人每月不低於60元的標准發放津貼;不能採取有效措施將室內工作場所溫度降低到33℃以下的(不含33℃),按每人每月不低於45元的標准發放。
能夠領取高溫津貼者必須是在高溫下工作的崗位職工,包括建築工人、無空調的公交車司機、露天環衛工人等。室外露天作業人員高溫津貼每人每月不低於60元;在33℃(含33℃)以上室內工作場所作業的人員,每人每月不低於45元。
高溫補貼並非每個勞動者都有,勞動者在高溫天氣下露天工作以及不能採取有效措施將工作場所溫度降低到33℃以下的,才能獲得高溫津貼。
(3)勞動法防暑降溫費那一條擴展閱讀:
對於農民的高溫補貼:
第一,高溫補貼的發放對象是在高溫環境下工作的人群。如果單純從「在高溫環境下作業」的字面上來說,農民應該是能享受高溫補貼的。
第二,高溫的補貼的發放形式是以企業發放的。不論是城市工人還是務工的農民工,都屬於被僱傭的對象,他們的高溫補貼是由所屬企業發放的。但是在農村下田勞作的農民並不隸屬於任何企業,屬於自由職業者,所以就算是在高溫下作業,也沒有發放機構。
所以,對於當前來說,種地的農民還是領不到高溫補貼。不過今年國家已經加大了高溫補貼的力度,而且國家的政策福利一直在向農村農民傾斜,隨著散戶農業朝現代化農業的轉變,傳統農民朝新型職業農民轉變,農民或將受雇於農場主等新型農業主題,未來農民或將能領到高溫補貼。
參考資料:網路-高溫津貼
D. 《勞動法》對於高溫補助是怎麼規定的
勞動者高溫補助的相關規定:衛生部、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全國總工會聯合下發的通知:
1、要求各地用人單位應當在高溫天氣期間,根據生產特點和具體條件,在保證工作質量的同時,適當調整夏季高溫作業勞動和休息制度,增加休息和減輕勞動強度,減少高溫時段作業,保證安全生產,確保勞動者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2、工作場所溫度達到33℃或在日最高氣溫達35℃以上的露天環境下工作,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高溫津貼。
3、同時,用人單位不得因高溫停止工作、縮短工作時間扣除或降低勞動者工資。用人單位還要加強女職工和未成年工保護。不得安排懷孕的女職工在35℃以上的高溫天氣露天作業及溫度在33℃以上的工作場所作業。不得安排未成年工在35℃以上的高溫天氣露天作業。
4、高溫津貼的具體標准為:室外作業和高溫作業人員每人每月150元,非高溫作業人員每人每月100元。高溫津貼在每年6月、7月、8月、9月、10月發放,在企業成本費中列支。其他相關高溫天氣的勞動保護措施,也按照新政策執行。如用人單位在崗且提供正常勞動的職工也需列入發放范圍,職工未正常出勤的,可按其實際出勤且提供的勞動天數折算發放等。享受高溫津貼的范圍從以前露天作業且工作場所溫度達33℃以上的人群擴大至所有勞動者;發放的時間從過去的7—9月,擴大至6—10月。也就是說,每年6—10月,就算勞動者沒有在室外高溫條件下工作且工作場所溫度低於33℃,這期間也可拿到100元/月的高溫津貼。而高溫天氣下,工作場所溫度高於33℃的室外作業和高溫作業人員則可拿150元/月。
5、 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八條第(一)款規定,「工資、薪金所得,是指個人因任職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資、薪金、獎金、年終加薪、勞動分紅、津貼、補貼以及與任職或者受雇有關的其他所得。」第十條規定,「個人取得的應納稅所得,包括現金、實物和有價證券。所得為實物的,應當按照取得的憑證上所註明的價格計算應納稅所得額。」
因此,企業以現金或實物發放防暑降溫費等都要並入個人應納稅所得,依法繳納個人所得稅。
E. <<勞動法>>第幾條規定取暖費屬於福利費
1、《國家復稅務總局關於企制業工資薪金及職工福利費扣除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09]3號
三、關於職工福利費扣除問題
《實施條例》第四十條規定的企業職工福利費,包括以下內容:
(一)尚未實行分離辦社會職能的企業,其內設福利部門所發生的設備、設施和人員費用,包括職工食堂、職工浴室、理發室、醫務所、托兒所、療養院等集體福利部門的設備、設施及維修保養費用和福利部門工作人員的工資薪金、社會保險費、住房公積金、勞務費等。
(二)為職工衛生保健、生活、住房、交通等所發放的各項補貼和非貨幣性福利,包括企業向職工發放的因公外地就醫費用、未實行醫療統籌企業職工醫療費用、職工供養直系親屬醫療補貼、供暖費補貼、職工防暑降溫費、職工困難補貼、救濟費、職工食堂經費補貼、職工交通補貼等。
(三)按照其他規定發生的其他職工福利費,包括喪葬補助費、撫恤費、安家費、探親假路費等。
F. 求關於企業防暑降溫費的發放標准條文
由於目前勞動法規一直未對勞動者高溫作業出台具體保護措施,國家一直沒有明確的規定企業要以貨幣的形式為職工支付防暑降溫費。
因此,目前為止高溫費的發放標准還是由各地自己制定高溫費發放標准。
以下是山東省的相關文件,僅供參考:
關於調整企業職工夏季防暑降溫費標準的通知
各市勞動保障局、財政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國家稅務局、地方稅務局,省直有關部門,有關企業:
為做好夏季防暑降溫工作,保證企業職工在勞動生產過程中的身體健康,確保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有序進行,經研究,適當提高我省企業職工夏季防暑降溫費標准,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企業在崗職工夏季防暑降溫費標准為:從事室外作業和高溫作業人員每人每月1 2 0元;非高溫作業人員每人每月80元。全年按6月、7月、8月、9月4個月計發,列入企業成本費用。
企業在崗且提供正常勞動的職工列入發放范圍。職工未正常出勤的,企業亦可按其實際出勤且提供正常勞動的天數折算發放。
二、企業現執行的防暑降溫費低於上述標準的,改按上述標准執行;生產條件特別艱苦且有支付能力的企業,經省勞動保障、財政部門同意,可適當提高發放標准。
三、防暑降溫工作季節性強,企業應合理安排夏季職工工作,適當調整高溫、露天作業人員的勞動強度和作息時間,避開高溫時段,嚴格控制加班加點,確保職工身體健康和生產安全。
四、各級勞動保障、安全生產等部門和企業要樹立以人為本的思想,把改善企業職工的勞動環境、保障勞動者身心健康作為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的重要內容抓緊抓好。各類企業都要按照《勞動法》等法律法規的要求,制定和落實夏季防署降溫各項措施,建立健全勞動安全衛生制度,確保夏季生產經營正常進行。
五、本通知自下發之月起執行。經濟效益較好、支付能力較強的企業今年仍可按4個月發放;支付能力一般的企業亦可只發放8月、9月兩個月的防暑降溫費。
G. 勞動法對防暑降溫費是怎樣規定的
每月67元,四個月共計268元。
H. 請問勞動法里有沒有高溫補貼這一條怎麼樣才算是高溫
防暑降溫費管理規定
第一條 為改善勞動條件,防止安全事故的發生,保障員工職業健康,提高生產效率,根據國家有關部門、各省市對防暑降溫費的規定,結合公司實際情況,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本規定適用於中國核工業二三建設有限公司范圍內各單位。
第三條 各單位人力資源部門負責根據員工出勤情況編制防暑降溫費發放清單,並確保清單准確無誤。
第四條 各單位安全生產管理部門負責匯總審核防暑降溫費發放清單,並進行發放。
第五條 員工轉場或離職,其防暑降溫費需由工資結算部門進行結清。
第六條 各單位人力資源部門在開具員工轉場工資介紹單時,應將其防暑降溫費發放信息註明。
第七條 工會和紀監審計部負責監督本規定的執行情況。
第八條 區域劃分
按照各省市地域劃分為4類區域。
1類(共16省市):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遼寧省、吉林省、黑龍江省、陝西省、山西省、河南省、山東省、甘肅省、青海省、寧夏回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西藏自治區。
2類(共10省市):四川省、重慶市、湖北省、湖南省、安徽省、江蘇省、浙江省、上海市、江西省、貴州省。
3類(共4省市):廣東省、福建省、廣西壯族自治區、雲南省。
4類(共1省市):海南省。
第九條 防暑降溫期劃分
1類區域防暑降溫期為3個月(6月—8月);2類區域防暑降溫期為4個月(6月—9月);3類區域防暑降溫期為5個月(6月—10月);4類區域防暑降溫期為7個月(4月—10月)。
第十條 防暑降溫費發放標准
現場(包括車間)施工生產人員、現場質量監督檢查人員、現場安全監督人員、現場協調人員及現場技術人員等,每人每月200元。
其他人員每人每月150元。
第十一條 防暑降溫費發放條件:在崗人員按照考勤結果進行防暑降溫費發放,不足半月(不含半月)的按半月發放,不足一月的按全月發放。凡待崗、年休假、病假、事假、探親假、婚假、喪假、產假、看護假等休假人員不享受防暑降溫費。
第十二條 防暑降溫費發放時間
原則上各單位每月統計發放一次,也可根據實際情況合理安排發放時間。
第十三條 各單位除發放防暑降溫費外,還應免費提供符合衛生標準的清涼解暑飲料和防暑降溫葯品等。
第十四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能虛報冒領防暑降溫費,一經發現,將嚴肅處理。
第十五條 本規定由建設公司安全生產辦公室修訂,並負責解釋。
第十六條 各單位規定與本規定有沖突的,以本規定為准。
第十七條 本規定自2010年1月1日起實施。
發〔2010〕94號
I. 勞動法那條規定,有高溫補貼,和年休假的
勞動法沒有具體規定。
《防暑降溫措施管理辦法》第十七條用人單位安排勞動者在35℃以上高溫天氣從事室外露天作業以及不能採取有效措施將工作場所溫度降低到33℃以下的,應當向勞動者發放高溫津貼,並納入工資總額。高溫津貼標准由省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制定,並根據社會經濟發展狀況適時調整。
第八條 在高溫天氣期間,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規定,根據生產特點和具體條件,採取合理安排工作時間、輪換作業、適當增加高溫工作環境下勞動者的休息時間和減輕勞動強度、減少高溫時段室外作業等措施:
(一)用人單位應當根據地市級以上氣象主管部門所屬氣象台當日發布的預報氣溫,調整作業時間,但因人身財產安全和公眾利益需要緊急處理的除外:
1、日最高氣溫達到40℃以上,應當停止當日室外露天作業;
2、日最高氣溫達到37℃以上、40℃以下時,用人單位全天安排勞動者室外露天作業時間累計不得超過6小時,連續作業時間不得超過國家規定,且在氣溫最高時段3小時內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業;
3、日最高氣溫達到35℃以上、37℃以下時,用人單位應當採取換班輪休等方式,縮短勞動者連續作業時間,並且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業勞動者加班。
(二)在高溫天氣來臨之前,用人單位應當對高溫天氣作業的勞動者進行健康檢查,對患有心、肺、腦血管性疾病、肺結核、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及其他身體狀況不適合高溫作業環境的勞動者,應當調整作業崗位。職業健康檢查費用由用人單位承擔。
(三)用人單位不得安排懷孕女職工和未成年工在35℃以上的高溫天氣期間從事室外露天作業及溫度在33℃以上的工作場所作業。
(四)因高溫天氣停止工作、縮短工作時間的,用人單位不得扣除或降低勞動者工資。
(9)勞動法防暑降溫費那一條擴展閱讀
《防暑降溫措施管理辦法》第十二條用人單位應當在高溫工作環境設立休息場所。休息場所應當設有座椅,保持通風良好或者配有空調等防暑降溫設施。
第十三條用人單位應當制定高溫中暑應急預案,定期進行應急救援的演習,並根據從事高溫作業和高溫天氣作業的勞動者數量及作業條件等情況,配備應急救援人員和足量的急救葯品。
第十四條勞動者出現中暑症狀時,用人單位應當立即採取救助措施,使其迅速脫離高溫環境,到通風陰涼處休息,供給防暑降溫飲料,並採取必要的對症處理措施;病情嚴重者,用人單位應當及時送醫療衛生機構治療。
第十五條勞動者應當服從用人單位合理調整高溫天氣作息時間或者對有關工作地點、工作崗位的調整安排。
第十六條工會組織代表勞動者就高溫作業和高溫天氣勞動保護事項與用人單位進行平等協商,簽訂集體合同或者高溫作業和高溫天氣勞動保護專項集體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