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刑事訴訟法的破案

刑事訴訟法的破案

發布時間: 2021-02-05 11:59:57

㈠ 破案後可以撤案嗎,刑事案件

派出所的立案只是立案偵查,在偵查的過程中如果事實不清或證據不足,派出所就會停回止偵查。公安機關答的立案偵查是國家行為,而不是私人行為,並不是私人想調解就能了事的,私人不得干預。對於自訴刑事案件,我國刑訴法第一百七十二條規定「可以進行調解,自訴人在宣告判決前,可以同被告人自行和解或者撤回自訴。」但如果是「被害人有證據證明對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財產權利的行為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而公安機關或者人民檢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責任的案件」則不適用調解。而對於公訴案件,撤案的決定權在檢察機關手上,受害人可以就刑事附帶民事部分接受調解。根據法律規定,公訴案件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責任,已經追究的,應當撤銷案件,或者不起訴,或者終止審理,或者宣告無罪:(一)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二)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三)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四)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六)其他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法律依據。

㈡ 公安機關立案就會一定會破案嗎

不會的,立案和破案是兩個概念

1、立案和破案是兩回事,能立案的案件,不一定能破案。

2、立案是因為案情符合立案條件,公安部門可以立案,並且進行偵破。但是由於犯罪嫌疑人犯罪狡猾或者條件限制,有可能暫時不能破案,這樣的例子很多,不能要求公安機關凡是立案的都能全部破案。

3、目前我們國家的破案率大約在90%,在世界上屬於高的。刑事案件的破案率在30%左右。

(2)刑事訴訟法的破案擴展閱讀

1、根據《刑事訴訟法》立案後破案期限相關規定:

《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六條對犯罪嫌疑人逮捕後的偵查羈押期限不得超過二個月。案情復雜、期限屆滿不能終結的案件,可以經上一級人民檢察院批准延長一個月。

《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七條因為特殊原因,在較長時間內不宜交付審判的特別重大復雜的案件,由最高人民檢察院報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延期審理。

2、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九十九條,公安機關辦理治安案件的期限,自受理之日起不得超過30日;案情重大、復雜的,經上一級公安機關批准,可以延長30日。

為了查明案情進行鑒定的期間,不計入辦理治安案件的期限。

為維護社會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規范和保障公安機關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治安管理職責,制定本法。

對犯罪嫌疑人逮捕後的偵查羈押期限不得超過二個月。案情復雜、期限屆滿不能終結的案件,可以經上一級人民檢察院批准延長一個月等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刑事訴訟法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㈢ 刑事案件破案的法律依據,哪部法律的哪條哪款

本詞條缺少概述圖,補充相關內容使詞條更完整,還能快速升級,趕緊來編輯吧!
破案,是指査明主要犯罪事實並取得充分證據,將犯罪分子拘捕歸案。是立案偵査的目標。凡案件性質已經確定,主要犯罪事實已經査清,證據確鑿無疑,應立即破案,如可能影響其他案件的偵破,且有條件控制偵査對象的行動,可暫緩破案。如有某些犯罪情節尚未査清,發現偵査對象有逃跑或進行現行破壞活動的可能,旦無法控制其活動時,可提前破案。對於重大犯罪集團案件等牽涉面廣、成員復雜的案件,為徹底査清全案,根據需要可暫緩破案。破案前應對案件的證據進行審査和復核,並制定破案計劃。計劃內容一般包括:案件的偵查結果;立案的理由和依據;偵査力量的組織與分工;破案的方法和步驟;對拘捕人犯的訊問等。破案前,要辦好各項法律手續,保證破案工作依法進行。破案後應追繳全部贓款、贓物,獲取罪證和發現新的犯罪線索。整理偵査材料檔案,全面、客觀地反映案件情況。將偵查中發現的可疑人或事轉交有關部門調査。
根據《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第166條規定,破案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犯罪事實已有證據證明;

(二)有證據證明犯罪事實是犯罪嫌疑人實施的;

(三)犯罪嫌疑人或者主要犯罪嫌疑人已經歸案。

對於符合破案條件的案件,辦案部門應當製作破案報告,報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批准。但是,破案報告應當寫明以下內容:

(一)寫明案件偵查結果;

(二)寫明破案的理由和根據、組織分工和方法步驟;

(三)寫明其他破案措施和下一步的工作意見。

㈣ 公安局立案的刑事案有破案期限嗎/

一、犯罪嫌疑人逮捕前的刑事拘留期限 1、最短為10日(3日+7日);通常為14日(7日+7日)公安機關對被拘留的人,認為需要逮捕的,應當在拘留後的3日以內,提請人民檢察院審查批准。在特殊情況下,提請審查批準的時間可以延長1日至4日。
2、最長為37日(30日+7日)對於流竄作案、多次作案、結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請審查批準的時間可以延長至30日。
3、人民檢察院應當自接到公安機關提請批准逮捕書後的7日以內,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決定。人民檢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公安機關應當在接到通知後立即釋放,並且將執行情況及時通知人民檢察院。對於需要繼續偵查,並且符合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條件的,依法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 從我國《刑事訴訴法》第69條可以看出:在未批捕前刑事拘留的最短期限為10日(3日報,7日批);通常的期限共14日(7日報,7日批);最長期限應該為37日(30日報+7日批)。4、如果未批准逮捕,公安機關必須變更強制措施刑事訴訟法第70條:公安機關對人民檢察院不批准逮捕的決定,認為有錯誤的時候,可以要求復議,但是必須將被拘留的人立即釋放。如果意見不被接受,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檢察院提請復核。上級人民檢察院應當立即復核,作出是否變更的決定,通知下級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執行二、犯罪嫌疑人逮捕後的偵查羈押期限分為五種第一種:共2個月 第124條對犯罪嫌疑人逮捕後的偵查羈押期限不得超過2個月......在公安機關使用該2個月偵查羈押期限的比較多。第二種:共3個月:2月+1月(上檢批准) 第124條「對犯罪嫌疑人逮捕後的偵查羈押期限不得超過2個月。案情復雜、期限屆滿不能終結的案件,可以經上一級人民檢察院批准延長1個月。」第三種:共5個月:2月+1月(上檢批准)+2月(省檢批決) 第126條:下列案件在本法第124條規定的期限屆滿不能偵查終結的,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檢察院批准或者決定,可以延長2個月:
(一)交通十分不便的邊遠地區的重大復雜案件;
(二)重大的犯罪集團案件;
(三)流竄作案的重大復雜案件;
(四)犯罪涉及面廣,取證困難的重大復雜案件。第四種:共7個月:2月+1月(上檢批准)+2月(省檢批決)+2月(省檢批、決)第127條:對犯罪嫌疑人可能判處10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罰,依照本法第126條規定延長期限屆滿,仍不能偵查終結的,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檢察院批准或者決定,可以再延長2個月。第五種:不受上述偵查羈押期限約束的案件 第125條因為特殊原因,在較長時間內不宜交付審判的特別重大復雜的案件,由最高人民檢察院報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延期審理。

㈤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111條規定立案後多久能破案

我國法律對立案後多長時間必須破案沒有規定。因為容易造就冤假錯案。設定破案期限不符合科學事實,定罪量刑要尊重事實,講究法律證據,一味地講究效率,會讓辦案質量下降,可能讓更多無辜之人遭受囹圄之苦。

㈥ 新刑事訴訟法關於技術偵查的措施包括什麼

1、 新的刑事訴訟法中對於刑事技術偵查,首先就規定了針對哪些類型的犯罪,依照何程序可以採取技術偵查措施。
第一百四十八條
公安機關在立案後,對於危害國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動犯罪、黑社會性質的組織犯罪、重大毒品犯罪或者其他嚴重危害社會的犯罪案件,根據偵查犯罪的需要,經過嚴格的批准手續,可以採取技術偵查措施。
檢察院在立案後,對於重大的貪污、賄賂犯罪案件以及利用職權實施的嚴重侵犯公民人身權利的重大犯罪案件,根據偵查犯罪的需要,經過嚴格的批准手續,可以採取技術偵查措施,按照規定交有關機關執行。
追捕被通緝或者批准、決定逮捕的在逃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經過批准,可以採取追捕所必需的技術偵查措施。
2、刑事訴訟法著重強調了要嚴格按照審批的技術措施進行偵查,及偵查獲得的材料只能用於對犯罪的偵查、起訴和審判

第一百五十條
採取技術偵查措施,必須嚴格按照批準的措施種類、適用對象和期限執行。
偵查人員對採取技術偵查措施過程中知悉的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應當保密;對採取技術偵查措施獲取的與案件無關的材料,必須及時銷毀。
採取技術偵查措施獲取的材料,只能用於對犯罪的偵查、起訴和審判,不得用於其他用途。
公安機關依法採取技術偵查措施,有關單位和個人應當配合,並對有關情況予以保密。
3、基於科技技術的不斷發展及偵查保密的需要,刑事訴訟法並沒有詳細列舉技術偵查措施的種類、技術名稱

㈦ 刑偵破案常識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通過身份證號碼來唯一確認每一個人,同樣的道理,我們也可以在指紋圖像上找出功能類似於身份證號碼的一些特徵點來唯一確認一幅指紋,從而進一步確認每一個人。自動指紋識別系統(Automatic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System,簡稱AFIS)正是利用計算機來完成如前所述的功能,來代替當初由人來完成的復雜、費時而且准確率低的工作。自動指紋識別系統(Automatic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System,簡稱AFIS)通過特殊的光電轉換設備和計算機圖像處理技術,對活體指紋進行採集、分析和比對,可以自動、迅速、准確地鑒別出個人身份。一般可以分成"離線部分"和"在線部分"兩個部分。如圖2所示。

其中離線部分包括用指紋採集儀採集指紋、提取出細節點、將細節點保存到資料庫中形成指紋模板庫等主要步驟。在線部分包括用指紋採集儀採集指紋、提取出細節點、然後將這些細節點與保存在資料庫中模板細節點進行匹配,判斷輸入細節點與模板細節點是否來自同一個手指的指紋。一般來說,離線處理允許人工因素介入,可根據需要手動調整系統參數,而在線處理應完全由系統自動完成所有操作。
指紋識別技術是目前國際公認的應用最廣泛,價格最低廉、易用性最高的生物認證技術,相對於其它身份認證技術,自動指紋識別具有許多獨到的信息安全優點,具體體現在一下幾個方面:1)每個人的指紋是相當固定的,不會隨著人的年齡的增長或身體健康程度的變化而變化,但是人的聲音、面相等卻存在較大變化的可能。2)指紋樣本便於獲取,易於開發識別系統,實用性強。目前已有標準的指紋樣本庫,方便了識別系統的軟體開發;另外,識別系統中完成指紋采樣功能的硬體部分也較易實現。3)一個人的十指指紋皆不相同,這樣可以方便地利用多個指紋構成多重口令,提高系統的安全性。5)指紋識別中使用的模板並非最初的指紋圖,而是由指紋圖中提取的關鍵特徵,這樣既使系統對模板庫的存儲量較小也保護了使用者的個人隱私。另外,對輸入的指紋圖提取關鍵特徵後,可以大大減少網路傳輸的負擔,便於實現異地確認,支持計算機的網路功能。

㈧ 刑事案件一般要多久才能破案

刑事訴訟法沒有對破案時間做出規定,也不可能作出規定,要求案件情況不一樣。對犯罪嫌疑人的拘押時間有規定,一般不超過8個月零7天。
《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四條規定:對犯罪嫌疑人逮捕後的偵查羈押期限不得超過二個月。案情復雜、期限屆滿不能終結的案件,可以經上一級人民檢察院批准延長一個月。
《刑事訴訟法》 第一百五十五條規定:因為特殊原因,在較長時間內不宜交付審判的特別重大復雜的案件,由最高人民檢察院報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延期審理。
《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六條規定:下列案件在本法第一百五十四條規定的期限屆滿不能偵查終結的,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檢察院批准或者決定,可以延長二個月:
(一)交通十分不便的邊遠地區的重大復雜案件;
(二)重大的犯罪集團案件;
(三)流竄作案的重大復雜案件;
(四)犯罪涉及面廣,取證困難的重大復雜案件。
《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七條規定:對犯罪嫌疑人可能判處十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罰,依照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條規定延長期限屆滿,仍不能偵查終結的,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檢察院批准或者決定,可以再延長二個月。

熱點內容
民事訴訟法解釋462條 發布:2025-09-30 06:49:50 瀏覽:449
立法權的讓渡 發布:2025-09-30 06:46:21 瀏覽:668
上海募捐條例 發布:2025-09-30 06:46:20 瀏覽:574
大學生學習勞動法的體會 發布:2025-09-30 06:45:31 瀏覽:703
司法警察安全檢查 發布:2025-09-30 06:45:30 瀏覽:394
司法介入費 發布:2025-09-30 06:36:50 瀏覽:972
普寧市司法局 發布:2025-09-30 06:31:13 瀏覽:150
道德解脫 發布:2025-09-30 06:24:05 瀏覽:166
軍人有待撫恤條例 發布:2025-09-30 06:22:28 瀏覽:745
婚姻法患病 發布:2025-09-30 06:21:53 瀏覽: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