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勞動法第17條中的第19條

勞動法第17條中的第19條

發布時間: 2021-02-05 23:59:16

勞動法第一十七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十七條:

第十七條 【勞動合同的訂立和變更專及其效力】訂屬立和變更勞動合同,應當遵循平等自願、協商一致的原則,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

勞動合同依法訂立即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必須履行勞動合同規定的義務。

【條文注釋】

本條所指的「法律、行政法規」,既包括現行的法律、行政法規,也包括以後頒布實施的法律、行政法規;既包括勞動法律、法規,也包括民事、經濟方面的法律、法規。勞動合同的訂立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主要是指訂立勞動合同的主體和勞動合同的內容都必須合法。

依法訂立的勞動合同,若訂立時某一條款依據的法律、法規在此後國家新頒布的法律、法規中作了修改,導致該部分內容與新出台的新法律、法規不一致時,該條款的內容並不違法,但是,要根據新的法律、法規作出相應的變更。

② 《勞動法》若干條文說明第十九條

《勞動法》第十九條是勞動合同必備條款的規定。

《勞動法》第十九條,是對勞動合同必備條款的規定,一共分七項,分別是:勞動合同期限;工作內容;勞動保護和勞動條件;勞動報酬;勞動紀律;勞動合同終止的條件、違反勞動合同的責任。之後的《勞動合同法》刪去了勞動紀律、勞動合同終止條件、違反勞動合同的責任等內容,同時增加了勞動者和用人單位基本情況、工作時間、工作地點及職業病危害防護等內容。

1、用人單位基本情況
用人單位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為了明確用人單位一方的主體資格,確定勞動合同的當事人,勞動合同中必須具備這一項內容。

2.勞動者基本情況
勞動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證或者其他有效證件號碼。為了明確勞動合同中勞動者一方的主體資格,確定勞動合同的當事人,勞動合同中必須具備這一項內容。考慮到有的勞動者是外國公民,沒有我國的居民身份證,其他有效證件如護照也可以。

3.勞動合同期限
勞動合同期限是雙方當事人相互享有權利、履行義務的時間界限,即勞動合同的有效期限。勞動合同期限可分為固定期限、無固定期限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

4.工作內容和工作地點
所謂工作內容,是指勞動法律關系所指向的對象,即勞動者具體從事什麼種類或者內容的勞動,這里的工作內容是指工作崗位和工作任務或職責。這一條款是勞動合同的核心條款之一,是建立勞動關系最為重要的因素。它是用人單位使用勞動者的目的,也是勞動者通過自己的勞動取得勞動報酬的緣由。勞動合同中的工作內容條款應當規定得明確、具體,便於遵照執行。工作地點是勞動合同的履行地,是勞動者從事勞動合同中所規定的工作內容的地點,它關繫到勞動者的工作環境、生活環境以及勞動者的就業選擇,勞動者有權在與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時知悉自己的工作地點,所以,這也是勞動合同中必不可少的內容。

5.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
工作時間是指勞動時間在企業、事業、機關、團體等單位中,必須用來完成其所擔負的工作任務的時間。一般由法律規定勞動者在一定時間內(工作日、工作周)應該完成的工作任務,以保證最有效地利用工作時間,不斷地提高工作效率。這里的工作時間包括工作時間的長短、工作時間方式的確定,如是8小時工作制還是6小時工作制,是日班還是夜班,是實行正常工時還是實行不定時工作制,或者是綜合計算工時制。在工作時間上的不同,對勞動者的就業選擇、勞動報酬等均有影響,因此成為勞動合同不可或缺的內容。
休息休假是指企業、事業、機關、團體等單位的勞動者按規定不必進行工作,而自行支配的時間。休息休假的權利是每個國家的公民都應享受的權利。

6.勞動報酬
勞動報酬是指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確定勞動關系後,因提供了勞動而取得的報酬。勞動報酬是滿足勞動者及其家庭成員物質文化生活需要的主要來源,也是勞動者付出勞動後應該得到的回報。因此,勞動報酬是勞動合同中必不可少的內容。勞動報酬條款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工資分配製度、工資標准和工資分配形式;(2)工資支付辦法;(3)加班、加點工資及津貼、補貼標准和獎金分配辦法;(4)工資調整辦法;(5)試用期及病、事假等期間的工資待遇;(6)特殊情況下職工工資(生活費)支付辦法;(7)其他勞動報酬分配辦法。

7.社會保險
由於社會保險由國家強制實施,因此成為勞動合同不可缺少的內容。

8.勞動保護、勞動條件和職業危害防護
勞動保護是指用人單位為了防止勞動過程中的安全事故,採取各種措施來保障勞動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在勞動生產過程中,存在著各種不安全、不衛生因素,如不採取措施加以保護,將會發生工傷事故。如礦井作業可能發生瓦斯爆炸、冒頂、水火災害等事故;建築施工可能發生高空墜落、物體打擊和碰撞等。所有這些都會危害勞動者的安全健康,妨礙工作的正常進行。國家為了保障勞動者的身體安全和生命健康,通過制定相應的法律和行政法規、規章,規定勞動保護,用人單位也應根據自身的具體情況,規定相應的勞動保護規則,以保證勞動者的健康和安全。
勞動條件,主要是指用人單位為使勞動者順利完成勞動合同約定的工作任務,為勞動者提供必要的物質和技術條件,如必要的勞動工具、機械設備、工作場地、勞動經費、輔助人員、技術資料、工具書以及其他一些必不可少的物質、技術條件和其他工作條件。
職業危害是新增加的內容。有的意見認為,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時,不但要如實告知有關職業危害的情況,還應將職業危害和防護措施在勞動合同中寫明。

9.法律、法規規定應當納入勞動合同的其他事項。我國的法律法規中還規定了一些應當寫入勞動合同的事項。如職業病防治法第三十條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時,應當將工作過程中可能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及其後果、職業病防護措施和待遇等如實告知勞動者,並在勞動合同中寫明,不得隱瞞或者欺騙。

10、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的事項
對於某些事項,法律不作強制性規定,由當事人根據意願選擇是否在合同中約定,勞動合同缺乏這種條款不影響其履行。

《勞動法》
第十九條勞動合同應當以書面形式訂立,並具備以下條款:
(一)勞動合同期限;
(二)工作內容;
(三)勞動保護和勞動條件;
(四)勞動報酬;
(五)勞動紀律;
(六)勞動合同終止的條件;
(七)違反勞動合同的責任。
勞動合同除前款規定的必備條款外,當事人可以協商約定其他內容。

《勞動合同法》
第十七條勞動合同應當具備以下條款:
(一)用人單位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
(二)勞動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證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證件號碼;
(三)勞動合同期限;
(四)工作內容和工作地點;
(五)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
(六)勞動報酬;
(七)社會保險;
(八)勞動保護、勞動條件和職業危害防護;
(九)法律、法規規定應當納入勞動合同的其他事項。
勞動合同除前款規定的必備條款外,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約定試用期、培訓、保守秘密、補充保險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項。

③ 勞動法第17條,我違反了嗎

你還沒有畢業,你們之間的關系不使用勞動合同法的調整。

④ 勞動合同法,第十九條,第二款.

當然,不同部門還是屬於同一用人單位

⑤ 關於勞動合同法第十九條

勞動合同法第十九條規定中的「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是指包含三年期的,所以試用期可以約定最長六個月。

⑥ 勞動法17條內容是什麼

《勞動法》第十七條訂立和變更勞動合同,應當遵循平等自願、協商一致的原內則,不得違反法律容、行政法規的規定。
勞動合同依法訂立即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必須履行勞動合同規定的義務。
《勞動合同法》 第十七條勞動合同應當具備以下條款:
(一)用人單位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
(二)勞動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證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證件號碼;
(三)勞動合同期限;
(四)工作內容和工作地點;
(五)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
(六)勞動報酬;
(七)社會保險;
(八)勞動保護、勞動條件和職業危害防護;
(九)法律、法規規定應當納入勞動合同的其他事項。
勞動合同除前款規定的必備條款外,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約定試用期、培訓、保守秘密、補充保險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項。

⑦ 《勞動合同法》第十九條

包括。
「勞動合同期限三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這句不包含三年內這個時間點,
「勞動合容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滿三年的」,這一句也不包括三年這個時間,所以「三年以上固定期限」這句是含三年這個時間概念的。不然法條就缺失三年這個時間點,在時間上就不連續了。

⑧ 勞動法總則第十七條

《勞動合同法》第十七條 勞動合同應當具備以下條款:
(一)用人單位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
(二)勞動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證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證件號碼;
(三)勞動合同期限;
(四)工作內容和工作地點;
(五)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
(六)勞動報酬;
(七)社會保險;
(八)勞動保護、勞動條件和職業危害防護;
(九)法律、法規規定應當納入勞動合同的其他事項。
勞動合同除前款規定的必備條款外,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協商約定試用期、培訓、保守商業秘密、補充保險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項。
【解釋】本條規定了勞動合同的必備條款以及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協商約定的事項。

《勞動法》第十七條 【勞動合同的訂立和變更及其效力】訂立和變更勞動合同,應當遵循平等自願、協商一致的原則,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

勞動合同依法訂立即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必須履行勞動合同規定的義務。

【條文注釋】

本條所指的「法律、行政法規」,既包括現行的法律、行政法規,也包括以後頒布實施的法律、行政法規;既包括勞動法律、法規,也包括民事、經濟方面的法律、法規。勞動合同的訂立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主要是指訂立勞動合同的主體和勞動合同的內容都必須合法。

依法訂立的勞動合同,若訂立時某一條款依據的法律、法規在此後國家新頒布的法律、法規中作了修改,導致該部分內容與新出台的新法律、法規不一致時,該條款的內容並不違法,但是,要根據新的法律、法規作出相應的變更。

⑨ 勞動合同法第十七條

《勞動合同法》第十七條:勞動合同應當具備以下條款:
(一)用人單位回的名稱答、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
(二)勞動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證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證件號碼;
(三)勞動合同期限;
(四)工作內容和工作地點;
(五)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
(六)勞動報酬;
(七)社會保險;
(八)勞動保護、勞動條件和職業危害防護;
(九)法律、法規規定應當納入勞動合同的其他事項。
勞動合同除前款規定的必備條款外,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約定試用期、培訓、保守秘密、補充保險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項。

⑩ 勞動合同是否為要式合同,沒有滿足勞動法第19條條款的合同是否成立

判斷勞動合同是否訂立或是否有效,主要看雙方達成的協議條款是否具備《勞動合同法》第十七條具備的必備條款(內容比《勞動法》第十九條更嚴格,按新法優於舊法的原則,應以《勞動合同法》規定為准)。
司法實踐中,如果具備勞動合同形式,只是某個必備條款沒有,則勞動者可以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二十六條規定,主張「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的」勞動合同無效或者部分無效,但一般不不作為未簽訂勞動合同處理。但如果連勞動合同的形式都沒有,如叫培訓協議或用工協議之類,報酬叫補助、補貼之類,則可能認定為未簽訂勞動合同。

熱點內容
勞動法從哪年開始的 發布:2025-09-30 04:08:31 瀏覽:591
找東城律師 發布:2025-09-30 03:59:44 瀏覽:919
村委會蓋章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9-30 03:59:42 瀏覽:193
法律碩士哪國好 發布:2025-09-30 03:54:55 瀏覽:939
司法失靈 發布:2025-09-30 03:35:57 瀏覽:625
法律碩士法學教材備考書籍 發布:2025-09-30 03:34:33 瀏覽:956
2014經濟法基礎營業稅法律制度 發布:2025-09-30 03:34:32 瀏覽:580
玉泉區人民法院 發布:2025-09-30 03:29:41 瀏覽:35
經濟法基礎增值稅那章節 發布:2025-09-30 03:03:00 瀏覽:350
訴訟法傳票被退回 發布:2025-09-30 03:03:00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