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中關於轉崗的流程
① 什麼是轉崗
轉崗屬於員工的內部異動。和內部調崗類似的含義,但內部調崗是從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角度來定義。
轉崗應該屬於員工的內部異動。從程序上說,應該做的手續如下:
1、轉崗申請(可以由員工填寫,也可以由其上司填寫,甚至由人力資源部填寫);要求申述轉崗(調職)理由。
2、其直接上司逐級填寫意見(評價);直至有人事決策權的上司填寫意見(批准);
3、新崗位所在單位有決策批准權的主管填寫意見,並說明任用的崗位及相應待遇(工作要求)。
(1)勞動法中關於轉崗的流程擴展閱讀:
關於員工轉崗的法律規定:
根據《勞動法》第十七條訂立和變更勞動合同,應當遵循平等自願、協商一致的原則,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
第三十一條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應當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
調崗屬於變更勞動合同的主要內容,用人單位必須先與勞動者協商一致,未經勞動者同意,用人單位單方面調整崗位,原則上是無效的;
如果用人單位是生產經營需要的調崗,且調崗具有合理性,不存在侮辱或懲罰性質,工資待遇不降低,與勞動合同約定的崗位之間存在相關性,則調崗有效;你作為勞動者應該遵守。
② 工勤人員轉崗政策
法律分析:對於有事業單位工勤人員編制的工勤人員,一些地區規定滿足條件可轉為專業技術人員。部分省份的轉崗要求:(一) 在相應崗位空缺情況下,事業單位根據工作需要,按照崗位任職條件,擇優等額推薦人員報名。(二) 市級主管部門或區縣(自治縣)政府人力社保部門會同事業單位主管部門進行資格審查。(三) 市人力社保局組織統一考試和對考試合格人員進行轉崗培訓。(四) 培訓合格人員按照規定程序報市人力社保局辦理轉崗手續。(五) 經核准轉崗人員簽訂聘用合同,完善聘用手續。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二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以下統稱用人單位)和與之形成勞動關系的勞動者,適用本法。國家機關、事業組織、社會團體和與之建立勞動合同關系的勞動者,依照本法執行。
第六十六條 國家通過各種途徑,採取各種措施,發展職業培訓事業,開發勞動者的職業技能,提高勞動者素質,增強勞動者的就業能力和工作能力。
第六十七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把發展職業培訓納入社會經濟發展的規劃,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企業、事業組織、社會團體和個人進行各種形式的職業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