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我國行政法允許類推解釋嗎

我國行政法允許類推解釋嗎

發布時間: 2021-02-06 00:20:09

刑法中的禁止類推解釋中不禁止對有利於告人的類推解釋是什麼意思,能舉個例子嗎

1、意思:我國刑法暫不適用類推解釋,刑法中有文理(義)解釋、擴充解釋、限制解釋、當然解釋、體系解釋、法意解釋、目的解釋以及補正解釋,但是根據刑法中「罪刑法定原則」,刑法不適用類推解釋,但類推解釋有利於被告人的除外。

形式側面禁止類推解釋,是禁止一切類推解釋。因為類推解釋導致刑法的規定適用於相似的情況,然而,只要兩種現象之間存在相同之處,人們就可以說它們具有相似性。於是,任何行為都可能與刑法規定的行為相似,都有被定罪量刑的危險。

2、例子:《刑法修正案九》第34條將刑法第302條修改為:「盜竊、侮辱、故意毀壞屍體、屍骨、骨灰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由於「屍體」不包括骨灰,因此將「屍體」解釋為包括骨灰屬於法律所禁止的類推解釋,但立法者認為侮辱骨灰同樣侵害了公眾對骨灰的虔敬感情,理應得到刑法的保護,那麼立法者可以通過立法使其成為刑法所保護的內容。

(1)我國行政法允許類推解釋嗎擴展閱讀:

司法解釋禁止類推解釋

司法解釋是溝通立法與司法的橋梁,對於刑法適用具有重要意義。但在罪刑法定原則的制約下,司法解釋是有限度的,超越這種限度的司法解釋是越權的,也是違反罪刑法定原則的。

在罪刑法定原則下,司法解釋不能採用類推解釋的方法。類推解釋是指對於法無明文規定的行為,按照刑法中最相類似的條文加以解釋。

因此,類推解釋是以法無明文規定為前提的,類推解釋使刑法適用於法無明文規定的行為,因而有悖於罪刑法定原則,是應予禁止的。同時,不利於被告人的擴張解釋,由於解釋已經超出刑法條文詞義的范圍。因而也是違背罪刑法定的,不應允許。

⑵ 在什麼情況下刑法允許類推解釋

只有在有利於被告人的情形時,才可以適用類推解釋。

  • 形式層面的類推解釋禁止一切類推

    多數學者認為,禁止類推解釋是罪刑法定原則的一個內容。類推解釋是指,需要判斷的具體事實與法律規定的構成要件基本相似時,將後者的法律效果適用於前者。

    形式層面的禁止類推解釋,是禁止一切類推解釋。因為類推解釋導致刑法的規定適用於相似的情況,然而,只要兩種現象存在相同之處,人們就可以說它們具有相似性。於是,任何行為都可能與刑法規定的行為相似,都有被定罪量刑的危險。

    在解釋刑法,只能在法條文字可能具有的含義內進行解釋;同時,由於刑法本身有自己的體系,故在確定文字含義時,應當在維持刑法整體含義的前提下進行解釋。如果可以類推解釋,則意味著成文刑法喪失了意義。

  • 現在發展為只是禁止不利於被告人的類推

    禁止類推解釋原本只是從形式層面提出的要求,意在禁止對刑法做出任何類推解釋。但是,如果同時從形式法治與實質法治出發,對類推解釋應當作兩個方面的補充和發展。其一,不僅應禁止類推解釋,而且應禁止一切違反民主主義,違反預測可能性的不合理解釋 。其二,類推解釋的要求經歷了禁止一切類推解釋到只是禁止不利於被告人的類推解釋的過程。之所以允許有利於被告人的類推,是因為刑法中存在一些有利於被告人的規定;而這些規定因為文字表述及立法疏漏的緣故,按照其文字含義適用時會造成不公平現象。所以,允許有利於被告人的類推解釋,正是為了克服形式層面的缺陷,實現刑法的正義。

所以,只有在有利於被告人的情形時,才允許適用類推解釋。(以上部分觀點,摘自張明楷著:《刑法學》)

⑶ 我國現行法了明文禁止類推解釋,但罪行法定原則又允許有利於被告人的類推解釋,不允許不利於被告人的類推

一個想法:有利於被告人。記住這一點就好。禁止類推就是防止公權力利用類推定被告人的回罪或者加刑法答。因為,公權力起訴被告,就是要懲罰被告人,所以讓他們利用類推,肯定是定罪,然後加刑,所以禁止類推就是保護被告人。而允許有利於被告人類推,也是保護被告人。
例如,一個中國公民甲在日本與一個13歲日本少女自願發生性行為。按我國屬人主義,肯定是強奸。但如果類推為保護主義,日本與13歲性交不是犯罪。那麼甲無罪。所以利用有利於被告人的類推,甲無罪,是這個意思。

⑷ 法律解釋是我國行政法法源嗎

我國行政抄法的法源

1.我國行政法法源一般只限於制定法。

2. 作為行政法的制定法法源包括: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單行 條例、部門規章、地方政府規章、法律解釋、條約和協定。

〈1〉 憲法:是我國最高位階的法源。

〈2〉 法律:作為行政法的法源,包括全國人大制定的基本法律和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制 定的非基本法律。

〈3〉 行政法規:是國務院依〈憲法〉或〈法律〉授權制定的規范性法律文件。行政法規 在數量上是行政法的主要法源。

〈4〉 地方性法規:是指〈憲法〉和〈立法法〉所確認的有許可權的主體制定的地方性法規。 〈5〉 自治條例、單行條例: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依照當地民族的政治、經濟、文化特點 制定的條例。

〈6〉 部門規章:國務院各部、委、中國人民銀行、審計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職能的直屬機 構發布的規章。

來源柳州律師網頁鏈接

〈7〉 地方政府規章:省、自治區、直瞎市人民政府,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 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以及經濟特區所在地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

〈8〉 法律解釋:僅指國家機關的規范性解釋。

⑸ 刑法中立法解釋和司法解釋可以類推解釋嗎

在法理上是可以做類推解釋的,但司法實踐中一般對立法解釋和司法解釋做的類推解釋是不承認的。

⑹ 罪刑法定原則禁止作不利於行為人的類推解釋而允許作有利於行為人的類推解釋對嗎

您的這種說法是不準確的。罪刑法定只是禁止類推解釋,因為類推版解釋違背了預測可權能性原理,而不是禁止對行為人不利的解釋。允許有利於行為人的類推解釋,正是為了克服形式法治的缺陷,實現刑法的正義。所以說不能以有利和不利作為標准來看待罪刑法定原則,而是要看是否符合民主主義和尊重人權這兩個罪刑法定原則的思想基礎。這是我的個人見解,希望有所值。

⑺ 在我國,刑法是不允許類推的,那麼可以類推的法律有哪些 比如,民法商法行政法程序法

刑法禁止不利於被告的類推,言外之意,並不禁止有利於被告的類推。至於民法,一版般是可以運用權類推的,即法官在審判時,可以運用類比的方法解決法律規定不到的地方。行政法理論上也禁止類推,因為行政法規范行政主體的行政權,而法對於權力的規范是,法無明文禁為之。程序法也是不可以類推的,必須嚴格按照程序依法辦事,否則行政的程序的違法可以導致行政行為的無效或可撤銷,訴訟程序的違法可以導致判決的無效等。

⑻ 在什麼情況下刑法允許類推解釋

我國刑法暫不適用類推解釋,刑法中有文理(義)解釋、擴充解釋、限制解釋、當然解釋、體系解釋、法意解釋、目的解釋以及補正解釋,但是根據刑法中「罪刑法定原則」,刑法不適用類推解釋,但類推解釋有利於被告人的除外。

形式側面禁止類推解釋,是禁止一切類推解釋。因為類推解釋導致刑法的規定適用於相似的情況,然而,只要兩種現象之間存在相同之處,人們就可以說它們具有相似性。於是,任何行為都可能與刑法規定的行為相似,都有被定罪量刑的危險。

(8)我國行政法允許類推解釋嗎擴展閱讀:

刑法禁止類推解釋的意義:

在解釋刑法,只能在法條文字可能具有的含義內進行解釋;同時,由於刑法本身有自己的體系,故在確定文字含義時,應當在維持刑法整體含義的前提下進行解釋。如果可以類推解釋,則意味著成文刑法喪失了意義。

禁止類推解釋原本只是從形式層面提出的要求,意在禁止對刑法做出任何類推解釋。但是,如果同時從形式法治與實質法治出發,對類推解釋應當作兩個方面的補充和發展。

其一,不僅應禁止類推解釋,而且應禁止一切違反民主主義,違反預測可能性的不合理解釋 。

其二,類推解釋的要求經歷了禁止一切類推解釋到只是禁止不利於被告人的類推解釋的過程。之所以允許有利於被告人的類推,是因為刑法中存在一些有利於被告人的規定;而這些規定因為文字表述及立法疏漏的緣故,按照其文字含義適用時會造成不公平現象。所以,允許有利於被告人的類推解釋,正是為了克服形式層面的缺陷,實現刑法的正義。

⑼ 罪刑法定原則 中的禁止類推解釋

禁止類推解釋不是禁止一切類推解釋。它不禁止擴大解釋。司法解釋和立法解釋都允許擴大解釋但不允許類推解釋。原則上不允許類推實務中也不允許類推解釋。

禁止類推和類推解釋不是一個概念。罪刑法定原則要求禁止類比解釋,而類比解釋與擴展解釋的界限不僅僅是詞語的使用問題。

罪刑法定原則是刑法的生命,其理想基礎是民主和尊重人權原則。合法性原則禁止類比解釋,但並不禁止解釋擴張(當然,這並不意味著擴大解釋的結論必然符合罪刑法定原則)。因此,對區域分類的解讀和拓展是一個重要的問題。

從解釋擴張和類比解釋的限度來看,理論上可以列舉很多:首先,在形式上,解釋擴張所取得的結論不超過刑法的可能含義,而是在《刑法》的「范圍」內得到解釋。近似律和結論的類比超出了該術語的可能性。其意義在於超越刑法的「范圍」。

其次,從解釋的角度來看,刑法解釋的擴張側重於刑法本身,它仍然是對刑法規范的邏輯解釋;類推,側重於刑法之外的事實,是對事實的比較。

第三,從立法者的意義上看,擴大解釋是為了使立法者的意思明確;類似的解釋,除了立法者的意思之外,還主張解釋者自己設定的原則。

第四,從理論上講,解釋擴張是刑法概念的擴張性定義,它使刑罰行為包含在概念中,類比是承認某一行為不是刑罰的對象,而行為則是刑罰的目的。基於與刑法規定的類似行為同樣的邪惡性質。懲罰對象。

第五,實質上,解釋的擴展不超過公民預測的范圍;類比解釋超越公民預測的范圍。然而,類比解釋和擴展解釋之間的界限仍然是難以區分的。例如,「賣淫」是否包括同性之間的性,是否「同居」包括通姦,以及「財產」是否包括財產利益,這一點值得懷疑。

從以上討論可以看出,有些解釋是類比解釋或擴展解釋。換言之,如果刑法處罰原則禁止了某種解釋,則有必要通過權衡刑法的目的、刑罰的必要性、國家預測的可能性、協調CR的規定等來得出結論。刑法的解釋結論與語言的核心意義以及刑法的發展趨勢之間的距離。在許多情況下,它甚至不是一個措辭的問題,而是如何考慮法律的性質和行為的性質,以及如何平衡保護功能和保障功能。相同類型的行為可能被解釋為犯罪,因為其處罰的必要性很小,不被解釋為犯罪,或者因為其處罰的必要性。因此,類比解釋與擴展解釋之間沒有絕對的固定界限。

拓展資料:

類推解釋:類推解釋是指對於相類似的案件應作相同處理,其法理基礎在於平等原則,也是正義的要求。目前理論界支持的廣義說認為,類推解釋是指在一個具體事實與法律規定情況相似,但根本不可能為該法條的字面含義所包容的前提下,以其相似性作為援引某一法律規定為依據的解釋方法。

⑽ 我國行政法的基本原則有那些這些原則的具體內容是什麼

(一)、中國行政法基本原則的內容:即合法行政原則的各項要求,具體包括「依法行政」、「正當行政」。依法行政又分為「法律優越」、「法律保留」。
(二)中國行政法基本原則的具體內容:
1、法律優越
法律具有高於行政法規和規章的地位和效力。一方面,行政立法應服從於法律位階高的要求,以法律作為立法根據;另一方面,行政立法不得與上位階的法律相沖突或抵觸。
2、法律保留
法律保留包括憲法意義上的保留和行政法意義上的法律保留。
第一、憲法意義上的保留(立法保留)。
絕對保留,凡是涉及犯罪與刑罰、對公民政治權利的剝奪和限制人身自由的強制措施和處罰、司法制度等立法事項,只能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行使,不得授權國務院制定行政法規。
相對保留,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有權作出決定,但可以授權國務院根據實際需要制定行政法規。
第二、行政法意義上的法律保留,指沒有法的授權,行政主體不能合法地作出行政活動。
職權法定。任何行政職權的存在都必須基於法的授權。
行政主體的行政活動必須具有明確的法定依據,否則便應當承擔一定的法律責任
3、行政正當。行政主體所採取的行政活動應當體現法的實質正義或正當性。分為實體上的行政正當和程序上的行政正當。
第一、實體上的行政正當。
平等對待。行政主體在針對多個相對人實施行政活動時,應做到同等情況同等對待,不同情況不同對待。
符合比例性。符合比例性要求是專門針對行政裁量行為的要求,又包含三個具體要求:一則行政活動應當具有適當性,即所採取的行政活動必須適合於實現所追求的法律目標;二則行政活動應當有必要性,即所採取的行政活動應盡可能使相對人的權益損害限制在最小的范圍;三則行政活動應當具有相稱性,即所採取的行政活動可能產生的損害應與該活動所追求的行政目的相對稱。
信賴保護。當行政相對人對行政主體及其管理活動行程值得保護的信賴時,行政主體不得隨意撤銷或廢止該行為,否則必須合理補償行政相對人因信賴該行為而產生的信賴利益損失。
第二、程序上的行政正當。
資訊公開。行政主體在實施行政活動的過程中,應當將行政職權運行的依據、過程和結果向相對人和社會公眾公開。
行政參與。受行政活動影響的利害關系人有權參加行政權的運作過程。包括利害關系人享有陳述、申辯的權利、聽證的權利等。
說明理由。行政主體在作出涉及行政相對人一方權益的行政活動時,必須向行政相對人說明作出該行為的事實根據、法律依據及其他相關事項。

熱點內容
政府購買服務受勞動法 發布:2025-09-30 04:19:20 瀏覽:842
勞動法從哪年開始的 發布:2025-09-30 04:08:31 瀏覽:591
找東城律師 發布:2025-09-30 03:59:44 瀏覽:919
村委會蓋章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9-30 03:59:42 瀏覽:193
法律碩士哪國好 發布:2025-09-30 03:54:55 瀏覽:939
司法失靈 發布:2025-09-30 03:35:57 瀏覽:625
法律碩士法學教材備考書籍 發布:2025-09-30 03:34:33 瀏覽:956
2014經濟法基礎營業稅法律制度 發布:2025-09-30 03:34:32 瀏覽:580
玉泉區人民法院 發布:2025-09-30 03:29:41 瀏覽:35
經濟法基礎增值稅那章節 發布:2025-09-30 03:03:00 瀏覽: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