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刑事訴訟法拒絕作證

刑事訴訟法拒絕作證

發布時間: 2021-02-07 18:09:59

1. 拒絕作證有罪嗎知情不報有罪嗎怎麼定罪

  1. 刑事案件中,證人作證是法定的義務,對於拒絕出庭作證的證人,法院可以採取拘傳措施內,強制其容出庭作證。

  2. 與拒絕作證、知情不報相對應的罪名是窩藏、包庇罪,但構成窩藏、包庇罪,需要綜合全案來判斷,只有明知是犯罪的人而為其提供隱藏處所、財物,幫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證明才構成此罪,否則不構成犯罪。

我國《刑事訴訟法》第48條規定:「凡是知道案件情況的人都有作證的義務。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智力不能辨別是非、不能正確表達的人,不能作證人。經人民法院依法通知,證人應當出庭作證。證人沒有正當理由不按人民法院通知出庭作證,人民法院可以強制其到庭,但是被告人的配偶、父母、子女除外。」

刑法》第三百一十條 明知是犯罪的人而為其提供隱藏處所、財物,幫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證明包庇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犯前款罪,事前通謀的,以共同犯罪論處。

2. 刑事案件,證人不出庭作證,會有什麼後果

2012年新修改的《刑來事訴訟法》規源定了刑事案件證人出庭作證的義務,證人沒有正當理由拒絕出庭或者出庭後拒絕作證的,可以予以訓誡,如果情節嚴重的,經院長批准,可以處以十日以下的拘留。但,該法免除了近親屬出庭的義務(需要強調的是該法並未免除近親屬作證義務,只是免除出庭義務)。個人意見,僅供參考。

參照法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一百八十八條
經人民法院通知,證人沒有正當理由不出庭作證的,人民法院可以強制其到庭,但是被告人的配偶、父母、子女除外。
證人沒有正當理由拒絕出庭或者出庭後拒絕作證的,予以訓誡,情節嚴重的,經院長批准,處以十日以下的拘留。被處罰人對拘留決定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復議。復議期間不停止執行。

3. 請問刑事案件中證人一定要出庭作證嗎不去的話有什麼後果嗎

是的必須要出庭,如果沒有正當理由不出庭,法院可以強制出庭。

根據《刑法》

第一百八十七條公訴人、當事人或者辯護人、訴訟代理人對證人證言有異議,且該證人證言對案件定罪量刑有重大影響,人民法院認為證人有必要出庭作證的,證人應當出庭作證。

人民警察就其執行職務時目擊的犯罪情況作為證人出庭作證,適用前款規定。

公訴人、當事人或者辯護人、訴訟代理人對鑒定意見有異議,人民法院認為鑒定人有必要出庭的,鑒定人應當出庭作證。經人民法院通知,鑒定人拒不出庭作證的,鑒定意見不得作為定案的根據。

第一百八十八條經人民法院通知,證人沒有正當理由不出庭作證的,人民法院可以強制其到庭,但是被告人的配偶、父母、子女除外。

證人沒有正當理由拒絕出庭或者出庭後拒絕作證的,予以訓誡,情節嚴重的,經院長批准,處以十日以下的拘留。被處罰人對拘留決定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復議。復議期間不停止執行。

(3)刑事訴訟法拒絕作證擴展閱讀

《刑法》

第一百八十九條證人作證,審判人員應當告知他要如實地提供證言和有意作偽證或者隱匿罪證要負的法律責任。公訴人、當事人和辯護人、訴訟代理人經審判長許可,可以對證人、鑒定人發問。審判長認為發問的內容與案件無關的時候,應當制止。

審判人員可以詢問證人、鑒定人。

第一百九十條公訴人、辯護人應當向法庭出示物證,讓當事人辨認,對未到庭的證人的證言筆錄、鑒定人的鑒定意見、勘驗筆錄和其他作為證據的文書,應當當庭宣讀。審判人員應當聽取公訴人、當事人和辯護人、訴訟代理人的意見。

《刑事訴訟法》

第一百八十二條人民法院決定開庭審判後,應當確定合議庭的組成人員,將人民檢察院的起訴書副本至遲在開庭十日以前送達被告人及其辯護人。

在開庭以前,審判人員可以召集公訴人、當事人和辯護人、訴訟代理人,對迴避、出庭證人名單、非法證據排除等與審判相關的問題,了解情況,聽取意見。

人民法院確定開庭日期後,應當將開庭的時間、地點通知人民檢察院,傳喚當事人,通知辯護人、訴訟代理人、證人、鑒定人和翻譯人員,傳票和通知書至遲在開庭三日以前送達。公開審判的案件,應當在開庭三日以前先期公布案由、被告人姓名、開庭時間和地點。

上述活動情形應當寫入筆錄,由審判人員和書記員簽名。

4. 證人有權利不作證嗎

證人有權利不作證。

證人拒絕作證權,又稱「證言拒絕權」。是指證人因某種特殊情況而享有的拒絕作證的權利。英美法系和大陸法系國家都有明確規定,但理由不完全相同,歸納起來有:

(1)公務人員或曾經是公務人員因職務而知悉公務之秘密的;

(2)從事某種職業而得知他人秘密的,如醫務人員、律師、公證人,公職人員等;

(3)與當事人有親屬關系的;

(4)自身利害關系,證人如果因為陳述證言而可能使自己受到刑事追究或受到財產損失的。

(4)刑事訴訟法拒絕作證擴展閱讀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八十七條規定,公訴人、當事人或者辯護人、訴訟代理人對證人證言有異議,且該證人證言對案件定罪量刑有重大影響,人民法院認為證人有必要出庭作證的,證人應當出庭作證。

人民警察就其執行職務時目擊的犯罪情況作為證人出庭作證,適用前款規定。公訴人、當事人或者辯護人、訴訟代理人對鑒定意見有異議,人民法院認為鑒定人有必要出庭的,鑒定人應當出庭作證。經人民法院通知,鑒定人拒不出庭作證的,鑒定意見不得作為定案的根據

第一百八十八條規定,經人民法院通知,證人沒有正當理由不出庭作證的,人民法院可以強制其到庭,但是被告人的配偶、父母、子女除外。證人沒有正當理由拒絕出庭或者出庭後拒絕作證的,予以訓誡,情節嚴重的,經院長批准,處以十日以下的拘留。

5. 證人無正當理由拒絕作證 在刑訴中有懲罰措施 民訴中無懲罰措施 對嗎

無論是刑事案件還是民事案件的證人都有作證的義務,法律是有規定的,不可以內拒容絕,因身體原因或法定客觀原因不能出庭的,可以提供書面證詞。
但是,目前的法律對證人拒不出庭作證,只對明知他人有間諜犯罪行為,在國家安全機關向其調查有關情況,收集有關證據時,拒絕提供,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有明確的規定 。
對於普通刑事案件及時民事案件的證人拒絕作證沒有相應的法律責任規定,這是立法上的缺陷。

6. 在什麼情況下,公民可以拒絕作證

);《中華人來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自第70條:「凡是知道案件情況的單位和個人,都有義務出庭作證。有關單位的負責人應當支持證人作證。證人確有困難不能出庭的,經人民法院許可,可以提交書面證言。」(第1款), 「不能正確表達意志的人,不能作證。」(第2款)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行政訴訟證據若干問題的規定》第41條:「凡是知道案件情況的人,都有出庭作證的義務……」等。上述條文中,僅規定了案件知情人有作證義務,而未規定無故拒絕作證將承擔什麼樣的不利後果(即法律責任),這在立法上無疑是一大缺憾。
據此看來,你有作證義務,但你拒絕作證,法律並沒有懲罰措施。你不作證也沒招。

7. 證人拒絕出庭作證的,何種情況下可以對其進行拘留

情節嚴重的,經院長批准,處以十日以下的拘留。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九十三條經人民法院通知,證人沒有正當理由不出庭作證的,人民法院可以強制其到庭,但是被告人的配偶、父母、子女除外。

證人沒有正當理由拒絕出庭或者出庭後拒絕作證的,予以訓誡,情節嚴重的,經院長批准,處以十日以下的拘留。被處罰人對拘留決定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復議。復議期間不停止執行。

(7)刑事訴訟法拒絕作證擴展閱讀:

案例:

證人推翻證詞拒不出庭 被蘇州法院拘留5日

2017年10月27日07:14 來源:現代快報

當庭翻供且拒不出庭,近日,蘇州市相城區人民法院依法對這樣的一名證人作出了司法拘留5日的決定。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這是蘇州法院系統內首次對證人進行拘留,對無正當理由拒不出庭的證人起到了警示教育作用,有力彰顯了司法權威。

在相城法院審理的杜某故意傷害案中,沈某作為證人,在公安偵查階段作出了看到被告人實施犯罪行為的證詞。然而,在法院第一次庭審後,沈某卻向相城法院及蘇州中院書面反映,稱其在公安機關所作的證詞不屬實,當時沒有看清,不清楚造成被害人受傷的全部過程。

鑒於該份證言與之前的證言存在矛盾,相城法院發函建議檢察院對該事項進行核實、補偵,後公安機關出具情況說明稱,沈某仍表示沒有看到案發全部情況,不願解釋證言矛盾問題,不願再作證。

法院為查明事實,組織了第二次開庭。庭前,承辦人多次撥打沈某電話無人接聽。8月8日,法院以郵寄方式向沈某送達出庭作證通知書,沈某本人於8月21日簽收了信件。但8月28日開庭時,沈某仍未到庭。

合議庭認為,沈某以書面形式否認在公安機關所作證言,後經法院通知又拒不出庭作證,導致法院對其證言的真實性無法核實,無法使用。因此,證人沈某沒有正當理由拒絕出庭作證,情節嚴重,故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規定,報請院長審批後,依法作出了上述拘留決定。

熱點內容
中級經濟法txt 發布:2025-09-29 20:21:54 瀏覽:737
民法中的交易 發布:2025-09-29 20:20:25 瀏覽:479
法院判好了 發布:2025-09-29 20:09:23 瀏覽:871
網路輿論對司法公正利大於弊 發布:2025-09-29 19:57:28 瀏覽:171
法院會計待遇 發布:2025-09-29 19:54:41 瀏覽:88
法律碩士英語分數線 發布:2025-09-29 19:41:41 瀏覽:388
安泰司法 發布:2025-09-29 19:36:29 瀏覽:237
葯品法律法規考試題 發布:2025-09-29 19:36:23 瀏覽:144
2016cpa經濟法目錄 發布:2025-09-29 19:35:33 瀏覽:56
聊城免費法律咨詢 發布:2025-09-29 19:34:04 瀏覽: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