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民事訴訟法第二百六十條第一款

民事訴訟法第二百六十條第一款

發布時間: 2021-02-09 23:41:42

1. 民事訴訟法二百五十條第一款的內容

第二復百五十五條
被執行人制不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的,人民法院可以對其採取或者通知有關單位協助採取限制出境,在徵信系統記錄、通過媒體公布不履行義務信息以及法律規定的其他措施。
上為《民事訴訟法》二百五十五條,沒有所謂的第一款。

2. 民事訴訟法2013第二百條第一款第二項

第二百條當事人的申請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再審:

(一)回有新的證據,足答以推翻原判決、裁定的;

(二)原判決、裁定認定的基本事實缺乏證據證明的;

(三)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是偽造的;

(四)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未經質證的;

(五)對審理案件需要的主要證據,當事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書面申請人民法院調查收集,人民法院未調查收集的;

(六)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

(七)審判組織的組成不合法或者依法應當迴避的審判人員沒有迴避的;

(八)無訴訟行為能力人未經法定代理人代為訴訟或者應當參加訴訟的當事人,因不能歸責於本人或者其訴訟代理人的事由,未參加訴訟的;

(九)違反法律規定,剝奪當事人辯論權利的;

(十)未經傳票傳喚,缺席判決的;

(十一)原判決、裁定遺漏或者超出訴訟請求的;

(十二)據以作出原判決、裁定的法律文書被撤銷或者變更的;

(十三)審判人員審理該案件時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

一共就只有一款,哪裡有一款第二項?

3.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十六條的規定是什麼

不知道你問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十六條是第二百一十六條還是二百二十二條啊,或者第二百三十六條、第二百四十六條、第二百五十六條、第二百六十六條啊,索性都提供給你參考吧。

第二百一十六條 執行員接到申請執行書或者移交執行書,應當向被執行人發出執行通知,責令其在指定的期間履行,逾期不履行的,強制執行。
被執行人不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並有可能隱匿、轉移財產的,執行員可以立即採取強制執行措施。
第二百二十六條 強制遷出房屋或者強制退出土地,由院長簽發公告,責令被執行人在指定期間履行。被執行人逾期不履行的,由執行員強制執行。
強制執行時,被執行人是公民的,應當通知被執行人或者他的成年家屬到場;被執行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應當通知其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到場。拒不到場的,不影響執行。被執行人是公民的,其工作單位或者房屋、土地所在地的基層組織應當派人參加。執行員應當將強制執行情況記入筆錄,由在場人簽名或者蓋章。
強制遷出房屋被搬出的財物,由人民法院派人運至指定處所,交給被執行人。被執行人是公民的,也可以交給他的成年家屬。因拒絕接收而造成的損失,由被執行人承擔。
第二百三十六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同本法有不同規定的,適用該國際條約的規定,但中華人民共和國聲明保留的條款除外。
第二百四十六條 被告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沒有住所的,人民法院應當將起訴狀副本送達被告,並通知被告在收到起訴狀副本後三十日內提出答辯狀。被告申請延期的,是否准許,由人民法院決定。
第二百五十六條 當事人申請採取財產保全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涉外仲裁機構應當將當事人的申請,提交被申請人住所地或者財產所在地的中級人民法院裁定。
第二百六十六條 人民法院對申請或者請求承認和執行的外國法院作出的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或者按照互惠原則進行審查後,認為不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的基本原則或者國家主權、安全、社會公共利益的,裁定承認其效力,需要執行的,發出執行令,依照本法的有關規定執行。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的基本原則或者國家主權、安全、社會公共利益的,不予承認和執行。

4. 民事訴訟法第226條的具體內容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六條:人民法院自收到申請執行書之日起超過六個月未執行的,申請執行人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執行。上一級人民法院經審查,可以責令原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內執行,也可以決定由本院執行或者指令其他人民法院執行。

申請人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必須遵守法定的期限,方為有效,如果超過期限,就喪失了申請執行的權利。法院執行立案後,法院應在6個月內採取執行措施。

如果法院在6個月內不採取強制執行措施,可以向上一級法院申請提級執行。

(4)民事訴訟法第二百六十條第一款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關於強制執行的規定根據中國《民事訴訟法》和有關法律的規定,地方各級人民法院設執行組織,在院長領導下,負責執行本法院對第一審民事案件所作的判決和裁定。

第二審案件的判決和裁定,原則上也由原第一審人民法院執行。法律規定由人民法院負責執行的其他法律文書,由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執行。

如果被申請執行的財產或者被申請人在外地、而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執行員又不便前往執行的,可以委託當地人民法院代為執行。受託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函後15日內開始執行,不得拒絕。執行完畢後,應當將執行結果及時函復委託人民法院。

在30日內還未執行完畢,也應當將執行。情況函告委託人民法院。受託人民法院自收到委託函件之次日起15日內不執行的,委託人民法院可以請求受託人民法院的上級人民法院指令受託人民法院執行。



5.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六條第一款的規定是什麼內容請知情人回答,急急急!

第二百二十六條強制遷出房屋或者強制退出土地,由院長簽發公告,責令被執行回人在指定期答間履行。被執行人逾期不履行的,由執行員強制執行。 強制執行時,被執行人是公民的,應當通知被執行人或者他的成年家屬到場;被執行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應當通知其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到場。拒不到場的,不影響執行。被執行人是公民的,其工作單位或者房屋、土地所在地的基層組織應當派人參加。執行員應當將強制執行情況記入筆錄,由在場人簽名或者蓋章。 強制遷出房屋被搬出的財物,由人民法院派人運至指定處所,交給被執行人。被執行人是公民的,也可以交給他的成年家屬。因拒絕接收而造成的損失,由被執行人承擔。

6.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一十一條、第二百零六條規定

第二百條當事人的申請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再審:
(一)有新的專證據,足以屬推翻原判決、裁定的;
(二)原判決、裁定認定的基本事實缺乏證據證明的;
(三)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是偽造的;
(四)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未經質證的;
(五)對審理案件需要的主要證據,當事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書面申請人民法院調查收集,人民法院未調查收集的;
(六)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
(七)審判組織的組成不合法或者依法應當迴避的審判人員沒有迴避的;
(八)無訴訟行為能力人未經法定代理人代為訴訟或者應當參加訴訟的當事人,因不能歸責於本人或者其訴訟代理人的事由,未參加訴訟的;
(九)違反法律規定,剝奪當事人辯論權利的;
(十)未經傳票傳喚,缺席判決的;
(十一)原判決、裁定遺漏或者超出訴訟請求的;
(十二)據以作出原判決、裁定的法律文書被撤銷或者變更的;
(十三)審判人員審理該案件時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

7.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條第一款的內容是什麼怎麼查找

第一百二十五條第一款內容如下:
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內將起訴狀內副本發送被告,被告應當在容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內提出答辯狀。答辯狀應當記明被告的姓名、性別、年齡、民族、職業、工作單位、住所、聯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聯系方式。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答辯狀之日起五日內將答辯狀副本發送原告。

8. 民事訴訟法二百六十條第一款

第二百六十六條 人民法院對申請或者請求承認和執行的外國法院作出的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或者按照互惠原則進行審查後。認為不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的基本原則或者國家主權、安全、社會公共利益的。裁定承認其效力,需要執行的。發出執行令,依照本法的有關規定執行。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的基本原則或者國家主權、安全、社會公共利益的。不予承認和執行。

釋義內容:
【釋義】本條是關於人民法院如何承認和執行外國法院判決、裁定的規定。
我國人民法院對當事人申請或者外國法院請求承認和執行的外國法院作出的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應當依照我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或者按照互惠原則進行審查。經審查認為該判決、裁定不違反我國法律的基本原則或者國家主權、安全、社會公共利益的,以裁定的方式承認其效力,需要執行的,發出執行令,依照本法第三編執行程序的規定予以執行。如果經審查認為申請或者請求承認和執行的外國法院的判決、裁定違反我國法律的基本原則或者國家主權、安全、社會公共利益的,人民法院則不予承認和執行。我國人民法院對外國法院判決、裁定的審查,僅限於審查外國法院的判決、裁定是否符合我國法律規定的承認和執行外國法院判決、裁定的條件,對其裁判中的事實認定和法律適用問題不予以審查。

9. 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第一款

這是規定當事人申請必須再審的條件。
《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規定: 當事人的申請內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容民法院應當再審:
(一)有新的證據,足以推翻原判決、裁定的;
(二)原判決、裁定認定的基本事實缺乏證據證明的;
(三)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是偽造的;
(四)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未經質證的;
(五)對審理案件需要的主要證據,當事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書面申請人民法院調查收集,人民法院未調查收集的;
(六)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
(七)審判組織的組成不合法或者依法應當迴避的審判人員沒有迴避的;
(八)無訴訟行為能力人未經法定代理人代為訴訟或者應當參加訴訟的當事人,因不能歸責於本人或者其訴訟代理人的事由,未參加訴訟的;
(九)違反法律規定,剝奪當事人辯論權利的;
(十)未經傳票傳喚,缺席判決的;
(十一)原判決、裁定遺漏或者超出訴訟請求的;
(十二)據以作出原判決、裁定的法律文書被撤銷或者變更的;
(十三)審判人員審理該案件時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

熱點內容
行政法的功能作用及價值 發布:2025-09-29 11:11:49 瀏覽:740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聲明 發布:2025-09-29 11:11:48 瀏覽:738
暨大宿舍法學 發布:2025-09-29 11:03:56 瀏覽:804
勞動法中關於哺乳期的規定 發布:2025-09-29 10:50:53 瀏覽:642
紹興市司法鑒定所 發布:2025-09-29 10:45:46 瀏覽:303
新鄉鳳泉區人民法院 發布:2025-09-29 10:40:08 瀏覽:254
考研經濟法考什麼課程 發布:2025-09-29 10:35:10 瀏覽:19
皮山縣人民法院 發布:2025-09-29 10:29:01 瀏覽:658
民法婚外情 發布:2025-09-29 10:24:18 瀏覽:776
裝修公司倒閉欠款字據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9-29 10:17:52 瀏覽: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