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採暖補助
1. <<勞動法>>第幾條規定取暖費屬於福利費
1、《國家復稅務總局關於企制業工資薪金及職工福利費扣除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09]3號
三、關於職工福利費扣除問題
《實施條例》第四十條規定的企業職工福利費,包括以下內容:
(一)尚未實行分離辦社會職能的企業,其內設福利部門所發生的設備、設施和人員費用,包括職工食堂、職工浴室、理發室、醫務所、托兒所、療養院等集體福利部門的設備、設施及維修保養費用和福利部門工作人員的工資薪金、社會保險費、住房公積金、勞務費等。
(二)為職工衛生保健、生活、住房、交通等所發放的各項補貼和非貨幣性福利,包括企業向職工發放的因公外地就醫費用、未實行醫療統籌企業職工醫療費用、職工供養直系親屬醫療補貼、供暖費補貼、職工防暑降溫費、職工困難補貼、救濟費、職工食堂經費補貼、職工交通補貼等。
(三)按照其他規定發生的其他職工福利費,包括喪葬補助費、撫恤費、安家費、探親假路費等。
2. 勞動合同法關於產假期間取暖費的規定
勞動合同法沒有關於產假期間取暖費的規定,勞動合同法只規定了產假期間不得解除勞動合同,具體如下: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四十二條 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條、第四十一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
(一)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作業的勞動者未進行離崗前職業健康檢查,或者疑似職業病病人在診斷或者醫學觀察期間的;
(二)在本單位患職業病或者因工負傷並被確認喪失或者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
(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的;
(四)女職工在孕期、產期、哺乳期的;
(五)在本單位連續工作滿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五年的;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2)勞動法採暖補助擴展閱讀:
產假天數和產假的待遇: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六十二條 女職工生育享受不少於九十天的產假。
《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
第七條 女職工生育享受98天產假,其中產前可以休假15天;
難產的,增加產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個嬰兒,增加產假15天。
女職工懷孕未滿4個月流產的,享受15天產假;懷孕滿4個月流產的,享受42天產假。
第八條女職工產假期間的生育津貼,對已經參加生育保險的,按照用人單位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標准由生育保險基金支付;對未參加生育保險的,按照女職工產假前工資的標准由用人單位支付。
3. 根據勞動法經濟補償金中包含職稱工資採暖費電話費和防暑費算補貼嗎
在《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是指員工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專。其中工資包含了員工獎屬金、津貼和補貼等貨幣性收入。所以也包含了採暖費電話費和防暑費。
《勞動合同法》
第四十七條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准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
第二十七條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的月工資按照勞動者應得工資計算,包括計時工資或者計件工資以及獎金、津貼和補貼等貨幣性收入。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按照當地最低工資標准計算。勞動者工作不滿12個月的,按照實際工作的月數計算平均工資。
4. 防暑降溫費的發放標準是什麼
防暑降溫費標准:用人單位每年6月至8月安排勞動者在高溫天氣下露天工作,按每人每月不低於60元的標准發放高溫津貼;不能採取有效措施將室內工作場所溫度降低到33℃以下的(不含33℃),按每人每月不低於45元的標准發放。(常見高溫工作崗位包括建築工、無空調的公交車司機、露天環衛工)
發放范圍:勞動者在35℃以上高溫天氣從事室外露天作業以及不能採取有效措施將工作場所溫度降低到33℃以下的;
發放時間:防暑降溫費發放時間由各省市自行制定。例如遼寧省每年6、7、8月3個月向勞動法發放防暑降溫費;例如天津防暑降溫費發放時間為6-9月。
(4)勞動法採暖補助擴展閱讀
降暑飲料
根據規定,發放高溫補貼的時間為每年的6月至8月。至於具體到月初、
月中還是月末發放,該負責人表示可由各用人單位隨發薪日期自行確定。「大家可以注意一下本月領的工資條,上面應該有6月份的補貼發放記錄。」該負責人提醒說,上述通知特別列出一條,企業在高溫期間下發的防暑降溫飲料,並不能充抵高溫補貼。也不得在工作人員因高溫需停止工作降暑而縮短工作時間扣除或降低勞動者工資。
高溫補貼只向高溫期間在崗工作的勞動者發放,其間休假或脫崗的勞動者並不享受。勞動者如發現用人單位違反規定,可憑工資條舉證,依法申請勞動爭議仲裁。
參考資料防暑降溫費網路
5. 勞動法有規定企業在職職工取暖補貼的發放標准么
按現行勞動法好像還沒有,因冬季取暖只針對北方寒冷地區,建議查詢地方文件
6. 勞動法有規定單位必須付給工人取暖費嗎
勞動法沒有規定單位必須付給工人取暖費。
《勞動法》中沒有對取暖回費規定。
如果勞動合同答中有高溫費和取暖費的約定,那麼公司就應該遵守合同的約定。如果不遵守的話就違反了合同規定。
相關法規:《勞動法》:
第三條勞動者享有平等就業和選擇職業的權利、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休息休假的權利、獲得勞動安全衛生保護的權利、接受職業技能培訓的權利、享受社會保險和福利的權利、提請勞動爭議處理的權利以及法律規定的其他勞動權利。
(6)勞動法採暖補助擴展閱讀:
違反合同起訴: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一十九條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1、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
2、有確定的被告;
3、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4、在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范圍內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范圍內的。
第一百二十條應當向人民法院提交起訴狀,並按照被告人數提供副本。
原告書面提出起訴狀確有困難的,可以口頭提出。人民法院應當記入筆錄,並告知對方當事人。
7. 公司冬季取暖費中的集中供熱採暖補助費沒發算違犯勞動法嗎
不算,勞動法裡面沒有明確規定需要發取暖補貼。那是公司的內部福利,不做強制性規定。
8. 2017年烤火費發放標準是怎麼規定的
2017烤火費補貼標准
(一)已參保離休人員(含建國前參加革命工作的老工人)和按照人民政府有關規定已完成移交地方管理的國有企業辦中小學退休教師,比照機關事業單位人員標准發放,對低於參保退休人員烤火費標準的按3161元標准執行。其中:離休人員(含建國前參加革命工作的老工人)發放標准為基本離休費、艱苦邊遠地區津貼、生活補貼;退休(退職)人員發放標准為基本退休(退職)費、艱苦邊遠地區津貼、生活補貼。
(二)已參保退休、退職人員(含六十年代精簡退職領取生活費人員),按照2014年度全區企業參保退休人員月平均養老金2411元確定,2010年以來人民政府決定增加的人均750元的烤火費補貼繼續保留,共計3161元。
(三)對按照文件參加職工養老保險且一次性(躉)繳費後直接按月領取待遇人員(含按寧政發〔2014〕49號文件參保人員),按本條上述人員月平均養老金1205元和2014年度退休人員人均月養老金凈增額229元合計確定,2010年以來人民政府決定增加的人均750元的烤火費補貼繼續保留,共計2184元。
供暖用戶申請採暖價格補貼需要提供相關的材料包括:用戶需要提交夫妻雙方未享受單位採暖補貼的證明、房產證復印件、雙方身份證復印件;夫妻一方未有工作單位的,有工作單位一方享受單位採暖補貼的證明,未有工作單位的一方提供居委會出具的未有工作單位的證明、房產證復印件、雙方身份證復印件。
夫妻雙方均未有工作單位的,雙方提供居委出具的夫妻雙方未有工作單位的證明、房產證復印件、雙方身份證復印件;夫妻離異或喪偶的,有工作單位的到所在單位出具未享受單位採暖補貼的證明並在配偶一欄註明情況,未有工作單位的提供居委出具的未有工作單位的證明並在配偶一欄中註明情況,同時提交房產證復印件、單方身份證復印件。
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人員,冬季烤火費補貼所需資金從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支付。未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人員,參照執行,所需資金由原渠道支付。
9. 民營企業員工不給取暖補助韋法嗎
如果你們的勞動合同中有高溫費和取暖費的約定,那麼公司就是違反了勞動法,勞動版法對取暖費等是沒有規權定的,這些都是由公司與員工協商而定的,只要公司與員工約定了,則必須發放,否則就違反了勞動法,應該負法律責任。
取暖費收費標准不是全國統一的,各地按當地物價部門核定的標准收費。
比如:沈陽市房產局採暖費調整方案:住宅採暖費22元/平方米,非住宅採暖費23.5元/平方米。按照建築面積收費。
10. 不滿一年單位不給發取暖費,勞動仲裁可以嗎
1、取暖費屬於單位的福利,不是法律規定的工資總額的組成部分,具體的發放標准與方式,由用人單位自行規定;
2、僅僅因取暖費發生爭議,申請勞動仲裁的,勞動仲裁委不一定會受理;即使勞動仲裁委受理了,也很難勝訴;
3、法律依據《關於工資總額組成的規定》
第四條工資總額由下列六個部分組成:
(一)計時工資;
(二)計件工資;
(三)獎金;
(四)津貼和補貼;
(五)加班加點工資;
(六)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
第五條計時工資是指按計時工資標准(包括地區生活費補貼)和工作時間支付給個人的勞動報酬。包括:
(一)對已做工作按計時工資標准支付的工資;
(二)實行結構工資制的單位支付給職工的基礎工資和職務(崗位)工資;
(三)新參加工作職工的見習工資(學徒的生活費);
(四)運動員體育津貼。
第六條計件工資是指對已做工作按計件單價支付的勞動報酬。包括:
(一)實行超額累進計件、直接無限計件、限額計件、超定額計件等工資制,按勞動部門或主管部門批準的定額和計件單價支付給個人的工資;
(二)按工作任務包干方法支付給個人的工資;
(三)按營業額提成或利潤提成辦法支付給個人的工資。
第七條獎金是指支付給職工的超額勞動報酬和增收節支的勞動報酬。包括:
(一)生產獎;
(二)節約獎;
(三)勞動競賽獎;
(四)機關、事業單位的獎勵工資;
(五)其他獎金。
第八條津貼和補貼是指為了補償職工特殊或額外的勞動消耗和因其他特殊原因支付給職工的津貼,以及為了保證職工工資水平不受物價影響支付給職工的物價補貼。
(一)津貼。包括:補償職工特殊或額外勞動消耗的津貼,保健性津貼,技術性津貼,年功性津貼及其他津貼。
(二)物價補貼。包括:為保證職工工資水平不受物價上漲或變動影響而支付的各種補貼。
第九條加班加點工資是指按規定支付的加班工資和加點工資。
第十條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包括:
(一)根據國家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因病、工傷、產假、計劃生育假、婚喪假、事假、探親假、定期休假、停工學習、執行國家或社會義務等原因按計時工資標准或計時工資標準的一定比例支付的工資;
(二)附加工資、保留工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