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行政法律關系的內容不具有

行政法律關系的內容不具有

發布時間: 2021-02-11 20:41:57

1. 行政法律關系的客體包括哪三個

行政法律關系的客體,是指行政法律關系參加者的權利、義務所指向的對象。專范圍十分廣泛,概括來講可以屬分成這三種:物、智力成果、行為。
物可以是指一定的物質財富,如土地、房屋、森林、交通工具等。
智力成果可以是指一定形式的智力成果,如著作、專利、發明等。
行為是指行政法律關系主體為一定目的的有意識的活動,可以是納稅、征地、交通肇事、打架斗毆等。但是注意一點,行為包括作為和不作為。(即納稅、不納稅等)

2. 行政法律關系是指為行政所調整和規定得的,具有行政法上的什麼和什麼內容的各種社會關系

行政法律關系是指為行政所調整和規定得的,具有行政法上的權利和義務回內容的各種社會關系答。

行政法律關系的一方必須是國家行政機關或受其委託和授權的機關、團體或個人,即必須有代表國家從事行政管理的當事人。公民之間、公民與法人之間、法人之間以及公民、法人與其他社會團體之間不可能產生行政法律關系。行政機關與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之間、行政機關之間、行政機關與其他國家機關之間、行政機關與外有關機關之間可以依法產生行政法律關系。

(2)行政法律關系的內容不具有擴展閱讀:

行政法律關系不同於行政關系。行政關系是指行政主體行使行政職能和接受行政法制監督而與行政相對人、行政法制監督主體發生的各種關系,以及行政主體內部發生的各種關系。

行政關系構成了行政法的調整對象,主要包括四類:第一類是行政管理關系;第二類是行政法制監督關系;第三類是行政救濟關系;第四類是內部行政關系。

3. 行政法律關系的不對等性

行政法律關系的不對等性體現在:

1、雙方主體地位不平等。

2、行政法律關系版的變更不以雙方當事人意權思表示一致為前提。

3、行政主體可以單方面設立行政法律關系。

4、行政主體可以對行政相對人行使強制權。

(3)行政法律關系的內容不具有擴展閱讀:

多重行政法律關系包括主體多重、內容多重、主體與內容的多重交叉。在此舉一案例:公民甲(侵害人)實施了毆打公民乙(被侵害人)的治安違法行為,公民乙請求公安機關處理,公安機關對公民甲做出治安行政處罰,由此就形成了主體與內容交叉復合的行政法律關系。

其中,主體一方為公安機關,主體另一方是侵害人甲和被侵害人乙(主體多重)。公安機關同時行成的法律關系有兩種,一是與公民甲形成的處罰與被處罰的權利義務關系,二是與公民乙形成的保護與被保護的權利義務關系。

4. 下列有關行政法律關系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B行政法律關系,是指受行政法律規范調控的因行政活動(權利活動和非權利活動)而形成或回產生(引發答)的各種權利義務關系。行政法律關系不同於行政關系。行政關系是指行政主體行使行政職能和接受行政法制監督而與行政相對人、行政法制監督主體發生的各種關系,以及行政主體內部發生的各種關系。行政關系構成了行政法的調整對象,主要包括四類:第一類是行政管理關系;第二類是行政法制監督關系;第三類是行政救濟關系;第四類是內部行政關系。行政關系是行政法調整的對象,而行政法律關系是行政法調整的結果。行政法並不對所有行政關系作出規定或調整,只調整其主要部分。因此,行政法律關系范圍比行政關系小,但內容層次較高。

5. 想問一下行政法律關系特徵中內容具有不對等性、統一性是什麼意思

不對等是指作為行政機關的一方和行政相對人在地位上是不平等的,數量上也是不回對等的。統一性答是指做出行政行為的依據是一樣的,同樣的事情會有相同的結果。
行政機關作為國家機關是公權力的代表,他和相對人當然是不平等的,申請人是指行政相對人,被申請人是行政機關

6. 行政法律關系的特徵


行政法律關系
的特徵主要制有:
(1)行政法律關系中必有
一方

行政主體

(2)行政法律關系具有非對等性。
(3)行政法律關系主體的權利義務一般是法定的。
(4)行政主體實體上的權利義務是重合的。
(5)大多數的行政法律關系爭議由
行政機關

行政裁判
機構
依照
行政程序
或准
司法程序
加以解決,只有在
法律
有規定的情況下,才由
法院
通過司法程序解決。

7. 行政法律關系雙方當事人的權利、義務具有不對等性

行政法律關系主體地位「平等下的不平等性」。
一、主體雙方各自權利義務性質不完全相同。
二、主體雙方權利義務的數量不能相等,且一方所具有的權利義務是另一方所不具有的。
特徵:
1、行政法律關系主體的一方必定是行政機關或者根據法律的授權代行某種行政職能的社會組織。
2、行政法律關系的成立往往以行政機關單方面的的行為為根據。
3、作為主體的一方行政機關可以直接運用國家強制力強制對方當事人履行義務或接受制。
4、主體之間的爭議通常通過一定的行政程序予以解決。

8. 行政法律關系的客體包括

行政法律關系的客體,是指行政法律關系參加者的權利、義務所指向的對象。范圍十分廣泛,概括來講可以分成這三種:物、智力成果、行為。

1、物可以是指一定的物質財富,如土地、房屋、森林、交通工具等。

2、智力成果可以是指一定形式的智力成果,如著作、專利、發明等。

3、行為是指行政法律關系主體為一定目的的有意識的活動,可以是納稅、征地、交通肇事、打架斗毆等。但是注意一點,行為包括作為和不作為。(即納稅、不納稅等)

(8)行政法律關系的內容不具有擴展閱讀:

行政法律關系不同於行政關系。行政關系是指行政主體行使行政職能和接受行政法制監督而與行政相對人、行政法制監督主體發生的各種關系,以及行政主體內部發生的各種關系。行政關系構成了行政法的調整對象,主要包括四類:第一類是行政管理關系;第二類是行政法制監督關系;第三類是行政救濟關系;第四類是內部行政關系。

行政法律關系的特徵

1、在行政法律關系中,主體一方的行政機關往往可以直接運用國家強制力,強制對方當事人履行義務或者接受制裁。

2、行政法律關系主體的一方,必定是行政機關或法律的授權代行某種行政職能的社會組織。

3、行政法律關系主體之間的爭議,通常是通過一定的行政程序予以解決。

4、行政法律關系的成立,往往是以行政機關單方面的行為為根據。

網路-行政法律關系

9. 行政法律關系的特徵及其內容

一、行抄政法律關系的內容有襲如下的特徵
1)行政法律關系內容設定單方面性
2)行政法律關系內容的法定性
3)行政主體權利處分的有限性
二、行政法律關系的產生、變更和消滅行政法律關系的產生、變更和消滅以相應的法律規范的存在為前提條件,以一定的法律事實的出現為直接原因。
(1)法律事實法律事實通常可以分為法律事件(洪水、地震)和法律行為兩類
(2)行政法律關系的產生
(3)行政法律關系的變更
(4)行政法律關系的消滅

10. 行政法律構成要素包括那些內容

構成復要素:

(1)行政法律關系制主體(簡稱行政法主體):指參加行政法律關系、享有權利、承擔義務的當事人。由行政主體和行政相對方或行政監督主體與行政主體及其工作人員構成;

(2)行政法律關系客體:指行政法律關系當事人權利、義務所指向的對象,包括物、行為和精神財富;

(3)行政法律關系的內容:指行政法律關系主體間的權利義務。

熱點內容
陳弘毅法治與治理 發布:2025-09-29 01:21:01 瀏覽:229
立法法第64條 發布:2025-09-29 01:16:04 瀏覽:221
2017最新勞動法婚假 發布:2025-09-29 01:11:14 瀏覽:526
簡單明了後勤管理規章制度 發布:2025-09-29 00:59:47 瀏覽:326
按照婚姻法大壓彩禮 發布:2025-09-29 00:47:13 瀏覽:706
民法典講述 發布:2025-09-29 00:19:36 瀏覽:303
國家建築勞動法 發布:2025-09-29 00:18:08 瀏覽:171
班級規章制度的制定的好處 發布:2025-09-29 00:10:54 瀏覽:5
道德民謠 發布:2025-09-29 00:05:58 瀏覽:171
貴港法院拍賣網 發布:2025-09-29 00:05:57 瀏覽: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