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勞動法競業禁止條款

勞動法競業禁止條款

發布時間: 2021-02-17 23:20:11

1. 勞動法對竟業限制有哪些明確規定

根據2008年1月1日起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相關規定: 第二十三條: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和與知識產權相關的保密事項。 對負有保密義務的勞動者,用人單位可以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條款,並約定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後,在競業限制期限內按月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 第二十四條競業限制的人員限於用人單位的高級管理人員、高級技術人員和其他負有保密義務的人員。競業限制的范圍、地域、期限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的約定不得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 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後,前款規定的人員到與本單位生產或者經營同類產品、從事同類業務的有競爭關系的其他用人單位,或者自己開業生產或者經營同類產品、從事同類業務的競業限制期限,不得超過二年。
網路:http://ke..com/view/15277.htm

2. 關於競業禁止和勞動法

"競業禁止"不僅需要合同,而且"用人單位要給予員工適當經濟回報"。合同中專規定競業禁止必屬須同時約定支付補償費,否則,競業禁止條款自行終止。關於補償費的支付標准,現行的規定沒有規定。由企業與勞動者自行約定。參照相關國家的立法例,以負有保密義務的勞動者離職前一年的報酬總額的二分之一為宜。

3. 勞動法行業禁止協議在那一條

第二十三條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和與知識產回權相關的答保密事項。
對負有保密義務的勞動者,用人單位可以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條款,並約定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後,在競業限制期限內按月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
第二十四條 競業限制的人員限於用人單位的高級管理人員、高級技術人員和其他負有保密義務的人員。競業限制的范圍、地域、期限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的約定不得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
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後,前款規定的人員到與本單位生產或者經營同類產品、從事同類業務的有競爭關系的其他用人單位,或者自己開業生產或者經營同類產品、從事同類業務的競業限制期限,不得超過二年。

4. 關於勞動法競業限制條款的問題,求助各位大大。

1、單位不批準的,可以在遞交辭職書之日起滿30日時自行離職。
2、競業限制義務回要單位支付了經濟補償金才需要答執行的,否則無需執行。單位需要舉證已經支付了補償金的數額,並需事先明確支付的科目是補償金才行,後續才說明在工資里涵蓋補償金是無效的。而且競業限制義務法定不得超過2年。

5. 勞動法規定競業限制年限最長不能超過多少年

您好,最長不得超過2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二十四條競業限制的專人員限於用人單位的高級管理屬人員、高級技術人員和其他負有保密義務的人員。競業限制的范圍、地域、期限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的約定不得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

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後,前款規定的人員到與本單位生產或者經營同類產品、從事同類業務的有競爭關系的其他用人單位,或者自己開業生產或者經營同類產品、從事同類業務的競業限制期限,不得超過二年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6. 新勞動法的競業限制

用人單位可以與負有保密義務的人員訂立保密協議,並約定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後,在競業限制期限內按月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三條、二十四條規定,用人單位可以與高級管理人員、高級技術人員和其它負有保密義務的人員,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約定保密事項,並約定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後,在競業限制期限內按月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
進行限制區域、期限、經濟補償和違約金數額由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約定,但禁業限制期限不得超過兩年。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四)(法釋〔2013〕4號)規定, 當事人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約定了競業限制,但未約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後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勞動者履行了競業限制義務,可以要求用人單位按照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平均工資的30%且不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按月支付經濟補償金。
因用人單位的原因導致三個月未支付經濟補償,勞動者可以請求人民法院解除競業限制約定並支付3個月經濟補償;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後,用人單位可以要求勞動者按照約定繼續履行競業限制義務。

7. 勞動法 競業限制 案例 求解、、、

《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三條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和與知識產權相關的保密事項。對負有保密義務的勞動者,用人單位可以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條款,並約定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後,在競業限制期限內按月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
第十二四條規定:「競業限制的人員限於用人單位的高級管理人員、高級技術人員和其他負有保密義務的人員。競業限制的范圍、地域、期限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的約定不得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後,前款規定的人員到與本單位生產或者經營同類產品、從事同類業務的有競爭關系的其他用人單位,或者自己開業生產或者經營同類產品、從事同類業務的競業限制期限,不得超過二年。」

法律規定,對負有保密義務的勞動者,用人單位可以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條款,並約定在接觸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後,在競業限制期內按月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未按照約定給予補償的,該約定無效。
競業限制的人員限於單位的高管、高級技術人員和其他負有保密義務的人員(包括合同約定)。

因此,結合本案,小明離職後有無超過二年,超過二年的,不用擔心。沒有超過兩年,勞動合同中有無約定經濟補償,沒有的,該條款由於違反法律強制性規定而自始無效。

8. 勞動法中對競業禁止補償金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你好,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三條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在專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用人單屬位的商業秘密和與知識產權相關的保密事項。對負有保密義務的勞動者,用人單位可以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條款,並約定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後,在競業限制期限內按月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但法律並未規定競業限制的經濟補償標准,導致實踐中適用該條款難以確定一個合理的標准。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四)第六條 當事人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約定了競業限制,但未約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後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勞動者履行了競業限制義務,要求用人單位按照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平均工資的30%按月支付經濟補償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前款規定的月平均工資的30%低於勞動合同履行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按照勞動合同履行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

希望能幫助到你望採納

熱點內容
銀川市律師協會 發布:2025-09-27 04:09:53 瀏覽:194
2015年頒布法律法規 發布:2025-09-27 04:08:05 瀏覽:791
法律與道德關系論文 發布:2025-09-27 03:20:51 瀏覽:920
下面關於經濟法調整對象的說法正確的是 發布:2025-09-27 02:20:02 瀏覽:54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期末復習資料 發布:2025-09-27 02:18:34 瀏覽:180
道德講堂主持詞文明禮儀 發布:2025-09-27 02:12:05 瀏覽:884
法律顧問後續政策 發布:2025-09-27 02:01:33 瀏覽:563
行政法第三次考核測試題 發布:2025-09-27 01:59:55 瀏覽:316
上海政法學院經濟法肖 發布:2025-09-27 01:58:17 瀏覽:926
方城法院網 發布:2025-09-27 01:57:06 瀏覽: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