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中關於酒後上崗
⑴ 勞動法中職工上班期間吃飯規定
勞動法規定一天工作八小時,一個月22個工作日。吃飯時間單位自行安排,法律不會具體到吃飯上廁所。
⑵ 安全生產法哪一條規定酒後嚴禁上崗
安全生來產法不規定酒後嚴禁自上崗,但是要求生產單位要建立相應的規章制度做出約束,杜絕安全隱患的發生。
法律依據:《安全生產法》
第十九條 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生產責任制應當明確各崗位的責任人員、責任范圍和考核標准等內容。
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建立相應的機制,加強對安全生產責任制落實情況的監督考核,保證安全生產責任制的落實。
第五十四條 從業人員在作業過程中,應當嚴格遵守本單位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服從管理,正確佩戴和使用勞動防護用品。
第一百零四條 生產經營單位的從業人員不服從管理,違反安全生產規章制度或者操作規程的,由生產經營單位給予批評教育,依照有關規章 制度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⑶ (勞動法)第四十二條規定
《勞動法》第四十二條是關於延長加班時間不受限制的條約。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四十一條
用人單位由於生產經營需要,經與工會和勞動者協商後可以延長工作時間,一般每日不得超過一小時;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長工作時間的,在保障勞動者身體健康的條件下延長工作時間每日不得超過三小時,但是每月不得超過三十六小時。
第四十二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延長工作時間不受本法第四十一條規定的限制:
(一)發生自然災害、事故或者因其他原因,威脅勞動者生命健康和財產安全,需要緊急處理的;
(二)生產設備、交通運輸線路、公共設施發生故障,影響生產和公眾利益,必須及時搶修的;
(三)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3)勞動法中關於酒後上崗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四十二條 用人單位不得解除勞動合同的情形
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條、第四十一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
(一)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作業的勞動者未進行離崗前職業健康檢查,或者疑似職業病病人在診斷或者醫學觀察期間的;
(二)在本單位患職業病或者因工負傷並被確認喪失或者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
(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的;
(四)女職工在孕期、產期、哺乳期的;
(五)在本單位連續工作滿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五年的;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⑷ 勞動法中,是否有對勞動者上班期間飲酒有相關規定,上班中是否可以飲酒急!
沒有規定,你可以到勞動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
⑸ 勞動法中關於歇工的規定
不合法。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十二條非因勞動者原因造成單位停工、停產在一個工資支付周期內的,用人單位應按勞動合同規定的標准支付勞動者工資。
超過一個工資支付周期的,若勞動者提供了正常勞動,則支付給勞動者的勞動報酬不得低於當地的最低工資標准;若勞動者沒有提供正常勞動,應按國家有關規定辦理。
該規定可以看出,單位在停工停產期間的工資支付應視具體員工而定。
所謂一個工資支付周期,在我國大多數企業採取月薪制,也即意味著大多是情況下,停工停產一個月內的,用人單位仍按照勞動合同約定的標准支付工資。
超出一個月的,則可以分兩種情況發放工資:若勞動者提供了正常勞動,則支付給勞動者的勞動報酬不得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若沒有提供正常勞動,則可以按低於最低工資標準的水平來發放工資。
(5)勞動法中關於酒後上崗擴展閱讀:
用人單位在勞動者完成勞動定額或規定的工作任務後,根據實際需要安排勞動者在法定標准工作時間以外工作的,應按以下標准支付工資:
(一)用人單位依法安排勞動者在日法定標准工作時間以外延長工作時間的,按照不低於勞動合同規定的勞動者本人小時工資標準的150%支付勞動者工資;
(二)用人單位依法安排勞動者在休息日工作,而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按照不低於勞動合同規定的勞動者本人日或小時工資標準的200%支付勞動者工資;
(三)用人單位依法安排勞動者在法定休假節日工作的,按照不低於勞動合同規定的勞動者本人日或小時工資標準的300%支付勞動者工資。
實行計件工資的勞動者,在完成計件定額任務後,由用人單位安排延長工作時間的,應根據上述規定的原則,分別按照不低於其本人法定工作時間計件單價的150%、200%、300%支付其工資。
經勞動行政部門批准實行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的,其綜合計算工作時間超過法定標准工 作時間的部分,應視為延長工作時間,並應按本規定支付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工資。
實行不定時工時制度的勞動者,不執行上述規定。
用人單位依法破產時,勞動者有權獲得其工資。在破產清償中用人單位應按《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規定的清償順序,首先支付欠付本單位勞動者的工資。
用人單位不得剋扣勞動者工資。有下列情況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代扣勞動者工資:
(一)用人單位代扣代繳的個人所得稅;
(二)用人單位代扣代繳的應由勞動者個人負擔的各項社會保險費用;
(三)法院判決、裁定中要求代扣的撫養費、贍養費;
(四)法律、法規規定可以從勞動者工資中扣除的其他費用。
因勞動者本人原因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用人單位可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要求其賠償經濟損失。經濟損失的賠償,可從勞動者本人的工資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過勞動者當月工資的20%。若扣除後的剩餘工資部分低於當地月最低工資標准,則按最低工資標准支付。
⑹ 勞動法中關於勞動安全衛生方面的規定是那些
ABCD
《勞動法》
第五十二條用人單位必須建立、健全勞動衛生制度,嚴格執行國家勞專動安全衛生規程和標准,對屬勞動者進行勞動安全衛生教育,防止勞動過程中的事故,減少職業危害。
第五十三條勞動安全衛生設施必須符合國家規定的標准。
新建、改建、擴建工程的勞動安全衛生設施必須與主題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
第五十四條用人單位必須為勞動者提供符合國家規定的勞動安全衛生條件和必要的勞動防護用品,對從事有職業危害作業的勞動者應當定期進行健康檢查。
第五十五條從事特種作業的勞動者必須經過專門培訓並取得特種作業資格。
第五十六條勞動者在勞動過程中必須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
勞動者對用人單位管理人員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有權拒絕執行;對危害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行為,有權提出批評、檢舉和控告。
第五十七條國家建立傷亡和職業病統計報告和處理制度。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勞動行政部門、有關部門和用人單位應當依法對勞動者在勞動過程中發生的傷亡事故和勞動者的職業病狀況,進行統計、報告和處理。
⑺ 中國勞動法的規定
上班下班工作時間出現的傷情事故都屬工傷。甲方負民事賠償責任。
⑻ 班中飲酒開除會按勞動法賠償嗎
班中飲酒被開除,啊因為勞動者嚴重違反用人單位規章制度被解除勞動合同,按勞內動法規定沒有經容濟補償金。
《勞動合同法》
第三十九條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二)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的;
(三)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
(四)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⑼ 勞動法有沒有規定上班前多少小時不能喝酒
勞動法沒有規定上班前多少小時不能喝酒,但用人單位可以在規章制度中予以規定,約束勞動者不得在上崗前一定時間內飲酒,並告知勞動者,若勞動者違反該制度,則依照制度予以處分。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四條用人單位應當依法建立和完善勞動規章制度,保障勞動者享有勞動權利、履行勞動義務。
用人單位在制定、修改或者決定有關勞動報酬、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勞動安全衛生、保險福利、職工培訓、勞動紀律以及勞動定額管理等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項時,應當經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全體職工討論,提出方案和意見,與工會或者職工代表平等協商確定。
在規章制度和重大事項決定實施過程中,工會或者職工認為不適當的,有權向用人單位提出,通過協商予以修改完善。
用人單位應當將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和重大事項決定公示,或者告知勞動者。
(9)勞動法中關於酒後上崗擴展閱讀:
用人單位內部規章制度的生效條件
1、內容合法
依法建立規章制度,是保證其內容合法的基礎,即其內容符合勞動法、勞動合同法及相關的法律法規,不能與法律法規相抵觸。
2、制定程序合法
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必須經過民主程序確定,即經職代會或全體職工討論提出方案和意見,與工會或職工代表平等協商確定。
3、公示與告知
用人單位內部規章制度只有經過公示或告知勞動者後,才會對勞動者產生相應的約束力。實踐中,必須注意公示告知的方式,使得勞動者能夠知悉該規章。用人單位可通過組織學習培訓、張榜公布、製作員工手冊等方式告知勞動者;隨著現代化辦公方式的普及,也可通過單位區域網、OA辦公系統、電子郵件等方式進行公示告知。
⑽ 新勞動法中待崗有解釋嗎
「待崗」不是勞動法的規定,只是國企內部對於富餘人員的內部解決版辦法。這將成為權歷史了。 在《勞動合同法》中已經有規定。 該法第四十一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減人員二十人以上或者裁減不足二十人但占企業職工總數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向工會或者全體職工說明情況,聽取工會或者職工的意見後,裁減人員方案經向勞動行政部門報告,可以裁減人員: (一)依照企業破產法規定進行重整的; (二)生產經營發生嚴重困難的; (三)企業轉產、重大技術革新或者經營方式調整,經變更勞動合同後,仍需裁減人員的; (四)其他因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經濟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的。」 就是說,再有「富餘」的待崗人員,可以直接辭退回家了。但必須給予經濟補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