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職工醫保
① 勞動法規定企業不給員工交醫療保險可以嗎
1一般來說當企業單位和員工有僱傭關系存在,都需要給員工買職工社保,建版立基本的醫療和養老保權障,還有其他三險。並且是企業和個人共同參保繳費,企業繳費進入統籌社保賬戶,個人繳費進入個人社保賬戶。當企業員工辭職或者到了法定退休年齡,企業才能合理合法不給員工繳納社保
2現在社保已經並入稅務局,對於社保保障制度落實有了更好的監督和了解完善,如果出現企業不給員工買社保,那麼在社保支出費用這塊,稅務局也是可以查到的。對應員工來說,可以跟單位協商參保,解決社保保障問題,如果企業依舊不給買,那就通過勞動仲裁解決,
綜上:醫保和養老保障是我們社會保障規劃的基礎,一定要積極參與。
② 新勞動法規定企業必須為職工買醫療保險嗎
在咱們國家,所有用人單位只要用工,就必須簽訂勞動合同,勞動關系確定後就必須給員工購買社會勞動保險,不僅僅是醫療保險,這是社會勞動保障法規定的,也是強制性的。
③ 勞動法對辭退員工社保和醫保怎樣解決
用人單位解除與你的勞動關系(或者說辭退、開除你)分以下三種情況,你自己對版照下屬於權哪種情況,應該支付經濟補償或賠償而沒有支付給你的,可以在1年內申請勞動仲裁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1、用人單位與你解除勞動關系,沒有任何理由,也沒有支付任何經濟補償的,你沒有過錯不存在《勞動合同法》39條規定的情形,可以認定該用人單位行為屬於《勞動合同法》87條規定的違法解除勞動合同情形,應該支付你賠償金,即每工作一年支付你2個月的本人工資,2N;
2、用人單位依據《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19條規定情形與你解除勞動關系的,其中符合《勞動合同法》46條規定的,應該支付你經濟補償金,即每工作一年支付你一個月本人工資,N;符合《勞動合同法》第40條,並且沒有提前1個月通知你的還應多支付1個月工資作為代通知金,N+1;
3、你存在《勞動合同法》39條的規定的情況,用人單位與你解除勞動關系的,不需要支付任何經濟補償,也不需要提前通知你;但是,這需要用人單位舉證並且書面通知你解除勞動關系。
相關法律依據:
《勞動合同法》:第39、40、46、47、87條
《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19條
④ 按勞動法規定工作多久可以向用人單位要醫保卡
社會保險法第五十八條規定:用人單位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專內為其職工向社會屬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未辦理社會保險登記的,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核定其應當繳納的社會保險費。
至於醫保卡,舉例來說,寧波的中國銀行社保卡(醫社合一了),要到武漢那兒製作並寄回,可能來回需一個月時間。
這兩者相加,一般可能也要兩個月時間了。
⑤ 新勞動法是否強制交醫療保險
1、勞動法規有規來定,用人單位要給源職工購買社會保險的,其中包括醫療保險的。
2、《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五十八條用人單位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內為其職工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未辦理社會保險登記的,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核定其應當繳納的社會保險費。
⑥ 醫保和社保有什麼區別啊,是社保包括醫保嗎現在勞動法規定公司應該為員工交幾險啊
第一,社保包括醫保,社保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簡稱社保,也有的叫五險,是一樣的
第二,企事業單位必須給職工繳納社保,也就是五險,繳納基數為本人工資,具體比例為:養老保險個人繳納8%,醫療保險個人繳納2%,失業保險個人繳納1%,生育保險和工傷保險個人不繳納。
⑦ 國家勞動法 社保 醫保
你們公司的行為違背了《勞動合同法》規定,你可以搜集你確實屬於該公司員工的證回據,如:工資條、上答班卡、員工卡、考勤表等,到當地的仲裁去投訴。
按照《勞動合同法》規定,自用工之日起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自用工之日起滿一個月的次日至滿一年的前一日應當依照合同法第八十二條規定,向勞動者每月支付兩倍的工資,並視為自用工之日起滿一年當日已與勞動者訂立了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
如果用人單位不與你簽訂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自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合同之日起,支付兩倍工資。
如果你在公司不滿一年的話,需要支付給你每月兩倍的工資。
除以上外,公司還需要給你補繳你在公司期間的保險。
⑧ 勞動法 醫保
廣東胡律師:
這不是特不特殊的問題,法律上沒有相關規定的話就只能由雙方協商來解決。
⑨ 新勞動法關於醫保社保
請查閱:勞動部《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規定》勞部發(1994)479號和《關於貫徹〈企業職工患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規定〉勞部發(1995)236號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