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老勞動法跨越賠償
㈠ 公司新舊老闆交替,新老闆辭退員工,勞動法是否有規定怎麼賠償
用人單位變更老闆,原勞動合同繼續有效,如果勞動合同未到期被辭退的,用人單位應該支付經濟賠償。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三十三條 用人單位變更名稱、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或者投資人等事項,不影響勞動合同的履行。
第三十四條 用人單位發生合並或者分立等情況,原勞動合同繼續有效,勞動合同由承繼其權利和義務的用人單位繼續履行。
第四十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後,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滿後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
(三)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未能就變更勞動合同內容達成協議的。
第四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一)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 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二)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條 規定向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並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
(三)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條 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四)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條 第一款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五)除用人單位維持或者提高勞動合同約定條件續訂勞動合同,勞動者不同意續訂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 第一項規定終止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 第四項、第五項規定終止勞動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七條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准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㈡ 新舊勞動法對工齡補償有何區別
《新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內付一個月工資的容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准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第四十八條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勞動者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繼續履行;勞動者不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已經不能繼續履行的,用人單位應當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條規定支付賠償金。
八十七條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㈢ 了解《勞動合同法》的強人請進!!!
1、首先應抄該把拖欠你的工資全部襲給你補齊
2、未繳納的社會保險必須全部給你補上
3、2008年2月至6月的工資必須給你雙倍。
4、給你兩個月的經濟補償。
5、前面的問題你可以通過當地的勞動監察部門投訴,也可以自己向當地的勞動仲裁部門提起仲裁,都是不用收費的。
㈣ 關於新勞動法頒布之前及頒布後的賠償方法!~~~~~
如果你從2008.1.1起已經連續兩次簽訂了固定期限勞動合同,那麼在今年年底勞動合同到版期後,如果單位願意以維持權或者提高原勞動合同約定的勞動條件續簽,而你也願意續簽,那麼單位應當與你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除非你要求簽訂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如果單位不願續簽,那麼單位應當按照你從2008.1.1起到2010年年底正好滿三年或者滿二年半不滿三年的工齡支付你三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
一樓hgghx的回答有部分錯誤:
「只要你要求繼續簽訂,公司就應該和你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且公司不可以終止你的勞動合同。」
正解:雙方都同意續簽合同,公司就應當和你簽的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公司可以選擇不需簽合同,但是應當支付經濟補償金。
㈤ 新勞動法的經濟補償和經濟賠償是怎麼對待的
你的困惑應該主要是經濟補償和賠償的概念及演算法,下面解答的你困惑:
先說你舉的例題,如果單位以你所敘述的理由與A解除勞動合同,那麼這個解除不是協商的范圍,而且單位以過錯為由開除A,這種情況下不需提前三十天書面通知勞動者,當然了有的單位人事不懂裝懂為了所謂的嚴謹也會書面通知,但關鍵在於解除的理由是否成立,是否合法!如果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理由不合法(你說的理由就很牽強),那麼單位屬於違法解除勞動合同,需要承擔賠償責任,勞動合同法規定,用人單位違法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可以要求恢復勞動關系或要求單位支付賠償金。
賠償金的標準是經濟補償金的2倍,經濟補償金的計算方法是工作滿一年支付相當於一個月工資標準的經濟補償金,滿半年不足一年的按一個月工資標准計算,不滿半年的按半個月工資計算。
上述規定的計算方法為2008年1月1日後!
08年1月1日前的經濟補償金的標准則是滿一年給一個月工資,沒有半年之說,不滿一年的都按照一個月工資標准來算。
例題中的A現在可以向勞動仲裁部門申請仲裁,要求:
1、支付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的賠償金,周期是08年1月1日至10年5月1日,這個周期應該是兩年零4個月,也就是相當於兩個半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再乘以2(因為是違法解除所以要在這里叫賠償金了)
2、支付08年前的經濟補償金,2000年入職到07年底,相當於8個月的工資。
具體的錢數你根據實際情況去算吧。
我感覺我解釋的夠清楚了,希望能夠幫助到你!
PS:因為專業 所以准確!
㈥ 新勞動法之前的賠償如何計算
你與公司簽訂了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單位要解除勞動關系,不是終止勞動合同而是解除勞動合同,如果不是因為個人原因,單位的做法屬於違法解除勞動合同,應該支付賠償金,賠償金是二倍的經濟補償金。關於補償的年限是從你在本單位工作開始計算,而不是從2008年1月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時算起,即計算的是本單位的所有工作年限。
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七條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第四十七條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准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說明一點,樓上的「賠償金最長不超過12個月的工資」的說法不確切,此規定是指你離職前12個月平均工資超過當地社會平均工資3倍的人員,而工資沒有超過當地平均工資3倍的人員,按實際工作年限支付補償。
補充問題,1,2008年實施的勞動合同,增加了很多新的內容,如第38條第三十八條 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
(二)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
(三)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
(四)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的,或者用人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勞動者可以立即解除勞動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單位。
1995年實施的勞動法,對38條涉及的問題只規定了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但沒有單位支付經濟補償金規定,現在做了具體規定,而延續的勞動合同是依據勞動法簽訂的勞動合同,勞動法沒有此規定,而勞動合同法已做了規定,發生上述事例,勞動者要解除勞動合同,所以勞動合同法在此以2008年實施勞動合同法做了分列,這樣比較合理,即執行了勞動法,又貫徹了勞動合同法。而用人單位違法解除勞動合同是應按本人在本單位的實際工作年限支付賠償金的。上述的延續,工作年限的分割,是指勞動合同法第46條范圍。
2,『如公司讓你轉崗,培訓後仍不能勝任崗位的,公司方可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問題』,在勞動法中沒有具體規定,此規定在《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中有具體規定。
第七條 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由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按其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工作時間每滿一年,發給相當於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最多不超過十二個月。
《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http://ke..com/view/436548.htm
㈦ 新勞動法對連續工齡20年的辭職補償
1、首先根據《勞動合同法》連續簽訂2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則需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內合同,而該簽容而未簽的,需支付勞動者雙倍工資。
2、你只要提前一個月提交辭呈,是符合法律規定的。
3、單位說的是正常的離職由本人提出是沒有補償的,但是你的是單位違法在前(即沒有與你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