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是一部法律的名稱
行政法規是行政法部門的表現形式之一。具體原因如下:
1、行政法:有關國家行政管理活動的法律規范的總稱,是由調整行政管理活動中國家機關之間、國家機關同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公民之間發生的行政關系的規范性文件組成的。行政法作為一個法律部門,是規范和調整行政法律關系的法律的總稱。行政法(法律部門)與行政法規是兩個不同的概念。調整行政關系的行政法規屬於行政法部門,不調整行政關系的行政法規不屬於行政法部門;
2、行政法規是國務院制定的規范性法律文件的總稱,是法的淵源之一。行政法是由眾多的單行的法律、法規和規章以及其他規范性文件構成的。
行政法可以分為一般行政法和特別行政法兩個部分:
1、一般行政法:對一般的行政關系加以調整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2、特別行政法則指對各專門行政職能部門管理活動適用的法律、法規。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一條
【立法目的】為保證人民法院公正、及時審理行政案件,解決行政爭議,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監督行政機關依法行使職權,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第二條
【訴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和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有權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前款所稱行政行為,包括法律、法規、規章授權的組織作出的行政行為。
② 行政法與行政法規是一個概念嗎
行政法與行政法規非一回事。行政法是一個法律部門,不是具體的法典,由全國人大及常委會制定,一般稱某某法,其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強製法》等,而行政法規,是由國務院制定的,其效力低於行政法,一般稱某某條例!
行政法與行政法規因制定的主體不同,所以無權直接修改不屬於自己制定的法規,只能撤銷與其相抵觸的法規!
③ 行政法和公務員法是一回事么
公務員法是行政法的一部分,行政法是一個部門,包括公務員法在內以及行政強製法、行政許可法等很多實體法律
④ 行政法是什麼
行政法是有關國家行政管理的法律規范的總和,是調整行政關系的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以下是關於行政法的詳細解釋:
1. 行政法的調整對象: 行政法主要調整因行使國家行政權力而發生的行政主體之間、行政主體與公務人員之間、行政主體與其他國家機關、社會組織、公民、外國組織和外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
2. 行政法的內容差異: 各國行政法均以行政關系為調整對象,但由於歷史淵源、理論基礎和確立標準的不同,在內容上各有差異。例如,法國行政法內容廣泛,包括行政主體、行政機關組織等多個方面;而英國行政法則更側重於規定行政機關權力的來源以及保護公民不受行政機關的侵害。
3.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法的主要內容: 包括國家行政機關的組織和體制,以及在國家行政管理中的法律地位; 國家公務人員的管理制度,以及公務人員在國家行政管理中的法律地位; 其他國家機關、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公民、在中國境內的外國組織和外國人在國家行政管理中的法律地位; 國家行政管理的內容、形式、程序和方法; 行政違法、不當及其行政責任; 行政司法; 行政訴訟。
4. 行政法律規范的表現形式: 行政法律規范有兩種表現形式:集中式和分散式。由於行政法的內容具有廣泛性、復雜性和易變性,目前大多數國家採用分散式,即以分散的法規來表現行政法律規范。中華人民共和國也是採取這種做法的國家之一,其行政法規范散見於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等多種形式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