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職工代表大會要求
『壹』 勞動法;職工代表大會接受工會的領導正確行使職權對嗎
不對。來根據《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源業職工代表大會條例》的規定:「職工代表大會接受企業黨的基層委員會(含不設基層委員會的黨總支部委員會、支部委員會,以下簡稱黨委)的思想政治領導,貫徹執行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正確處理國家、企業和職工三者利益關系,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行使職權。」「企業工會委員會是職工代表大會的工作機構,負責職工代表大會的日常工作。」
『貳』 職工代表大會如何依法建立
職工代表大會的主要程序一般包括:
1、大會執行主席核實出席大會的職工代表人數。到會職工代表超過代表總數的三分之二,即可宣布開會。開幕詞應簡要講清本次大會的目的、意義、中心議題和主要任務。此後宣布大會議程。應當注意會前正式通知職工代表,企業行政方面應安排好生產、工作,保證代表的出席率。
2、由企業領導人做工作報告。報告主要內容應包括生產經營管理情況、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企業發展計劃、基本建設和重大技術改造方案,有關改善職工生活福利的情況等。如工作報告已事先發給代表進行過充分討論,可針對職工代表提出的意見,作出說明。
3、由企業行政有關負責人做專題議案的報告。凡應提交職工代表大會審查或審議的方案,均應由行政有關負責人向大會報告,說明制定的依據、目的和具體實施辦法,也可針對職工代表對議案的意見,作出說明。
4、由工會主席及職工代表大會專門小組負責人就上次職工代表大會決議落實情況、職工代表提案處理情況、集體合同執行情況等向大會作出報告。
5、企業工會主席就職工代表大會閉會期間,職工代表團(組)長和專門小組負責人聯席會議處理的重大事項,向大會作出說明,提請大會確認。
6、以職工代表團(組)為單位,就以上報告、議案分組進行討論。同時對大會的各項決議草案和需經大會選舉的候選人進行醞釀。大會主席團成員分別參加本代表團(組)的討論。
(2)勞動法職工代表大會要求擴展閱讀
1、職工代表大會有法定的權威性。職工代表大會的民主管理權力是法律賦予的(《工會法》《工會企業法》),具有一定強制力和約束力,從而保證了廣大職工在企事業單位中的主人翁地位。
2、職工代表大會具有廣泛的群眾性和代表性。職工代表大會是企事業單位全體職工選舉產生的,來自各個方面的代表所組成的。這種廣泛的群眾性和代表性,使它比其他民主管理形式有著更堅實的群眾基礎。
3、職工代表大會有一套完整嚴密的組織制度和組織體系。職代會把民主集中製作為根本組織原則,始終體現著大多數職工的意願和要求。企事業工會委員會是職工代表大會的工作機構,負責職工代表大會的日常工作。
『叄』 職代會有哪些規定
企業工會委員會是職工代表大會的工作機構,負責職工代表大會的日常工作。 中國工會積極推動各類企事業單位建立健全以職工代表大會為基本形式的各項民主管 職工代表大會
理制度,認真做好職工代表大會的各項工作,依法組織職工聽取企事業單位領導的工作報告,審議企業改革方案、財務報告、生產經營重大問題的決策方案,並提出意見和建議;審查同意或否決工資調整方案、獎金分配方案、勞動保護措施、獎懲辦法、重要的規章制度和集體合同方案;審議決定涉及職工生活福利的重大事項;評議和監督企事業單位的領導幹部,聽取企業業務招待費使用情況和企業領導人員個人廉潔自律情況的報告;依照有關規定,選舉企事業單位的領導人員,選舉參加董事會、監事會和平等協商的職工代表;組織職工代表檢查職工代表大會決議的執行情況。集體企業的職工有權選舉和罷免管理人員、決定經營管理的重大問題。
編輯本段主要程序
職工代表大會的主要程序一般包括: 1、大會執行主席核實出席大會的職工代表人數。到會職工代表超過代表總數的三分之二,即可宣布開會。開幕詞應簡要講清本次大會的目的、意義、中心議題和主要任務。此後宣布大 職工代表大會
會議程。應當注意會前正式通知職工代表,企業行政方面應安排好生產、工作,保證代表的出席率。職工代表有特殊情況不能出席會議的,應向代表團(組)長請假。 2、由企業領導人做工作報告。報告主要內容應包括生產經營管理情況、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企業發展計劃、基本建設和重大技術改造方案,有關改善職工生活福利的情況等。如工作報告已事先發給代表進行過充分討論,可針對職工代表提出的意見,作出說明。 3、由企業行政有關負責人做專題議案的報告。凡應提交職工代表大會審查或審議的方案,均應由行政有關負責人向大會報告,說明制定的依據、目的和具體實施辦法,也可針對職工代表對議案的意見,作出說明。 4、由工會主席及職工代表大會專門小組負責人就上次職工代表大會決議落實情況、職工代表提案處理情況、集體合同執行情況等向大會作出報告。 5、企業工會主席就職工代表大會閉會期間,職工代表團(組)長和專門小組負責人聯席會議處理的重大事項,向大會作出說明,提請大會確認。 6、以職工代表團(組)為單位,就以上報告、議案分組進行討論。同時對大會的各項決議草案和需經大會選舉的候選人進行醞釀。大會主席團成員分別參加本代表團(組)的討論。 7、各代表團(組)應指定專人認真記錄職工代表的討論發言,整理歸納後,將討論意見向主席團匯報。 8、大會發言。應安排時間讓代表在大會上發言,可由各代表團(組)推選代表,在大會上陳述本團(組)討論審議的意見和建議,也可讓職工代表自由發言。 9、選舉。根據有關決定和實際需要,選舉參加董事會、監事會、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的職工代表,參加工資協商的職工代表和企業領導人等;根據大會主席團的提名,表決通過職工代表大會專門小組的人選;表決通過其他需經職工代表大會選舉的人員。 10、對有關的各項方案和大會決議、決定草案進行表決。 11、致閉幕詞,宣布大會結束。
編輯本段主要任務
主要任務是:貫徹執行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正確處理國家、企業、職工三者利益關系,在法律范圍內行使職權,保障職工的主人翁地位,調動職工積極性,辦好社會主義企業。
編輯本段相關制度
職工代表大會的工作制度,是職工代表大會進行活動的規范性規定,既屬於各企業制訂的職代會條例實施細則的內容,又具有相對的獨立性,主要有下列兩個制度。
民主管理聯席會議制度
①民主管理聯席會每季召開一次,由廠工會主席主持,由廠工會委員、各專門委員會負責人、各代表組長(車間工會主席)參加。 ②根據會議內容及需要,可邀請黨政負責人或其它有關人員參加,協商處理,並向下一次職工代表大會報告予以確認。
職工代表提案(意見)處理制度
①徵集提案,要結合職代會工作進行,企業每半年徵集一次。 ②凡徵集的提案,由工會負責分類整理。建立提案卡,交有關領導或部門認真研究處理和解答。 ③領導對提案解答處理期限,從接到提案之日起,不得超過三十天。處理意見要通過會議或提案卡反饋形式與職工代表見面後歸檔。
『肆』 多少人才能成立職工代表大會
大中型企業實行職工代表大會制度,其代表人數可根據企業規模大小按一定比例由本單位自定;職工100人以下的小型企業可實行職工大會制度。職代會每屆三至五年,每年至少召開兩次。特大型企業每年至少召開一次。每年會議必須有三分之二以上職工代表出席,方可召開。
《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職工代表大會條例》第三條對職工代表大會的性質作了明確規定:「職工代表大會是企業實行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是職工行使民主管理權力的機構。」
拓展資料:
職工代表大會是職工群眾當家作主,參加企業經營決策、管理、監督幹部、行使民主權利的權力機構。企業實行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它接受企業黨的基層委員會的思想政治領導,並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行使職權。
按照1986年9月15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頒發的 《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職工代表大會條例》的規定,職代會應行使的職權是:定期聽取廠長工作報告,審議企業經營方針、長遠和年度計劃、重大技術改造和技術引進、職工培訓計劃、財務預決算、自有資金分配和使用方案;
審議通過廠長提出的經濟責任制方案、工資調整計劃、獎金分配方案、勞動保護措施方案、獎懲辦法以及重要的規章制度,審議決定職工福利基金使用方案、職工住宅分配方案和有關生活福利的重大事項,評議、監督各級領導幹部,並提出任免和獎懲的建議。
『伍』 什麼性質的企業需要成立職工代表大會 請問有沒有法律依據!
一般國企都會成立,私人企業不強制要求成立,員工可自願要求成立。
大中型企業實行職工代表大會制度,其代表人數可根據企業規模大小按一定比例由本單位自定;職工100人以下的小型企業可實行職工大會制度。職代會每屆三至五年,每年至少召開兩次。特大型企業每年至少召開一次。每年會議必須有三分之二以上職工代表出席,方可召開。
《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職工代表大會條例》對職工代表大會的性質作了明確規定:「職工代表大會是企業實行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是職工行使民主管理權力的機構。」
根據我國《工會法》
第二條
工會是職工自願結合的工人階級的群眾組織。
中華全國總工會及其各工會組織代表職工的利益,依法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
第三條
在中國境內的企業、事業單位、機關中以工資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體力勞動者和腦力勞動者,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宗教信仰、教育程度,都有依法參加和組織工會的權利。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阻撓和限制。
(5)勞動法職工代表大會要求擴展閱讀:
我國《工會法》規定的工會的權利義務:
第四章基層工會組織
第三十五條國有企業職工代表大會是企業實行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是職工行使民主管理權力的機構,依照法律規定行使職權。國有企業的工會委員會是職工代表大會的工作機構,負責職工代表大會的日常工作,檢查、督促職工代表大會決議的執行。
第三十六條集體企業的工會委員會,應當支持和組織職工參加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維護職工選舉和罷免管理人員、決定經營管理的重大問題的權力。
第三十七條本法第三十五條、第三十六條規定以外的其他企業、事業單位的工會委員會,依照法律規定組織職工採取與企業、事業單位相適應的形式,參與企業、事業單位民主管理。
第三十八條企業、事業單位研究經營管理和發展的重大問題應當聽取工會的意見;召開討論有關工資、福利、勞動安全衛生、社會保險等涉及職工切身利益的會議,必須有工會代表參加。
企業、事業單位應當支持工會依法開展工作,工會應當支持企業、事業單位依法行使經營管理權。
『陸』 企業和公司達到多少人才可以開職工代表大會
百人來以上,如果是一個規范的私營自企業,應當建立職工代表大會制度。一、建立職工代表大會是法律規定因為《勞動法》、《工會法》《勞動合同法》、《公司法》等法律法規,都有這方面的要求。企業要依法經營,也包括這些法律。二、建立職工代表大會制度可以成為企業投資者、經營者和勞動者溝通的重要途徑。三、通過職工代表大會討論通過的涉及職工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執行起來更有基礎、更能得到勞動者的理解。
『柒』 民營企業是否必須設立職工代表大會
職工代表大會是企業實行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是職工行使民主管理權力的機構內。
工會依照法律規容定通過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其他形式,組織職工參與本單位的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職工代表大會是國有企業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是職工行使民主管理權力的機構。
如果是一個規范的私營企業,應當建立職工代表大會制度。
主要任務是:貫徹執行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正確處理國家、企業、職工三者利益關系,在法律范圍內行使職權,保障職工的主人翁地位,調動職工積極性,辦好社會主義企業。
建立職工代表大會是法律規定
因為《勞動法》、《工會法》《勞動合同法》、《公司法》等法律法規,都有這方面的要求。
企業要依法經營,也包括這些法律。
建立職工代表大會制度可以成為企業投資者、經營者和勞動者溝通的重要途徑。
通過職工代表大會討論通過的涉及職工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執行起來更有基礎、更能得到勞動者的理解。
『捌』 召開職工代表大會對職工代表人數有哪些規定
(一)企業職工代表的人數比例
企業職工代表的人數比例是指企業職工代表人數與企業職工人數之比。確定企業職工代表人數比例必須要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只有比例定得適宜,才有利於職工代表開展活動,更好地發揮職工代表的作用。比例定得過大,開會脫產人數太多,勢必影響生產;比例定得過小,則不利於全面反映職工群眾的意見,不利於集思廣益。根據一些企業的實踐,職工代表的人數一般占職工總數的5%-20%為宜。大型企業職工人數多,其職工代表的人數比例可小於5%。實行廠、車間、班組三級民主管理的企業,車間職代會職工代表的比例,一般占車間職工總數的15%-20%。這只是就一般情況而言,具體確定多大比例適合,則要看企業的實際需要。
(二)企業職工代表的構成
企業職工代表的構成是指代表中各類人員所佔的比例。企業職工代表應具有廣泛性、代表性,但工人代表應佔主體。《國營工業企業職工代表大會暫行條例》規定:「職工代表大會的代表應有工人、科技人員、管理人員、領導幹部和其他工作人員,其中工人代表一般不得少於職工代表總數的百分之六十。」《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職工代表大會條例》規定:「企業和車間、科室行政領導幹部一般為職工代表總數的五分之一。」以上規定表明,在職工代表構成中普通職工代表須佔多數,只有做到這一點,才能保證工人的職代會中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工人代表參政議政的作用,充分反映占企業職工大多數的工人群眾的意願,使職代會切實成為職工行使民主管理權力的機構。此外,隨著企業現代化程序的不斷提高,技術人員、管理人員人數增加、地位作用增強,為了吸收有經驗的技術人員、經營管理人員參加職工代表大會,根據《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職工代表大會條例》的規定,可以在企業或者車間范圍內,經過民主協商,推選一部分職工代表。至於青年職工或女職工多的企業,應適當增加其職工代表的比例。
根據有關規定,職工代表是由職工直接選舉產生的,因此,在選舉代表時,就應當恰當地分配職工代表的名額,提出各選舉單位各類人員的限額,以使企業選出的職工代表構成合理,各類人員都保持有適當的比例。當然也要注意不能因此要求職工選舉他們不願選的人當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