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商法和行政法
傳統民商法調整抄平等主體之間的人身、財產關系,行政法調整公權力機關與普通公民之間的關系,而經濟法則是這兩者的綜合,既要保護市場主體的平等權利,又要維護市場秩序的和諧發展。在彌補了民商法無法強制保護弱者權利的同時,又限制了行政權力對於公民權利的侵犯。
公民對自己的發現享有發現權。發現人有權申請領取發現證書、獎金或者其他獎勵。公民對自己的發明或者其他科技成果,有權申請領取榮譽證書、獎金或者其他獎勵。
(1)民商法和行政法擴展閱讀
知識產權法主要包括:
1、知識產權法律:如著作權法、專利法、商標法。
2、知識產權行政法規:其主要有著作權法實施條例、計算機軟體保護條例、專利法實施細則、商標法實施條例、知識產權海關保護條例、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集成電路布圖設計保護條例等。
3、知識產權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如深圳經濟特區企業技術秘密保護條例。
② 民商法學、經濟法學、憲法與行政法學有什麼不同
民商法的主要范圍包括民法(包括物權法、合同法、侵權法、親屬法等等)和商法(包括票據法、破產法、公司法、證券法)等等。從公司企業的生產經營到個人的日常生活,民商法無處不在。從工作適應性的角度講,民商法專業的適應性范圍是最廣的,從它涉及的法律部門就能一目瞭然。
經濟法學是一個幾乎說不清它的專業范圍的專業。如果從嚴格意義上講,經濟法的范圍應該是反壟斷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產品質量法等等。如果從這個范圍來考察,經濟法專業的工作適應性其實非常狹窄。但目前大多數經濟法專業的學生其實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了本屬於民商法的商法領域,比如證券法、公司法、票據法等等,經濟法幾乎成了掛羊頭賣狗肉的專業。而許多公司企業又望文生義,覺得「經濟法」聽上去似乎更符合企業需要,所以雖然大部分民商法專業的學生對經濟法專業多有不屑,但經濟法專業的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其實比民商法專業的學生有過之而無不及。
憲法與行政法學的主要研究范圍是國家的憲政制度(包括人大制度、地方制度、政黨制度等等)和行政法律制度(包括行政組織、行政執法、行政訴訟、國家賠償等等)。雖然憲法與行政法是一個專業,但通常學生們都會非常明顯地偏向於某一個方向,比如憲法方向或行政法方向。憲法方向的學生通常可能會去一些研究機構或人大常委會。行政法方向的學生多會去行政機關擔任公務員,也有一部分會進入法院從事行政審判。當然,目前行政機關對行政法方向的學生的需求遠多於憲法方向的學生。
如果你想去公司企業或從事律師工作,當然民商法或經濟法是首選;如果想當公務員,行政法專業也不失為一個選擇,畢竟目前行政機關對這個專業的需要還不少,而且競爭壓力較之於民商經濟法也會小很多。
③ 行政法與經濟法和民法的區別
行政法是關於國家與國家權力的法律,民法是關於市場和人的法律,經濟法則是關於市場與國家結合的法律。
我們強調三法的互動關系,其主要理由在於三者之間的特殊聯系:
第一,文化與精神的互補性。民法是從市民社會中自然形成的,其理念是自由主義,其文化基礎是自由主義文化。行政法的理念是國家主義,其文化基礎國家統治的理論。自由與統治永遠是一對矛盾。民法的價值理念之一是對抗國家力量的侵犯;行政法的價值目標之一是防止國家權力的膨脹並維護私權的合理存在。應該說,這二者都是從自由主義文化出發的。經濟法在價值功能上具有雙重性,它主張自由與統治的協調,即它一方面以維護私權的合理存在為己任,但它又要超越個人的私權,以維護社會公共利益為宗旨;另一方面,它既賦予國家適當的干預權,它又要防止國家公權的濫用。所以,三法的互動是自由主義、國家主義和集體主義的融合與互補的產物。
第二,法功能的相互矯正性。這種相互矯正性可分為三個層次:首先,三者的功能表現為對權利的調控功能互補。民法的功能是保護私權並對抗公權。行政法的功能是規范與限制行政權的擴張。然而,民法以人本主義為出發點張揚私權,但它又容易導致私權的泛濫。行政法是以國家本位主義為基礎,它可以保護私權行使,但是它的某些行政偏好又可能助長不適當的行政擴權。個人本位與國家本位都是社會利益兩種極端的表現,在許多情況下,很難達到對立的統一。當然,二者也存在著相互制約的關系,假如沒有個人本位主義與私權,就不可能有自由與平等的追求,從而也就不可能有人的解放與人類文明的不斷發展;假如沒有國家本位主義與統治權,就不可能形成統治與秩序。但是,社會是在努力克服不斷出現的各種對立與矛盾中而發展的,單靠行政法與民法自身的力量是不能兼顧這一目標的。而經濟法是以社會為本位的法,它既要限制私權的濫用,又要限制國家權力的擴張,因此,三法的協調必然成為社會發展的基礎方式。其次,三法功能的互補主要表現為形式正義與實質正義的互補。民法與行政法均強凋形式正義,而形式正義有時會忽視結果的合理性。經濟法則是以維護實質正義為目標,矯正民法與行政法因追求形式正義而產生的不公平後果,然而,經濟法所追求的實質正義可能由於缺少程序正義的保障而最終導致不公平,所以又需要民法、行政法的矯正。在三法的互動關系中,行政法通過行政權的行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私權的泛濫;民法通過意思自治、契約自由和責任制度可以阻止行政權的對私權的無端侵擾;經濟法通過維護公平競爭、社會可持續發展、宏觀經濟的平衡可以為社會各群體的利益營造一個公平的社會制度環境,同時也為國家權力界定了基本的范圍及介入市場的方式和途徑。從這一角度講,經濟法實際上是協調個人、集體、國家三者利益的制度通道。對於經濟權利的行使,我們不僅要追求程序公正,更重要的是要追求實質公正。以合同為例,就存在一個因合同自由的極端發展,而導致的需要通過競爭法對壟斷行為進行矯正的問題。
第三,調整對象的交叉性。三法調整對象的交叉,淵源於以下兩個重要因素,一是,由於三法都處在市場關系之中,而某種市場關系的形成又往往呈現出錯綜復雜的情況,這就必然要導致三法在調整對象上的部分重疊與交叉。調整對象的交叉又需要三法從不同的角度、在不同的層面上共同去維系社會關系的存在。例如合同關系,民商法從合同平等與自由角度保護合同關系,行政法是從行政管理的角度對行政性合同進行規范,經濟法則從反不正當競爭和反壟斷等角度維護市場秩序。又如,對公司的法律調控,民商法著重規范公司的民事行為;行政法則著重規范公司的注冊與登記;經濟法則從市場運行的角度控制其市場行為的對社會秩序的影響。因此,對於這些交叉調整的關系,只有三法的互動,才能形成有效的協調機制,消除各個部門法之間的矛盾與沖突,維護社會的穩定與發展。二是,由於某個具體的法律關系,單靠一個法律部門的作用是難以形成的,如所有關系、經營管理關系、競爭關系、消費者權益保護關系、產品質量關系、知識產權關系、價格關系等皆屬此種情形。這就決定了諸如所有權、經營權、承包權、租賃權以及工業產權的取得和行使在不少的情況下,需要三法的配合才能發揮作用。以專利權為例,它的取得以及某些情況下的轉讓,需要取得國家行政機關的批准或認可。
④ 經濟法與民商法和行政法的區別
所謂關系,無非就是聯系和區別,來源和發展,作為論述題,自然要長篇大論了,偶水平不夠,簡單議論幾句吧。
總的來說,民商法是是經濟法產生的基礎,沒有民商法的發展,就不可能有經濟法的出現,經濟法是來源於民商法之後才獨立於民商法的。而行政法的產生和發展則促進了經濟法的發展,行政法的調整手段是經濟法微觀管理和宏觀調控手段的重要來源。
從調整對象來看,傳統民商法調整平等主體之間的人身、財產關系,行政法調整公權力機關與普通公民之間的關系,而經濟法則是這兩者的綜合,既要保護市場主體的平等權利,又要維護市場秩序的和諧發展。在彌補了民商法無法強制保護弱者權利的同時,又限制了行政權力對於公民權利的侵犯。
從主體來看,傳統民商法只包括平等的市場主體,行政法則是公權力機關與普通公民,經濟法則是把公權力機關對市場主體的影響納入到調整的范圍內,直接在民商法和行政法之間建立了一種聯系,在兩者之間的權利(權力)義務(職責)之間進行了一次明確的再分配。
從調整手段來看,傳統民商法採取的是一種消極的調整方法,最大限度地尊重當事人的意志,很少強制性的對主體的行為做出規定;行政法則正好相反,積極地調整社會生活,維護秩序,規范人們的行為。經濟法介於兩者之間,可是說經濟法是用行政法的手段來調整民商法的關系。
⑤ 行政法和民商法哪個好
法碩院校重點學科優勢匯總
http://www.fashuokaoyan.com
中國政法大學:訴訟法學(國家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法制史(國家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民商法學、國際法學、刑法學、憲法與行政法、經濟法學
北京大學:憲法與行政法、法學理論(國家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刑法學(國家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經濟法學(國家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民商法學、國際法學、訴訟法學、法制史。
中國人民大學:民商法學為全國重點學科(含知識產權)、憲法與行政法、法學理論、刑法學(國家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經濟法學、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民商法學、國際法學、訴訟法學、法制史。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法學、民商法學、經濟法學、主要研究方向有國際商法、公司法、投資法、合同法等,其中國際法學專業是國家重點專業學科,設法學博士點有國際經濟法、世貿組織法(WTO法)、對外貿易法、國際投資法(比較公司法、三資企業法、房地產法)、國際貿易法(合同法、買賣法、侵權法)、證券法若干研究方向。
清華大學:法學、憲法學 、行政法學、刑法學、民商法學、訴訟法學、經濟法學、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國際法學http://www.fashuokaoyan.com/index.php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訴訟法學(包括刑事訴訟法學、刑事偵查學、行政訴訟法學、物證技術學)、法學理論(含比較法學、中國刑法學、犯罪學)。
中央財經大學:經濟法學、民商法學,法理學與經濟法學設有金融法、稅法、公司企業法和WTO法律規則四個研究方向,民商法學碩士點設民法、商法、公司法、商事訴訟與商事仲裁等四個研究方向。
南開大學:法學院於2004年5月成立,由原法學系、法學研究所和國際經濟法研究所等單為組成。法學院現有法學理論與法律史、憲法與行政法、民商法、經濟法、訴訟法、刑法、國際法、資源與環境保護法等八個教研室和法學研究所、國際經濟法研究所等兩個研究機構。南開大學於1994年按法學門類組建包括法學、政治學、社會學等學科在內的安通學院,並於1998年開始實體化運作。為了推動各學科的發展,南開大學於2004年5月決定按法學一級學科成立法學院。
復旦大學法學院, 復旦大學法學院現有七個學科組(法理學、憲法與行政法學、法律史學、民商法學、國際法學、訴訟法學和刑法學)和七個學術研究中心(民商法研究中心、國際法研究中心、法治研究中心、中國法律文化研究中心、司法研究中心、比較法與普通法研究中心、日本與東亞國家研究中心)。現有國際法學可授予博士學位;法理學、法律史、憲法與行政法學、民商法學、刑法學、訴訟法學、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和國際法學等8個法學二級學科可授予碩士學位,每年招收150名法學一級學科可授予法律碩士專業(簡稱J.M.)學位。 http://www.fashuokaoyan.com/index.php
華東政法學院:是新中國創辦的第一批高等政法院校。原系司法部部屬高等院校,現為司法部與上海市共建、以上海市管理為主的高等院校。設有1個法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國際法學、法律史、刑法學、經濟法學4個博士點,法學理論、法律史、憲法學與行政法學、刑法學、民商法學、訴訟法學、經濟法學、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國際法學9個法學碩士點和1個法律專業碩士點,
上海交通大學:法學院現設有憲法與行政法研究所、民商法研究所、環境資源法研究所、國際法研究所、訴訟法與司法制度研究所、法律基礎課研究中心、人權法研究中心、知識產權法研究中心等學術機構。法學院現有七個碩士點,其中一個法律碩士專業學位點,六個法學碩士點(法理學、憲法與行政法學、民商法學、訴訟法學、環境法學、國際法學)。2003年法學院已獲批准設立的法律碩士專業學位點,面向全國招收法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2005年開始招收在職法律碩士研究生。
2008-5-5 10:49 回復
luoshengli5650
0位粉絲
2樓
上海財經大學:法學院淵源於 1980年創設於世界經濟系的國際貿易與經濟法教研室。1981年1月,院系結構調整,原世界經濟系國際貿易與經濟法教研室從事法學教學與科研工作的教師全部調整至經濟學系, 1987年,在經濟學系開始設立經濟法學專業。1991年12月,以經濟法教研室的教師和經濟法專業的學生為基礎,設立經濟法學系,下設經濟法專業和國際經濟法專業。1998年12月,法學院正式成立。現設有經濟法學、憲法與行政法學、國際法學等三個法學碩士點。 2006年法學院已獲批准設立的法律碩士專業學位點。
黑龍江大學:法學院該院設有民商法學、憲法與行政法學、法學理論、經濟法學、刑法學、法律史學、法律碩士專業學位7個學科的碩士學位授予權。民商法學、法理學2個學科為省級重點學科。憲法與行政法學為校級重點學科。
法學院設有法理、法制史、刑法、民法、經濟法、行政法、訴訟法、國際法、治安學等9個教研室,設有治安實驗室、微機室、圖書資料室、法制發展研究所和俄羅斯法律研究所。
吉林大學法學院:2002年1月教育部批准法學院法理學專業博士點法學理論學科為國家重點建設學科,並於2002年9月底完成了建設項目論證工作。法學理論重點學科以法理學、西方法哲學、法律社會學、法律文化學、法律經濟學為主要研究方向。http://www.fashuokaoyan.com/index.php
現有法理學與法律史學、憲法學與行政法學、刑事法學、民商法學、經濟法學、國際法學、法律碩士專業學位點等碩士學位授權點。 、
2003年9月,根據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位[2003]57號《關於下達第九批博士學位授權學科、專業名單的通知》,法學院民商法學(含勞動法學、社會保障法學)具有了博士學位授權。
遼寧大學法學院: 的前身法律系建立於1981年,當年就進行招生,與國內教育部所屬重點大學的法學院系的建立與恢復幾乎同步。作為當時省內唯一一所招收法律專業本科生的教學基地,集中了遼寧省內高水平的法學教育和科研人才。經過近二十年的發展歷程,法學院形成了一支專業齊全、結構較為合理、教學與科研水平在省內具有很強優勢的教師隊伍。現設有訴訟法專業、經濟法專業、憲法行政法專業等三個法學碩士點,此外還是全國法律碩士專業學位28個試點單位之一.
煙台大學法學院:始創建於1984年,前身是由北京大學法律系直接援建的煙台大學法律學系, 1999年由系改院,現任院長為首屆「高等學校國家級教學名師獎」獲得者、法學博士房紹坤教授。 法學院設法律學系、法學研究所、英美法研究中心、大學生法律援助志願者活動中心等機構。法律學系下設理論法學、民商法學、刑事法學、經濟法學、國際法學、訴訟法學六個課程組。現有民商法學、刑法學、法理學、國際法學、法律碩士等五個碩士點;其中民商法學為重點學科
大連海事大學:法學院於1998年正式成立。學院現擁有一個國際法學科的博士點,4個碩士學位授權點:經濟法、海商法、國際法、法律碩士專業。法學院注重國際間的合作與交流,聘請多名國內外知名學者作為客座教授。同時,與美國紐約大學國際管理學院、俄羅斯遠東大學經濟系、韓國東義大學安通研究所以及日本關西學院大學法學部建立了積極的合作關系。
東北財經大學:法學院是東北財經大學具有法學學士和法學碩士學位授予權的一級學科教學單位。2001年11月,法律系改建為法學院。法學院現下設理論法學、憲法與行政法學、民商法學、經濟法學、國際法學五個教學部。
法學專業開設的主要課程有:法理學、憲法學、中國法制史、民法、刑法、行政法、商法、經濟法、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國際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知識產權法、物權法、合同法、WTO法律制度等。法學院現有經濟法學、民商法學、憲法與行政法學、法律碩士四個碩士點。
2008-5-5 10:49 回復
luoshengli5650
0位粉絲
3樓
河北大學:政法學院於2000年10月在原哲學系和法律系的基礎上合並而成,下設法律系、哲學系、政治學與行政學系三個系,設有法學、哲學、社會工作、思想政治教育、政治學與行政學五個本科專業。 政法學院現有民商法學、憲法和行政法學、訴訟法學、中國哲學、馬克思主義思想政治教育、馬克思主義哲學和倫理學七個專業碩士授權點和一個法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
山東大學:法律系始建於1983年,後改系為院。。法學院憑借山東大學濃郁的文史底蘊營造人文育人環境,並實踐教學改革和教育創新,努力發展法律專門人才培養質量。1995年,根據國家教委專業調整的要求,法學院原法學、經濟法、國際經濟法三個本科專業合並調整為法學一個專業,並試行學分制。2000年,法學專業本科教育試行改革,實行文理兼招,並根據教育規律和社會需要開展法學專業平台上的特色教育。1995年始,憲法與行政法、民商法、法理學、刑法學、國際法專業、法律史學、經濟法學、訴訟法學等學科相繼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1999年,開始試行法律碩士專業學位教育。2000年,理論法學專業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http://www.fashuokaoyan.com/index.php
鄭州大學:法學院是1980年初,鄭州大學從原政治系中分出並組建了鄭州大學法律系,85年,我院在全國第一批設立了經濟法專業,88年經濟法專業從法律系中分出,獨立組建了經濟法系。94年,法律系和經濟法系合並組建了現在的鄭州大學法學院。
1991年取得刑法專業碩士授予權。之後,又先後取得了經濟法學、民商法學、國際法學、憲法與行政法學、法理學、法史學和訴訟法學專業的碩士授予權。並於1998年被批准為第三批全國法律碩士專業學位教育試點單位。 2003年學院的科研機構「鄭州大學私法研究中心」、「鄭州大學憲法與行政法研究中心」被評為河南省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
山西大學:作為山西省惟一一所綜合性大學,學校現有經濟學、法學、法律碩士專業學位碩士學位3個專業碩士學位授予點, 學校擁有教育部在高校所設的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國家華文教育基地、國家職教師資培訓基地。
安徽大學: 學院設有法理學、法律史、憲法與行政法、刑法、民商法、經濟法、訴訟法和國際法教研室,並設有法學研究所。 安徽大學法學院現擁有法律史、訴訟法、經濟法學、民商法學4個 法學碩士點,1個法律碩士專業學位點。 安徽大學法學院承擔了包括國家社科規劃項目在內的一大批研究項目,出版了一批有影響的著作和大量的論文,其中以周枬教授所著的《羅馬法原論》和陳盛清教授主編的全國統編教材《外國法制史》為代表的一批成果,曾獲國家和省部級獎勵多項。目前法學院教職工正承擔國家社科規劃項目兩項,教育部和省社科規劃項目多項。http://www.fashuokaoyan.com/index.php
⑥ 法學類專業裡面的民商法和行政法有啥區別
雖然都是法律,但是調整的法律關系不同,屬於不同的部門法。
⑦ 民商法,行政法,刑法,經濟法 這些法律部門分別包含哪些分支法律
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名譽權案件若干問題的解釋、《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
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夥企業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獨資企業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企業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破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票據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
經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著票投標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拍賣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物業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就業促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業監督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
⑧ 考研;憲法與行政法 還是 民商法
那個,應該這樣說;
上海財經因為是地域關系,進入可能比較困難,可是如果你專想畢業屬以後找工作能夠在大城市呢,上海財經也是可以選擇的,可是,在法律專業方面,上海財經肯定不如廈大的,這個要靠你選擇了。如果是上海財經,也許民商法能夠進去也說不定呢。
廈大呢,法學最強的分支是國際法方向,民商和行政法比較好的是西政,不過廈大的話應該行政法好考一點。可是廈大的法學毫無疑問的肯定比上海財經強,如果你是想讀書,真正學到東西,也許廈大的學術氛圍以及人文環境更適合。
上海太浮躁,廈門比較適合人居,因為廈門外來人口比較多,本身的廈門人也不會像上海人一樣排外,個人覺得廈門比較舒服,廈大的專業也比較好。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