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郎咸平勞動法

郎咸平勞動法

發布時間: 2021-02-28 22:39:57

1. 郎咸平經典語錄

郎咸平精闢語錄:

●「我認為,作為一個市場後來者,一定要縮短時間和市場領先者的距離,其中買斷技術、進行仿造並且一步到位,是一個真正有效的手段。-----郎咸平在其博文「三星憑什麼趕超日美?」中以「一剎那瞬間的感動」啟示浙企。

●「我們自詡為製造業大國的這個製造業,在整個產品的價值鏈裡面,它是最不能創造價值的一塊,叫製造業。在整個全世界的產業鏈的分工裡面,中國的行業基本上是處在價值最差的製造業環節。------郎咸平在郎咸平說節目第一期品牌背後的故事中說。

●「我國很多的上市公司,上市公司,到底是在辦一家上市公司呢,還是辦一家黑社會?-----郎咸平在郎閑評節目之伊利的不歸路時說。

郎咸平經典語錄:

1、我最討厭文過飾非的學者,你以為把事情壓著,問題就解決了嗎?

2、中國樓市產生泡沫,是中國的投資商環境持續惡化造成的。

3、我認為,真正能賺錢的好項目,應該由我們全體老百姓來做。

4、你敢內幕交易,打官司打到你家破人亡、妻離子散也未可知。

5、如果沒有規則,金融大鱷進來之後,一定是以大欺小、以強欺弱。

6、我們被迫將產品大量出口到別的國家,賺取一些必定貶值的美元。

7、你可千萬不要以為存儲是美德。因為我們社會保障條件不足,逼得你不得不儲蓄。

8、你如果想在香港請法官吃飯,那是絕對不可能的。法官根本不敢跟你去吃飯。

9、為什麼美國大學生專業不對口能找到工作,而我們中國大學生專業不對口就找不到工作?

10、你知道許三多薪水多少嗎?900塊。那他憑什麼熱愛他的工作呢?

11、美國人紀律性之強是你不可想像的。

12、沒有經過經濟危機洗禮的民族,不可能是經濟上成熟的民族;沒有經過經濟危機洗禮的企業家,不可能是成熟的企業家;沒有經過經濟危機洗禮的公民,不可能是市場上成熟的公民。

2. 郎咸平:中國製造的唯一出路在哪裡

東方出版社的許總編輯始終認為要從學習日本的實務管理,學習日本的精益製造開始,因為他很了解國情,我們需要在製造業轉型升級的時候練好基本功,而基本功無疑就是學習日本。東方出版社這么多年引進出版了很多日本的出版物,對中國製造產生了很大影響,比如佳能的單元式(又譯細胞式)生產方式等等。為此東方出版社今年還下大力氣引進了日本精益製造的100本圖書,如《5S推進法》、《現場改善》,5年時間將陸續全部出版。中國製造是中國的希望,也是很多人的顧慮,今天我們來看看世界經理人網的這些博主們的討論,以幫助我們進一步釐清中國製造的出路。 對中國製造業來說,「招工難」是個頑疾。盡管企業採取了種種「治療」手段,也還是阻止不了它的惡化。這一點也好比中國的房價。 中國新生代農民工是一群85、90後,他們年紀輕輕挑著中國製造的大梁,卻被形容為「最難伺候」的一群人。在他人眼裡,這些人內心浮躁、吃不了苦、受不了氣、似乎不為生計發愁,動不動就跳槽,加劇了中國的「用工荒」。 世界經理人博主們試圖探索新生代員工的內心,並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新生代員工要什麼 盡管很多企業都意識到了「人是最寶貴的資源」,並高舉「以人為本」的旗幟,但在實際管理過程中,新生代員工的心,還是被「委屈」了。 討論:佳能單元式生產方式能挽救中國製造業嗎? 博主「姜上泉」接觸過為數不少的中小企業,在他看來,中國一線人才的缺失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企業任由員工「野蠻生長」。他舉了兩個例子:國內某著名體育用品企業生產線上最緊缺的員工是熟手針車工,一名員工干針車幹了半年,還只會縫直線,這件事居然連車間主管都不知道。更令人啼笑皆非的,一名新進員工在車間工作了三天,還不知道本車間有衛生間,而是天天跑到樓下的車間去上衛生間。管理人員就這樣對一線員工不聞不問,也並不關心他們的生活與成長。這樣的事情在製造業並不少見。工業自動化的提升將很多中國新生代員工聚集在了流水線上的操作崗位。在工作中,員工要緊跟著流水線的節奏,做著簡單、機械並重復的枯燥動作。如「正略鈞策」管理咨詢合夥人張江燕所言,流水線不僅扼殺了員工的自主性和創新性,還使員工在「工作中被動執行、受人擺布」,這增加了員工的工作壓力。 作為中國製造的新載體,新生代員工對精神訴求高於物質訴求。 博主「平衡」現在開始懷疑中國製造的前途,因為中國太多的製造行業不可能做到:尊重人性,尊重商業倫理,最大限度的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 如果安撫不了新生代員工的心,中國製造的用人形勢會一年比一年嚴峻。 靠什麼拯救製造業 當年富士康正處在風口浪尖時,有知名博主「郎咸平」指出卡在員工脖子上的枷鎖是流水線,呼籲放棄流水線,學習佳能的單元式生產方式。 在剛性流水線上,一個員工只負責一個生產動作,單調而呆板。而單元式生產,將一群人聚集在一個圓桌上,相互協作,共同完成一件產品的生產。在這過程中,員工不僅學習掌握多種技能,而且被允許聊天、話家常,顯得更具人性化。佳能在中國大連的工廠,在採用了單元式生產方式之後的一年內,勞動生產率提高了370%,成為佳話。 這種生產方式上的改變,讓流水線上原本如機器人般的員工,變得有追求,並享受在工作中成長的快樂。如博主「東方管理評論」所言,單元式生產方式在不提高員工工資成本的前提下,培養出一大批愉快工作的員工,這正是中國製造業可以學習和實踐的地方。 博主「梁芷媚」也講到,新生代員工的特點是追求自由、輕松、快樂!珠三角有些工廠已經新設了一個以前從來沒有的部門——員工娛樂部,職責就是極盡所能哄員工開心,為員工提供快樂氛圍,進而產生歸屬感。隨著時間的發展,一些大型的製造企業還引入了「員工幫助計劃」(EAP),關注員工的心理健康。無論是娛樂福利,還是「員工幫助計劃」,目的都是想為剛性流水線加入一些柔性。剛柔結合,解決現有問題。 但正如博主「知行合一」的反思:世界五百強80%都設有員工幫助計劃,但在員工管理上仍然問題頻現,這說明傳統的員工幫助計劃並不能真正、可持續的營造和諧、幸福的職場文化和職場氛圍。

3. 為什麼郎咸平說:真正以民為本的國家是美國

因為美國是資本主義國家
他們懂得,國家的構建是由橄欖型的社會模型
少數的低收入
大多數的中產
少數的富豪
國家是靠中產這個主力軍構成的,他們有著話語權與投票權,維護了中產利益也就是維護國家的利益
中國的構成是
大多數的低收入
少數中產
大多數富豪
國家的話語權執政黨手裡,制度也是為了穩固政權而設計的,所以說我們的組織構成是不一樣的
體現的利益也不一樣。

順便回復五樓,
玩權謀,權術,平衡術,太極拳中國可是美國是爺爺的爺爺的爺爺………………
美國還是一片荒蕪的時候,我們就已經有了三十六計,之乎者也了
但是為什麼美國強大了,中國沒有強大
因為我們的文化底蘊造中國封建了幾千年,你突然叫他轉變民主,誰也無法接受,老百姓無法接受,上層建築無法接受。
為什麼英國,日本王室依舊存在,而且還推行了民主
我們沒有王室,民主也推行不下去,民族劣根性
為什麼資本主義國家那麼強大
因為馬克思資本論就提出社會主義國家是理想的烏托邦,是由資本主義,社會積累到一定程度後過度到了社會主義,實現了真正的民主,要不我們國內對馬克思的研究分為兩個派別。

郎的東西我是很贊成,但是在我們國家推行是非常的困難,因為利益結構不一樣,所以無法推行
郎是一個理想主義者,他希望構建一個他的理想世界,但是他的理想是和上層建築所抵觸的
因為他所謂的民主是還政於民,但是在國內這種錯交復雜的政治斗爭,宗教信仰斗爭中,誰敢推行,誰能保證推行後國內還能夠和諧?
我非常非常贊同郎的一 個觀點是,建立起完善的法律制度,完善的法律制度不是言行酷法,是互相制約,互相監督,互相平衡,不是互相勾結的。

4. 哪裡能下載郎咸平的中國經濟到了最危險的邊緣

郎咸平:中國經濟到了最危險邊緣時間:2012年05月09日 07:31:26 中財網

學者 郎咸平(資料圖)
一個沒有危機感的民族,是一個沒有希望的民族。
我說中國經濟到了最危險的邊緣,絕不是危言聳聽、故弄玄虛!在我的新書《中國經濟到了最危險的邊緣》中,我要告訴那些"只要面子不要里子"的國人和官員,今天的中國經濟有多危險、多可怕。我們身處世界經濟瀕臨崩潰的邊緣卻渾然不知,我們習慣低估我們的對手,又習慣高估我們自己的實力。我今天就是要把我們的危機說清楚,以喚起國人的危機感。否則,我們的經濟就要真的翻車了。看看美國,今天之所以強大,靠的就是危機意識;危機意識,已經成為美國精神的一部分了。因為只有危機才能凝聚人心,才能增強國家的向心力。
有危機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對危機視而不見,粉飾太平;更可怕的是,當危機來臨的時候,我們採取"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辦法,製造更大的危機。我們常說"成績是主要的",這些我們的媒體已經說得夠多的了,我就不說了。我在本書中,將專門談我們在經濟方面存在的問題和面臨的危機。我經過研究發現,今天中國經濟的問題,僅僅依靠現行的經濟體制和經濟手段,是無法解決的,我們還應該尋找其他辦法。"功夫在詩外",對此,讀者可以詳細閱讀本書。同時,通過本書我也試圖理清一條中國下一步"經濟改革路線圖"來,供大家評判。
我在此再強調一遍,我的預言從來沒有錯過。在2010年初出版的《郎咸平說:新帝國主義在中國2》中,我就告誡大家美國要對我們發動匯率大戰、成本大戰和貿易大戰,多少人覺得我是痴人說夢,多少人說我是杞人憂天。當時,我還告誡大家不要以明天的產能過剩解決今天的產能過剩,否則等我們花光了財政積蓄,經濟肯定又要二次探底。
如今呢?匯率大戰導致中國出口失去競爭力,高端就業崗位迴流到美國,低端就業轉移到東南亞。成本大戰導致中國進口持續飛增,2011年石油進口消耗的美元激增了45.3%;貿易大戰導致中國從光伏到輪胎的每一種快速增長的出口產品都被精確斬首。不僅僅是外貿企業被折騰得一塌糊塗,成本大戰也精確狙擊了4萬億受益的企業,比如鋁業60%的鋁土礦都靠進口,鋼鐵行業80%的鐵礦砂都靠進口,這些在4萬億拉動下風生水起的產業,如今無不陷入全行業的巨虧。
更可怕的是,4萬億引發的嚴重通貨膨脹,又直接導致老百姓的財富嚴重縮水;內需因而欲振乏力,又造成勞動力成本迅速上漲,進一步打擊了製造業。直接結果就是中國製造業出現一場靜悄悄的大裁員,這次裁員的力度和經濟下滑的幅度在很多行業甚過2008年金融危機。而帶頭大裁員的竟然是行業領軍企業,裁員的重點又往往是其核心業務的製造環節,比如美的和小天鵝的家電業務、比亞迪(002594)的手機和電池代工業務、雅戈爾(600177)的服裝業務,而不敢裁員的國企只好選擇大幅度降薪。直接反映內需冷暖的零售行業更是一片狼藉,從李寧隕落到國美利潤衰退,都說明老百姓的購買力在大幅下挫。
但是即便如此,很多國人還是很有優越感,總是喜歡把別人的威脅當成自己強大的證明。美國戰略重心重歸亞洲,從軍事、貿易、經濟等方面全面遏制中國,可是我們很多人對這種威脅視而不見。無論是南海危機、東海危機,還是中東變天,都無法喚醒這些人自大的美夢。反倒是美國,之所以成為世界唯一的超級大國,就是因為長期以來一直有危機意識。可以說,美國危機意識之強甚至已經到了"妄想狂"的病態。當初,美國之所以捏造證據,"誣陷"薩達姆,不顧國際社會的強烈反對,也要單邊主義行動、發動戰爭,就是因為美國覺得薩達姆是威脅。
其實這才是美國的常態。回望歷史,美國不只是對英國、德國、蘇聯和日本這樣的大國奉行遏制戰略,對小國也從不手軟。只要美國覺得你對它的地區利益構成了挑戰。各位曉不曉得,世界著名的旅遊工業城市夏威夷就是美國武裝侵略得來的。美國帶領軍隊直接推翻了當地王室,其導火索就是在夏威夷的美國糖商利益受到了威脅。此外,美國對尼加拉瓜、瓜地馬拉、智利、秘魯、阿根廷這些拉美國家都搞過顛覆,甚至慫恿軍人武裝推翻民選政府。遺憾的是,我們國人對這些歷史似乎從來都不感興趣。
我說點兒國人比較感興趣的吧,還記得1999年美軍轟炸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嗎?也許,很多人會說記得,但是,在我看來,我們根本就忘了。首先,北約這次行動根本沒有得到聯合國安理會的授權;其次,事後所謂"前南國際法庭"對南聯盟領導人米洛舍維奇指控了60多項罪行,審了五年,也沒審出什麼結果。美國甚至拒絕批准其保外就醫,2006年米洛舍維奇慘死獄中。這種以空襲打垮正規軍、扶植反對派顛覆現有政權的手法,隨後在阿富汗、伊拉克、利比亞都曾上演過。冷戰結束後的20多年,美國的軍事行動從來沒有消停過。
我們總是指責美國是冷戰思維,其實我們完全搞錯了,這種危機意識從來都深植於美國精神,它不僅深刻影響了美國的國際政策,也時刻作用於美國的國內政策。在奧巴馬的國情咨文中,2009年提到四次"挑戰"、四次"威脅";2010年提到三次"挑戰"、一次"威脅";2011年提到三次"挑戰";2012年提到四次"挑戰"、四次"威脅"。而在美國眼中,中國既是挑戰,又是威脅。
讓人擔憂的是,面對危機四伏的局面,我們並沒有危機意識,反而充滿了錯誤思維,比如"非左即右"、"非公即私"、"宏觀調控,微觀搞活"以及"跨越式發展"(其實就是"大躍進"式思維)。就好像妄想症、迫害症與美國如影隨形一般,這四種錯誤思維一直困擾著中國的經濟建設和改革開放。

5. 郎咸平和宋鴻兵所謂的陰謀論是什麼

轉一篇文章,供參考
我也不記得從什麼時候起,經濟學家在中國竟然成了公眾人物,不過呢,大多數人是很低調的,有些人上電視台純粹是因為市場經濟發展了,其說話容易引起重視,所以才出名的。但是兩個人例外,那就是宋鴻兵和郎咸平,而且這兩人都持「陰謀論」觀點。
我最近注意到郎咸平提到宋鴻兵的陰謀論,而且評價比較高時,我就想著對這兩人的言論進行一下整理,以好的文學形式摧毀這兩個人的聲譽。當初的想法是根據兩個人的言論,可以推出這兩人認為的國際金融家短期智商上是上帝,而在長期行為上是白痴的結論,並且指出這些國際金融家是無國界的,但是後來想到批評一個人不應該浪費自己太多時間,畢竟自己或者不應該為了獲取轟動效應,而是獲取知識的。因為我就沒有按照計劃對這幾個人的著作進行詳細分析,而是根據記憶直接寫出這篇文章來。
首先說一下這兩個人的觀點。
據網路搜索,宋鴻兵是美利堅大學的信息工程碩士,主修信息工程的,其後是房利美和房地美公司的高級顧問,2007年12月回國擔任宏源證券結構融資部總經理。他花了一年時間,對史料進行整理,寫出了貨幣戰爭。該書暢銷中國。而近日一美國紀錄片製片人認為宋鴻兵的《貨幣戰爭》涉嫌抄襲了其作品《The Money Master》,目前該製片人正根據翻譯作品查找宋鴻兵抄襲的證據。
宋鴻兵的主要觀點是羅斯柴爾德家族在1850年有50億美元,根據年利率6%的計算,現在該家族有50萬億美元。宋鴻兵認為世界上的那些陰謀,如謀殺肯尼迪,馬丁路德金等等都是該家族策劃的。郎咸平認同該書的觀點,但是認為實際上發生的陰謀比書上說的嚴重一百倍。
郎咸平是美國賓西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博士;現任香港中文大學講座教授;曾任沃頓商學院,密西根州立大學,俄亥俄州立大學,紐約大學和芝加哥大學教授。郎咸平主要是搞管理學的,據說其對於公司的研究很徹底,其主要的工作有兩個,一是揭露國有資產流失情況,二是認為中國政府太嫩,一直被美國和國際炒家玩弄。
其實,陰謀在各國都有的,我國古代的陰謀也很多,譬如趙氏孤兒是一樁陰謀,趙氏孤兒最終復仇了,袁世凱也搞陰謀,他暗殺了宋教仁,歷史上,皇宮里陰謀最多,皇子之間為了爭權奪利互相搞暗殺。但是靠陰謀成功的人一個也沒有。《資治通鑒》是一部陰謀史,任何一部史書都是陰謀史,歷史上有很多太子都不忍去學歷史,但是作為皇帝的繼承人,又不得不學。但是如果大家翻開資治通鑒,那些靠陰謀成功的人都死得很慘。要想成功,不會陰謀當然不行的,譬如唐太宗就搞陰謀,但是唐太宗成功主要靠的是勤政,虛心納諫。蔣介石也很會搞陰謀,他很會利用學生關系,培養親信,憑借戴笠暗殺的人很多很多,據說葉挺這位軍事天才也是被他暗殺的,甚至差點殺了汪精衛,但是在和日本以及共產黨的戰爭中一潰千里,後來不得不敗退台灣。
我國在這些國際金融大鱷的陰謀下,鋼鐵產量世界第一位,晶元產業從無到有,迅猛發展,從上海漢芯事件也可以看出我國當初搞晶元產業是多麼艱難,而為了發展一塊晶元投入了有多麼多,而如今龍芯雖然還不太行,至少已經可以比較好的使用了,而中芯國際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最先進的晶元加工公司。華為公司很喜歡搞陰謀,對從其公司分裂出去的港灣公司使用的手段極其卑劣,狠命挖人,但是你如果去采訪華為,人家會覺得拚命研發才是最重要的成功法門。在這些國際金融大鱷的上帝一般的魔術陰謀下,我國的國民經濟迅猛發展,目前已經躍居世界第三位。而且我國終於具備了和歐洲較勁的資格,譬如就有個中歐會議,卻沒有中法會議和中德會議,歐洲各國不得不迫於中國壓力,不斷對中國示好,而只有那個法國敢於和中國抗衡,而在此前,法國總統迫於壓力,不得不出席奧運會的,在改革開放之前,我國能得到這樣的待遇嗎?這一切都是因為改革開放後國際金融大鱷陰謀下我國取得的成果。
再說說那個被國際金融大鱷搗毀的日本(郎咸平認為的)吧。日本比較慘,因為自90年代以來,發展是停滯的,但是呢,日本的經濟實力仍然是世界第二位,日本的汽車,電器,機械在世界上仍然具有巨大的優勢,我國至今尚沒有對日本具有多少優勢,所以在釣魚島事件中,日本可以用軍艦阻擾中國登島,而中國卻沒有派軍艦阻擾日本人登島。大家不要忘了,我國針對東南亞的那幫鳥國,譬如越南和菲律賓,經常給擊沉幾艘軍艦啥的,但是對於日本卻不敢這么做。
接著讓我們看看那個國際金融大鱷所在的偉大資本主義國家美國吧。美國是郎咸平先生的樣板國家,根據郎咸平的講話,美國是資本主義的楷模,金融監管非常嚴厲,因為1945年羅斯福讓肯尼迪的老爸當了華爾街的總管,老肯尼迪狠抓監管的。但是就是在這個金融監管最完善的樣板國家裡,金融危機發生了,數萬億財富一夜蒸發了。但是呢,即使美國金融財富蒸發了,金融大鱷譬如摩根等是沒事的,因為投行的人很聰明,及早撤退了,而拉了中國的銀行譬如建設銀行去墊底了。但是呢,美國的摩根銀行卻接近破產了,美國允許投從事商業銀行業務還不能挽救其危機,不得不從被金融大鱷摧毀的日本和中國借錢,於是我國就以很便宜的價格擁有了摩根銀行10%的股份。而且據最近的消息,我國的銀行壞賬極少,美國的銀行壞賬卻非常多。
就是被郎咸平認為金融人才最多的美國和歐洲,企業幾乎接近於破產,美國的驕傲通用和福特,面臨嚴重的危機,需要靠美國政府的救濟,而中國的吉利集團准備收購福特旗下的沃爾沃,又有一家中國公司准備收購路虎。歐洲的愛爾蘭國家已經接近於破產,東歐國家陷入債務危機,而這些債務主要是西歐國家借出去的,如果這些東歐國家破產,西歐國家的銀行壞賬問題將全面爆發。
可見,那些被郎咸平評價的最聰明最會搞陰謀的投資銀行,肯定會破產的,而那些最不會搞陰謀卻只知道踏實肯干賣苦力的國家,日子卻過得最好。被郎咸平認為金融監管最嚴厲的國家,到處是泡沫,到處是壞賬,銀行大面積破產,而那些金融監管最弱智的國家,壞賬很少,沒有一家銀行破產。由此看來,這最最聰明的國際陰謀家,不當也罷。就是那被郎咸平吹的神乎其神的特別會搞對賭輸得中國公司幾千萬幾十億錢的摩根斯坦利,竟然接近於破產的。
上面只是表面的分析,我們已經揭露了郎咸平宋鴻兵等人的陰謀論是多麼荒唐,下面我從理論上給出郎咸平等人陰謀論的來源,並分析其中的謬誤。
其實郎咸平的觀點,好象是從股票交易所聽到的,他在一次談話中說那些最會搞陰謀的公司,就是1929年時華爾街搞投機的操盤手。那些操盤手很牛的,神乎其神,以前子華爾街呼風喚雨,以前在美國怎麼干,現在在中國還會怎麼干。那麼這些操盤手在美國是怎麼乾的呢?要理解操盤手在美國操縱股市的歷史,莫過於讀一下《偉大的博弈》,其中特別講了古爾德和利文斯頓的故事,古爾德本人沒有出書,利文斯頓出了自己的作品,我們可以從特定的書中看出他們的陰謀是咋樣的。
漢密爾頓的《股市晴雨表》主要闡述了道氏理論,而其中也駁斥了陰謀論,特別是對於古爾德的操作方法以及另外一個著名的股票推銷員的技術進行了分析。據漢密爾頓說,華爾街有個乞丐,這個乞丐喜歡講古爾德曾經請自己做經紀人的故事,這個乞丐原來是個交易所的辦事員,當時他查了古爾德的交易記錄,發現多數交易是虧損的,於是他就拒絕了古爾德。漢密爾頓說,古爾德經常是買入一部分股票,如果股票會因為這些買入開始上漲,那麼他就會繼續買入,但是如果並沒有因為他的買入而上漲,古爾德就是割肉退出,因為試探的時候成功率不高,所以古爾德虧損的次數居多。漢密爾頓說,顯然古爾德並不是在操縱股市,而只是順應股市的趨勢。
漢密爾頓還分析了一個著名的股票推銷員的技術。該股票推銷員因為曾經用不可思議的高價把垃圾股票賣掉了,因此被人們認為是神乎其神。漢密爾頓指出,該推銷員賣出股票時,正是接近牛市頂峰的時候,投入任意多的股票都會被瘋狂的市場吸掉,所以才能賣出這么好的價格,如果在熊市,是不可能賣出這么高的價格的。
如果漢密爾頓不是自己操作,而顯得不可信,那麼利文斯頓是親身操作的,可以和漢密爾頓的說法相互印證。利文斯頓是當時1929年之前華爾街最著名的投機家,他的《股市作手回憶錄》記載了自己的經歷。利文斯頓稱,一個真正的股票交易者不會逆市場而動,而只會順應市場來賺錢。利文斯頓記載了自己的一次砸跌市場的經歷,當時是牛市末尾,轉入熊市的時間,利文斯頓通過不斷的的賣空給予了股市以毀滅性的打擊,以至於摩根不得不親自出面要求利文斯頓停止賣空操作。顯然,在這些華爾街最聰明的投機家裡面,所謂陰謀也不過是比別人更早的看出形式的轉變而已。
就是目前世界上最偉大的投機家索羅斯也不認可陰謀論的觀點,索羅斯先生的《金融煉金術》中指出,金融的發展具有一定的趨勢,這種趨勢是自我加強的,但是這種趨勢最終會崩潰,索羅斯認為要順應這種趨勢,而要等這種趨勢發展到了難以自我支撐的時候,可以進行投機性操作,從而賺取暴利。索羅斯先生就是依靠這種技術對東南亞進行了投機操作,而在伺候索羅斯先生也為自己辯解說蒼蠅不叮無縫的蛋。
顯然,即使國際陰謀家也是不能改變趨勢的,金融家不能剝奪我國的經濟發展成果,我國通過教育培養的大量熟練技術人才,我國人民通過辛勤勞動建設的大量鐵路公路等基礎設施,國際金融家是無法剝奪的。所以即使日本90年代陷入經濟的停滯,其國內的生活水平仍然在世界前列,其在海外擁有大量資產,也永遠不可能倒退到非洲國家的水平。國際金融家可以讓俄羅斯的石油價格下降,但是能毀掉俄羅斯的核武庫嗎?
我認為郎咸平的理論嚴重地不可信,據郎咸平說,國際金融家操縱油價上漲是企圖破環中國經濟,操縱油價下跌時破壞俄羅斯經濟,但是難道油價上漲美國能置身世外嗎?郎咸平稱美國的公司聰明早就買到了便宜的石油,那麼為什麼美國的人民生活水平下降了那麼多?國際金融炒家這種殺敵三千,自損一萬的技術似乎不值得顯擺吧?是的,俄羅斯經濟一夜倒退到十年前,但是美國的標准普爾指數卻一夜倒退十三年,目前僅有1996年的水平了。不要忘了美國人的儲蓄基本上都在股市裡。看來或者最最聰明的陰謀家的水平不過如此,或者這些陰謀家是無國籍人士,是置自國人民於不顧的哈。如果是後者,看來馬克思所謂資本無國界的說法倒真是正確,而看來我國也得感謝這些國際陰謀家對於我國經濟發展的貢獻了。
綜上所述,宋鴻兵和郎咸平的陰謀家其實不過是資本主義精神,資本家的本性是貪得無厭,為了金槍不顧一切,甚至耍陰謀。但是這並不等於陰謀傢具有上帝的本領,發展經濟靠得不是陰謀,而是勤勞肯干,我國通過不斷擴大的大學培養的研發人員,通過技術學校培養的技術工人,和我國人民建設的鐵路公路,是我國最重要的財富,這些財富不可能被陰謀家剝奪。

6. 郎咸平 6+1理論郎咸平說

6+1理論:1產品來設計→2原料采購→3倉儲源運輸→4訂單處理→5批發經營→6終端零售 + 最後一個「生產製造。」在這7個環節裡面通常情況1產品設計,3庫存運輸,4訂單處理和5批發經營其實是一塊,名字叫做「批發商」,原料采購和生產製造為另外一塊(一般情況工廠負責采購原料),就是國內企業所做的,是為「生產商」,最後一道也是利潤最高(風險也最大)的是「零售商」。也就是說郎教授這一套看起來眼花繚亂的理論其實是3大部位:生產商,批發商,零售商。在這個裡面大哥是零售商,坐著大塊吃肉,二哥批發商在一旁蹲著啃骨頭,最後的小弟即我們中國廣大以生產出口產品的中國企業只能站著喝湯了。簡而言之就是肉,骨頭讓國外公司拿去了,只剩下一些湯讓我們中國企業喝喝。
所以做生產製造業有一個最明顯的特點,破壞環境、浪費資源、剝削勞工。像這樣的低附加值,高成本的事情,西方資本主義是不會做的,這樣的產業環境也是制約中國工業產業發展的一大根本問題,所以郎咸平會提出6+1理論,他提出理論的同時更期待的是中國做產業轉型,走出廉價勞動力爭奪經濟市場的時代。

7. 郎咸平說 誰都逃不掉的金融危機怎麼樣

郎咸平說:誰都逃不掉的金融危機——老百姓比懂的金融學、經濟學常識最近,讀了幾本郎教授的書籍,還是收益不少的。我們身處在全球化的大浪潮中,我想所謂的「地球村」,說的就是這個意思吧。由於經濟、政治、軍事等各方面的原因,世界上的國家被束縛在了一起,盡管矛盾在所難免,各方勢力勾心鬥角。所以,華爾街的金融大鱷們只要心存鬼測,稍微搞點小動作,我們恐怕就在所難逃。誰都逃不掉精心策劃的金融危機!那麼什麼是次級債呢?簡單一點就是,為那些本來沒有資格申請住房貸款的人,創造一個市場,使這些信用不足的人或者貸款記錄不良的人亦可以貸款。當然,在這個過程中,投資銀行像高盛,美林,AIG等肯定會收取手續費嗎,這樣就把很多所謂的泡沫亦或狠毒的「三聚氰胺」注入了市場,最後,再在他們的操作下,泡沫市場無法承受時,終於爆炸了。我們現在身處一個工商鏈時代,各行各業高度聯系在一起。在金融危機爆發後,美國就開始了「救市」。也許,有人會認為,美國這是在利用市場將責任推向全世界。當然,不可否認。但是,更多的我們應該看到,美國這樣做也是吸取他在1929年經濟大蕭條時候的無所作為的教訓,此次美國果斷進行救市,亦在切斷工商鏈條,防止由於股市的動盪,影響公民的消費信心,影響消費,進而影響資金迴流,影響生產……防止社會上產生多米諾骨牌效應的發生。資本主義社會的本質也許我們都無法想像居然會是 信託責任。也許我們很多人都無法理解,我們從初中的教材就被灌輸:什麼資本主義社會赤裸裸的金錢關系,什麼資本主義民主,資本主義貪婪、腐敗……嘿嘿,你還別不信,確實有點意思。當小布希宣布取消收取遺產稅時,以比爾蓋茨,股神巴菲特為首的一代富豪聯名反對,在他們的眼裡,自己的財產只是社會委託他們進行管理的,所以一會看到美國很多富豪都義無反顧的辦什麼基金會來幫助那些貧苦大眾。然而,就是,這群敗類,這群好不滿足的貪婪家——華爾街的金融大鱷,卻徹底違背了這種信託責任,他們身在高管的位置,卻並沒有履行好公司經理管理人的職責,在高盛的蠱惑下發動了金融危機。美國是一個嚴重依靠虛擬經濟的社會,他的實體經濟如製造業很多做轉移到我國了,所以只有在美國才會發生負債高達GDP的95%現象。不足為奇,然而,我國在錯誤的引導下,出現了頭重腳輕的二元經濟。我們的製造業,民營經濟只有35%,然而,以公共基礎類為主的企業占據的65%,我們的製造業產出了70%的商品,我們只能消耗35%,其他的都被歐美的泡沫消費所吸收。所以,在美國危機影響消費時,我們的出口就受了影響。我們的產能過剩的問題暴漏了。因此,我們的經濟要調整。我們要進行產業升級,但是我們不能簡單的理解為就是把傳統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只是轉變高能科技產業上,我們應該在產業鏈的高效整合上下功夫,我們應該提高我們製造的利潤,而不是簡單的製造業,我們應該走出自己的模式,自己的「6+1」模式,我們要在產品的設計、材料採集、產品倉儲、產品銷售等環節下功夫,最終取得產品的定價權。不要在受制於人,簡單的做製造業,以犧牲環境,資源來賺取那可憐的毛皮利潤。股市,一個虛擬的經濟,然而,他的發展卻可以體現我們經濟的發展狀況。在06、07年,我們的股市狀況異常的好。很多人,以為這是我們經濟高速發展的體現。然而,卻不知其中暗藏玄機。這兩年的發展勢頭,很容易令人智令頭昏。國家在這兩年以為i經濟過熱,相繼出台了很多措施來限制這種通貨膨脹的勢頭,什麼提高利率,提高存款准備率,出口退款稅,工人勞動合同法……限制了實體經濟如民營企業的發展,造成大量錢財湧入股市樓市,炒樓,炒股。股市異常的好。豈不知這是製造業的迴光返照。所以,我們要改變策略,讓我們的企業家,敢於把錢投於實體經濟中,讓國家的政策多向民營企業傾斜,而不要過多的投於公共基礎類行業,這樣的GDP我們要不得,只有真正能夠為我們老百姓帶來利潤的GDP才能使人民的錢袋子鼓起來,才能使我們敢於消費,進而拉動內需,提升經濟。哎,體會很多,接近1點了,太晚了,媽的不寫了,睡覺去!

8. 大家覺得勞動合同法目前執行的到底如何呢

個人意見:勞動合同法本身有問題。很多地方根本沒有結合企業實際情況制定條款,郎咸平回說過勞動合同法加速答了企業生存環境的惡化,不利於企業的發展。當然制定者本身的初衷是對的,因為勞動者是弱勢群體,國家通過相關法律法規使勞動者合法權益得到保障,這一點都沒錯,錯就錯在制定者沒有完全依據企業情況對症下葯,從而導致中國90%以上的企業根本不可能嚴格按照合同法辦事,從而使得勞動法形同虛設!

9. 郎咸平為什麼離開美國

因為他混得不好,應聘不要。他是為了救中國的經濟離開了美國

10. 《郎咸平說:誰在拯救中國經濟》讀後感

[《郎咸平說:誰在拯救中國經濟》讀後感]老狼的書讀起來還是有點味道的,語言很白話,讀起來很通俗易懂,道理也揭示得很淺顯,《郎咸平說:誰在拯救中國經濟》讀後感。這本書總結起來還是在闡述中國的經濟模式問題,有些部分是老生常談,但是國家政策疏於解決時,重復再重復也有他的作用。列舉書中幾個觀點,加深自己印象一、書中認為,中國經濟的危機,在於美國無法消化中國的過剩產能後,引發的一系列問題。例如失業、存貨、出口大減等。二、美國無法繼續消化我們的過剩產能的原因,就來自金融風暴後他們泡沫消費的破滅。中國也洽洽是缺失信用消費和鼓勵消費的政策,才逼迫政府不停用投資的方式拉動經濟,但這種方式在如今已不再神奇。通脹與炒作就是這種政策下的必然結果。三、蕭條時期娛樂經濟將有所上升。這點是第一次聽到的,有點新奇。四、黃金與美元的共同持有是長期獲利的對沖手段。五、港股和美股都是神秘聯動的港股納斯達克A股三者同列,果然在寫書之後港股和美股也有類似走法(標普的圖形也差不多,這里不截圖)六、口紅效應,雖然不知道老狼幹嘛起這個名字…不過高端行業在哪個經濟下都有著存在與發展的契機,這也是促成我們努力成就偉大品牌的動力。七、幾個行業的本質,這個概念我覺得提的一般,其實我認為用除開行業要素的附加值來表達更為合適一點,讀後感《《郎咸平說:誰在拯救中國經濟》讀後感》。環境與氛圍,其實就是附加值,不同店、不同宗旨有不同的附加值,這點不能簡單述說為誰好誰差。麥當勞的歡樂氣氛就一定是成就快餐的霸主嗎?不一定,只是還沒有人找到比兒童、快樂的定位更為大眾化的附加值而已。八、6+1的概念。書中一定強調我們作為製造業大國,只懂得在勞動密集上做文章,而訂單處理、物流(倉儲運輸)、設計、原料采購、批發經營、終端零售,都是由外企牢牢把控,中國企業要突破這個門檻,就必須掌握6+1的本質。目前國內做到的就是華為,但是他這套也是花了好幾億美元從IBM那裡買來的。簡單總結如此,以後看書要多做筆記,不能傻看,一個月後都忘了不少了。

〔《郎咸平說:誰在拯救中國經濟》讀後感〕隨文贈言:【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農夫不會剝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長成種粒;單身漢不會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會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熱點內容
道德講堂誦讀 發布:2025-09-24 01:19:57 瀏覽:768
婚姻法解釋一和解釋二 發布:2025-09-24 01:19:06 瀏覽:198
夕陽紅社會與法主持人 發布:2025-09-24 01:10:25 瀏覽:910
法治臨泉 發布:2025-09-24 00:57:55 瀏覽:834
代理詞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9-24 00:56:27 瀏覽:841
守法規演講稿 發布:2025-09-24 00:56:23 瀏覽:401
四川駐貴陽法律援助 發布:2025-09-24 00:52:02 瀏覽:784
幫轉發朋友圈法律責任 發布:2025-09-24 00:25:02 瀏覽:576
婚姻法結婚年齡最小的國家 發布:2025-09-24 00:11:34 瀏覽:653
法律責任構成主體的案例 發布:2025-09-23 23:53:28 瀏覽: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