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民事訴訟法不適用迴避的人員是

民事訴訟法不適用迴避的人員是

發布時間: 2021-03-02 10:52:15

❶ 最近看了民法,請問民事訴訟中迴避人員是什麼

【迴避適用的對象】抄
根據《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定,適用迴避的人員包括:審判人員(包括審判員和人民陪審員)、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員等。
【適用迴避的情形】
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必須迴避:是本案當事人、訴訟代理人的近親屬(如父母、子女及兄弟姐妹等);與本案有利害關系(如鑒定人是本案爭議標的的所有人之一);與本案當事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對案件的公正審理。這里所指的「其他關系」,是指除與本案有利害關系及與當事人有近親屬關系之外的親密或仇嫌關系,足以影響案件的公正審理(如審判人員是案件一方當事人的最親密的朋友)。
【迴避的程序】
迴避的提出,可以是當事人提出申請,也可以是審判人員或者其他參與訴訟的人員主動自行提出。迴避應當在案件審理時提出,迴避事由在案件開始審理後知道的,可以在法庭辯論終結前提出。迴避申請提出後,是否准許,由法院決定,具體程序為:審判人員的迴避,由法院院長決定;其他人員的迴避,由審判長決定。法院對當事人提出的迴避申請,應當在申請提出3日內,以口頭或者書面形式作出決定,申請人對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決定時申請復議一次。

❷ 民事訴訟適用迴避的對象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相關條款:
第四十五條 審判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必須迴避,當事人有權用口頭或者書
面方式申請他們迴避:
(一)是本案當事人或者當事人、訴訟代理人的近親屬;
(二)與本案有利害關系;
(三)與本案當事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對案件公正審理的。
前款規定,適用於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
第四十六條 當事人提出迴避申請,應當說明理由,在案件開始審理時提出;回
避事由在案件開始審理後知道的,也可以在法庭辯論終結前提出。
被申請迴避的人員在人民法院作出是否迴避的決定前,應當暫停參與本案的工
作,但案件需要採取緊急措施的除外。
第四十七條 院長擔任審判長時的迴避,由審判委員會決定;審判人員的迴避,
由院長決定;其他人員的迴避,由審判長決定。
第四十八條 人民法院對當事人提出的迴避申請,應當在申請提出的三日內,以
口頭或者書面形式作出決定。申請人對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決定時申請復議一
次。復議期間,被申請迴避的人員,不停止參與本案的工作。人民法院對復議申請,
應當在三日內作出復議決定,並通知復議申請人。

自己看吧。

❸ 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民事訴訟中的審判人員有下列哪些情形的應當迴避

您好,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必須迴避:是本案當版事人權、訴訟代理人的近親屬(如父母、子女及兄弟姐妹等);與本案有利害關系(如鑒定人是本案爭議標的的所有人之一);與本案當事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對案件的公正審理。這里所指的「其他關系」,是指除與本案有利害關系及與當事人有近親屬關系之外的親密或仇嫌關系,足以影響案件的公正審理(如審判人員是案件一方當事人的最親密的朋友)。
因此,ABCD的情形都應當迴避。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❹ 下列人員中,當事人不可以申請迴避的人員是1、書記員2、鑒定人3、證人4、人民陪審員

只有證人不需要迴避。
民事訴訟法
第四十四條審判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內的,應當自行迴避,容當事人有權用口頭或者書面方式申請他們迴避:
(一)是本案當事人或者當事人、訴訟代理人近親屬的;
(二)與本案有利害關系的;
(三)與本案當事人、訴訟代理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對案件公正審理的。
審判人員接受當事人、訴訟代理人請客送禮,或者違反規定會見當事人、訴訟代理人的,當事人有權要求他們迴避。
審判人員有前款規定的行為的,應當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前三款規定,適用於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

❺ 在民事訴訟中,符合法定民事迴避情形的人員包括哪些

民事訴訟法
第四十四條 審判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自行迴避,當事人有權用口頭或者回書面方式申答請他們迴避:
(一)是本案當事人或者當事人、訴訟代理人近親屬的;
(二)與本案有利害關系的;
(三)與本案當事人、訴訟代理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對案件公正審理的。
審判人員接受當事人、訴訟代理人請客送禮,或者違反規定會見當事人、訴訟代理人的,當事人有權要求他們迴避。
審判人員有前款規定的行為的,應當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前三款規定,適用於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

❻ 刑訴、民訴、行訴中迴避人員適用的范圍有哪些

刑訴中迴避人員: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法庭書記員、翻譯人員和鑒定人
民訴中迴避人員:各級人民法院院長、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庭長、副庭長、審判員和助理審判員、人民陪審員、執行員、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員、勘驗人員。
行政訴訟中迴避人員:審判人員、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

《刑事訴訟法》
第二十三條審判委員會委員、合議庭組成人員及獨任審判員有刑事訴訟法第二十八條、第二十九條所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自行迴避;當事人和他們的法定代理人也有權申請上列人員迴避。
第三十條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對出庭的檢察人員、書記員提出迴避申請的,人民法院應當通知指派該檢察人員出庭的人民檢察院,由該院檢察長或者檢察委員會決定。
第三十一條參加過本案偵查、起訴的偵查、檢察人員,如果調至人民法院工作,不得擔任本案的審判人員。
凡在一個審判程序中參與過本案審判工作的合議庭組成人員,不得再參與本案其他程序的審判。
第三十二條上述有關迴避的規定,適用於法庭書記員、翻譯人員和鑒定人。其迴避問題由人民法院院長決定。

《民事訴訟法》
第四十四條審判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自行迴避,當事人有權用口頭或者書面方式申請他們迴避:
(一)是本案當事人或者當事人、訴訟代理人近親屬的;
(二)與本案有利害關系的;
(三)與本案當事人、訴訟代理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對案件公正審理的。
審判人員接受當事人、訴訟代理人請客送禮,或者違反規定會見當事人、訴訟代理人的,當事人有權要求他們迴避。
審判人員有前款規定的行為的,應當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前三款規定,適用於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

《行政訴訟法》
第五十五條當事人認為審判人員與本案有利害關系或者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公正審判,有權申請審判人員迴避。
審判人員認為自己與本案有利害關系或者有其他關系,應當申請迴避。
前兩款規定,適用於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
院長擔任審判長時的迴避,由審判委員會決定;審判人員的迴避,由院長決定;其他人員的迴避,由審判長決定。當事人對決定不服的,可以申請復議一次。

熱點內容
我國民事法律責任制度的構成要件 發布:2025-09-23 17:11:23 瀏覽:360
公安有司法權嗎 發布:2025-09-23 17:03:32 瀏覽:996
邁向和諧行政法 發布:2025-09-23 16:40:08 瀏覽:167
社區文明規章制度 發布:2025-09-23 16:34:27 瀏覽:241
包裝買房法律責任 發布:2025-09-23 16:34:26 瀏覽:893
司法拍賣商鋪交易稅費 發布:2025-09-23 16:31:35 瀏覽:474
大慶市法律援助中心 發布:2025-09-23 16:27:43 瀏覽:780
金牙律師 發布:2025-09-23 16:25:59 瀏覽:617
四川大學法碩非法學 發布:2025-09-23 16:25:57 瀏覽:590
淺談經濟法對弱勢群體的保護 發布:2025-09-23 16:23:40 瀏覽: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