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勞動法休息日請假

勞動法休息日請假

發布時間: 2021-03-02 12:36:00

❶ 懂勞動法的!!休息日算在請假天數內嗎

看你請什麼假了。

如果是產假/探親假,算,

如果是病假事假,不算,

如果是婚假,算(上海可能可以不算)。

至於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保險條例
及其實施細則。
上海市計劃生育獎勵與補助若干規定
另可查各地的人口法規

上述法條可以在網上查閱,還有你當地的社保網站。

LZ不說自己是哪裡的,有些就幫不上了。

❷ 勞動合同法雙休日加班請假要寫請假條

職工部加班不需要請假。根據《勞動法》第四十一條規定,用人單位安排勞動者版加班,應當征權得勞動者同意,勞動者可以同意,也可以拒絕。因此,勞動者晚上不加班,在用人單位通知的時候告知即可,不需要請假。
但根據《勞動法》第四十二條規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安排加班,勞動者不得拒絕,不加班必須寫假條經用人單位批准:
一、發生自然災害、事故或者因其他原因,威脅勞動者生命健康和財產安全,需要緊急處理的
二、生產設備、交通運輸線路、公共設施發生故障,影響生產和公眾利益,必須及時搶修的
三、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❸ 勞動法對請假時間有規定嗎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三十八條規定,「用人單位應當保證勞動者每周至回少休息一日。」第四十答四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准支付高於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一)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二)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❹ 勞動法裡面星期日不請假算曠工嗎

勞動法規定的是勞動者每周至少休息一天,具體哪天休息要看公司的規定。如果公司規定了周日休息,就可以不用請假,也算曠工。

❺ 最新勞動法對請假有什麼規定

新勞動法請假制度
一、病假:
1. 病假證明必須由公司指定的正規醫院開據;
2. 員工拿回公司的病假憑證必須包括:
1) 二級以上指定醫院醫生的病情診斷書;
2) 二級以上指定醫院醫生的病假建議書。
3. 如果公司發現病假證明不合格將視為事假扣除該員工當天相應的工資及全勤獎;如有造假行為且情節嚴重者公司將予以開除;

4. 員工病假每月審核期間為本月18日至下月17日:
1)每月請病假不能超過1天
2)每月累計病假>1≤2,扣除全勤獎100元
3)每月累計病假>2,扣除全勤獎200元
其餘工資嚴格按照公司人事部《員工守則》《員工手冊》中第2.5款關於病假工資規定的扣除比率執行(詳細規定見公司《員工守則》《員工手冊》)。
操作規則:員工必須在休假後一周內將休假單遞交行政人員登記,如果超過一周(指從休假回
來當天開始計算)仍未交假單的公司一律按事假處理從當月工資中扣除。
二、事假(每月計算時間段:本月18日至下月17日):
1. 任何請事假的員工在本月將沒有全勤獎金;
2. 經公司批准員工可以休不帶薪事假,但一年至多不可超過十個工作日;超過5天的事假必須提前一周提出;
3. 如果員工事假超過公司規定最大期限以至於影響到公司正常工作公司將視其自動離職。
4. 薪金扣除公式為(基本工資+補貼)÷21.75×事假天數
三、年假:
公司將給予員工年假以使他們在工作之餘獲得充分的休息時間,公司鼓勵大家充分利用自己的年假進行休息。
享受帶薪年假條件如下:
1. 所有公司員工在服務期滿一年後均可享有12個工作日的年假,服務年限每增加一年,年假可在原有基礎上增加一個工作日,年假最多不超過20個工作日,試用期內員工無權享受年假。
2. 在服務的第一年,員工可享受的年假應根據該年的僱用時間按比例計算: 工作日數÷365天×12天
3. 員工僱用終止時,未休年假應根據該年的僱用期限按比例計算平均工資: 月基本工資÷21.75×剩餘年假天數
休年假必須提前申請:
1. 請假≤1的申請,必須提前1個工作日提出;
2. 請假少於連續五天的申請,必須提前3個工作日提出;
3. 請假連續五天的申請,必須提前一周提出;
4. 請假超過連續十個工作日的申請,必須提前兩周提出。
操作規則:任何員工休年假,必須填寫正規的年假申請單,並提交部門經理批准,再遞交行
政人員登記,公司不接受任何形式的補假單請求(特殊情況除外)。(員工的年假單主管交、主管的年假單經理交。)岳陽律師 http://www.lawtime.cn/yueyang

❻ 新勞動法關於休息和請假

不合理。
按照勞動合同法規定,勞動者每天工作不超過8小時,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40小時。
按你說的情況,你的工作時間是肯定超過規定的。
享有休息時間是勞動者的權利,不能因為請假而剝奪,你可以先和公司談,談不攏就到勞動保障部們進行申訴,依法維護你的權益。

❼ 勞動法中請事假是連續請15天要扣除星期六星期天嗎

  1. 是請了10天,因為休息日不用請假。

  2. 勞動法沒有規定請事假是連續的。

  3. 1-15號,15天是合版法,15個工工權作日不合法。

拓展資料: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於職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時間和工資折算問題的通知》勞社部發[2008]3號
一、制度工作時間的計算
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節假日)=250天
季工作日:250天÷4季=62.5天/季
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
工作小時數的計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時。

二、日工資、小時工資的折算
按照《勞動法》第五十一條的規定,法定節假日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支付工資,即折算日工資、小時工資時不剔除國家規定的11天法定節假日。據此,日工資、小時工資的折算為:
日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
小時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8小時)。
月計薪天數=(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❽ 勞動法中關於請假跟年休假

《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

第三條 職工累計工作已滿1年不滿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滿10年不滿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滿20年的,年休假15天。

國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計入年休假的假期

第四條 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當年的年休假:

(一)職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數多於年休假天數的;

(二)職工請事假累計20天以上且單位按照規定不扣工資的;

(三)累計工作滿1年不滿10年的職工,請病假累計2個月以上的;

(四)累計工作滿10年不滿20年的職工,請病假累計3個月以上的;

(五)累計工作滿20年以上的職工,請病假累計4個月以上的。

第五條 單位根據生產、工作的具體情況,並考慮職工本人意願,統籌安排職工年休假。

年休假在1個年度內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一般不跨年度安排。單位因生產、工作特點確有必要跨年度安排職工年休假的,可以跨1個年度安排。

單位確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職工休年休假的,經職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職工休年休假。對職工應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數,單位應當按照該職工日工資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資報酬。

(8)勞動法休息日請假擴展閱讀:

年假指給職工一年一次的假期。即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民辦非企業單位、有僱工的個體工商戶等單位的職工,凡連續工作1年以上的,均可享受帶薪年休假。單位應當保證職工享受年休假。2008年1月1日《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正式實施,《條例》還指出帶薪年假不包括國家法定節日等相關規定。

時間差異

《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第三條規定,職工累計工作已滿1年不滿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滿10年不滿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滿20年的,年休假15天。這是法定年假的天數。

不少用人單位的年休假標准往往比上述法定標准高,各公司年假與法定年假的差額,通常被稱為公司福利年休假。

性質差異

法定年休假是法律直接規定的,具有強制性,它是企業必須執行的最低標准,與最低工資標准制度一樣,具有勞動基準法的性質。對於法定年休假未休的,除職工自願放棄的外,用人單位應當按照法定的標准進行補償。

與法定年休假不同的是福利年休假本質上是用人單位給與員工的一種福利,勞動相關法律法規並沒有做出強制性的規定,勞動者也無法以沒有福利年假為由要求賠償。

自主性差異

《企業職工帶薪年休假實施辦法》第十三條規定,勞動合同、集體合同約定的或者用人單位規章制度規定的年休假天數、未休年休假工資報酬高於法定標準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有關約定或者規定執行。

從該規定來看,對於超過法定標准部分的企業福利年休假,職工在什麼情況下可以享受,什麼情況下不可以享受,以及如何享受企業都可以自主決定;對未休的超過法定標準的公司福利年休假,是否補償,如何補償,用人單位都可以通過規章制度的形式予以規定。

跨年結轉

《企業職工帶薪年休假實施辦法》第九條的規定,用人單位確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職工年休假或者跨一個年度安排年休假,應徵得職工本人同意。根據這一規定,年休假原則上應該在同一年度內安排,在特殊情況下,用人單位確因工作需要的,也是可以跨年度安排的。

❾ 勞動法,員工請假如遇節假日算不算請假天數

員工請假如遇法定節假日不算請假天數。法定節假日不屬於請假時間,應依法享有工資待遇。如連續工作一年以上享有帶薪年休假待遇。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規定:

第四十五條 國家實行帶薪年休假制度。 勞動者連續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帶薪年休假。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第五十一條 勞動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喪假期間以及依法參加社會活動期間,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支付工資。

(9)勞動法休息日請假擴展閱讀:

既要法定假日,也要帶薪休假

清華大學教授蔡繼明認為,今後中國假日制度的重點必然要轉向帶薪休假,黃金周應逐漸淡出歷史舞台,通過增加分散的帶薪休假來解決「缺假」問題,建議全國人大立法固定放假規則,國家領導人帶頭示範帶薪休假,隨著帶薪休假的落實,將國慶節的法定假日調整為1天。

蔡繼明教授的言論在網路上引發了圍攻,很多網友認為,如果法定假日減少了,黃金周取消了,他們休假的權利更無法得到保障。網友的擔憂,不是沒有道理,可以說很符合國情。

在實行計件工資的行業和不少私營企業中,勞動者往往在法定假日中也可能處於工作狀態,既沒有符合規定的加班工資,更談不上帶薪休假。正是因此,他們中的不少人希望能有更多法定節假日,這樣多多少少能放一些假。

擁有更多的節假日沒有錯,重點是如何實現。網友們真的錯怪蔡教授了:蔡教授一方面覺得黃金周應該逐步退出歷史舞台,一方面還認為,作為中國傳統節日,除夕應該放假,這樣一來,春節假期遇到一個周末就是7天假,遇到兩個周末就是9天假期。

另外,他建議元宵節、重陽節兩個傳統假日也放假。也就是說,法定節假日其實並沒有減少,而是進行了更加合理的分配。與此同時,蔡教授特別還強調,建議全國人大立法固定放假規則,要落實帶薪休假。

換句話說,蔡教授其實在為所有的勞動者爭取更多、更靈活的休假權。其實,不少公眾正常休假權和更多的加班工資得不到,不是因為法定節假日太少,而是因為休假權落實、執行不到位。

落實不夠的主因,一方面帶薪休假並非法律強制性規定。雖然1995年,帶薪休假制度就被寫入中國《勞動法》,但目前為止,國務院並沒有頒布帶薪休假實施條例;另一方面在一些人看來,帶薪休假會對中國經濟的競爭力、企業的用工成本造成一定影響。

客觀而言,中國的法定休假時間,在國際上不算長,落實休假權不至於對企業競爭力造成多大的傷害。更何況,休假權是一種權利,不該動輒侵犯。

顯然,公眾應批評的不是蔡教授,而是應該和蔡教授的呼籲形成合流,努力促成落實更多的休假權、兌現帶薪休假。

去年2月,國務院頒布的《國民旅遊休閑綱要》顯示,預期2020年帶薪休假才能基本落實。顯然,這個過程有些漫長,而且是出於旅遊消費目的,這也導致一些公眾的不滿。

值得注意的是,日前「全國假日辦」撤銷,其全部職能並入新設機構國務院旅遊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之中,由分管旅遊的國務院副總理汪洋擔任召集人。

「假日辦」的職能由更高層級的機構接管,包括此前出台的國務院《關於促進旅遊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帶薪休假日漸得到重視,這是好事。

不管怎樣,讓更多的人享受到帶薪休假,增加了全民的福利和幸福指數,有利於社會健康穩定。還是那句話,正視中國帶薪休假等休假權落實不夠的事實,並致力於早日改善,這是政府部門的責任。

包括蔡教授在內,公眾和社會關於法定節假日如何放更科學的建議很多,並具可操作性,相關部門應該考慮。同時,也應盡快兌現帶薪休假,不再是選擇性兌現,早日普照所有勞動者。

熱點內容
我國民事法律責任制度的構成要件 發布:2025-09-23 17:11:23 瀏覽:360
公安有司法權嗎 發布:2025-09-23 17:03:32 瀏覽:996
邁向和諧行政法 發布:2025-09-23 16:40:08 瀏覽:167
社區文明規章制度 發布:2025-09-23 16:34:27 瀏覽:241
包裝買房法律責任 發布:2025-09-23 16:34:26 瀏覽:893
司法拍賣商鋪交易稅費 發布:2025-09-23 16:31:35 瀏覽:474
大慶市法律援助中心 發布:2025-09-23 16:27:43 瀏覽:780
金牙律師 發布:2025-09-23 16:25:59 瀏覽:617
四川大學法碩非法學 發布:2025-09-23 16:25:57 瀏覽:590
淺談經濟法對弱勢群體的保護 發布:2025-09-23 16:23:40 瀏覽: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