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職體檢勞動法
❶ 離職最後一天做離崗體檢是否符合規定
不符合法律規定。根據勞動法規定,在沒有進行離職前離崗體檢結果出來前是不能辦理離職的
❷ 離職體檢聽力不合格,公司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嗎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26條之規定,如果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轉工作後仍版不能權勝任工作的,用人單位需要提前30日通知解除勞動合同,但是必須支付經濟補償金,,按每工作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二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但是應當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
(一)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醫療期滿後,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
(三)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原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當事人協商不能就變更勞動合同達成協議的。
❸ 對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作業的勞動者離崗前的體檢具體的期限有如何規定
固然需要。塵肺是特定職業可能產生的疾病,而且只局限產生在肺部。離崗前的體檢,還包括對血液生化、腹部內臟器官做1個系統評價,對了解自己身體狀態和應對身體的變化對職業做1個計劃,還是有幫助的。
❹ 新勞動法有沒有規定辭職要體檢
除有毒有害的崗位的明確要求,普通崗位並無明確要求。勞動法律對未成年工人(內16-18歲)有規定,用人容單位招用未成年工人,在入職時必須進行身體檢查,而且費用由用人單位支付,之後每年一次,只至滿18周歲,滿18周後,距上一次體檢超過半年的,需再體檢一次的。
❺ 離職體檢有職業病用工單位沒有告知.怎麼維權
職業病屬於工傷。
首先應當向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申請工傷認定。請時需提供:工傷認定申請表,存在勞動關系證明,職業病診斷證明書等材料。
其次應申請勞動能力鑒定:傷情穩定後,可向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申請。申請時需提供:工傷認定決定和工傷醫療的有關資料等。
在完成工傷認定和勞動能力鑒定程序後,可確定具體的賠償標准。此時,工傷職工可與用人單位協商工傷賠償事宜;若協商不成,可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
法律依據:《工傷保險條例》
第十八條提出工傷認定申請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一)工傷認定申請表;
(二)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系(包括事實勞動關系)的證明材料;
(三)醫療診斷證明或者職業病診斷證明書(或者職業病診斷鑒定書)。
工傷認定申請表應當包括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原因以及職工傷害程度等基本情況。
工傷認定申請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應當一次性書面告知工傷認定申請人需要補正的全部材料。申請人按照書面告知要求補正材料後,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應當受理。
第二十一條職工發生工傷,經治療傷情相對穩定後存在殘疾、影響勞動能力的,應當進行勞動能力鑒定。
第二十三條勞動能力鑒定由用人單位、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向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提出申請,並提供工傷認定決定和職工工傷醫療的有關資料。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第五條 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不願協商、協商不成或者達成和解協議後不履行的,可以向調解組織申請調解;不願調解、調解不成或者達成調解協議後不履行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規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❻ 《勞動法》有規定員工離職一定要體檢嗎汽車鈑金工辭職用不體檢
勞動法沒有規定,離職一定要做體檢。
❼ 公司對離職人員的職業病健康體檢,國家強制規定一定要做 還是離職員工自己決定是否要做
《職業病防復治法》第三十二條規定對從制事接觸職業病危害的作業的勞動者,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的規定組織上崗前、在崗期間和離崗時的職業健康檢查,並將檢查結果如實告知勞動者。職業健康檢查費用由用人單位承擔。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令第23號《職業健康監護管理辦法》(2002.04.10)第九條用人單位應當組織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的勞動者進行離崗時的職業健康檢查。用人單位對未進行離崗時職業健康檢查的勞動者,不得解除或終止與其訂立的勞動合同。
第十二條勞動者職業健康檢查和醫學觀察的費用,應當由用人單位承擔。
(7)離職體檢勞動法擴展閱讀
由於部分行業的特殊性,長期從事該行業的勞動者經常會患上職業病,即企業、事業單位和個體經濟組織的勞動者在職業活動中,因接觸粉塵、放射性物質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質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據調查,每年新增職業病患者達到約1.5萬人。成為我國一大社會問題,影響到那些勞動者的工作和健康。定期的職業體檢是有效發現和預防職業病的手段。
❽ 企業解除員工前未安排離職體檢得到賠償嗎
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的作業的勞動者,未進行離崗前職業健康檢查的,用人內單位不得解除勞容動關系,用人單位違法解除勞動關系,需要按勞動合同法規定經濟補償金的二倍支付賠償金。
根據《職業病防治法》
第三十六條 對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的作業的勞動者,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務院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衛生行政部門的規定組織上崗前、在崗期間和離崗時的職業健康檢查,並將檢查結果書面告知勞動者。職業健康檢查費用由用人單位承擔。
用人單位不得安排未經上崗前職業健康檢查的勞動者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的作業;不得安排有職業禁忌的勞動者從事其所禁忌的作業;對在職業健康檢查中發現有與所從事的職業相關的健康損害的勞動者,應當調離原工作崗位,並妥善安置;對未進行離崗前職業健康檢查的勞動者不得解除或者終止與其訂立的勞動合同。
職業健康檢查應當由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批準的醫療衛生機構承擔。
❾ 按勞動法規定員工離職是否能取回體檢報告原件
勞動法不可能規定這些小事。如果體檢費是你自己出的,離職時可要回健康證。
❿ 按勞動法合同期到後能否體檢
1,也不一定,體檢只是針對一些特殊的行業以及不同的工種;
2,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專和國就業促進屬法》第二十七條國家保障婦女享有與男子平等的勞動權利。
用人單位招用人員,除國家規定的不適合婦女的工種或者崗位外,不得以性別為由拒絕錄用婦女或者提高對婦女的錄用標准。
用人單位錄用女職工,不得在勞動合同中規定限制女職工結婚、生育的內容。
第二十八條各民族勞動者享有平等的勞動權利。
用人單位招用人員,應當依法對少數民族勞動者給予適當照顧。
第二十九條國家保障殘疾人的勞動權利。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對殘疾人就業統籌規劃,為殘疾人創造就業條件。
用人單位招用人員,不得歧視殘疾人。
第三十條用人單位招用人員,不得以是傳染病病原攜帶者為由拒絕錄用。但是,經醫學鑒定傳染病病原攜帶者在治癒前或者排除傳染嫌疑前,不得從事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禁止從事的易使傳染病擴散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