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新民事訴訟法偽證

新民事訴訟法偽證

發布時間: 2021-03-02 22:00:39

❶ 故意做為偽證民事訴訟法能否判刑

偽證罪屬於刑法處罰的范圍,根據具體情節確定案件的量刑標准。如果是民事訴訟中的偽證,不構成犯罪,誰主張誰舉證,對方可以拿出證據反駁。

❷ 民事法庭做偽證應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根據《刑法》第三百零五條 【偽證罪】:在刑事訴訟中,證人、鑒定人、記錄人、翻譯人對與案件有重要關系的情節,故意作虛假證明、鑒定、記錄、翻譯,意圖陷害他人或者隱匿罪證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所謂偽證行為,是指行為人故意作虛假證明、鑒定、記錄、翻譯。構成本罪,行為人的偽證行為必須發生在刑事訴訟過程中,即發生在偵查、起訴、審判的整個過程。無論是行為人作虛假證明還是虛假鑒定,以及虛假記錄或翻譯,只要實施行為之一,便足以成立本罪。

應該劃清偽證與誤證的界限,二者的關鍵區別是行為人是否故意作偽證和有無陷害他人或隱匿罪證的意圖。此外,由於誣告陷害罪的行為人為了達到陷害他人的目的,常常虛構事實、偽造證據,因此就有可能在表現形式上與本罪相同。但而知區別在於犯罪主體不同(本罪主體為特殊主體),犯罪發生的時間不同(本罪限定於刑事訴訟過程中),以及犯罪意圖不同(本罪行為人的犯罪意圖可能是陷害無罪之人,也可能是包庇有罪之人;而誣告陷害罪的行為人的犯罪意圖只能是陷害他人)。

偽證罪的主體要件

偽證罪的主體是特殊主體,即只能是在刑事訴訟中的證人、鑒定人、記錄人和翻譯人。

「證人」,是指根據司法機關的要求,陳述自己所知道的案件情況的人。

「鑒定人」,是指司法機關為鑒別案件中某些情節的真偽和事實真相而指派或聘請的、具有專門知識或者特殊技能的人。

「記錄人」,是指為案件的調查取證,詢問證人、被害人或審問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等作記錄的人。

「翻譯人」,是指司法機關指派或聘請為案件中的外籍、少數民族或聾啞人等訴訟參與人充當翻譯的人員,也包括為案件中的法律文書或者證據材料等有關資料作翻譯的人員。

偽證罪的客體要件

偽證罪妨礙司法機關的正常活動,這是指司法機關的刑事訴訟活動。司法機關的民事訴訟活動、行政訴訟活動不能成為偽證罪的客體要件。

偽證罪的主觀要件

偽證罪在主觀方面必須出自直接故意,即行為人明知其虛假陳述是與案件有重要關系的情節,但為了陷害他人或者隱匿罪證而為之。如果行為人不是出於陷害他人的意圖或者隱匿罪證,就不能以偽證罪論處。

偽證罪的客觀要件

偽證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在刑事偵查、起訴、審判中,對與案件有重要關系的情節,作虛假的證明、鑒定、記錄、翻譯的行為,或者隱匿罪證的行為。

所謂作虛假的證明、鑒定、記錄、翻譯,指證人作了虛假的證明,鑒定人作了不符合事實真相的鑒定,記錄人作了不真實的記錄,翻譯人作了歪曲原意的翻譯。所謂隱匿罪證,指掩蓋歪曲事實真相、毀滅證據,將應該提供的證據予以隱匿。

所謂與案件有重要關表的情節,主要是指對案件是杏構成犯罪、犯罪的性質或者對罪行輕重有重大影響的情節。如果偽證的事實無關緊要、對案件的處理影響不大,不能以偽證罪淪處。至於偽證行為是否造成了錯判,不影響定罪,可作為量刑的情節予以考慮。

偽證罪侵犯的對象,可以是有罪的人,也可以是被懷疑有罪而實際上是無罪的人。

司法機關的民事訴訟活動、行政訴訟活動不能成為偽證罪的客體要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102條規定,訴訟參與人或其他人員偽造、毀滅重要證據,妨礙人民法院審理案件的,以及以暴力、威脅、賄買方法阻止證人作證及指使、賄買、脅迫他人作偽證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節輕重,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49條規定,訴訟參與人或者其他人員偽造、隱藏、毀滅證據的,或者指使、賄買、脅迫他人作偽證及威脅、阻止證人作證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節輕重,予以訓誡、責令具結悔過或者處1000元以下的罰款、15日以下的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因為刑事訴訟與民事、行政訴訟性質不同,同是偽證行為妨礙訴訟所造成的社會危害性大小也有不同,以偽證方式妨礙民事訴訟或行政訴訟活動的,不能直接以偽證罪論處。

行為人偽造、變造、毀滅憑證、隱瞞事實真相的行為,不是發生在司法機關的刑事訴訟活動中,而是在一般責任事故調查處理中,或是在審計、監察等行政活動中發生的,不能以偽證罪論處。

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第26條規定,單位行政領導人、會計人員和其他人員偽造、變造、故意毀滅會計憑證、會計帳簿的,給予行政處分;情節嚴重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也規定,對於弄虛作假、隱瞞事實真相的單位、單位直接責任人員、單位負責人以及其它有關人員,審計機關可予以警告、通報批評,並可酌情處以罰款;審計機關認為應當給予行政處分的人員,移送監察或者有關部門處理;對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由審計機關提請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上述法律、法規中提及的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行為,雖然在客觀上也表現為隱瞞事實真相,毀滅、偽造、隱匿有關資料,但不是在刑事訴訟中,行為所侵犯的客體不同於偽證罪,只能分別情況,以其它犯罪論處。

❸ 民事案件作偽證有什麼後果

作偽證抄當然要承擔襲責任的,請看民事訴訟法的規定: 第一百零二條訴訟參與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節輕重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偽造、毀滅重要證據,妨礙人民法院審理案件的; (二)以暴力、威脅、賄買方法阻止證人作證或者指使、賄買、脅迫他人作偽證的; (三)隱藏、轉移、變賣、毀損已被查封、扣押的財產,或者已被清點並責令其保管的財產,轉移已被凍結的財產的; (四)對司法工作人員、訴訟參加人、證人、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協助執行的人,進行侮辱、誹謗、誣陷、毆打或者打擊報復的; (五)以暴力、威脅或者其他方法阻礙司法工作人員執行職務的; (六)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的。 人民法院對有前款規定的行為之一的單位,可以對其主要負責人或者直接責任人員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❹ 在民事糾紛中做偽證,可以追究他什麼責任

要看具體情況,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節輕重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民事訴訟法的規定:第一百零二條訴訟參與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節輕重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偽造、毀滅重要證據,妨礙人民法院審理案件的;
(二)以暴力、威脅、賄買方法阻止證人作證或者指使、賄買、脅迫他人作偽證的;
(三)隱藏、轉移、變賣、毀損已被查封、扣押的財產,或者已被清點並責令其保管的財產,轉移已被凍結的財產的;
(四)對司法工作人員、訴訟參加人、證人、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協助執行的人,進行侮辱、誹謗、誣陷、毆打或者打擊報復的;(五)以暴力、威脅或者其他方法阻礙司法工作人員執行職務的;
(六)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的。人民法院對有前款規定的行為之一的單位,可以對其主要負責人或者直接責任人員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刑法307條規定:以暴力、威脅、賄買等方法阻止證人作證或者指使他人作偽證的(妨害作證罪),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幫助當事人毀滅、偽造證據(幫助毀滅、偽造證據罪),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認為民事訴訟中作偽證構成犯罪的法律依據是什麼?
(一)是民事訴訟過程中能否構成妨害司法類犯罪。有的認為,妨害司法類犯罪只能適用於刑事訴訟過程中,不能適用於民事訴訟和行政訴訟過程中;有的認為,妨害司法類犯罪應該適用於所有的訴訟過程中,當然包括民事訴訟。刑法第三百零七條第一款妨害作證罪規定:「以暴力、威脅、賄買等方法阻止證人作證或者指使他人作偽證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嚴重的,處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法律並未限定妨害司法類犯罪發生在何種訴訟過程中。
(二)是指使他人作偽證是否需要以暴力、威脅、賄買等方法。有人認為,以暴力、威脅、賄買這三種犯罪手段涵蓋了後面阻止證人作證和指使他人作偽證兩種情況。有人認為,刑法第三百零七條第一款以暴力、威脅、賄買等方法阻止證人作證與指使他人作偽證是並列關系,阻止證人作證與指使他人作偽證兩種行為的危害程度不同,後者明顯大於前者,因此,對前者加上了以「暴力、威脅、賄買」這三種手段加以限制,而對後者在構罪上則放寬了限制條件。

❺ 在民事訴訟中原告提供偽證會受到什麼

根據《中華人來民共和國自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二條第一款的相關規定,訴訟參與人或者其他人有偽造、毀滅重要證據,妨礙人民法院審理案件的行為,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節輕重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根據《刑法》第307條相關規定,以暴力、威脅、賄買等方法阻止證人作證或者指使他人作偽證的(妨害作證罪),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幫助當事人毀滅、偽造證據(幫助毀滅、偽造證據罪),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所以提供偽證法院可以拘留或者罰款,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❻ 民事訴訟做偽證後果有哪些

民事偽證有罪指的是在民事訴訟中,偽證者觸犯了《刑法》第三百七十條的幫助偽造證據罪或妨害作證罪等。通常人們所說的民事偽證罪主要就是指刑法第三百零七條的罪名。

《刑法》第三百七十條規定:以暴力、威脅、賄買等方法阻止證人作證或者指使他人作偽證的(妨害作證罪),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幫助當事人毀滅、偽造證據(幫助毀滅、偽造證據罪),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此條法律外延廣闊無限,幾乎為開放性法律條款,可用於制裁民事訴訟中任何形式的偽證行為。

(6)新民事訴訟法偽證擴展閱讀

支持民事偽證罪的其它法律條款

民事訴訟法102條訴訟參與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節輕重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偽造、毀滅重要證據,妨礙人民法院審理案件的。

此條法律的關鍵點在於情節的輕重,要根據偽證是否影響案件事實,有沒有造成嚴重後果(如法官誤判),偽證者的主觀故意程度和動機,偽證者心智是否正常,是否及時自首悔改而定。當然,民事偽證者有權提出其主觀和客觀上的抗辯。

刑法第14條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並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發生,因而構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由民事偽證引起的司法不公和懲罰無辜必然會危害我們這個和諧社會的健康發展。此後果是誰也不想看到的。

❼ 民事訴訟法中偽造證據判什麼刑

法律規定偽造、毀滅重要證據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節輕重予以罰款、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嚴重的會追究刑事責任。請參考以下法律資料: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一條:

訴訟參與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節輕重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偽造、毀滅重要證據,妨礙人民法院審理案件的;

(二)以暴力、威脅、賄買方法阻止證人作證或者指使、賄買、脅迫他人作偽證的;

《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五十二條:

偽造、變造或者買賣國家機關、人民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或者其他組織的公文、證件、證明文件、印章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一千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

(7)新民事訴訟法偽證擴展閱讀:

認定毀滅證據罪:

成立幫助毀滅、偽造證據罪,以情節嚴重為前提。

對於幫助毀滅、偽造重大案件證據的,幫助毀滅、偽造重要證據的,幫助毀滅、偽造多項證據的,多次幫助毀滅、偽造證據的,幫助多個當事人毀滅、偽造證據的,毀滅、偽造證據造成嚴重後果的,都可以認定為情節嚴重。

對於情節輕微的幫助毀滅、偽造證據的行為,不應認定為犯罪。

本罪屬於危險犯,不要求產生已經妨害司法活動的客觀公正性的侵害結果,只要求具有妨害司法活動的客觀公正性的現實危險。

從理論上說,本罪也可能存在未遂形態。但是,由於本罪以情節嚴重為前提,如果行為人已經著手實施幫助毀滅、偽造證據的行為,但由於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毀滅、偽造證據的,很難認定為情節嚴重。

舊刑法沒有規定幫助毀滅、偽造證據罪,故以往的刑法理論認為,消滅罪跡與毀滅罪證的行為構成包庇罪。這一解釋在舊刑法中是合理的。新刑法增設了幫助毀滅、偽造證據罪之後,也有人認為包庇罪包括幫助湮滅罪跡和毀滅罪證的行為。

❽ 民事訴訟中提供偽證應當承擔什麼責任

民事訴訟中提供偽證的處罰如下: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一條訴訟參與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節輕重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偽造、毀滅重要證據,妨礙人民法院審理案件的;

(二)以暴力、威脅、賄買方法阻止證人作證或者指使、賄買、脅迫他人作偽證的;

(三)隱藏、轉移、變賣、毀損已被查封、扣押的財產,或者已被清點並責令其保管的財產,轉移已被凍結的財產的;

(四)對司法工作人員、訴訟參加人、證人、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協助執行的人,進行侮辱、誹謗、誣陷、毆打或者打擊報復的;

(五)以暴力、威脅或者其他方法阻礙司法工作人員執行職務的;

(六)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的。

人民法院對有前款規定的行為之一的單位,可以對其主要負責人或者直接責任人員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8)新民事訴訟法偽證擴展閱讀:

民事訴訟中偽證泛濫的危害:

2010年,高某的妻子周某向法院起訴李某財產損害賠償(毀林),高某以其妻子的代理人身份參與訴訟,在訴訟過程中,高某為騙取法院判決李某多賠付青苗補償費,指使他人繪制虛假的毀林示意圖,並在偽造的毀林示意圖上見證簽字、加蓋村小組的公章,將其妻周某的毀林面積1畝虛構成7.8畝,造成法院採用原告方偽造的證據錯誤判決被告多賠付14280元青苗補償費給原告。2012年2月,人民檢察院指控高某犯妨害作證罪,向法院提起公訴。

從上述偽證案可以看出一般民事偽證案的如下危害:

1、妨害了訴訟秩序,影響了法律尊嚴。當事人隨意偽造證據、製造假象,蒙騙法官,並使之做出錯誤的判斷,這已經是對法律的褻瀆和對法官的戲弄,而案中的高某不僅自身隨意漠視法律,而且還指使十餘人為其造假,更是對法律的集體踐踏,嚴重影響了法律的尊嚴。

2、浪費了訴訟資源,造成當事人訟累。上述偽造毀林示意圖引發了兩個案件,歷時三年多,啟動了民事訴訟、執行、公安偵查、檢察指控、刑事訴訟等五個程序,嚴重浪費了司法資源。且因受害方遠在外地,庭審期間,先後多次託人或親自往返於法院和各部門之間,為各個證據的論證和質證耗費了大量和人力和物力,影響了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3、動搖了法制信心,污染了社會風氣。高某的偽證案不僅讓十餘名為其造假的證人戲弄了一回法律,也讓當地的一片知情村民親自感受到了法律的軟弱可欺。雖然高某最終因妨害作證罪被繩之以法,但在當地的社會上仍產生真真假假、真假難辨的惡果,動搖了包括證人、當事人在內的社會公眾對法制的信心和期望。

❾ 民事訴訟中做偽證應如何處理訴訟

證人在民事訴訟中作偽證,對於當事人來說侵犯的是當事人的訴權。對於侵犯訴專權的行為,目前屬在我國屬於不可訴,只能向法院反映,按照擾亂訴訟秩序,依據程序法規定處罰。
法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一條訴訟參與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節輕重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偽造、毀滅重要證據,妨礙人民法院審理案件的;
(二)以暴力、威脅、賄買方法阻止證人作證或者指使、賄買、脅迫他人作偽證的;
(三)隱藏、轉移、變賣、毀損已被查封、扣押的財產,或者已被清點並責令其保管的財產,轉移已被凍結的財產的;
(四)對司法工作人員、訴訟參加人、證人、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協助執行的人,進行侮辱、誹謗、誣陷、毆打或者打擊報復的;
(五)以暴力、威脅或者其他方法阻礙司法工作人員執行職務的;
(六)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的。
人民法院對有前款規人民法院對有前款規定的行為之一的單位,可以對其主要負責人或者直接責任人員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❿ 民事訴訟中偽證罪怎麼處罰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三百零七條 【妨害作證罪;幫助毀滅、偽造證據罪】以暴力、威脅、賄買等方法阻止證人作證或者指使他人作偽證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幫助當事人毀滅、偽造證據,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司法工作人員犯前兩款罪的,從重處罰。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一十一條訴訟參與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節輕重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偽造、毀滅重要證據,妨礙人民法院審理案件的;

(二)以暴力、威脅、賄買方法阻止證人作證或者指使、賄買、脅迫他人作偽證的;

(三)隱藏、轉移、變賣、毀損已被查封、扣押的財產,或者已被清點並責令其保管的財產,轉移已被凍結的財產的;

(四)對司法工作人員、訴訟參加人、證人、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協助執行的人,進行侮辱、誹謗、誣陷、毆打或者打擊報復的;

(五)以暴力、威脅或者其他方法阻礙司法工作人員執行職務的;

(六)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的。

人民法院對有前款規定的行為之一的單位,可以對其主要負責人或者直接責任人員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注意:
1、遇到法律問題應委託律師處理。未建立正式委託關系之前的律師解答,均不得作為自行處理實際案件的依據。
2、非專業人士嚴禁擅自以法律條文或者法學專業文章作為實際案件的處理依據。
3、如自行處理法律問題,後果自負。

熱點內容
2013年在職法律碩士真題 發布:2025-09-23 14:44:55 瀏覽:492
黨內法規法律 發布:2025-09-23 14:43:08 瀏覽:156
寬容的法官案例答案 發布:2025-09-23 14:24:02 瀏覽:109
兼職到底受不受勞動法保護 發布:2025-09-23 14:21:52 瀏覽:608
土地開發法律服務委託合同 發布:2025-09-23 14:13:13 瀏覽:383
2016勞動法節假日工資規定 發布:2025-09-23 14:10:56 瀏覽:674
我們身邊的經濟法 發布:2025-09-23 14:10:53 瀏覽:780
行政訴訟法180天在哪裡 發布:2025-09-23 14:10:41 瀏覽:58
民法通則與總則的區別 發布:2025-09-23 13:57:52 瀏覽:713
法學考研考幾門 發布:2025-09-23 13:57:47 瀏覽:619